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簡史 > 第09章 笛卡爾 >

第09章 笛卡爾

人們一般把勒內·笛卡爾(1596—1650年)視為近代哲學的始祖。的確如此,他是第一個擁有高超的哲學能力,而且接受了新物理學和新天文學影響的人。他另起爐灶,創造了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這是自亞里士多德以後從未有過的,是科學帶來新的自信的標誌。笛卡爾以發現者和探索者的身份寫哲學,文筆平易近人,異常出色,一般明白事理的人都能看懂。對近代哲學而言,這種令人敬佩的文學感是值得慶幸的。

笛卡爾的父親是一位擁有大量地產的地方議員,他死後,笛卡爾賣了這些地產,轉而投資商業。每年能有六七千法郎的收入。在1612年之前,他有八年的時間在一所耶穌會學校讀書,在這裡,他獲得了比一些大學學生還要好的數學教育。這之後,他隱居到巴黎郊區,在那裡潛心研究幾何學。1917年,他的朋友們擾亂了他的生活,他又躲進了荷蘭軍隊之中。

在軍營裡的頭兩年,他依然過著不受干擾的沉思生活。後來,三十年戰爭爆發了,他參加了巴伐利亞軍。在巴伐利亞,由於天氣寒冷,他經常躲進一個火爐裡沉思。他自己說,他的一半哲學思想就是在那時形成的。蘇格拉底有在雪地裡沉思的習慣,笛卡爾的大腦似乎在覺得暖和時才能思考,這也不無可能。

1625年,笛卡爾在巴黎定居,但他的朋友們經常在一大早就來拜訪他,而此時的笛卡爾還沒有起床。這讓他苦惱不已,於是,在1628年時,他再次參軍。之後,他在荷蘭住了20年,因為十七世紀的荷蘭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有思想自由的國家。

儘管笛卡爾是個膽小懦弱的天主教徒,但他還是成了伽利略那樣的異端。不過,由於含有「地球自轉」和「宇宙無限」這兩個異端學說,他終究還是沒有發表他花費了很大力氣寫就的《宇宙論》。

勒內·笛卡爾(1596—1650年)。法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在數學上,他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開創瞭解析幾何學,因而被稱為「解析幾何之父」;在哲學方面,他是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之一,開拓了理性主義哲學

說笛卡爾膽小懦弱,倒不如說他不喜歡招惹麻煩,只想清靜地專注於學問。作為虔誠的天主教徒,他希望促使教會不要像對待伽利略時表現的那樣對待近代科學。有人據此認為,他的信仰只是權宜之計而已,但這只是一種猜測,未必可靠。

在荷蘭,新教中的頑固派認為笛卡爾的意見會導致無神論,因此猛烈地抨擊他。不過法國大使和奧倫治公救了他。幾年之後,萊頓大學禁止師生提及笛卡爾和他的學說,奧倫治公再次出面批評了萊頓大學。

有段時間,笛卡爾與瑞典的克裡斯蒂娜女王有了信件聯繫。笛卡爾贈給她一篇關於愛情的論述,還送她一篇論靈魂的論述。為了答謝笛卡爾,克裡斯蒂娜邀請笛卡爾到她的王宮裡居住。1649年9月,笛卡爾搭乘克裡斯蒂娜派來的軍艦到了瑞典。但是,除了笛卡爾睡意正濃的凌晨五點,她再也抽不出任何時間聽笛卡爾給她講解哲學。對於體質一向孱弱的笛卡爾而言,在斯堪的納維亞的冬日裡早起,實在不是一件好事。加上其他一些原因,笛卡爾終於一病不起,於1650年2月逝世。記載著他的大部分科學觀點的《哲學原理》出版於1644年,幾何學和光學的《哲學文集》出版於1637年,此外還有《論胚胎的形成》等著作。

笛卡爾不是一個勤奮的人,他很少讀書,工作時間也很短。他的成就彷彿都是在短暫的精神集中時取得的。在哲學和數學上,他的成就非常重要,但在科學上的成就就不如同時代的一些同行好了。他發明了坐標幾何,率先使用解析方法,還把代數應用到了幾何領域。但他的首創之舉是使用坐標系。儘管笛卡爾並沒有挖掘出坐標方法的全部精髓,但卻為這一方法的發展鋪平了道路。這是他對數學最大的貢獻。

笛卡爾把人和動物的肉體視為機器,但人與動物不同的是,人有蘊藏在松果腺裡的靈魂,它在松果腺裡與「生命精氣」發生接觸,並和肉體相互作用。靈魂不能改變運動總量,但能改變生命精氣的運動方向,從而間接改變肉體其他部分的運動方向。笛卡爾承認第一運動定律,按照他的說法,就不會存在牛頓說的超距作用。根本就不存在真空,也不存在原子,但任何的相互作用都有碰撞的性質。

笛卡爾(圖左)向瑞典女王克裡斯蒂娜講解哲學。1649年,笛卡爾受瑞典女王克裡斯蒂娜之邀前往斯德哥爾摩,然而北歐嚴寒的氣候笛卡爾很不適應,不幸染上了肺炎,並於1650年2月在斯德哥爾摩去世

笛卡爾發展了與柏拉圖以前的某些哲學家相近的宇宙演化論。他說,世界是像《創世記》所說的那樣創造的,但是看它本來應該怎樣自然形成也很有意思。因此,笛卡爾提出了「漩渦說」的觀點,說太陽周圍有巨大的漩渦,行星都在這個漩渦裡運行。但這個精妙的理論不能解釋行星運行的軌道為什麼是橢圓的。寇次認為,「漩渦說」打開了無神論的大門。

在純哲學方面,出版於1637年的《方法論》和出版於1642年的《沉思錄》是笛卡爾最重要的著作。為了使他的哲學思想獲得牢固的基礎,笛卡爾決心懷疑他能夠懷疑的一切事物。他首先從懷疑各種感覺開始。他說,在我把所有事物都想像成虛幻時,這時的「我」一定是存在的某種東西;我明白「我思故我在」是可靠和準確的真理,就連懷疑論者的任何狂想都不能否定它,因此,我可以百分之百地斷言,這是我追求的哲學裡的第一條真理。這是笛卡爾認識論的核心,包含了他的哲學思想中最重要的內容。

笛卡爾的哲學帶有主觀主義傾向,喜歡視物質為只有從對於精神的所知出發,並通過推理才能認識的東西。歐洲後來的唯心論者以此為榮,而英國經驗論者卻恰恰相反。近代哲學很多提出問題的方法都源自笛卡爾,但卻沒有接受他提出的解答。從認識到笛卡爾的論點的重要意義看,認可他所有創新的見解是正確的。

笛卡爾接著說,已被證明存在的「我」是由「我思」推知的,因此,在「我思」(甚至是只有在「我思」)時我才存在。如果停止了「我思」,我便沒有存在的根據。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靈魂與肉體完全不同,不過比肉體更容易認識,即使不存在肉體,靈魂也會保持原狀。因此,笛卡爾得出這樣一種一般準則:能想像得清楚明白的事物都是真的。但困難的是,要分清楚哪個才是真的事物。

笛卡爾還說,「作思維」的東西具有懷疑、假設、肯定、否定、意識、想像和感覺的特徵。即使在睡著時,精神也在「作思維」,因為思維是精神的本質。

笛卡爾認為,認為自己的觀念和外界事物相似是最常見的錯誤。觀念有固有的、從外界得來的非固有的和自己創造的三類。我們通常假定第二類觀念與外界事物相似。不過,假設外界的一個事物正把它的影子留在我的心裡也是合理的。這時,說「受自然的教導」其實就是說有相信它的一種傾向——但是如果只是傾向,也可能偏向於錯誤的事。

感官的不隨意不能成為理由,原因是,源自內部的夢也不是隨意的。因此,「感官來自外界」這種假設不能使人信服。通常來說,對同是來自外界的事物也有兩種不同的觀念。這些理由不能解釋對外界抱有懷疑的看法,只有首先證明神的存在,才能解釋這些。

1942年法國發行的100法郎紙幣正面就印有笛卡爾的形象

證明存在神,剩下的事情就容易了。神是善良的,他不會學習笛卡爾,不會像想像中的那個喜歡欺詐的惡魔一樣做事。神使我如此強烈地相信物體的存在,但如果物體不存在,神就是欺詐,而神不會欺詐人,所以物體必定存在。

笛卡爾認識論的破壞性部分要比建設性部分更有味。在建設性部分裡,笛卡爾利用了經院哲學的各種準則。儘管它們的自明性比人的存在少,但也很輕易地獲得了認可,反而是人的存在卻有一番聲勢浩大的證明。

儘管笛卡爾本人在使用「批判的懷疑」這一方法時顯得心不在焉,但這一方法依然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從邏輯上看,只有在一個地方停止懷疑,這個方法才能起作用。如果雙方都有邏輯知識和經驗知識,那麼也必須有兩個懷疑的停止點,即毫無疑問的事實和毫無疑問的推理。

在笛卡爾這裡,毫無疑問的事實是按最廣泛的意義使用「思維」一詞。「我思」是原始前提,但笛卡爾應該把這一前提敘述為「思維是有的」才對。他接著說「『我』是作思維的東西」時,他已經在應用經院哲學傳下來的範疇工具了。不論是在什麼地方,他都沒有證明思維需要「我」這個思維者,而且也沒有理由相信這個證明。當時,把思維視為原始的經驗這一論斷非常重要,對後世哲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笛卡爾哲學的另外兩點也很重要。一是他完成(或者說是幾乎完成)了由柏拉圖開創的經基督教發展起來的哲學精神和物質二元論。笛卡爾提出精神和物質兩個彼此平行且獨立的世界,研究其中的一個,能不影響和牽扯另一個。按明白的形式而言,「精神不推動肉體」這一新穎想法是源自格令克斯的,但潛在而言也是源自笛卡爾。

在笛卡爾身上,有一種兩面性不可動搖:一面是他學到的當時的科學;另一面是青少年時期在學校學到的經院哲學。這種兩面性是他陷入矛盾的原因,也是他有著完全邏輯的哲學家所不能及的思想的原因。如果他選擇自圓其說的話,他也許只能成為一派新經院哲學的開創者,但自相矛盾卻可以使他成為了兩個不同的哲學派別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