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東方哲學簡史 > 第九章 >

第九章

孔子學說

博大精深

即使沒有得到全世界的一致認可,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孔子就是最偉大的人。他的才智受到全體中國人的崇拜,中國人給他戴上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花環,其中最美的一個就是道德的化身——完美的紳士風度的化身。

孔子不得不離開了魯國,他心情非常沉重,徘徊不忍離去。每到一處,他都會逗留一段時間,心中仍懷著一線希望:也許魯定公會派使者召他回去。但在魯定公那裡美色已經戰勝了智慧,孔子被弄得無家可歸,又開始了浪跡天涯——悲苦的、周遊列國的生活,就這樣許多年又過去了。

孔子與弟子們西行到了衛國。這時孔子已經56歲了,心情一直鬱鬱寡歡,他畢生的事業正像一朵初綻的蓓蕾,還沒有完全綻開,就讓一個蠢貨和幾個女人給糟踏了。坐在搖搖晃晃的牛車上,孔子和著西北風的呼嘯痛苦地吟唱起來:

回首顧盼兮,魯國不遠,

魁山巍巍兮,阻我望眼,

我有利斧兮,伐木何難?

頑石徒多兮,難補蒼天!

在途中,孔子曾看到一個新娘正在被新郎接走,帶她到她的新家,而把她在那裡長大的娘家拋在身後,孔子觸景生情,悲從中來,不由得顧影自悲:

冷雨劈頭兮,狂且急,

惡風滿谷兮,透寒衣。

嬋娟新嫁兮,離娘去,

不知何年兮,歸故里。

我亦惺惺兮,別桑梓,

從此憑風兮,覓花期。

敢向蒼天兮,借悲憫,

踏盡寒梅兮,可聞雞?

四周是墨黑的一片,人們啊,誰曾關心人的價值與尊嚴?眼前只有一絲微弱的光,難道這條道路真的只通向那遙遠的異鄉?

弟子們也都懷著沉重的心情,無精打采地跟在他後面。在衛國的邊境上,守城大將出城迎接,孔子與他聊了起來,那將軍熱情地招呼孔子的弟子們,對他們大加鼓勵,為他們提心勁:「朋友們,不要因老師丟了官而垂頭喪氣!大周天下就缺少具有卓越才智的人。你們等著看吧,上天生下仲尼這樣的聖賢,必會有用他的地方,他就像一口巨鐘,隨便拿小木槌敲幾下,就會使天下震動。」

後面的話給了孔子及其弟子們更大的安慰,將軍問孔子能不能給「高貴者」下個定義,於是孔子一下子來了精神,滔滔不絕地說開了。

所謂高貴的人,就是那種不知道什麼是悲傷,也不知道什麼是恐懼的人;如果你能深入他的內心,那麼你會發現那裡面沒有哪怕一點點罪惡的東西。對這樣的人而言,有什麼能使他悲傷的,又有什麼能使他恐懼呢?

但孔子的悲痛的心情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對他的故鄉魯國乃至整個帝國來說,孔子的被迫出走,意味著一個偉大的歷史機遇就這樣被錯過了、永遠地消失了,這難道不是可悲可歎的嗎?!

孔子及其弟子們繼續向西走去,終於來到了衛國的都城。一路勞頓,帶著僕僕風塵,孔子在一位品德高尚的紳士顏庚家住下來。衛靈公是個幾乎被酒色搾乾了精力的昏君,整天無精打采,他就是那位厚顏無恥、臭名昭著的南子的丈夫。孔子的名氣實在太大了,即便是像衛靈公這樣的昏君也不能對他的到來充耳不聞,否則只會使自己丟臉。衛靈公為了顯示自己「賢達」,給了孔子一份閒差——也就是一份俸祿,每年六萬斗小米。雖不怎麼豐厚,但足可使師徒過衣食無憂的生活了。

然而,孔子整日如坐針氈,心緒不寧。那淫婦完全支配了那昏君。後來發生了一件事,這件事即使在當時也被看成一樁極大的醜聞,這迫使孔子暫時離開衛國到齊國去過了一段時間。事情是這樣的:一天,衛靈公邀孔子一道去鄉下散心。他們坐著敞蓬馬車穿過都城街道,那個南子竟脫得半裸,靠在衛靈公身上曬太陽。孔子的車就在後面不遠處跟著。

大街上幾乎每個人都看到了這一情景,有人大聲喊了起來:「快看啊,罪惡走在前面,美德緊隨其後,快來看啊!」

這使孔子大失臉面!他實在不能再待在衛國了。孔子掉轉車頭回了寓所,立刻打點行李,又踏上了流浪的旅程。

後世所描繪的孔子的形象,與人們心目中偉大的形象非常吻合。這個形象是孔子的本來面目,而不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硬捏造出來的形象。在去齊國的路上,經過以前曾借住過的一所房子,不幸房東剛剛去世,孔子趕忙下車進去表示哀悼和慰問。從那家出來後,孔子對子貢說:「快把我車上的馬卸下一匹!」看到子貢那副不解的樣子,孔子解釋說:「把馬送給這家人贊助點喪葬費用。」「啊?是這樣……但這也太多了、太多了!」子貢回答說,「你可從來不曾為哪個弟子葬事這麼破費過。他不過是以前的房東而已,送一匹馬未免太過分了!」

孔子解釋道:「你不知道,我剛才進去,這家人一見我就大哭了起來,真是傷痛欲絕啊,我也陪著哭了一場。如果我流了那麼多的眼淚而沒有什麼實際行動,我會恨自己的。就按我說的去做吧,孩子。」

在這次去齊國的路上,他們還遇到了一群流氓的圍攻。當時孔子師徒正在樹下休息,那幫流氓的頭兒倒像個俠盜,並不以刀劍斬殺孔子,好像自恃力大無窮,只是一個勁地將孔子和弟子們在下面乘涼的大樹搖來晃去,做出一副要拔出來的樣子。弟子們驚慌失措,但孔子毫不失紳士風度,面無懼色地發表了一通講演,這是他一生中最慷慨激昂的演講:

上天不是已賦予我傳播真理的使命了嗎?假如上天打算毀滅他的事業,那就不會把這個使命交給我這個凡夫俗子了。儘管放心好了,這幫流氓是奈何不了我的。

1話雖這麼說,孔子也不能奈何這幫流氓,師徒們後來還是被衝散了。為了擺脫這幫無賴的糾纏,孔子換下了華服,扮成平民的樣子。幸好不久就進了齊國國境,來到一座小城的東門。

弟子們到處尋找老師,向一個老頭打聽,老頭告訴他們:「我在東門看到一個人站在那兒,頂著一個大腦袋,高高的個子,長得很像堯帝,氣質高貴;但那不知所措的的樣子卻像一條喪家狗。」

弟子們一下子就猜到是誰了,急忙跑到那兒,老師果然在那裡。老師的情緒還不錯,一副劫後餘生喜不自禁的慶幸樣子。弟子們把那個老頭的話講給孔子聽,孔子聽了拊掌大笑道:「這番評論倒無所謂,但說我像條喪家狗卻是很妙的,真是妙極了!」

在齊國的日子也不好過,一天也不得安寧,根本無舒適愉快可言。他們又跑回衛國去,但是更待不下去,於是又回了齊國。這次住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一直盼著有一天能回到自己的家鄉去。在這段流浪的日子裡,有一天孔子師徒發現他們沒有乾糧了,而當時他們正走在人煙稀少的漫漫荒野上,這是孔子一生中最悲慘的遭遇了。弟子們到處去尋找吃的,有的去挖野菜,有的去採野果,有的帶著弓箭打算獵獲山雞野兔什麼的。但孔子卻若無其事地撫起那把從不離身的古琴來,並輕聲吟唱起來。越是處在艱難困苦中,越顯示出孔子人格的非凡:堅強、勇敢、樂觀。當然,音樂的魅力也是支撐孔子渡過難關的精神力量之一,在音樂之中他能夠忘卻一切,把煩惱、痛苦和不幸統統地拋諸腦後。據說,孔子周遊列國,流浪天涯,許多隨身物品都丟失了,只有那古琴始終帶在身邊,可見他對它是多麼重視。

大概就是在這一段時間裡,一個強盜頭問子路,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對子路來說太高深了,他一時回答不出來,就跑去問老師,沒想到孔子的答案卻簡單得令人吃驚:

你完全可以這樣告訴他,他只是個狂熱地追求知識並且常常為此而廢寢忘食,稍有收穫便高興得忘了一切憂傷痛苦,從過去的時代中尋找門徑的人。

中國的偉大,在於其特有的尊嚴和價值觀念:當權者大都向他所知道的最有智慧的人請教,請他們做顧問。這在西方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在亞洲,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一直在尋找這種有大智慧的人,認為那是一種有常人無法達到的智慧境界的聖人,而且他們從不會為激情和虛榮支配,以極為寬廣的視野和敏銳深刻的洞察力觀察判斷事物。日本人就曾以這種態度向赫伯特·斯賓塞請教在他們看來既重要又複雜的問題。他們也許並不完全贊同斯賓塞的觀點,但無論對提供建議者還是對接受建議者,都可由此而受益。

各種各樣麻煩事和心中的失落感,時時纏繞著孔子,但他也不是總生活在苦惱之中。他總有一種信念,認為自己不會就這麼一直被冷落下去的。日月如梭,一年年過去了,逐漸老去的沉重感覺時時讓他的心頭籠罩著悲涼的氣氛。孔子的身邊總有弟子追隨著。有些弟子先他去世了,把照顧恩師的責任交給了師弟們,好在總有更年輕的來接班。在他的身邊,弟子們總是談一些高雅的話題,問老師問題時,也總是心照不宣地問些關於智慧的來源之類的問題。《論語》一書的大部分是在這一時期完成的,是這一時期孔子及弟子們的經歷、對話的記錄,其內容簡直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的寶庫,直到今天它的價值仍然不可估量。

據傳,有一天孔子靈機一動,說出了後來的基督教的「黃金法則」。許多世紀以後,耶穌基督在完全不同的背景下提出了同樣的原則。

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至理名言,可將它當作行為準則在日常生活中運用?」

你可以想像一下孔子當時的神情:他一下子異常嚴肅起來;而那些弟子們都露出了渴望真理的神情。

「互惠」不就是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呀!凡是不願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不要讓它發生在別人身上。也就是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呀!你還沒能做到這一點啊!

還有一句同樣絕妙的警句:

寧可放棄自己的生命也不能失去正直的品格,在一個以道義進行統治的國家裡,如果你貧窮而沒有地位就是可恥的,但在一個昏庸腐朽的政府管理下,如果你發財致富而且春風得意則是可恥的。

這難道不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還有一個長期以來遭到毫無根據的不公正指責的警句,批評者的理由是:這顯示出孔子缺乏基督徒那樣的慷慨大度。據傳,一次有人問孔子:

「你對『以德抱怨』有什麼看法?」孔子馬上回答道:

那你用什麼回報別人對你的關懷?處理這種事只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以怨報怨,以德報德。

我自己以為這是至理名言。對那些以仁慈之心對待你的人,你完全可以充分依賴他們,但既不能指望別人對你生出善心,也不要貶低這種善心。對那些傷害你的人,則應該讓他嘗到破壞公共原則的滋味——使他受到報應,而且一定要讓他明白這完仝是咎由自取,這是為了他好而不是為了你自己。孔子對犯錯誤的人懷有極大的興趣,認為做錯事的人就應當受到相應的懲罰,這樣做並不違背仁慈原則,而是非常自然的。因而,孔子所說的「仁」,就是這話的後半句所講的情況,那種情況下,就一定要以仁報仁、以德報德。這似乎是非常高的智慧——比他認為自己也理解不了的實踐的美德更高尚、更莊重也更嚴肅。

在全面瞭解這個偉人的形象時,還有一個我們不能忽視的觀點。一次他的學生閔損問他,一個兒子應該如何對待殺害了自己父母的人。他立刻回答道:

當兒子的應該以草木當床,以盾為枕,立即辭去公職,日夜準備報此大仇。他應該與殺害親人的人不共戴天。不管是在鬧市上還是在法庭上遇見兇手,他都應該用準備好的武器給他致命的一擊,讓他血債血償。

「那麼,對殺害兄弟的人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呢?」2

活著的人絕不能與殺害手足的仇人在同一諸侯治下為官。假如他不得不與那仇人同事一君、不得不見到他的話,那就絕不可與他並肩作戰;但如果自己的國君命令他到那仇人的國家中去辦事的話,他就應該與那人打交道,而且不得在這個時候向他報仇。

這兩個答案中的第一個,遭到了西人普遍的指責,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沒弄清楚孔子這麼說的理由。首先,在那種群雄爭霸到處都充滿殺戮的時代,法律幾乎是不存在的,也可以說,武力就是法律。其次,在這種情形下,兒子的報復並不僅僅是單純的私人之間的糾紛,而是當時中國所建立起來的法律原則(即盡孝道的原則)的要求,這一法律原則要求人們要不顧3自己的安危親手殺死仇人。也就是說,這個規則並不是普遍的原則,不能應用到別的國家和時代。實際上,第二條關於對待殺害親兄弟的人的辦法,就說明了第一條原則並不不是普遍適用的。在這一條裡,沒有任何滿足復仇的渴望的問題,雖然這種渴望在兩種情形之下同樣強烈。

我們在孔子關於當權者責任的思想中發現了一個崇高的觀點,古往今來的每一個政治家都應該記住這個觀點,這一論斷絕不是地方性的也不是暫時性的,而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可以指導任何人的、偉大的精神之光。季康子請教孔子什麼樣的政府才能稱得上明智的政府——聰明的當政者,孔子道:

當政的意思就是是糾正、矯正。如果您自己作表率,以正直引導人民,那麼誰還敢去破壞正直原則呢?

商朝的創始者湯在鄉間散步時,看見捕鳥的人便勸說他們將鳥放生,這一舉動使得他4很受百姓的愛戴,後來湯也成為後世帝王所要學習的榜樣。

5「但是國內有那麼多盜賊呀,怎樣做才能不再出現盜賊呢?」季康子問。

6孔子回答道:「大人,如果您自己不貪得無厭,即使盜竊對那些人真的有好處,他們也不會再去幹那種事情。」

「我想,為了保護守法者的利益,乾脆將那些違反法紀的無恥之徒全都殺了。您認為怎麼樣?」

「您統率政府,實在沒有必要殺人。您只要用行動表明,追求善的人一定會得到善報,這樣人民就會變得善良起來。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就好像是風和草的關係,風刮起來,草就會伏下去。」

也可以這麼認為,孔子持有與柏拉圖一樣的哲學觀點。今天的人特別真誠地希望事情能這樣:讓孔子有機會在極容易受影響、被感化的中國人中展示其「哲學王」的偉大力量。在古羅馬有過一次實驗,那是在馬可奧利留時代。但是,也許是因為歐洲人比東方人更急躁和殘忍,或者是由於榜樣的力量在他們那騷動不安的內心中占的份量太輕,馬可奧利留時代,羅馬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國家——世界上罕見的、出類拔萃的偉大國家,可惜的是馬可奧利留把它傳給了他那個邪惡、暴虐、昏庸、墮落到極點的兒子康摩多斯。而孔子的榜樣,雖然是在較低的水平上發揮作用,卻啟發並提升了千百萬人,如果孔子的榜樣是出現在皇帝的寶座上的話,一定可以對中國發揮更大的作用。

孔子堅持不懈地從事研究和辦學,他一如既往地謙虛恭敬,心平氣和。子貢在《論語》中談到:

我們的老師慈祥、正直、謙恭、穩妥、勤勉,他就是通過這些美德獲得知識的。老師的求知方式與別人沒有什麼區別。

這個描述非常中肯,非常通情達理,也非常美好。這種治學精神被孔子的子孫和後輩弟子以及很多其他中國人發揚光大了。這一描述也揭示出了孔子的內心信仰和情感,孔子本人不會這樣評價自己;這也與7西方人通常加之於他的武斷、傲慢的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中國人對他則沒有這樣的誤解。

孔子說:「我怎麼會因為別人不瞭解我而感到困窘呢?我只會因不能瞭解別人而苦惱。」他說過:「十五歲時,我專心地學習;三十歲時,我的意志堅定了,四十歲時,我就不再懷疑什麼了;五十歲時,我就瞭解了天意;六十歲時,我的耳朵變成了聆聽真理的忠實的工具;七十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而不會過分,即不會越過正確的界限了。」

人們可以看到,偉大傑出的人物總是不停地挖掘、探索自己的心靈。孔子所做的不正是這樣嗎?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宰予問老師怎樣對父母盡孝,他回答說:

孝道包括贍養父母。但如果僅僅是贍養,那麼狗貓之類的畜牲們也能做到這一點,因而虔敬是必須的。沒有虔敬怎麼能將人和畜牲區別開來呢?

另一位我們曾多次反覆提到過的弟子子貢請教孔子,上等人或完美的人應具備怎樣的特徵,孔子回答:

君子在做出合乎美德的事之後,才去談論美德,以後他就會始終如一地按自己所說的去做。

孔子語錄中有許多警句,全都言簡意賅,非常有趣,需要進行深入的反覆思考、咀嚼,才能得其精華,像下面的兩例。

8只有真誠正直的人才能愛或恨別人。

這種審慎、博學、新鮮的格言,除了印度人,只有很少國家的人能理解。

人人都需要財富和尊嚴,但如果不是通過正當的途徑獲得的財富和尊嚴,那就不應該要。人人都厭惡貧窮和卑賤,但如果不能通過正當途徑避開它們,那就應該耐心地忍受。

僅僅將孔子稱為道德哲學家是一種時髦而膚淺的觀點,但人們大多就此罷休,不再進行深入的思考。不錯,這個稱呼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的,儘管他迴避了關於神靈世界的問題的討論,但他有更高遠的志向。這也許是因為神靈方面問題的開發還不能達到他的志向所能卓有成效地予以探討的水平。但在《論語》中他也經常冒出探索內心世界的隻言片語。下面這句話就是指向最高存在的,雖然當時的人並不能理解它的全部內涵。孔子說:「我的學說無所不包。」

「是的。」哲學家曾參回答說。

孔子出去之後,其他弟子問:「老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曾參回答說:「老師說的就是:要忠於自己,同時又要關愛鄰居,此外再沒有別的了。」

孔子道出了精神世界的兩大道德戒律,而且與《新約全書》中的兩條聖訓沒有什麼區別。因為,忠於內心神性的人——由衷地遵守第一聖訓的人,也會遵守那反覆教導人們要愛同類的第二條聖訓。如果一個人的品德被他的人民確立為崇高的標準,那麼他理所當然地就應該被視為高尚的人。

經過長期的艱難的在各國之間的遊蕩之後,一些重大的事件使孔子又回到了故鄉魯國。「還是讓我回去吧,回去吧!」多年來孔子一次次這樣念叨著,不知道命運還要讓自己漂泊等待多長時間。孔子的學說受到了那些希望看到他掌握政權、又不滿他在從政道路上畏縮不前的人的指責,也受到像偉大哲人老子那樣的認為脫離俗世的沉思冥想才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的人的非難。孔子選擇了中間的道路——中庸之道——卻有很多人仍不滿意。有一個關於苦行主義觀念的事例:狂人接輿在路上遇見孔子,當孔子的車經過他身邊時,他大聲唱了一首歌挖苦孔子:

唉,鳳凰,鳳凰,你的美德呢?

對過去的事情大發牢騷沒有什麼用處,還是放眼於未來吧!

快放棄你那徒勞的追求吧!

孔子也有懷疑自己的時候,就像所有偉大心靈被問題困擾時那樣,這時孔子也許痛苦地想起了當年老子的規勸。聽了那狂人的歌,他怦然心動,急忙跳下車來,想和那人聊聊,但那狂人卻一溜煙地跑得無影無蹤了。

光陰如水,匆匆而逝,孔子老了。這給孔子想為自己的國家效力的希望,罩上了越來越濃重的陰影。到了這個地步,似乎除了他自己以外再沒有任何人會認為他還能再踏上仕途——還有像他自己所說的和想的那樣的前程。楚昭王曾經賞識過他,這是事實。那年孔子到楚國時,楚昭王曾多次召見過他,懷著濃厚的興趣聆聽了他闡述自己的思想。孔子對他講了一句話,這句話穿過兩千多年漫漫時光,一直傳進我們的耳中:

當一個國家給依靠它的人們帶來幸福,而且遠方的人們也被它吸引時,那麼這個國家的政府就是一個優秀的政府。

孔子以為楚昭王會重用他,沒想到一切都像原先一樣,留給他的,只有失望。

楚昭王曾經打算封給孔子一塊很大的封地,並讓他參與政事,將他留在自己身邊。然而,楚昭王身邊的一位大臣——令尹子西感到極為不安,他極力從中作梗,他和當年齊國的晏嬰一樣,將孔子視為對自己權力地位的威脅。他對昭王說:「您應該好好想一想,殿下,您的身邊有像孔子這樣帶著子路、顏回、子貢這樣的學生的偉人嗎?您是否打算全都封他們官職?您怎麼知道他和他的學生們僅僅是為了您的王國的利益而不是為了他們自己?請想想先前武王和文王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帝國的吧!大王您可要小心點啊!」小人的自私自利之心,最懼怕偉大人物的智慧的力量。楚昭王果然被令尹子西的危言給嚇住了,於是收回了成命。孔子師徒等了一段時間,並不見楚昭王真的封給他土地,而且似乎連見都不願見他們,感到事情不妙,只好又離開楚國,回衛國去了。孔子作為一位偉人,他的命運這麼多磨難,他有生之年這麼不得志,只有在他的軀體進了冰冷的墳墓之時,所有對他的憎恨和忌妒才全部消失,他的精神才登上那當之無愧的寶座。

有時候,似乎出現了一點希望的跡象。那個因聲名狼藉的南子而出名並趕走過孔子的衛靈公去世後,他的孫子衛出公登上了他留下的那個搖搖欲墜的寶座。衛出公的繼位有些不合法,因為他的父親衛太子蒯聵(當時不在衛國,因涉嫌謀殺親母南子被衛靈公逐出衛國)還活著,並且聲稱應該由他繼承衛國的王位。這樣,一場內亂已經不可避免了。年幼的衛出公感到自己的王位受到了威脅,他認為,如果能獲得孔子這位偉大的孝道鼓吹者的認可和擁護——即便他不作任何保證——那麼自己的王位也許就可以得到保全了。孔子一到衛國,衛出公就主動拉攏他,當時子路已經成了衛出公的心腹,隨時可以入宮晉見。一天,子路跑去找孔子,對他說:「衛出公一直在等您啊,他想請您和他一起處理國事,您打算先做點什麼呢?」

孔子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拒絕。他既不能支持這個反對父親、佔了本該屬於父親的王位的人,因為這是僭越,也不能支持那個有弒母嫌疑的人,無論那個南子多麼淫蕩、多麼邪惡,做兒子的都不能做這種忤逆之事。孔子說,讓他們自己窩裡鬥去吧,我可不想趟這個渾水。他就這樣呆在衛國,忙著自己的事情,眼看著那一線從政的9希望慢慢消失,終於煙消雲散了。

此時發生了一件事,這足使孔子下了返回魯國的決心。他打算在死神眷顧他之前,好好看看家鄉的山山水水。他最喜愛的顏回在病逝之前一直盡力服侍老師,為老師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早在幾年前,顏回就回魯國去了。那是接到繼季桓子之後擔任魯國首席大臣——卿相季康子的召請,回魯國做了季氏的家臣。在指揮一次軍事行動時,顏回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他以少勝多,大敗齊軍,因此深受魯哀公的賞識。哀公問他這麼高深的軍事才能是從哪兒學的。顏回把這一切都歸功於自己的恩師孔子。哀公大受感動,便想馬上把孔子接回魯國。顏回聽了,倒有些猶豫了。他想了想,以他特有的嚴肅對魯哀公說了一句話,語氣中暗示了他對魯國過去的一些做法懷有的嘲弄和藐視,同時露出他對老師返魯所抱的殷切的期待之情:「您如果真想接我老師回來,請千萬要注意:別再讓小人夾在您和他之間。」

魯哀公連派三撥使臣,帶著厚禮,去接孔子回魯國。魯國本是孔子的故鄉,但這對孔子來說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甚至在他的記憶中那地方只不過是自己的出生地,此外就沒有什麼可眷戀的了。但不管怎麼說,他還是動身了,回自己的家鄉去了。這時孔子已經69歲了,已到垂垂暮年了。他抱著用自己成熟的智慧報效故鄉的願望,回到了曲阜。然而,這一次孔子仍沒有成功。這次回歸故鄉可以說是對那顆偉大的心靈最後一次嚴峻考驗。但結局仍然非常悲慘。

正是孔子返回魯國的這一年,他的得意門徒顏回死了。孔子似乎一下子被這個極大的悲痛擊倒了。在顏回的努力下,孔子才有機會回到自己的故鄉;孔子一向把顏回看得比自己的親生兒子還要親,何況這次孔子返回魯國,本來打算借重於這位多少握有實權的弟子的,孔子的悲傷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前面我已經介紹過孔子在哀悼顏回去世時說過的話,下面是另一段流傳了幾千年的話:「顏回死了,他永遠地離我而去了。誰能代替他,誰能填補他留下的空缺呢?10他從不失望,從不垂頭喪氣,從來不知疲倦。他總是如饑似渴地去獲取知識。對他來說吃苦就是享樂。他離我而去了,我再也找不到與他相比的人了。老天啊,你這是要我的命呀!」

最偉大的人物往往會處於可怕的孤寂之中。超凡脫俗的智慧將他們和世俗之人隔開了,使他們好像置身於阿爾卑斯山之巔,置身於高出群峰的只由冰冷的空氣及群星陪伴的境地。他們怎麼能不感到常人難以忍受的寂寞呢?研究過孔子語錄的人可以體會出來,顏回是怎樣憑借他對恩師的極端熱愛和忠誠的力量,攀越冰雪漫途、峭壁千仞的陡峰,來到他的恩師腳下,用他的激情溫暖了孔子那雙已被凍僵的腳。但是惟一能給他帶來慰藉的人今天已經死去了。孔子必須在極度孤寂之中走完自己後來的人生旅途。

真是禍不單行,孔子還沒有從失去高徒的悲痛中解脫出來,又傳來另一個噩耗,他的結髮之妻也死去了。儘管他們已經分開多年了,但對一起生活時的記憶仍然使他感傷不已。妻子去世的消息傳來時,孔子一下子呆在那兒了:「啊,啊,她竟去了。她這輩子就這麼過去了。我……也快了!」

過了不久,他惟一的兒子孔鯉也死去了。在這接踵而至的打擊下,他好像被擊倒了。他感到徹底絕望了。好在孔鯉還留下一個兒子,這成了孔子惟一的精神寄托。後來,這位孔門惟一的嫡孫子思,秉承祖父遺志,潛心研究古代典籍,成了一位著名的哲學家,他的著作隨孔子的著作一起,傳至後世,他本人也得到了人們的普遍敬仰。生命的終點已隱約可見。暮年的孔子,似乎意識到了中國還將要度過漫漫長夜,於是更加忘我地、夜以繼日地潛心於他的國家允許他做的惟一工作——對古代典籍的研究,為中國留下了豐富的、寶貴的文化遺產。

魯國並沒有給他什麼權力和俸資。孔子這時已達到自己所說的智慧的最高境界:「隨心所欲而不逾矩11。」經常有魯國的大臣們來同他聊天,問他些什麼是優秀政府之類的問題,有時魯哀公也會親自來拜會這位聲譽卓著的老人,但卻沒有要讓他參予治理國家的意思——孔子也不再將這事放在心上了。在這期間,孔子的研究停止了一段時間。他在弟子們的陪同下又去了一次泰山——最後一次朝拜那座神山。大概他的心中或多或少還存在一些幻想吧,還想在神靈的庇護下做點什麼。不少學生都陪孔子上山去了,他們希望能長久承受老師智慧的恩澤。這時孔子的身體還不錯,他爬上陡坡,登上頂峰——這對他那個年紀的人來說應該稱得上很不錯了。孔子的興致很高,他專注地俯瞰著山下茫茫的寬廣的大地,虔誠祭奠了一番,作為結束自己教學生涯的紀念。然後他將弟子們召集到一起,嚴肅地宣佈:自己從此以後不再是他們的老師了——他的教師的使命從此就結束了,以後他和他們便是朋友關係了,這種關係是永遠無法解除的。

如果當時的繪畫大師能將這一幕記錄下來該多好啊!它將是永垂不朽的:這位偉大的導師,與這些在他極為失意、極為悲慘的時候對他忠誠不渝的學生們,他們相聚的最後一刻。這一刻充滿了傷感和感激,充滿了他們有限的能力所感受到的、接受那份偉大禮物的深刻體驗。

在這期間,還有一件極具人情味的軼事。孔子在一個小村莊和那裡的農人一起度過了一個節日。那是村民們經過一年辛勤勞作獲得豐收之後感謝土地神的節日。那些貧苦的村民們載歌載舞,鑼鼓喧天,熱鬧極了。孔子站在一旁很有興致地看著這一切,但他的幾個同伴對此卻頗不以為然:「為什麼要這麼亂哄哄的,如果不這麼喧鬧就好了。為什麼不能嚴肅地表達感激和希望?完全可以弄得更像樣一點嘛!」

「你們懂什麼!」孔子說,「你們難道看不出他們完全是以自己的方式將感情徹底表現出來了嗎?他們不能對問題考慮得更深更遠,因為他們的生活就是無休止的勞作。這些可憐的人們一年中難道不應該有這麼一天依照自己的習慣無拘無束地放鬆、狂歡一下嗎?一年到頭都毫無生氣的,那怎麼能行呢?」

假若那長期的漫遊生活僅僅教會了他對中國的受苦受難的農民的同情,他也會感到自己這些年沒有虛度。況且這些年的經歷教會了他更多的東西:毀滅和悲慘是暴政帶來的,狂熱與忌妒使人們偏離了通往和平和理智的道路。他親眼目睹了分裂帶來的絕望,親眼目睹了絕望造成了各個國家的對立和對抗,親眼目睹了那些對美好事物懷有渴望的人們從一個國家流亡到另一個國家,但他們最終發現:如果在某一個國家找不到美好的事物,那麼在其它所有地方都不可能找到。

他也見到過人們之間兄弟般的關係:美滿的家庭大而化之為美好的政府中的典型。他認為那就是理想的社會狀態,是對苦難的人類最有益的狀態。但那一切就像在翻滾的黑雲襯托下的彩虹,雖然很美,但很快就消失了,留下的只有那團越來越濃重的黑雲。現在,他的惟一安慰是他自己對人類本性的愛,對人類痛苦的同情,還有對人類掙脫困境的辦法的永恆的信心:只要人們那被遮蔽的雙眼能夠發現真理。

更沉重的打擊在等著他。他的最勇敢、最魯莽的心愛徒弟子路的死,在孔子去世前再一次給了他致命一擊。他對另一個弟子高柴從不曾說過什麼。衛國發生了暴亂,子路和高柴都捲入其中。子路遵照老師的教導為保護衛出公而與造反者對抗。

消息傳到了孔子那裡,孔子說:「高柴會回來的,但子路一定會喪命。」

這預言太準確了。子路為保衛衛出公而奮勇血戰直至倒在血泊中。孔子悲痛極了,把心頭鬱積的哀痛全都傾洩了出來。

據傳,子路去世後不久,又出現了一個災異的預兆,發生了這事以後,孔子覺得應該為自己認真地準備後事了。

公元前480年春天,魯國的一個獵人捕獲了一隻很奇怪的動物,在捕到它時就已經死掉了。

這動物有四隻腳,身上佈滿像龍一樣的鱗片,沒有角但卻長著一類似角的肉質的東西,這隻怪獸被扔在王宮附近的空地上,很多人都去看熱鬧。消息很快傳到了孔子那裡,他一聽那動物的樣子大吃一驚,慌忙前去察看。看了之後,孔子像遭到當頭棒擊一樣呆在那裡。據孔子的嫡孫子思記載,孔子認出這就是曾經在自己出生時現身的神獸、孔母顏徵在曾把一根絲帶繫在它的角上。

「這就是麒麟,就是那頭蜞麟啊!」孔子失聲叫道,「你為誰而來,你為誰而來?你這神獸,你這至善、至美、一切神聖事物的象徵,你為何而來?你的死去預示著國家的什麼災難嗎?活著的時候你曾經預告了我的出生,可現在,現在……我知道了,我明白,我的學說已經枯竭,我也行將就木了。」

發生了這件事情以後,孔子加快了工作的速度。實際上,大致在這個時期他完成了《春秋》的編寫。在這本書中,孔子從魯國的角度簡略地記述了周朝發生的主要事件,並以周禮為原則對每一個人物、每一個事物進行了評價,字字句句都能夠給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孔子自己也十分看重這部書,他曾經這麼說:「《春秋》將使人們永遠記住我,人們也將因這本書而指責、詛咒我。」

後來,中國另一位偉大哲學家孟子說過這樣一句精闢的話:

孔子所編撰的《春秋》,給那些造反的臣子、道德敗壞者和陰謀篡位者當頭一棒,使他們永遠處於深深的恐懼之中。

孔子的身體日漸衰弱,但他的心中是非常清醒的,對是非曲直仍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齊國的齊簡公被陳桓殺害了,雖然這事不是發生在魯國,但孔子認為自己有責任向魯哀公提出嚴正的建議。於是他沐浴一番,穿上最莊重的禮服入宮晉見。一見到魯哀公,他就說:「齊國有人殺死了國君,我請求您出兵討伐他。」

「啊!……這個嘛,」魯哀公佯裝吃驚——其實他早就聽到了這個消息,根本就沒有出兵的打算——「按理說真應該出兵討伐他。但是,魯國國小力弱,怎麼能和強大的齊國對陣呢?」

孔子還不死心,仍然堅持說:「齊國人中至少有一半不支持陳桓。如果您把魯國的人全部動員起來,再加上齊國那一半人,怎麼會比齊國弱呢?!」但這一切全是白費,孔子只好怏怏而返。無論人們是否接受,孔子仍堅持地認為弒君如同謀殺親父,是不可饒恕的大罪,如果不加以制止,不進行懲罰,總有一天整個國家都會毀在這種惡行之下。但是,這麼多年來,各國當權者們對他的智慧和建議,只是取其所需,斷章取義地搬來為他們自己的目的服務,卻從來不願真正賦予孔子實權。慢慢地,這本應普照中國的智慧之光——本應更為直接地照亮中國人前進道路的理智之光——變得忽隱忽現,越來越微弱了。

一天早上,孔子起床後,兩手提著衣服的下擺,在家門前茫然地走來走去,嘴裡不停地自言自語:

大山將崩塌了!

房梁將折斷了!

哲人將枯萎了!

後來,他走回院子,坐在院子裡,呆呆地對著大門口一言不發。家人看到孔子的反常神態,忙叫人去告訴子貢。子貢聽來人一說,嚇了一跳,心裡升起一種不祥的預感,知道要出大事了。他對自己說:「如果大山崩塌了,我還能指望什麼呢?如果房樑折斷了,哲人也枯萎了,那我就什麼依靠也沒有了。」

子貢急忙跑到老師家,孔子仍呆坐在那兒。看見子貢來了,孔子滿臉不高興,說:「子貢,你怎麼來得這麼晚?」接著,他要子貢為他準備後事。他說:「依《禮》的規定,一定要給死者穿上與他生前身份相稱的衣服。棺材要放在東邊台階的最高處,這樣死者就能仍然像個主人一樣迎接客人。在殷朝,入殯的儀式是在兩棵樹之間進行的,這樣死者既是客人又像是主人。我是殷朝皇族的後代,昨天夜裡我夢見自己坐在兩個柱子之間,面前有許多供品。我想,我該離去了。這些年沒出什麼聖明君主,當權者也沒人要我做他們的老師了。我是應該離去了。」

這就是歷史上記載的孔子的遺言。從此他就陷入了睡眠狀態,再也沒有醒來,7天後就去世了,享年73歲。那是公元前479年。

孔子的葬禮非常隆重:弟子們把他的葬禮當作一件極為重要的事去辦。當時孔子惟一的孫子——子思年齡還太小,不能主持喪事,只好由他的兩個弟子代為主持。他們給孔子換上壽衣,戴上壽帽,還有一個繫在絲帶上的官徽——這表示孔子生前曾經做過魯國的上大夫,在他口裡放進一點米飯,然後把孔子的遺體裝入雙層的棺槨中,棺木上帶有周皇室徽章,放置在一個巨大的豪華的天蓬下。

孔子的墓地在魯國首都曲阜北面,那裡有一些巨大的土堆,中間的那座就是孔子墓。孔子的棺材在弟子和親友們組成的龐大的送葬隊伍簇擁下被送到這裡,最前面是子貢,他拿著一柄長長的招魂幡。子貢還率眾弟子在孔子墳前種了一棵樹,據說這樹的遺跡今天還可以見到。

孔府

孔子的墓

孔子死後他所代表的12儒家深受後世統治者的推崇,孔氏家族成為中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

弟子們決定像哀悼父親一樣為孔子守孝三年,子貢則在孔子墳旁搭了一個簡陋的棚子,像隱士一樣住在那兒,一直住了六年。

蘇格拉底是快樂的,儘管他是被處死的,起碼在那個特定的環境下是這樣的,雖然經過時間的侵蝕至今仍然籠罩在莊嚴的光環之中。但即便是蘇格拉底也沒能做到像孔子一樣,作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指路明燈似的人物,如此安詳地面對死神。孔子的逝世在魯國以及中國其它地方造成了無比沉重、無比巨大的損失。他對人類道德觀念的影響,有史以來全世界只有兩個人可以與其相提並論,其中一個是印度的佛陀——釋迦牟尼,另一個是耶穌基督。也許有的人還會想到穆罕默德——儘管我衷心佩服他的非凡的業績,也同意人們對他的讚美和崇敬,但我個人認為他還是不能與其他三位相提並論,因為無論是他的學問還是他的生平都不能放到其他三位那麼高的高度加以評論。穆罕默德就像是群山拱衛的、直插雲霄的一座奇峰,其他三位則像是遙在九霄與群星相輝映的珠穆朗瑪。

我們還要探索這位偉人的精神世界,回到他的哲學思想當中去。現在我們應該研究一下他的舉止、風度、習慣以及他在這些方面給那些最瞭解他的人留下的印象,這樣做是非常必要的。他的弟子們對此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記錄,並精心保存,使之得以流傳下來。他的弟子們認為老師的言行舉止是當時中國人的最高典範,很有介紹給後人的價值,他們相信這會受到世世代代人們的讚美和崇敬。

即便沒有得到全世界人們的一致認可,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孔子始終是最偉大的人。他的才智為全體中國人所崇拜,中國人給予他一個又一個美麗的花環,其中最美的一個就是道德的化身——完美紳士的典範。不可能一切中國人都和他一樣——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所有的人都可以以此為標準衡量自己,以找出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所有的人都會為讓他的智慧之光照耀自己的心靈而感到欣喜。在《論語》這部最受歡迎的著作中,可以發現許多關於孔子個人生活方面的、令人欣賞的細節,儘管對某些民族(這些民族的領袖們從來不曾制定過有關高貴莊嚴行為的理想標準)來說,孔子的這些品行是很難模仿的,但其中許多細節對所有讀它的人來說卻都是非常美的。我們在書中看到的是一位身材魁偉的人——人們常稱他為「大高個兒」——黑裡透紅的臉膛,寬大的、典型的蒙古人種特有的鼻子,一雙敏銳的炯炯有神的充滿智慧的眼晴。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掛著按照傳說中的孔子的模樣繪出的畫像——但這些好像並不多麼重要。

在孔子時代,中國人的穿著更像日本人的和服而不像現代中國人的衣服,又寬又長的衣袖將手全部遮蓋了起來。為了伸出手來,就必然將袖子捲起來。孔子在夏天穿著用亞麻布做的袍子——那時亞麻比絲綢更為貴重。他的帽子是絲綢縫製的。冬天穿著有條紋的皮衣——黃色的是狐皮,白色的是小鹿皮,黑色的是羊羔皮。孔子不喜歡紅色和棕色,他也不讓自己的袍子上出現綠色、紫色等,因為《禮記》認可的男子的服飾顏色是藍色、黃色、淡紅色、白色和黑色。這樣我們心中就出現了一個高貴紳土的形象,一個將自尊自重與衣飾及一切有關的東西統一起來的、將這一切都視為人的舉止和態度的一部分、是內在人格顯現的紳士形象。

在不十分忙碌時,孔子總是很愉快很安詳的,他經常面帶微笑,但不失其內在的嚴肅。他在聽人講話時,神態總是十分莊重認真。

如果在宴會上碰巧有個正在為父母守孝的人,孔子就會考慮到別人的悲哀心情,並會少吃一點,剩下一些食物,以表達對那人的哀傷的尊重。

在他的學說中最引人注目的內容可概括為四個方面。一為文學;二是藝術,對音樂尤其重視;三是通過持之以恆的訓練養成的不犯過錯的本能——良心;四是言談舉止的莊嚴穩重。假若他遇到一位戴孝的人或一個穿著官服的人,或一位盲人,即便這些人比他年輕得多,他也會迅速從座位上站起來,以示對別人不幸的同情、對上級的尊重以及對殘疾者的關愛。下面這一個事例體現了他的敏感和善良。

有一天,一個盲人樂師到孔府拜訪,孔子聽說來訪者是位殘疾人,就親自來到大門口迎接,並親自扶他走過台階,將他領進客廳,扶他在蓆子上坐下來。他還認真地告訴他都有誰在場,坐在哪個位置等等。這位客人離去後,因為孔子的這種行為與當時中國嚴格的等級制度大相逕庭,使一個弟子驚訝不已,他問孔子為什麼要這麼無微不至地照顧一位卑微的樂師,話中隱隱表達了他的不滿。

孔子回答說:「向一個盲人給予必要的幫助,絕對不是什麼過失!」

再沒有誰比孔子對古代的禮節和儀式更重視、更嚴謹的了!孔子認為,古代的禮制是人際交往和社會幸福不可或缺的保證。那些對受過教育和沒有受過教育者之間交往的特殊性(這種13情況不僅在中國,而且在所有的亞洲大國都出現過)缺乏基本的理解的人,很可能要對禮制中的那些繁文縟節不以為然。

如果在他生病躺在床上的時候,王宮裡來了人,他一定會硬撐著起床,並一絲不苟穿上朝服,繫好朝帶,然後才請客人進來。被宣召進宮時,他總是從旁門進去,似乎是為了避免使用正門的榮耀。然後低著頭攏住袍子,快步走進內殿,匆匆走上那座高高的檯子,向站在左右兩邊的達官貴人拱手施禮;當他經過為王公們準備的座位旁時,即使那座位上並沒有人,他也總是顯得匆匆忙忙,誠惶誠恐。從宮中回來,他的表情就放鬆下來了,顯出一副滿足的樣子,但並不顯得得意洋洋。如果是集體朝見,他會很快地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把袍子的兩邊像鳥的兩翼一樣鋪展開來。如果手中持有國王(諸侯)賜予的代表權威的笏板,他的身體就會盡量彎下去,臉上表現出莊嚴敬畏的神情。

這都是諸侯宮中,臣下的一些禮儀規定。如果是在周天子的朝廷裡,禮儀就更加隆重莊嚴了。

每逢齋戒,孔子總要穿上顏色鮮亮整潔的亞麻衣服。

在吃飯的問題上,孔子從不將就湊和。他一直堅持要求把米磨得乾乾淨淨,把肉切成薄片。要求肉和米飯要搭配恰當,他每頓飯都要吃點生薑。說到喝酒,孔子顯得隨便一些,但他從來不會喝醉。他的飯量不大,吃飯時靜悄悄地盡量不弄出聲來。即使吃粗飯和青菜,他也不會忘記恭敬地分出一點、祭獻給祖宗的靈位。若是出席盛宴,他一定會站起來對主人的盛情表示謝意。若是在農村受到款待,他絕不會走到長者的前面去,而是恭敬地跟在他們的後面,在村民們因舉行祛瘟驅邪儀式而亂哄哄地擁進他的住所時,他會穿戴整齊,站在東邊的台階上迎接農夫們,就像主人迎接客人一樣。當一個孤苦無依的朋友去世了,沒有人料理他的後事時,孔子就會說:「我來給他辦吧!」

總而言之,孔子對待孝道和生活中各方面義務十分認真,惟恐失誤而不能盡到應盡的責任。而且,那榜樣的示範作用是他的哲學中最重要、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下一章中將予以詳細介紹。

孔子有十個較有名氣的弟子,這十個人可根據他們各自不同的成就分成四個等級,這就是有名的「十大門徒」。他們對孔子的熱愛及對他的學問的忠誠,我們已不必再多說什麼,但他們對孔子持有什麼樣的看法卻很值得我們關注。孔子鍾愛的弟子顏回談到自己恩師的學說時說:

我抬起頭來仰望它,但它好像顯得更高。我想看透它,但它變得更加神秘。我本來以為它就在眼前,但卻突然發現它原來是在我身後。他用條理分明的方法自如地引導人們向前。他用學問使我們的精神世界更加開闊,他教紿我做人的原則。即使我想要放棄研究他的學說也不可能。在我研究它時,即使盡我最大的能力,也不能窮盡它,總是會發現有更高更偉大的東西在我面前升起,我想追上並企圖抓住它,但它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另一個弟子說:

老師的學說已達到了這祥的境界:忠誠於自己,對鄰人懷有博愛之心。

第三位弟子說:

可以打這樣一個比方,將一個人的學問比成一座四周有圍牆的宅院。我自己的圍牆只有人的肩膀那麼高,誰都可以在牆外一覽無餘地看清院裡的東西。但老師的圍牆卻高不可測,如果你找不到門徑就休想領略裡面的無限風光。只有很少的人才能發現那本來就敞著的大門。

第四位弟子聽說有些人看不起孔子,就說:

這可太不自量力了。孔子怎麼能貶低得了呢?那些擁有智慧的人同老師相比就像是一些小山包,人們一抬腳可以蹬上去。老師的智慧好像日月一樣,人們根本不能達到那裡。那些人可以拒絕接受日月的光輝,但一點也不能損及太陽和月亮本身。也就是說,不要企圖掂量和評價老師的學說。

在這裡,我們總結一下到現在為止孔子的學說對中國產生的影響。在世界上其它地方很少有像北京的孔廟那樣的古跡,能給人古老、莊嚴肅穆的深刻印象。那裡的空氣都漾溢著經過久遠的年代沉積下來的、對智慧的神聖的濃厚的仰慕之情,那裡的一切都是安詳和寧靜的。整個中國好像都拜伏在這塊聖地之下,這使她自己及她偉大的兒子顯得更高尚、更榮耀。

在孔廟大成殿的後面,在朦朧的光線之中,可以看到另一座殿堂,在那裡供奉著孔子的歷代祖先以及另外一些傑出的族人的靈位和肖像。大成殿正中是孔子的牌位,兩邊是他的主要弟子和他學說的重要傳播者的牌位。每月初一,人們都要向他們供奉果蔬,每月十五則焚香祭拜。每年要舉行兩次莊重的祭奠儀式,歷代天子都要出席並親自主持這個儀式。

在祭奠儀式中,皇帝要行跪拜大禮,叩頭六次,向孔子的靈位祈禱:

偉大的至聖先師,

您擁有高尚無比的道德,您的學說是那麼完美,

世人無出其右,

所有的君主都崇拜、敬仰您,

您的學說和法則流傳萬代,光芒萬丈,

您是國子監的楷模。

我們獻上這菲薄的禮品,

再讓我們把向您表達敬畏的鐘鼓敲響。

我,XX皇帝,向至聖先師、萬代師表、千古聖人孔子虔誠獻祭,我要說:

哦,至聖孔子,您的德行充盈天地,您的思想之光照耀千古,

您傳述過「六藝」的瑰寶,

和您的教導百代流芳。

請您與列祖列宗、歷代聖明君主,共同享用這些供品吧,

享用這些絲綢、飲料和果品吧。

您這先聖殷君的繼承人和曾子——您所創立的原則的發揚光大者,還有亞聖孟子,

請你們都來享用吧!

孔子去世時,並未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他以失敗者的形象走完了自己的生命旅程。他完全不會想到在自己去世之後,頭上的光環會那麼快發出奪目的光華,並且這光華越來越耀眼,使他成了中國人心目中的人間之神。有誰能預見到自己身後會有如此的榮耀呢?這當然也有著某種超人的、令人敬畏的因素。每當提及孔子,總會讓我們想起西方人對古代神的一些評論,正如萊吉博士所說:「在中華帝國,孔子是盡善盡美人格的典範和楷模,是一切社會美德和政治智慧的代表。」


1 校者注——本段「話雖這麼說……」原文中跟隨在上段之後,現單獨成段且修正為非引用。

2 校者注——原文此處標點為「,紕漏。

3 校者注——原文為「不在顧」。

4 校者注——原文為「使的深」。

5 校者注——本段修正為引用。

6 校者注——根據對話內容,將原段落「孔子回答道……草就會伏下去」,劃分為三個自然段落。

7 校者注——原文為「自己這也與」。

8 校者注——本段修正為引用。

9 校者注——原文為「從政的的」。

10 校者注——此處原文在標點「?」後分段,現已合併。

11 校者注——原文為「不逾規」。

12 校者注——原文為「所代表的的」。

13 校者注——原文為「特殊性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