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簡史 > 第09章 原子論 >

第09章 原子論

人們經常將留基伯與德謨克利特相提並論,也經常將他們混淆。兩人是原子論的創始者。

留基伯出生於米利都,黃金時期是大約公元前440年,哲學上他受巴門尼德和芝諾影響最大。人們對他知之甚少,甚至有人懷疑他的存在。但是亞里士多德書中有眾多關於他的言論的引文,於是人們相信確有其人。

德謨克利特是色雷斯阿布德拉地方的人,據推測黃金時期大約是公元前420年左右。他曾經周遊列國,據說還到過埃及和波斯,最後回到阿布德拉,死在了家鄉。策勒爾就稱讚他的學識和思想,認為他強於大多數哲學家。

按照哲學的編年史來說,德謨克利特應該放在後面介紹,但是鑒於他與留基伯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將他提到了前面。他的哲學當時在雅典不被人瞭解,而亞里士多德對他卻很熟悉,因為他們是老鄉。柏拉圖的書中從來沒有提起過他,有人認為柏拉圖不瞭解他,更有人認為柏拉圖恨他。希斯很崇拜他,不過是以數學家的身份。

留基伯與德謨克利特兩人在哲學上共同成就的出發點來自留基伯,但是在這個學說的發展過程中兩人的作用是相當的。這之前,關於世界萬物的構成有巴門尼德的一元論,還有恩培多克勒的多元論。留基伯在研究這兩派的過程中得出了原子論。這種極具科學性的觀點避免了希臘哲學走入歧途。

關於原子論,他們兩人是這樣認為的:世間萬物由原子構成;原子是最小單位,不可分割;原子自古至今,到未來都在不停運動;原子的數目是無限的,形狀也有無限種。

亞里士多德認為,依據原子論者的觀點,原子按照不同熱度也可以分無限種,構成火的便是其中最熱的一種。至於原子有沒有重量,則一直存在著爭議。

留基伯(約前500—約前440)。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原子論的奠基人之一。他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原子被認為是永遠處於運動狀態的,但具體是怎樣運動的則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原子只有一種運動狀態,那就是下落。下落過程中,那些較重的原子就會趕上較輕的,並發生碰撞,然後被反彈回去。但是在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看來,原子是在做一種雜亂無章的運動。重量不是決定因素。

由於衝撞,眾多的原子便匯成了一個漩渦。在當時,用科學的而不是神學來解釋這種漩渦,是一個相當大的進步。

在古代,原子論者相信世間萬物都遵循自然規律。留基伯有一句名言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萬事萬物總有一個因,都是必然的。」他認為世界自從建立之日起,就在遵循規律發展,這些規律是上天注定的。亞里士多德等人曾經指責過原子論者太過臆想,但是事實證明他們的學說在當時是最科學的。

原子論者與他人不同,沒有用「目的論」來解釋世界。麵包師為什麼要做麵包?是因為人會餓,這就是「目的論」。就是一件事情未來的目的是它的發生原因。但是這個概念多適用於人為事件。當我們問「為什麼」的時候,可能是問「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還可能是問「是什麼導致了現在的局面」?前一種可能就是目的論,後一種是很機械的問題。原子論者所問的是機械性的問題,並給出了機械性的回答,這種做法是科學的。可是後人們卻誤入歧途,到文藝復興為止,他們一直在用目的論看待這個問題,科學因此被誤導。

原子論者當初提出原子論並不是基於實驗的基礎上的,原子論在近代化學領域開始被重新提及,而當初的原子論者並不懂化學。在古代,理論往往來自於實踐與推理的結合。這種方式建立起來的理論中有很多的假設和形而上學,但是很少有人會懷疑,直到近代。原子論在最初被提出時是缺乏證據的,是典型的先提出理論後發現證據。

當時的哲學家都認為盈滿的狀態中不能有運動,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盈滿狀態中可以有循環運動,但是這種運動必須從一開始就存在。一件事物運動就需要從自己的位置跑到另一個位置,而盈滿狀態中沒有多餘的位置,因此這種運動只能是循環運動。

關於盈滿狀態中是否存在「虛空」的空間,當時人們爭論很大。巴門尼德認為存在,原子論者並沒有否認存在,而是避開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討論一直持續到後來。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將物質同它所佔據的空間分離。這樣看來,空間就類似於容器。這樣,虛空就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沒有被物質佔據的空間。牛頓堅持這種觀點,並肯定存在一個絕對空間,並提出了絕對運動與相對運動的概念。

笛卡爾的理論與古希臘哲學家類似,認為物質無處不在,充斥著任何空間。萊布尼茨也認為物質充滿空間,但是他認為空間只是種種關係中的一個體系。為了這個問題,他與牛頓展開了一場著名的爭論。最終這個爭論止於愛因斯坦,愛因斯坦認同萊布尼茨的觀點。

近代物理學家認為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不相信沒有物質的空間存在其他東西,比如光波。在人們眼中,物質不是如巴門尼德所說的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物質是原子按照不同排列的集合。愛因斯坦與量子論產生之前,當時的人們都是站在巴門尼德一邊的。

近代人對於空間的認識是站在萊布尼茨一邊的,空間既不是牛頓、留基伯、德謨克利特認為的那種實體,也不是笛卡爾眼中的形容詞,而是一個體系。兩件事物之間存在著距離,但是這個距離中又不包括任何事物。人們的這種認識不能被物理學證實。愛因斯坦改變了其中的概念,他認為距離只存在於事件之間,這種距離是一種綜合,既包括時間,又包括空間。這種概念只能以微分方程式的形式表現,因此古希臘哲學家是不會懂的。

我們知道德謨克利特是一位唯物主義者,他不相信神學的謊言,認為人的靈魂由原子構成,宇宙不是誰創立的,宇宙的存在也沒有什麼目的。他認為世間只有機械運動著的原子。他認為生活的目的是獲得快樂。他仇恨女人,重視友誼,還喜歡民主。

德謨克利特的學說影響了他之後的所有哲學家。哲學家們總是想要瞭解這個世界,並樂觀地認為這並不難。是這種樂觀讓他們大膽地去假設、論證。他們的態度使得他們充滿朝氣,並敢於冒險,對自己好奇的一切東西都勇往直前。

德謨克利特之後的哲學,失敗之處就在於把人看做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宇宙。當時的哲學家研究的問題是「我們是如何知道這些知識的」,而不是「如何去知道更多的知識」。後來的蘇格拉底突出了倫理的重要;接著柏拉圖又否定現實,沉溺於自己創造出來的理想世界;再之後的亞里士多德把目的論引入科學,認為科學研究必有一個目的。儘管這些人都是天才,但是他們的思想結出的都是虛幻的、迷信的、唯心的果實。天主教神學是他們學說的最大受益者,直到文藝復興,哲學才恢復到蘇格拉底之前的那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