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東方哲學簡史 > 第八章 >

第八章

最偉大的教

師——孔子

中國哲學是中國人在孔子學說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毅力和判斷塑造而成的。一個中國人,無論是佛教信徒還是道教信徒,他首先一定是個儒教信徒。他想逃也逃不脫,況且他也根本不會想逃脫。孔子的這一巨大的影響力還波及到日本,並在大和民族最初形成的過程中發揮了非常微妙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對於一般人而言,要離開印度,轉而思考有關中國思想的問題時,也許首先會認為:要接觸一個陌生的、充滿異國情調的地域了。那些一成不變的僵化習俗,那些由於長期的約束和壓抑而使頭腦和精神變得差不多已經麻木了的人們,那種令人難以接近的生活。我們所看到的中國人的一切,都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古來就是如此的;無論是他們的哲學、信仰,還是日常生活、行為方式,所有的一切都中規中矩:或是前人就這個做法,或是先賢聖人這樣教導過等等。這些無疑與我們以往的經驗相去甚遠,也正因為如此,才使中國更顯得與眾不同,而且也就更加有趣。

但我們應該記住,一個民族在藝術上的一切成就總是以其哲學為基礎的。中國人在藝術上的成就,以及其他方面的成就,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一貢獻超過了迄今為止世界上別的任何一個民族。西方人歷盡周折,才認識到中國對世界美學思想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中國哲學在西方世界獲得了很高的評價,但我們對它瞭解得卻很少。除非我們能夠對中國人,對他們的文學、他們的思維習慣有比今天更多的瞭解,否則我們就很難真正公正地評價他們。總之,我們必須站在他們的立場上,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思想染上他們的思想色彩,就像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思想曾對我們產生過的作用那樣。

作於公元18世紀的孔子肖像。

只要我們想理解中國,就完全能夠理解中國。那些成功地把孔夫子描繪成西方人能夠理解的、西方式人物的學者,他們的工作較之那些把孔夫子的著作譯成晦澀難懂的英語的專家們,更有價值。孔子是中國的象徵和靈魂;沒有孔子,中國就不會成為我們今天所想瞭解的那個樣子。瞭解中國,是我們當今時代的當務之急。

中國哲學是中國人在孔子學說的基礎上用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塑造出來的。一個中國人,不管他是佛教徒還是道教徒,他首先一定是一個儒家信徒。他想逃也逃不脫,況且他也根本不會想到逃脫。不僅如此,孔子的巨大的影響力還傳到了日本,並在大和民族形成的過程中發揮了微妙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我曾聽到很多日本人說過,「不管我們是神道教徒還是佛教徒,我們都是孔夫子的信徒。這些信仰相互之間毫無衝突之處,它們和諧地融為一體。」

由於這一事實,人們將會看到,整個世界都不得不對這位生活在古代的孔老夫子,對他的政治觀、「君子」觀,予以足夠的重視。當我們把眼前的問題放到一邊,當我們走近中國並與它聯繫起來時,我們不得不感謝這位歷史偉人;我們不得不承認,歷史上再沒有哪個人比他的人品、聲望對我們更重要了。他的思想影響了兩大民族對西方文明的反應。

像其他哲學一樣,儒家哲學也並非總是推動中國進步的力量;對它的完全的墨守陳規和無條件的全盤接受,有時反倒成了阻礙歷史車輪的羈絆。但是,它畢竟是民族團結統一的、最強有力的紐帶,也是讓國家正常運行的保證。同世界歷史長河之中其他湮滅了的文明對比一下,瞭解事實,正視事實的人們,就不會否認孔子學說的重要價值,這種態度在今天顯得尤其必要。

在評價孔子的極富感染力又極為簡明的學說之前,有必要瞭解一下孔子其人及其生活的時代。對於孔子的生平,我是根據經過最有名望的專家考證的事實敘述的,但也沒有忽略中國人世代相傳的傳奇故事。這些從史實和傳奇中綜合加工出來的故事,往往較之單純的史實更加可靠,因為這些傳奇形象說明了孔子的思想觀點,而這些觀點更能說明孔子思想的本質,而且這種形象更富於藝術性。這種形象與由真實的歷史記錄所描繪出來的佛祖和基督等人物形象大為不同,是為了生動構勒一個影響了無數人的生活和思想的思想體系,這種努力應該受到重視。

在中國,最神聖最榮耀的家族大概就是孔氏家族了。在中國,孔子被稱為孔夫子、孔聖人。孔氏家族享有許多特權和豁免權,也是除皇族之外惟一有資格世襲貴族頭銜的家族。孔氏家族具有權威性家譜,而且很可能是世上最古老最顯赫的家譜。孔子去世後,歷朝歷代不斷給孔子封加頭銜和封號,這也使孔氏子孫們獲得了日益增大的榮耀。

孔子在世時,被他所在的魯國封為尚父。漢朝封他為「尼國公」,後來又追封他為「至聖先師」,他的畫像身著皇帝才能穿的龍袍玉帶,頭戴皇冠,唐朝時他被人封為「文宣王」;到了明代,又被進一步加封為「大成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清代的康熙帝則稱他為「千古聖人,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孔子」,這個稱號一直沿用至今。

如果說孔子的後人們會以這位生於公元前551年的偉大先祖為驕傲的話,那麼,孔子本人也曾以他的先祖為驕傲:那是一位名叫黃帝的人,相傳是華夏民族共同的始祖,生於公元前28世紀。這個人可能只是個神話人物。

歷史上關於孔子祖先有這樣的記載:孔子是公元前1121年登基的商紂王的長兄微子的後人。微子眼看著紂王的暴政漸漸把商帝國推向絕境,便逃出宮去,隱居起來,後被周武王封為宋王,封地在今天中國河南省的東部,他的後代後來一直定居在那裡,並世襲了他的爵位。經過幾代人之後,爵位和封地被取消了。當時有一個規定,爵位被取消的家族在五代之後必須改姓,並且從此就變為平民了。他們選擇了「孔」(與「宋」的音相近,以紀念曾經是宋國貴族的先祖)作為自己的姓。在孔子之後,這個姓逐漸變成了中國最著名的姓氐之一。

即便在那時,孔子也完全可以為自己的祖宗感到驕傲。他的祖先雖然是普通人,但在中國歷史上卻聲名顯赫。從微子出生於商朝王宮開始,孔氏列祖列宗都以他而自豪,他們中有大臣、武士,或是學者。關於這個家族中的女姓,中國歷史很少有記載,但其中有一位被歷史家提及,這不僅由於她動人的美貌和非凡的勇氣,而且由於她的悲劇性遭遇致使孔氏家族由宋國遷到魯國。這就是孔子六世祖孔父嘉的夫人。那時,孔家家道衰微,孔父嘉只是宋王宮中的一個小小的馬伕頭,但卻娶了一位出名的美人。一個偶然的機會,宋國的一位大臣看見了她並迷上了她的美貌。他先是與她私通,後來又謀殺了孔父嘉。這事後來遭到了宋王的干預。一次,那位大臣被召去領賞,但當他來到王宮時,卻得一具屍體——那個美人用自己的腰帶懸樑自盡了。這事發生後,孔氏家族不得不遷到了魯國曲阜。

當時,中國被分成很多小的邦國,統治中國的是位有名無實的君主——周天子。他治下的邦國是一個個采邑,這是周武王這位偉大君王在他的統治時期分封邦國的結果。各個邦國與周天子的關係就像拿破侖同歐洲各個小君主們的關係一樣。在當時,這是一種最好的政治體制,但隨著家族紐帶的越來越衰弱,周王朝越來越難以維持下去了。

分封制必然會導致一些國家從聯邦中分離出去。最後,周天子實際統治的地域只剩下他自身權勢所能及的狹小範圍了。事情走向了反面,周天子權力最終喪失殆盡。孔子生於天下紛亂、諸侯割據、弱肉強食的春秋時期末年。不僅諸侯之間相互爭戰不休,而且一些封國內部的豪族大戶也經常為爭奪權勢而爭鬥不已,這很有點像英格蘭歷史上那些英王敕封的貴族之爭和僭主政治。

在孔子的出生地魯國,有三個大豪族,其中一家篡奪了權力,成為魯國的實際統治者;而魯王則成了可有可無的傀儡。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一位武士。在那個混亂的年代,武士的地位非同小可。叔梁紇高大魁梧、勇猛善戰。他對魯王非常忠誠。可以從這樣一件事中看出他的忠誠之心,公元前562年,叔梁紇率兵攻打一個叫彼陽的地方。他的戰友中了敵人的計,看到彼陽城門洞開就衝了進去。正當叔梁紇也要隨後衝進去的時候,突然一聲巨響,敵軍開始放千斤閘,要斷他們的後路。叔梁紇大吼一聲,衝上去一把托住千斤閘,用力托起來,戰友們乘機迅速撤離,他堅持到最後才撤了下來。

像叔梁紇這樣的武士在那種亂世是大受稱讚的,也常會使一些人感到不安。武士們個人生活卻往往是很不美滿的。叔梁紇的妻子給他生了九個女兒,年過花甲才生了一個兒子,卻是一個瘸子。這在中國是一個大問題,等他將來去世之時,就沒有健全的兒子奉送父親的亡靈歸天。這件心事令叔梁紇非常痛苦,成了他的一塊心病,困擾了他大半生。到七十歲那年,叔梁紇終於下決心納妾。不知道他是不是休了第一個妻子。在中國,婚後不能生子是休妻的最不可辯駁的理由。

他尋覓了很久。新娘要年輕,要有高貴的血統——因為這樣他才可以得到和貴族血統的孔家相稱的女性生出的兒子。在古稀之年還想生兒子,這對男人來說很不容易,但這位曾經托起過千斤閘、又生養了那麼多兒女的老武士卻依然精力過人。經過幾番尋覓之後,終於發現了理想人選。那姑娘姓顏,在家裡三姐妹中排行第三。顏氏三姐妹一個比一個漂亮。有意思的是,後來孔子還收了顏氏貴族的一位後裔顏回做弟子。當叔梁紇到顏家求婚時,面對這位滿頭白髮、精神健旺的老翁,那位父親感到左右為難。他終於想出了一個主意:把三個女兒叫來,把這件事介紹給他們聽。

「有位叔梁將軍來我家求婚。他的父親和祖父都做過武士,但他的祖上是周成王的後裔,是帝辛的哥哥。這叔梁將軍高大英武,很有膽識,只是年紀有點大了,並且據說也很嚴厲,但卻是位可托附終身的人,我希望答應他的求婚。你們三個誰願意嫁給他?」

人類的內心世界是錯綜複雜的,直到今天我們瞭解得很少。如果當時那兩位姐姐中的一個答應了父親,那麼中華民族的命運、甚至整個世界的命運,都可能是另外一種樣子了。然而,兩個姐姐溫順沉默著,這表示她們不同意。

那最小的女兒顏徵在,帶著深深的尊敬與恐懼開口了,她說:「父親,您為什麼要問我們呢?這事應該由您做主啊!」

這句表面上順從的話表達了什麼意思呢?這不得而知。顏徵在心裡到底在想什麼,也是一個千古之謎。因為你永遠不可能從中國的女子那裡問出她的真實想法。那位慈祥的父親盯著可愛的小女兒,過了半天才輕輕地說:「那麼你就嫁給他吧!」

這個情景真像一幅中國古畫。一位身穿禮服(長而寬的袖子遮住了他那雙貴族式的、保養良好的手)的莊重威嚴的父親。幾個美麗端莊的女兒環列身邊,皮膚粉白細嫩像百合花;粉紅色的面龐像芬芳的玫瑰;秀髮如烏雲般地高高聳起:長長的睫毛,遮掩著明淨的眼睛;新月般的秀眉;像弱柳扶風般百媚千嬌的身體。正如《詩經》中所描繪的: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這是一幅隔著2500年的輕紗而看到的、美輪美奐的中國畫。

顏徵在認真地考慮著結婚後的一切,這意味著她將把自己的—切交給命運:從此以後她只能祈禱蒼天或是憑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去走漫漫的人生了。經過認真反覆的思考之後,她決定嫁給那老武士。

孔府附近有一座尼山,相傳是遠古時期舜帝祭拜上天的地方,因此被當時的人們視為神山。那時,很多年輕人到這裡祈禱,希望神靈能賜給他們兒子。關於孔子的身世,有一個與尼山有關的傳奇故事。故事非常淺顯,但似乎是真實可信的。顏徵在嫁給叔梁紇後,曾多次到尼山求子,所以後來當上天終於顯了靈,讓她生下兒子,他們就以那座山的名字給兒子命名。那段時間還發生了許多非凡人物的身世中常有的事。

據說顏徵在每次上山時,路邊的樹葉都會翹起,而當她下山時,樹葉就會低垂下去。一天夜裡,顏氏躺在床上,一位神仙走到床前對她說道,「你將生下—個無比聰明的兒子。他應該出生在桑樹洞裡。」

後來顏氏又夢自己身處一座大房子中,那裡有五位端莊威嚴的長者,牽著一匹麒麟(直到今天,在中國、日本、緬旬等地的廟宇前,還可以見到這種神獸的雕像)。那瑞獸跪在顏徵在面前,口中吐出一塊寶石,上面鐫刻著「你的兒子將成為無冕之王」。她將一條繡花的綬帶拴到它的角上,那麒麟便一下子消失了。這一情景很重要,因為這與我們在後面將介紹的孔子去世前所發生的事情有關。

快到分娩的日子了。一天顏氏問丈夫:「這附近有沒有個叫桑樹洞的地方?」

「有哇!就在山前。那是一個空空的山洞。」

「我們的孩子應該生在那裡!」她說。丈夫答應了,出於對年輕的妻子的疼愛,叔梁紇對夫人的話向來言聽計從。

於是,在那個偏僻的山洞裡,—位偉人降臨人世。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與印度的釋加牟尼出生於同一時代。

G·亞歷山大曾經寫過一本《孔子傳》。他在書中評論過有關孔子的這些有趣的傳奇故事。怪獸、龍、麒麟等動物在中國的傳說及正史中經常見到。亞歷山大推測,這些記載中的動物能就是一些當時行將滅絕的物種?他說,地質學研究還沒有揭開靼韃和中國的古生物學之謎。人們將來會不會在亞洲、在中國的沼澤和荒野中發現魚龍和蛇頸龍的最後生息之所呢?這大概就是那些在蒙古考察的探險者們所殷切期待的吧!

「仲尼」是孔子的字,他的名字是「丘」。「丘」,就是小山的意思,表示孔子出生在一座小山上,與「尼」字同指那座顏氏曾多次前去祈拜的尼山。「仲」字是指孔子在家中排行第二。

關於顏徵在的故事,所知的只有這麼多了。這與另一位中國聖人——孟子母親的情況極為不同。關於孟母,流傳下來很多美麗動人的傳說。在此再作一點補充:她不是那種弱不禁風的纏足女人,因為在中國直到公元6世紀纏足的習俗才出現。她在20多歲就失去了丈夫,當時孔子只有3歲,從此一切只能靠自己了,孤兒寡母,其處世之難可想而知。

她後來當然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在中國,孔母的形象是個極具人格力量的年輕女性。這一點,體現在上述的簡略的故事中,體現在她的追求與奉獻中。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她的所作所為就同一切偉大人物的母親們一樣,對孔子的成長起了重要的作用。可惜,有關她的記載實在太少了。

同樣,雖然流傳下來的關於孔子的童年的記述與他後來的生活保持了一致,但也是很少的。

從那些記述中,我們看到他顯得比同齡的孩子莊重和老成。據傳,他很小的時候就對祭神活動以及其中的那些莊重的儀式深感興趣。據說,他在某一天由外祖父帶著玩耍時,聽到了外祖父深深的歎息。這歎息聲震動了他幼小的心靈。小孔丘抬起頭問外祖父:「外公,我做了什麼讓您感到傷心的事嗎?還是我的言行不端讓您不高興?」

這麼小的孩子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來,外祖父為此大為驚訝。他撫摸著小孔丘的頭,問他是誰教會他說出這麼聰明有教養的話來的。

「是您呀!外公。我經常聽您說,如果一個人品行不端,不僅會使自己喪失臉面,而且也會辱沒祖宗。」

外祖父沉默了。他高興得說不出話來。

這個故事也許並非虛構,因為這與他已開始的生活和後來莊嚴肅穆、一本正經的生活作風是吻合的。他很小的時候就熱愛知識,據記載,他14歲時就學會了蒙師所能教給他的所有知識,並且能夠幫老師教他的同學。孔子後來曾對弟子們說: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他對自己也許多少有點苛刻,因為那時他已經長得像個大人了,已經成為一位滿腹經綸的學者了。他經常做體操並進行各種鍛煉,能得心應手地駕御戰車,有時候還喜歡喝點烈酒,他迷戀音樂,彈奏古琴的技藝純熟精湛。孔子還極其喜愛中國詩歌經典。這一點,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差不多一直是一切中國男子所特有的天賦,這一點與孔子的影響有關。事實上,他是一位偉大的、屈指可數的中國紳士,堪為全人類的楷模。他莊重、高雅、勇武、剛毅、天賦頗高。關於他的這些品質我們在後面將會一一予以介紹。在中國,聰明而有智慧的人一直受到重視和尊重,這麼一位年輕的飽學之士,似乎應該不難謀得一份公職。這對孔子來說格外急切,因為,他和母親早已困苦不堪,難持生計。據說,小孔丘早在十幾歲時就靠自己打獵、釣魚來維持他與母親半饑半飽的生活。後來這種經歷以及那些喜好使他大受其益,不僅成為他淵博學識的源泉,而且造就了他多才多藝、豐滿健全的人格,使他成為譽滿世界的文化巨人。他曾經說過:

吾少賤且貧。

但正是那些磨難錘煉出了他堅韌剛強的性格,造就了他那莊重、沉著、堅強不屈的品格。偉人們很少是在舒適的搖籃中培養出來的。

大約是在他17歲那年,他在魯國王宮中得到了一份工作,管理糧倉、牧場和農田。這是一份卑微的工作。據孔子的傳人孟子記述,孔子在回憶這段經歷時曾說過:

我必須進行精確的計算,這就是我所要做的工作。

他還說:

把牛羊養得肥肥壯壯,這就是我要負責的事。

事實上,他幹得很好,他越來越受尊敬,無論他走到哪裡,他的人格、氣質和風度都是出類拔萃的。據說,在他19歲那年,這位優秀的青年就輕而易舉地贏得了一位少女的愛慕,一年後,他們生下第一個兒子。這時他也贏得了魯王的眷顧,因為魯王派使者來向他祝賀,並且還送來了兩條在當時十分貴重的、有象徵意義的鯉魚作為慶祝宴會上的一道佳餚。孔子非常高興,給兒子取名為「鯉」,表示對魯王的敬謝之情。孔鯉的表字伯魚,也和魯王送來的鯉魚有關。

孔子24歲時,其母顏徵在這位命運坎坷的女人去世了。為了給母親守孝,孔子從此隱退了長達兩年零三個月。從西方人的觀點來看,用這麼長的時間專門悼念亡故的先人,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但在東方,這種做法卻不僅限於平民百姓或一般官員,即使是一國之君也必須這麼做,因為這是禮法的規定。但如果天子因為為父母守孝而不理政務,似乎難逃玩忽職守之嫌,會引起人們不滿,所以,期限甚短。

孔子將母親葬到了先祖安息的地方,又把父親的棺木遷來與其合葬。對此,孔子解釋道:

我們必須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並且報答這種恩情。我們必須以尊敬作為我們的回報,來表達我們的感情。為表達我們的感情,就得讓他們死後也葬在一起。

這是人類回報父母的真正本能。孔子住在父母墳塋旁兩年零三個月,實踐了自己的誓約。

嬰兒在父母的懷抱中三年,

所以子女也為父母在他們的墳前守孝三年。

守孝期滿後,孔子脫下了孝服披在父母的墳上,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回家五天後,他取出自己那把因守孝而久已不彈的古琴,打算高歌一曲,卻發現自己沒有一點兒心思,他悲從中來,潸然泣下。又過了幾天,他對音樂的喜好之心才稍稍恢復。他唱歌是希望沖淡內心深處對父母的思念。在那莊重而刻板的言行舉止背後,孔子有一顆神經質的、極其敏感的心,極易感受痛苦,對別人的痛苦也寄以同情。

雖然有人懷疑下面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但我仍然想講一下。據說孔丘曾經考慮過離婚。表面上看來這種事對哲學家們而言並非罕見。中國的歷史本來應該記載孔子與夫人離婚這件事,但不知為什麼卻沒有。關於孔子夫人亓官氏,歷史找不到貶抑的證據,但這並不表明她不因為某些原因而變得令人難以忍受。

另一方面,必須承認哲學中的某些東西似乎與女人的天性和思維方式格格不入,歷史上不乏這方面的例證。但站在妻子的立場上來看,在中國歷史上發生的一樁樁的離婚案例,究其原因,並非總是對女性不利。而且在中國,妻子並不像其丈夫所認為的那樣不願意離婚,在男子可以休妻的七種理由中,她可以輕易地找到或創造出一種自己不會為接受它而感到歉疚、懊悔的遁辭。

於是,瞭解一下孔子對於婚姻的觀點就很有必要了。人們將婚姻這一重要問題塗上了中國式的強烈的倫理色彩。中國人對於婚姻遠比西方人重視,直到今天,無論人們在公開場合說得多麼冠冕堂皇,家庭事實上仍是可以令人聲名狼藉的。在中國,家庭仍然是社會最基本的單位和避風港,並且在將來制度變迀、時代前進之後仍將如此。當然,隨著西方的示範作用及西式教育的影響,中國的家庭結構也會發生改變,也會增加許多新成分,如陰險、狡詐、暴力等。

當時統治魯國的魯昭公,曾就婚姻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

婚姻是一個男子及一個國家天然的基礎,是使人能夠履行其在世間的義務的先決條件。婚姻可以使人們變得莊重、崇高起來,可以為他的生命增添色彩和樂趣。對婚姻問題必須進行周到細緻的思考,因為婚姻意味著要終生一絲不苟地承擔一種責任。這種責任有些是雙方共同的,有些在男女間則有區別。

丈夫是一家之主,凡事得拿主意;1在家庭中,男女雙方應和諧相處,就像天和地一樣。由於天和地的和諧運動,萬物才得以生生不息,欣欣向榮。相互關愛、相互依賴是婚姻的基礎,相互之間要體貼入微。丈夫是家庭的主人,妻子則要柔順、聽話,要絕對服從丈夫。同時,雙方言行舉止都要注意公正、平和、廉恥和互敬。

如果每個丈夫都能令人敬服、追隨他,而每個妻子都溫順賢惠,那就是最理想的了。問題在於,孔子本人在這件事上做得怎樣呢?對此,孔子這樣說: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妻子要完全依靠於丈夫。即使丈夫死了,她也不能因此而重新獲得自由。未嫁之時,她要服從父母,如果父母去世了,她得服從最親近的長輩或兄長;出嫁之後,則要聽從丈夫,如果丈夫死了,就要聽從兒子,如果有幾個兒子,那就要聽從長子。兒子們必須尊敬、愛戴她,保護她不受意外侵害。

寡婦不准再嫁。她必須在自己家中度過餘生,不得在外拋頭露面。禁止參加家庭之外的任何活動,只能在家中做些家務事。白天,即使在家裡除非必要,她也盡量不要到處亂走:夜晚,在她的房間裡應該點上一盞徹夜長明的燈。子孫後代將為她的嚴守婦道的行為而讚美她,把她看成一個有德的人。

孔子還確定了結婚最適宜的年齡,並指出,為女兒選擇夫婿時,父母要絕對負責,絕不可草率行事。

那些犯上作亂、心術不正,以及被處罰過的人,不在考慮之列;有先天性疾病或有精神障礙因而可能傳給後代者,也不可考慮。如果是一位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的人,也不能作為女兒的夫婿。

再來看看孔子關於「休妻」的理由:

丈夫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不能濫用「休妻」的權力。具備了七條理由中的一條,丈夫才可以「休妻」。第一,妻子不能與公婆和陸相處,不能盡心盡力地侍奉公婆;其二,不能生出兒子;第三,舉止不端莊、傲慢無禮或言行不合禮儀;第四,亂說亂道,對家庭其他人造成損害;第五,身患某種惡疾;第六,言談粗俗,常惡語傷人;第七,偷偷挪用、盜用家庭財產、物品等。

這就是中國著名的「七出之條」。

然而,孔丘並未忘記社會公正。他曾指出,丈夫在以下的情況下,不能濫用休妻的權力:

第一,妻子父母雙亡,已無家可歸;第二,公公或婆婆去世,她正處於三年的服喪之期;第三,丈夫娶她時家境貧寒,而後來家庭變得富裕了。

孔子的這些言論使人們對他休妻的原因進行了種種猜測。孔妻不可能是個潑婦,因為在離異多年後,當孔子聽到她去世的消息時仍然顯得非常悲傷,在提起她時,仍顯得溫情脈脈、肝腸寸斷。我認為她可能是違反了最後一條休妻理由,可能是拿了些家中常用的小東西,也許是認為不是什麼大事,將這些東西據為己有了,這便成了不幸的根源。年老的孔子在聽到她的死訊時,大概早已原諒了她在年輕時所犯的那些微不足道的過錯。

在西方人看來,這些關於婚姻的原則和規矩,以及以這些原則和規矩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禮儀制度,可能顯得荒謬可笑甚至是不可能的。然而,中國是個十分古老而具有高度智慧的國度,而我們卻十分年輕和幼稚。雖然我們在機械技術方面遙遙領先,但與社會生活的整合成就相比,我們的那些成就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正如一位中國長者曾經告訴我的那樣:

在你們西方人看來,用多少時間到達某個地方,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而我們東方人所關心的卻是你到那兒的目的是什麼。

在孔子做出這些教誨之後,中華民族歷經了繁榮、窮困、和平和戰爭等等,歷經了整整2500年的風風雨雨。但她至今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煥發出青春。誰敢肯定白種人的文明也有如此悠久的生命力?我們在把女性放到同男人平等的法律、社會以及其他所有各個方面的地位上,我們這樣做最終會導致怎樣的結果?

我們也許並不明白什麼是平等,什麼是不平等,而孔子對其中的差異有非常清晰的認識,他認識到必須區別對待這些差異,從而有效地調整男女之間的關係。我對東方的智慧懷有崇高的敬意,我更願設身處地地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看問題。他們對待女性的態度,應該是有他們的理由的。我也確信我們西方人除極少數人之外,根本不理解東方人對女人的態度及採取這些態度的理由。並且,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歷史上產生過威名赫赫的女皇,產生過偉大的女詩人、女藝術家等等,這些女性憑借自己的天才讓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承認了她們的價值。中國女性拒絕丟棄的是那些不可替代的品質:溫柔賢惠,優雅細膩,敏銳的直覺和對家庭的重視,以及在除亞洲以外的任何別的地方難以感受得到的許多美好的品德。

在孔子的人格中還有一個特色,對他的哲學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特別強調,這就是他對音樂的摯愛,他甚至相信禮樂是一個優秀政府必備的基礎。對於這一點,我們應當格外注意,因為早期的希臘人也有同樣的觀點。「繆斯」(Muses)與「音樂」(music)這個詞有同一詞源,意為一切生命都會為之感動的和諧韻律。在遠古時期的中國,人們就相信,即使是鳥類和昆蟲,也能被優美的聲音打動,而變得樂於與人共處。在一切藝術之中,音樂是人類進化的最強的動力,是促使野蠻人向著更加文明的生活前進的最行之有效的辦法。下面這句話表述了西方人的理想:

讓我為一個民族放歌吧!我不管由誰來制定法律。

因為音樂和歌曲是力量的源泉。孔子曾經說過:

邪惡之人是不會成為優秀的音樂家的。

有一個反映孔子對音樂愛好的故事。大約在孔子29歲時,他聽說晉國有一位叫師襄的音樂家,精通古代的音樂。孔子聞訊後,就不顧路上的艱難險阻,迫不及待地前去拜師學藝。師襄看出這位年輕人具有非凡的天賦,就同他進行了深入的交談,抒發了他對音樂藝術的感受和獨特見解,他把音樂比作上天賜給人類的最好的禮物。孔子聽得如醉如癡。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師襄操古琴為孔子彈了一支周文王譜寫的《文王操》。文王是孔子心目中的智慧的化身,是周王朝的開國之君,是中國最偉大的英雄,孔子屏息靜氣地聆聽著。

在以後的十天當中,師襄反覆演奏這曲《文王操》,孔子也反覆地、不厭其煩地學。這天,師襄想要孔子在其他學生面前,把他們當作真正的聽眾而演奏這首曲子。孔子以嫻熟的技法彈了一遍這首曲子。師襄聽後非常高興,說:「這首曲子你已經心領神會。我們現在開始學下一首吧。」

誰知孔子一聽此語,突然跪下請求道:

「請讓我再學幾天吧。多謝您精心教導,教給了我準確地彈奏此曲,但我還沒有把握住文王的真正用意。我不能就此罷休。」

「好吧!多給你五天時間。」師襄答應了。

五天過去了,孔子來見師襄,但仍猶像不決:「再給我五天時間吧!文王的意圖深藏在曲調之中,我就像被重重濃霧包圍了一樣,辨不清方向。五天之後,如果我還不理解,那麼音樂對我來說就是不可企及的了。如果真是這樣,我只好放棄了。」

五天時間又過去了,這一次孔子高高興興地來見師襄。他一進門就喊了起來:「我終於明白了!今天早晨,我一醒來就彷彿變成了另外一個人。豁然開朗了!什麼都明白了!我好像就站在偉大的文王面前,我看著他那雙充滿智慧的眼睛,聽著他那深沉、憂鬱的聲音。我的心完全向他敞開了,我們息息相通,完全理解了他的思想。」

於是孔子成了一個造詣頗深的音樂家。

師襄靜靜地聽完孔子的彈奏,然後說道:「您已有了這麼高的見識,我不能做您的老師。如果您允許,請讓我拜您為師吧!」

有一點很容易理解,如果他二人只是將音樂當作一種享受的話,孔子和師襄都不能達到那種境界。在孔子看來,音樂蘊含著智慧與道德力量。在後面對他的哲學的介紹中,我們將會看到,音樂將作為一種力量而出現。孔子所彈的那種古琴,直到今天許多有教養的中國人仍在彈奏,中國很多著名古畫也常常表現中國古代紳土們彈這種古琴的場景。G·亞歷山大對這種古琴是這樣描述的:

約三英尺長,六英吋高,表面彎曲呈弧狀微弓:一頭略大,上面有繃緊的弦。下面還有一個平面,在上下兩個平面之間是空的。最初只有五根弦,後來增加到七根。弦是用絲製成的,粗細不一。這些弦被緊繃在琴的兩端,在靠近大的一頭有琴橋將每根弦撐起來。用十二個螺鈿釘固定住的,還有一塊用來增強音量的共鳴板。

在一次橫渡印度洋的旅行中,我有幸在船上遇到了一位音樂修養很高的中國紳士,聆聽了他在一隻破舊的古琴的伴奏下,反覆演唱中國古代歌曲。即便是在如此簡陋的條件下,那哀婉動人的低吟,那激情蕩漾的聲調,那豪氣沖天的神情,也使人在一定的程度上明白了這樣的音樂意味著什麼。中國的仁者君子到底具有怎樣的氣概。他們的演奏,是用發自靈魂深處的聲音去感動自己和別人啊!他手中的琴抒發著內心的喜怒哀樂,是他的心靈的慰藉,分享命運帶給他的一切。據說這位紳士還會彈豎琴。

也許就是從學琴的時候起,人們開始注意到了孔子的非凡人格。魯昭公的一位大臣(孟僖子)是研究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宗教儀式的專家。他的研究後來成為孔子哲學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這位大臣在臨死前叫來自己的管家,對他說:

內在規則是人的立身行事的基礎。少了它,人就難以立足於天地之間。我聽說有個聖賢的後人孔丘精通此道。如果智者自己不能顯身揚名,那麼他的後代子孫中必會產生完成他志向的人。我想這話在孔丘身上應驗了。在我死後,一定要讓何忌(孟孫何忌)和敬叔(南宮敬叔)拜孔丘為師,讓他們跟他學習約束心性的學問。

他的兩個兒子遵從亡父遺命,拜孔子為師。其他族人爭相效仿,一時孔子弟子盈門,名聲遍及齊魯。這些新收門徒的財富和身份大大助長了孔子的身價,使他確立了著名學者和導師的地位。

孔子的偉大人格開始普照四方、澤及天下,人們開始把他看作神靈一樣的聖人。他幾乎被看作法力無邊的先知,能夠看透時間帷幕後的一切,能夠護佑帝國。在這位偉大的紳士身上,智慧、謙恭、仁愛、敬畏結合在一起,也可以說,所有中國人的理想都集中到他身上了。他主張有教無類。熱心地教導那些僅能交一點學費、甚至連很少的一點學費也交不起的孩子們。但他要求他的學生沉穩有悟性,又要善於將知識用於實際生活中,如果做不到這些,就會被拒之於門外。他說:

我指出事物的一方面的特性,如果學生不能發現這個事物的其他三方面的特性,我就不會再教他了。

孔子喜歡遊歷,所以他的學校居無定所。在年輕時,他就說自己「是個來自東、南、西、北四方的人。」傳統中國畫中的孔子,總是坐在一輛牛車上,他也許真的就是這樣從一個地方走到另一個地方。那輛車就是學校。弟子們跟著他,緩緩前行。路上遇到那些與他的觀點相關的事件,孔子會隨時發一通議論,用這些事實說明自己的思想。

就這樣過了三年,他努力著,多方活動,一直暗暗期盼著混亂而複雜的魯國的魯昭公會召他為官,他不願只做別人的顧問什麼的,而是想掌握實權,渴望通過仕途實現自己的理想。與那些中華帝國的先賢們鼓舞人心的教導相符,我們在孔子的哲學中,可以看出他的理想是治理出一個完美的國家:

我的學說並不是我所獨創的,我只是一個傳播者。

他這樣謙虛地談到自己的使命。最初,主要是以他品德的力量,後來則以他非凡的人格展示在人們的面前,為人民所頌揚,他的關於理想政府、美好國家的政治抱負漸漸傳到了家鄉魯國。隨著各諸侯國之間的爭戰越來越激烈,一些封國的君主越來越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更談不上聽命於他了;戰爭和暴力遍及整個中國。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企盼著和平安寧,孔子的思想正好適應了這一需要。這時,共有13個大的諸侯國和許多小封邑,這些諸侯國、封邑的君主大都獨斷專行,民眾的苦樂完全決定於他們個人的品德。

孔子認為,這正是他施展其才能的時候;那時,他幾乎每天都在期盼著魯昭公召他回國。但是,昏聵的魯昭公這時仍未認識到孔子的思想威力。這時魯昭公贈給孔子一輛車和兩匹馬,特准他到河南洛邑周天子的都城去朝拜。這次考察是孔子遊歷生涯中最風光最得意的一次。孔子當時一定是懷著喜悅的心情踏上旅途的,因為要去的是他已久仰慕的周天子的都城啊!

那時孔子還年輕,當他穿過禾苗青青的田野、繁花似錦的牧場南下時,可謂春風得意,覺得彷彿整個世界都在他的腳下了。

孔子有高超的駕車技術,他從來都認為嫻熟地駕御車輛是紳士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他也自稱為獵手,儘管沒有任何他曾用網捕到過一條魚或用箭射下過一隻鳥的記載,除了一次意外地射下一隻恰好從天空飛過的鳥之外。弟子們一致認為,那是由於那鳥實在餓極了,以至於把那支箭當成了可以捕獲的食物。就在這次去洛邑途中,孔子看到路邊有人在圍獵,他跳下車來,興沖沖地就要參加。他的弟子子路等看到孔子這種不顧身份的舉動感到震驚,不由地脫口阻攔道:「您要做什麼?先生!你怎麼能做這種不得體的事呢?您應該將時間用在研究那些能催人上進、助人為樂的事情上呀!」

孔子看著這位弟子,覺得非常詫異,很有意思。

「你錯了,完全錯了。智者應該無所不能。而且,捕獵是男人的職業之一。它不僅可以使人獲得生活資料,而且是保護人類安全和莊稼不遭野獸破壞的好方法。對君主而言,打獵可以使自己放鬆精神;對學者不僅也是如此,而且可以使疲乏的頭腦得到休息和恢復。通過打獵,還可以用自己親手捕獲的獵物去祭奠自己的祖先,這可是最好的祭品。」

說完,他就跑進狩獵人的隊伍中了,並在這個地方逗留了一段時間。但孔子反對任何濫捕濫殺的行為。人們更樂意看到孔子是個熟練的駕手和獵手,而不願看到他只是個呆頭呆腦的書蟲。毫無疑問,孔子理想中的君子是應該無所不能、近乎完美的人。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繼續向洛邑前進。一路上,孔子一遇到事情便大發各種議論。現在的年輕人一定會心生羨慕,因為再沒有比與一個心靈充實、滿腹經綸的智者長期相處更能受到教育了。對一個人的情感和敬仰會激發出求知的熱情和毅力。

19世紀的雕版畫反映的是孔子和他的學生們。

關於孔子訪問洛邑的經歷既有傳奇故事,也有正史記載,但都十分有趣。周天子並沒有召孔子晉見,只有一位大臣和他見了一面,不知孔子對此反應如何。也許孔子這次洛邑之行是專為學習古代的禮儀的,因此他更願與弟子們在一起而不願四處招搖。在這次遊歷中孔子得到了一個意外收穫:見到了著名的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關於老子及老子的思想,我將在後面介紹。

當然,兩個大思想家的會面應該是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他們的思想有那麼大的不同,甚至在許多方面是根本對立的。孔子認為要想瞭解不尋常的東西,最安全最直接的辦法是通過那些體現實用性思想的日常生活行為來實現;老子則專注於研究絕對的、先驗的東西,2專注於那令一般人眼光繚亂的永恆的燦爛光環。這次歷史性的會面可與全盛時期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交流相提並論。

據說,那時,老子已垂垂老矣,他隨隨便便地談論著孔子學說的主題——對老子而言這些東西太世俗化了。假如真是這樣,老子對他以前的偉人們就顯得欠公正了。印度的哲學家們能透徹地理解孔子所倡導的關於高尚行為的理論,並視之為實現自己目的的另外一個途徑。這樣,一個超級謎團可能已被破解:對於一切難以理解的神秘理論來說,實踐性是它的惟一外衣。然而對於孔子對古代習俗中的智慧的濃厚興趣,老子卻說:

你所說的那些人早已死去了,他們的骨頭都已變成了灰,只有他們的那些言語還流傳在世間。那些生逢其時的王者高高在上,時代在前進,他們的說法早已過時了。

老子的話說明,世間存在著一種比孔子所鍾愛的實用的君子之風更高明的形而上學的方法。他也反對孔子及其門徒們那種將關心公共生活作為自我滿足的途徑的說法,他主張心無所掛地冷靜地追求智慧。老子所好的就是那種真正的瑜伽主義的、深不可測的沉思默想。他說:

智者偏愛那模糊難解的東西。他要盡量避免為官做宦,因為他知道,在死神降臨時他惟一希望的就是把一些真正的真理、箴言傳給極少數有悟性的人。他不會對整個世界敞開心扉,而是全神灌注於時間和細節。懷有瑰寶的人,一定要非常小心,千萬不要弄破了它。

據說,老子還詳細論述了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將恆定不變教條作為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危險性,認為照搬這些陳舊的、不加變通的規則一定會阻礙民族的進步。他不相信恢復、奉行舊禮制可以推動社會的發展。孔子不能接受這些觀點,他雖然比老子年輕許多,但總是懷念過去的黃金時代,並且不斷在各種場合尚古非今。但是孔子對古代的崇敬和傾慕,使他掩蓋了自己所有的不滿,他一定是懷著極大的興趣(假如不是同情的話)來聆聽老子對他稱之為「道」的崇高純潔和普遍理解力的解說的。

關於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真正的方法和途徑是什麼,這兩位大師都講了很多。對我們而言,研究兩個人的哲學,應該在他們之間作出判斷和選擇。

據說老子最後問了孔子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你有沒有弄明白那種神賜的智慧——道?」

「哦,……哦,我……沒有,還沒有。我努力找了它30年,但直到今天還沒有找到。」在這次與老子會面之後很久,孔子仍為這個有關「精神」的問題所困擾。當一個徒弟向他問起這件事時,他說:

如果我碰到的是一個腦袋裡充滿著像鳥一樣漫無邊際地無目地飛翔的思想的人,我可以射他一箭,讓他落到地上來;如果我碰到的是一位腦袋裡充滿著像鹿一樣滿山遍野無目地亂跑的思想的人,我可以像獵人一樣捉住他,將他掀翻在地;但我所遇到的這個人,他的思想好像神龍一樣翱翔於太空,後來又突然消失於無限之中,對此我還能有什麼辦法呢!老子就是這樣的人。在聽他闡述他的思想時,我的心中就一片茫茫然,現在我心中更加糊塗了。

這兩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就這樣匆匆見了一面,又匆匆地揖別了。在很大程度上,這個故事也許只是傳說,但卻非常重要,也很令人感興趣。因為這個故事向人們展示了中國思想界的兩大流派。關於這兩大流派的觀點我將在後面予以詳細介紹,那時,它們的意義和重要性就更容易被理解了。

在這次對洛邑的重要訪問中,萇弘將孔子引見給周天子的一位大臣——可能是周天子下過命令,要在給他更大的榮譽之前,讓更多的人瞭解他。在交談中,這位大臣問孔子:「我可以請教一下您的學說和您講學的方法嗎?」

孔子回答道(可能口氣中多少流露出一些自豪感),「我的學說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堯舜等聖賢們所教導的、每個人都必須認真去實行的那些東西,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了。我所做的就是講述前賢們的榜樣事例,以此鼓勵人們按照嚴肅的聖賢之書的教導去行動,並強調在讀這些書的時候思考的重要性。」

「但是,如果一個人要想獲得知識和智慧,他應該從何處著手呢?」

「這可是個非常寬泛、非常嚴肅的問題。」孔子回答說,「很不容易回答。如果需要,有一些論斷是應該記住的。那就是:就像最堅硬的鋼鐵也最脆弱一樣,那些最結實的東西也最容易被毀掉。驕傲者趾高氣揚、盛氣凌人,自負者固執己見、不知天高地厚;然而驕傲自滿必會帶來更多的失敗,而固執己見則往往會阻塞獲得知識的途徑。牢騷滿腹者無論見到什麼都要大發怨辭,到頭來卻只能是自食其果。看起來這個見解好像並不新奇,無足輕重,但那些真正實踐它的人們就已經踏上了獲取知識和智慧的大道。」

在這裡,我們得到這樣一個啟示:越是古老的制度越容易被毀掉,而人的良好德行是一切優秀政府的基礎和前提。這是典型的孔子式箴言。這時有人也許會在心裡產生疑問:這位大臣在離開時心中想些什麼呢?他會鄭重其事地向周天子報告他的這次奇遇嗎?我們且不必將心思放在這上面,現在,讓我們設想一下,一個人能置身於那麼一座美麗的古城,面對那些宏偉壯觀的廟宇,並與那些後來建起的以簡樸著稱的廟宇、宮殿作一番比較,總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在這樣的環境中,孔子應該是很快活的。當他與那些渴求知識的弟子們參觀欣賞每一個景點,當他向弟子們解釋著、評論著沿途所見到的一切——評說著這些古跡的價值,講解著這些建築對於培養人們衷心崇敬、虔誠服從權威的品質的作用時,孔子的心情一定是非常快樂的。

有一天,孔子帶領弟子們拜謁了那座周天子接見諸侯、宣講政教的「明堂」,他在那裡久久地盤桓著,參觀古代傳下來的那些安排與設置,由衷地讚歎道:「現在我終於明白了,我終於明白周王的卓越智慧了,也知道他是如何獲得帝王寶座的了。」說這話時,他喜形於色。

牆上掛著堯舜之後的中國歷代君主的畫像,旁邊附有一些評論文字。其中有一張孔子最為推崇、視之為楷模的周公旦的像。在那幅畫中,太子——周公旦的侄子坐在他的膝上,正在接見諸侯。孔子慢慢地轉過身來,滿臉笑容地對弟子們說「就像要通過眼晴的幫助才能看清事物的形狀、結構一樣,我們只有認真研究過去才能理解現在。」

在這座古王宮的大殿裡,有一個被三根針釘住嘴唇的雕像。它吸引了孔子的目光,孔子大聲讀著刻在石像背後的銘文,弟子們圍在周圍。下面是其中的一段:

千萬不要耽於娛樂和休息。誰要是一味貪圖安逸享樂,誰就將會一事無成。

一個人如果對輕微的不公不感厭惡,那麼他很快就會犯下不赦的大過。

應該謹言慎行。要當心你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以及你心中的每一個念頭。應該記住,即便一人獨處時,神靈也無處不在。

剛栽下的樹苗可以被輕易拔起,若想弄倒一棵參天大樹卻不那麼容易,非得動用斧頭不可。

不要自認為力大無比,總有比你更強壯的人。

芸芸眾生難以預知並處理未來的事物,他們只能跟隨在別人後面。

上天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和公正的。

浩浩滄海,能容納千萬條江河的注入。

我的嘴唇緊閉,我不能說話。不要問我什麼。我無法解答你的疑問,也不問你什麼。我的學說比天還高,比海還深,而且全是真理。

我站得比你高,無人能傷害。還有誰能說這樣的話?

不被人覺察的暗火可以悄悄地燒掉整座房子,然而熊熊烈焰卻因為容易暴露而會被人很快撲滅。

涓涓細流可以匯成濤濤江河。

絲線易斷,粗繩難割。

這些都是一語雙關的隱語、箴言。孔子對弟子們說:「在這些語錄中,有對求知者極為有益的東西。如果一個人能夠學習這些話並將之應用於實踐中,那麼他就離聖人不遠了。牢牢記住這些話,孩子們。我將努力依照這些教導去做,希望你們也下定同樣的決心。」

然後,他們繼續向宮殿中走去,看到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器具。

在由各種絲綢、漆器、珠寶簇擁的寶座旁,放著一件就像家庭婦女用來汲水的木桶一樣的東西。孔子知道這個東西的用途,但他想考一考那兒的官員,看他們是否知道,於是走過去向他們請教。那呰官員都回答不出來,他們甚至不知道到底是從什麼時候起就放在那兒的。孔子走上前去,拿起那個木桶走到附近的噴湧著清泉的水池旁,把它沉入了水中。他要弟子們仔細觀察,若想灌滿它,就應該恰到好處地用力。用力太小,那桶就會漂起來,用力過大,桶又會一下子沉到水底。

這象徵著一個優秀的政府的管理。既不能投入過多力量,又不能過於放任,無所事事。這就是說既要扎扎實實,堅定剛毅,又要有節制、知道適可而止,這是每一位古代帝王的必修課。以前每位君主在登基時都要看這個表演,無一例外,這是讓他看一看並領會統治國家的道理。讓我感到痛心的是這一課程早已被廢棄了。

在洛邑,那位叫萇弘的紳士:不僅以最高的禮儀接待了孔子,因為他本人就是音樂方面的專家,使孔子有機會與別人討論或聽別人講授有關音樂這一他認為極其重要的課程。萇弘對孔子進行了描述。我將使用文學的語言翻譯這段描述,並在文字翻譯允許的情況下力求保持漢語原文的風格韻味,同時又要盡量使用通俗的英語。

我所看到的仲尼,身上具備許多聖人的特點。他有一雙河水般深不可測的眼睛,像龍一祥的額頭——這點與黃帝極為相像,手臂長長的,後背圓闊挺拔,身高九尺六寸3,很像湯王。每每開口說話,他一定要稱頌古代的聖王。他的言行謙恭而慇勤,重視禮數。他博聞強記,知識淵博。在他身上我們所看到的不就是聖賢的形象麼?

也可譯得更通俗一點:

他是一位常人不能比的人。他的人格與智慧,都極不平常,極具天賦。一看到他,就會感受到他那卓越的智慧。他那有神的雙眼射出智慧的光芒。他身材高大,雙肩圓闊,雙臂過膝,一副王者之相。每逢談話,他總是不斷地追憶古代先賢聖哲們,每句話都在讚美他們的崇高的美德。他是子孫後代應該以之為楷模的、最完美的典範。

據說,當有人把萇弘對他的描述轉告孔子時,他擺著手說:「我根本不配這樣的讚美。萇弘為什麼不這樣描述我:『他粗通音律,有很強的求知慾,力求弄通弄懂古代神聖的禮制並恢復它們。』——這才是我啊!」

那時,恢復「禮制」的念頭一定經常出現在他的心中,因為他本人就處在帝都——周天子腳下。在那裡,禮制中最重要的內容一定經常在最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被隆重地表演出來。每一個諸侯都可以為自己封邑的臣下進行祭祀,只有周天子才能為整個帝國的子民們祭拜天地。那時的中國沒有專門的祭司、巫祝之類的神職人員,祭祀都由天子、諸侯或高級官員主持。到過中國北京的宏偉壯麗的天壇的人,都能體會到在那代表臣民們向天地行禮的盛大儀式中,天子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令人敬畏的身份和地位。當我置身於其間時,我覺得,似乎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浩蕩曲折的命運,那所有過去及未來的一切,都彙集到人們的心靈之中了,掃蕩了心胸中一切日常瑣屑之事所帶來的煩惱,使人們沉浸在神聖的體驗之中。此時,對孔子傾其一生精力推行的重大事務——禮制,也就透徹理解了,領悟了。孔子針對「禮制」向他的弟子們所講的一段宣言式的話,對一切珍視、追求真理和美好事物的人都有極強的吸引力:

我非常熱愛和崇敬古代聖賢們,他們的著述太深遠、太宏大、太全面了,我讀他們的書時從來不知疲倦。這些著作是取之不盡的寶藏,我們後人沒有必要再去創立新的觀點,只要盡力去宣傳、闡釋古代聖賢們教導的一切就足夠了。

正是因為這個,他從沒有把自己或別的什麼人與這些古代聖賢相提並論,自稱或稱某人為當時或後來帝王的老師或楷模。他說:

我怎麼敢將自己的名字與聖人和那些具有完美道德的人相提並論呢?我只能全力地,永不滿足地追求模仿聖人,並解釋聖賢遺訓以教導別人,對此我從不覺得乏味和倦怠。

後來,孔子率弟子們返回魯國繼續辦學。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孔子都一視同仁,都孜孜不倦地進行教誨,他稱之為「有教無類」。條件只是要交一點學費——一小捆(七八根)乾肉。而真正重要的條件是他們必須有追求知識的志向和意志。這時,孔子已著手整理古代經典,即那些論述豐富、含意深邃的古代典籍。孔子認為對這些古籍的整理和利用,對中國人的幸福安康極為重要。他把當時所能見到的古代典籍統統整理了一遍,對有些典籍還作了增補,在後面介紹他的哲學思想時再予以詳細介紹。

這時的孔子已聲名遠揚,門庭若市——來自各諸侯邦國的門徒雲集曲阜。他的弟子來自社會各個階層,有時竟達到3000人之多。他每天堅持講學,後來他的主要觀點由弟子們整理成書,書中記錄著孔子的舉止、表情、語錄等等,他的弟子們就將此作為自己學習的課本。這本書對今天的西方讀者仍很有價值,值得珍藏。這本書中,孔子就像活著一樣,就像柏拉圖的《對話集》中的蘇格拉底一樣,栩栩如生,形象逼真。雖然孔子的語錄比蘇格拉底有更多的格言、警句、雋語等,但個性卻更鮮明,更富有生氣,更機智幽默。這就是著名的《論語》,也可以將它視為由孔子自己和瞭解並熱愛他的人所共同繪製的孔子像。

從洛邑返回魯國時,孔子發現自己家鄉一片混亂。魯國的三家最有勢力的貴族——「三桓」——實際上控制了整個國家,魯昭公被架空,整天惶恐不安。這比英格蘭歷史上亨利六世時以「擁立國王」而著稱的厄爾沃裡克伯爵所造成的混亂還要混亂。這場混亂最終發展成戰爭,魯昭公被推翻,跑到鄰近的齊國避難去了。為了避開這場破壞他寧靜的學術生活的戰亂,不久之後,孔子也去了齊國。

孔子選在齊國避難還有一個理由:齊景公曾經邀清過他——當時他沒有認真考慮就回絕了。齊景公在信中問他怎樣才能使那些不安分的、愛鬧事的人們滿意,並且對他們實行有效的統治。孔子對使者說:「回去告訴你的主人,我對他和他的臣民一無所知,能為他做些什麼呢?他不是想知道古代的聖賢君主統治的辦法以及這些辦法怎樣才能有效嗎?如果他真想知道,對此我倒可以為他提供一點建議,因為我只瞭解那些我研究過的東西。我不瞭解他的臣民們的事,所以不便妄言。」到了現在,接二連三發生的事使孔子感到,齊國也許是施展自己管理政府才能的地方,因為他在魯國看不到任何希望。另外,齊國還有一樣東西吸引著他。雖然齊景公也是個既懦弱又驕奢淫逸的昏君,但他的相國——總理——卻是一位有很高的審美品味的人,而且這位大臣還是古典音樂愛好者,家中收藏著古代聖王舜帝創作的曲譜。這對孔夫子的吸引力太大了。

據記載,孔子去齊國時,身邊只帶了幾個弟子。實際上,他的許多弟子並不都是時時在他身邊的。他們只在某一方面需要指導時才去向孔子求教。大概可以這樣來比喻孔子和弟子的關係,他們就像是環繞太陽各自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轉的行星那樣,以孔子為中心,形影不離。直到今天,北京的孔廟裡仍然把這些門徒的靈位和孔子的靈位供奉在同一個大殿裡,整個宮殿籠罩在肅穆、神聖的氣氛中。在這裡我想用孔子及門徒的語言描繪一下其中的幾個弟子,這幾個人是孔子門徒中的佼佼者。他們堪稱追隨孔子的眾門徒的典範,同時又各具鮮明個性。

其中第一個要講的是顏回,他是孔子最親近的最優秀的門徒,孔母顏徵在的同族晚輩。在顏回死的時候,孔子痛不欲生,大放悲聲:「哦,老天,你拋棄了我!老天,你拋棄了我!」

顏回生性質樸無華,沉默寡言,冷靜剛毅,極其忠於孔子,學習刻苦認真。顏回一生窮困潦倒,那種窮苦的情景令許多易感的心靈為之流淚,但他卻經常自己一個人呆呆地冥思苦想,其他弟子都說他是個傻子,但孔子卻說:「我曾和顏回談了一整天,他對我說的話,沒有發表任何意見,那時我也以為他是個傻瓜呢!後來我發現他那只是因為他靦腆、孤僻而已。我仔細考察他不在我面前時的行為,發現他是完全照我所教導的去做的!這樣我才知道他一點也不傻!」

有一次,孔子問另一個有些名氣的弟子:「你和顏回比起來,誰更出色?」那弟子回答說:「我怎麼能比得上顏回呢?他聽人講某件事的一個方面,就能推知整件事。而我卻只能由一推知二呀。」

孔子點點頭說:「對,你和他不一樣,你和他不一樣。」

孔子還說過:

一連三個月在心中只想美德而不去想別的事,只有顏回才能做到這一點啊!別人只能偶爾一整天從不間斷地去這樣思考美德,頂多不會超過一個月。惟有顏回能做到三個月專注於美德,這是多麼值得讚美的品德!他每餐只吃一竹碗米飯,以一葫蘆淡酒佐餐,住在陋巷中的茅草屋裡,要是別人,早就受不了這種清苦了,但顏回從不為物質上的貧乏所困擾,依然生活得很幸福。顏回的品德多麼高尚啊!

顏回在孔子心中所佔的份量不可估量。從他的恩師孔子那痛不欲生的心情和老淚橫流之中,完全可以看出他那與眾不同的品格的價值。其他弟子沒料到平時一貫莊重、剛毅的老師竟會如此悲傷失態,感到困惑和不安,一齊勸慰說:「先生,先生!您不要太傷心了。他已經去世了,請您節哀保重吧!」「怎麼會呢?我多麼傷心也不為過呀!我不為這麼優秀的人悲痛哀悼,還能為誰呢?」

被深深觸動了的顏回的師兄弟們,心情異常沉重,誠心誠意地為這位潦倒一生的顏回舉行了相當奢華的葬禮。孔子在埋葬自己親生兒子鯉時十分簡樸,因為他認為凡事都要恰如其分,認為將大量的錢財浪費在喪葬儀式上既沒有必要又非常愚蠢,儘管沒有人比他更注重真誠的哀悼和對亡者的紀念。他並不喜歡在這方面鋪張浪費。他悲痛地說:

「顏回就像我的親生兒子一樣啊!我卻不能像葬鯉時那樣葬他,這不是我的錯,是你們這些人的過錯呀,孩子們。」

真正偉大的東西往往不能為最接近它的人們所理解和接受,這是一種人生悲劇。顏回卻領悟了孔子學說的真諦並獲得了報答。在顏回生前,孔子早就認識到這一點了,他總結道:「顏回已經接近道德上的完美了,但他依然不滿足。並且他的生活一直那麼苦。」

孔子這番話的意思是,這樣生活在困苦中卻能知足、快樂、幸福的人,就是美德的化身。有一位弟子曾說顏回是「空心人」,即印度人所說的「無慾者」——沒有任何虛榮心、野心、奢望並且全心全意地追隨老師的人。有一次,他們在遊歷途中遇到危險,眾人一時不知所措、荒作一團,在稍稍安定下來以後,大家發現顏回不見了。當他一下子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又冒出來時,孔子生氣地責備他說:「我還以為你死了呢!」

從顏回回答這個問題的方式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所獨有的愛心:「您還好好地活著,我怎麼能去死呢?!」

這個儉樸、貧窮的人,死後卻得到了國人普遍的尊重,人們從不曾也永遠不會忘記顏回的美德。在北京的孔廟中,顏回的靈位是東側四個牌位中的第一個,上面寫著四個大字「亞聖顏回」。人們相信每次進行莊嚴的祭禮和禮讚時,他的在天之靈都會降臨。他24歲時就已滿頭白髮,33歲就英年早逝。這位一生與貧困悲苦作伴的人,死後卻贏得他的國家以及一切敬重真正偉大心靈的人們的愛戴。我每每想起他的老師時,首先就會想到這位站在一旁的質樸可愛的人。

另一個是子路。子路完全是另一種類型的人,是另一種類型的可愛的人。他魯莽、急躁、勇敢,有時有點過分,他判斷問題時往往急於下結論,因而經常犯一些小錯誤;他像一位慣於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無所畏懼的勇將,在進行哲學思考時也難免顯得有些冒失,常常發些離題萬里、讓人摸不著頭腦也無傷大雅的議論。孔子早就預言他注定會不得善終,後來這個預言果然兌現了:他在一場小規模的激烈戰鬥中犧牲了。

在那本來就充滿戰亂的國家,在那風雨飄搖的年月裡,孔子經常耐心地提醒子路並不斷訓斥他的魯莽:

「我告訴過你知識是什麼了嗎?」一天孔子問子路,「你聽好,知識就是理解了一個道理時就說理解了,如果沒有理解就老老實實地承認不理解。這就是知識。」

像子路這樣對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充滿信心的人要接受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但儘管如此,他還是接受了。雖然孔子對子路不像對顏回愛得那麼強烈,但他還是十分喜歡子路的。一天,孔子說:「如果我的學說真的不被天下人接受——到了無法實行的時候,那麼我就找一隻木筏到大海裡漫遊去。誰會跟我同去呢?我敢肯定只有子路一個人!」

子路聽了這讚揚他的忠誠的話,真是高興極了,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這又惹得孔子不高興了。孔子說:

「子路4比我更喜歡冒險,卻不能將自己對事物的認識貫徹到行動中去。」後來,有個弟子問老師,子路是否可以稱為具有完美道德的人,孔子的回答若讓子路聽到了,也許會沮喪:

「我不知道。子路可能會被一個擁有千餘輛戰車的諸侯國請去做一些執掌兵權、發動戰爭之類的事情,這我很清楚。至於他是不是一個有美德的人,我真的不知道。」

但無論怎麼說,子路學習時還是十分努力認真的。據說,他只要認識到了某種道理,就一定會趕緊去實踐一下,因為他擔心如果不這麼做,那麼不等他把這個道理徹底掌握,就有可能出現另一個新的道理。曾經發生過這麼一件事,孔子請顏回和子路各自說出他們內心的抱負,子路毫不思索,搶先說起來:「我要把我的車、馬、裘皮大衣與朋友們共同分享,儘管這些東西肯定會被他們弄髒,但我決不會介意,也決不會為此而不高興。」

顏回認真思考了半晌,然後緩緩地說:「我的願望是,要讓老年人獲得安寧,使他們能夠好好休息:要真誠地對待朋友,得到真正的友誼;對年輕人要親切、體貼,要知道怎樣關心他們。這就是我的抱負。」

今天的人們仍然可以看到這三位賢者的人格的光輝。儘管經過漫長歲月的磨損消蝕,人類憑借記憶的強光的照耀,仍使他們活生生地呈現在我們眼前,仍是那麼親切而實在。

子路的過人勇氣從不曾改變過。有一次孔子拜訪了聲名狼籍的衛靈公夫人南子,子路對此大不以為然,認為這是老師感情生活中的一大污點。以前從來沒有人敢在這種情形下站出來當面反對孔子,更何況孔子已被迷得神魂顛倒、有點飄飄然了呢!但此時子路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對孔子大加指責,孔子簡直快氣瘋了,扯開嗓子對子路大吼起來:

「假若這件事我做錯了,老天不容我!老天不容我!」

子路的這種可愛、魯莽、放肆的性格,時不時地表現出來,這就像是勃朗寧所說的週期性發作的「招人喜愛的抽風」。至於我們,對孔子的反駁是否公正,大可一笑置之,不必過於認真。

孔子曾對顏回說:「如果被人召去做官,那就好好地幹,要恪盡職守;如果沒有人召你,那就好好地呆在家裡,而且要知道滿足。看來只有你和我能夠達到這個水平啊!」

子路不甘被冷落,這時也湊了過來,他特別希望聽到老師的讚賞,說:「老師,如果你在某個大國的軍隊中得到了一份職務,你會帶誰去上任呢?」我們可以替子路說出他心裡的話:「啊哈,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能帶顏回去了吧!」

沒想到孔子卻冷淡地說:「我不會帶一個赤手空拳去打老虎、或不憑借渡船而泅水過江河、或動不動就要跟別人拚命的人一起去。我的同伴應該是知道三思而行並不斷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完善自己的方案,然後才採取行動的人。」

這一次,子路大概無言以對了。但他對老師的熱愛是永遠不會改變的。遇到對老師不利的事,子路絕不會袖手旁觀。有一次,孔子病得非常厲害,子路請求去為老師祈求神的幫助,比如向神述說老師多麼地偉大、多麼傑出等等請求保護的理由。

「有這樣的先例嗎?」病急亂投醫,孔子有點動心了。

「有呀!」子路著急地回答,「《詩經》中不是有『我們向您祈求,尊敬的天神嗎!」

「如果是那樣,那我很久以前就開始祈神了啊!」

孔子的意思是說,過著與真善保持和諧的生活,這本身就是在祈求神明。為此我們得感謝子路,是他讓我們對這位古代聖賢的偉大靈魂的平靜有了深深地瞭解。只是子路的熱心有時不免過了頭。

有一次,孔子剛剛被褫奪了官職,心情非常沉重,因此病倒了。弟子們延請良醫救治,卻不見什麼效果。於是,子路想出一個古怪的辦法,讓師兄師弟們扮成王公大臣的樣子,排列在孔子的病榻前,想用這種辦法安慰孔子,讓他重溫當年在魯王宮中被大臣們環侍的盛況——也許這麼一高興,老師的病就會好了,子路大概是這麼想的。但他缺乏對老師的深入瞭解。昏迷中的孔子突然說道:

「子路,你這個騙子!你騙了我多久了?讓我這半個大臣也沒有的人假裝成有很多大臣環侍身邊,你這是搞的什麼鬼!我對誰去發號施令呢?向老天爺嗎?我寧肯死在我的弟子們中間,也絕不想死在那些大臣們中間。」

不管怎麼說,孔子還是喜歡子路的。他曾經愉快地談到子路:「即使穿著破麻布做的襤褸衣服,同一群身著華美服裝的人在一起,也不會感到羞恥和難堪,這就是子路啊!只有子路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啊!他既不嫌惡貧窮者,也不羨慕富貴者,難道子路做得有什麼不對嗎?」

這是個多麼堅強而富於同情心的人啊!雖然他有些莽撞和自負,但並不掩蔽其剛毅堅定的品質。孔子是一位很好的導師。孔子自己說過,他常常教導、鼓勵顏回要大膽、果斷,而對子路則嚴加約束,提醒他要謹慎小心。孔子知道何時該如何做:區別對待,因材施教。同時孔子也經常從子路的閒扯胡謅和危言聳聽中得到樂趣。一天,很多弟子聚在一起,孔子向子路開玩笑地說:「你幾乎每天都說『沒有人賞識我們』。假如現在有位國王想重用你,那麼你有什麼打算?」

子路毫不猶豫地說:「噢,假如那是一個擁有一萬輛戰車的公國,假如這個公國被別的更強大的公國夾在中間並且遭到了侵略,假如那裡的玉米等莊稼都遭了災的話——好了,假如這樣國家的國王信任我,讓我掌權,那麼不出三年我不僅會讓那裡的人民變得勇敢善戰,而且使他們受到教育並讓他們認識和掌握代表正義的法律。」

孔子忍不住笑了。他並不認為自己的學說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創造這樣的奇跡。這是子路性格中的一面,還有另外的一面,他的老師這樣說:「不用說半個字而解決一場官司,只有子路能夠做到。」

孔子有理由認為自己的學說絕不是撒在荒漠上的種子。孔子曾經這樣稱讚子路:「這是一位絕不會忘記履行自己的諾言的人。他生性好動,直爽,絕不將話憋在心裡。」正是這個子路,總是對孔子那些簡約精練的格言、雋語提問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甚至非常淺薄可笑的問題,而其用意是為了把那些道理理解得更透徹,促使孔子闡述得更加清晰明白。比如,他曾請孔子對理想政府這一概念加以解釋,並且得到了這樣的回答:「凡是要求人民做到的事,自己一定要先做到;要盡職責,不辭千辛萬苦。」子路仍不滿意,仍要老師講得更清晰一些,孔子又強調了一番,重複了一遍,並補充:「還要一直堅持這麼做」。有一天,子路跑去見孔子,一見面就說:「衛靈公仍在盼您進宮幫他處理政務呢!那麼,您認為應該先做什麼事情呢?」

「首先要矯正名分!」孔子冷冷地說。

子路對老師的話和態度感到很不理解,甚至有點惱火。他認為自己有責任提醒一下老師注意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本領。沒想到話還沒說出口,先被孔子劈頭蓋臉地教訓了一頓:

你怎麼如此粗野呀!君子對自己不懂的東西提問時一定要恭恭敬敬。所以應該從矯正名分開始。如果不這麼做,那就會名不正;如果名不正,那就會言不順;如果言不順.又怎麼能做好事情?如果做不好事情,也就難以復興禮樂制度;禮樂制度不能復興,刑罰也就失去了根據和標準。如果是這樣,老百姓便會不知如何是好,無所適從。因而,一定要先正名分,這樣有教養的人才能知道他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政令才能得到真正的貫徹實施。

我個人認為這是孔子所說的最有智慧的話了。將這番話運用到今天這個動盪不安的世界,讓那些所謂的政治家們在議院中實施,將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如果將這個學識用在我的民族中的某些人如克倫威爾或亞伯拉罕·林肯身上,看看他們會如何嚴格執行這個學說,在他們以及另外一些人身上,這些必然性的判斷會導致什麼樣的必然行為?他們都是些不喜歡長篇大論的人,他們留下來的思想和觀念並不多,但卻使人永遠難以忘懷。

有一次,子路這個總是注意大人物和大事情的弟子,向老師請教如何侍奉君主。

「不要對他們惟命是從,」孔子回答,「而且要敢於當面反駁他們。」

這是真正的孔子式的信條,這是孔子哲學的主要方面。

關於這兩個弟子以及別的弟子可以介紹的還有很多,但我不能再講下去了,因為這已經足以讓我們大概地瞭解那些拜孔子為師並熱愛孔子的人們,以及他們所接受的有關古代先賢的人格修養的重要課程了。在這裡,我想用幾句話簡單地描述一下經常追隨在孔子身邊的那幾個弟子:

「閔損站在孔子身邊,像一個和藹而刻板的清教徒;子路模樣威猛,像一個武士;顏回和子貢則是一副輕鬆隨便坦坦蕩蕩的樣子。至於孔老夫子自己呢,則見一副樂樂哈哈,高高興興的樣子!」

好了,現在,讓我們同這群剛熟悉的人一起去齊國遊歷一番吧!

在師徒一行慢慢地走向北方的齊國時,孔子並不抱多大的希望,因為當時齊國的景公並不是什麼賢明的國君,後人對他的評價是:「他擁有千輛戰車,萬匹良馬,但在死去時卻沒有一個人稱頌他的德行。」由此可見其惡貫滿盈。

我們可以這樣描述孔子師徒在前去齊國路上的情景:老師坐在牛車上,怡然自得地觀賞山水,七十位著名門徒中的最主要的幾位伴隨在牛車的前後左右——當然,其中一定少不了顏回和子路。路上發生了一些小事,但最後都安然過去或有驚無險。路過泰山時,他們看到一座新堆起的土墳前坐著一個悲傷欲絕的中年婦人,哀哀怨怨,哭哭啼啼。孔子叫大家停下來,讓子路去問問發生了什麼事。

這幅18世紀的帛畫,上面所畫的是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隋煬帝楊廣,在他統治下的中國連年的戰爭與潔大的工程,使得民生凋敝,他的暴政從而引發了農民起義。

「您如此悲傷,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吧?」子路上前問道。

「是啊。」婦人說,「就在這兒,前些年我的公爹讓老虎吃掉了。去年老虎又吃掉我的丈夫。就在前兩天,我的兒子也被老虎吃了。我只有這一個兒子啊!唉呀,蒼天哪,你不睜眼呀,撇下我一個人孤孤單單,讓我怎麼活呀!」說罷,又號哭起來。

孔子聽了感到十分可憐,在車上向前傾了傾身體。這是孔子的習慣,每逢遇到這種情況時,總要傾身去扶住那車旁的扶手,以此表達對那巨大的悲痛的同情。孔子說:「既然老虎如此可怕,那你為什麼還不離開這個地方呀?」

那婦人淚如雨下:「這兒雖有猛虎吃人,但不用繳那多如牛毛的苛捐雜稅呀!」

孔子對弟子們說:「孩子們聽著,一定要記住,暴虐的政府比吃人的猛虎更令人害怕啊!」

弟子們都默默點頭。孔子慢慢地轉過身去,又帶著弟子們上路了。

在這次旅途中,他們還遇上了一件奇事。在他們進入了齊國境內時,突然聽到路旁的小樹林中傳來了一種奇怪的聲音,好像是人的呻吟聲和掙扎聲。他們急忙跑進樹林,看到一個人吊在一棵樹上,正在痛苦地抽搐著。孔子顧不得吩咐弟子們,急忙跳下車衝過去將那人救下來,解下勒在他脖子上的繩子。好在那人吊得時間不長,氣息雖然已很微弱,但還沒有死。過了好一會兒,那人緩過來了,能說話了。孔子問他,是什麼樣的事使他走上這樣的絕路?那人放聲大哭起來,怎麼也勸止不住,他對孔子說,他一定要死在自己的手裡。

「我本來生活得很好。我熱愛知識並努力地去獲取知識,對此投入了極大的熱情。我很快就超過了自己的老師。後來我到各地遊學,去見識外面的世界,學習做人的知識。我到過很多地方,走了很多路。多年之後,我回到家鄉結婚成家。不久之後爹娘先後就去世了。那時,我突然意識到我對父母盡的孝行太少了,但這時一切都太晚了,我再也沒有機會報答他們對我的養育之恩了。我為此後悔不已。但當時我想也許我還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盡點別的責任以求能將功補過。我有知識和經驗,可以為國家效力。但沒有人理睬我,甚至沒有人願意接見我。

「我並沒有因此而喪失信心。我希望得到朋友們的幫助,他們應該是講義氣的。但我又錯了。我的所有朋友都冷漠無情。最後,我的獨生子,他是我的心肝寶貝,也像我當年一樣周遊世界去了,直到現在也沒有回來。他根本不管我這個可憐的老頭子了,好像他生下來就是個孤兒一樣!」

說到這裡,那人泣不成聲,「我現在明白了,我沒有盡到為人之子的最基本的責任。作為兒子,我徹底失敗了。作為一個臣民,我也沒能為國家做任何貢獻。我也沒能贏得朋友的真正友誼,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都不能留在身邊。我還活個什麼意思呢?你們還是讓我死了吧!」

孔子聽著,心中十分同情。

「這你可是大錯特錯了!」孔子說失望只會增加人的罪過。你這是咎由其取,這就是對你無視應盡責任的重要性的懲罰。我理解你的這種心情。但你並沒有失去一切啊。振作起來,重新從頭開始吧,就當你今天剛剛認識到生活的真正價值,從現在起,時刻珍惜它,正確地對待它吧!即便是到了現在這種程度,你仍能夠獲得那丟棄了很久的智慧啊!」他轉過身對弟子們真誠地說,「記住你們所聽到的了吧,那就去實踐它,為了你們自己。」

離開那個人,孔子心事重重地繼續趕路。他的弟子們一個個悄悄地回家去了。到了晚上,共有十三個弟子回父母身邊履行義務去了。因為他們明白了,即便是為了追求智慧也絕不能放棄孝道。這使孔子十分高興,因為在他看來,掛在嘴頭上的漂亮話從來不如採取實際行動更有意義。

《論語》中的一段話好像就是針對這次經歷所發的感想:

父母在世的時候,做兒子的就不能到遠處去遊歷。如果他一定要外出,應該去某個固定的地方。意思是說,去的地方應該是父母一旦需要時就能找到他的地方。

孔子到達齊國時受到了隆重接待——景公親自出宮迎接他。孔子對景公說:「從那些年輕人的姿態和溫文爾雅的舉止來看,先聖舜帝所創作的音樂《韶》在此真是無處不在啊!」據說,孔子聽了齊國宮廷樂隊演奏的《韶》,深受感動,心曠神怡,不能自已——簡直超出了人的感覺極限,以至於「三月不知肉味」,他激動地叫道:「音樂能達到這樣超凡入聖的境界啊,這簡直是天上的仙樂啊!」

這種精神上的和諧,堅定了孔子的信念,堅定了他關於音樂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根本的信念,在齊國,他親身體驗到了音樂那種攝魂奪魄的魅力。

孔子在齊國的收穫並不僅僅是在音樂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獲得了實踐他的理論的機會。景公雖然無能,還不至於沒有意識到中國最偉大最有智慧的人如今就在他的身邊。於是景公經常向孔子請教,提出一些自認為非常艱深的關於統治國家的問題,露出一副想得到既簡單又能包治百病的藥方的態度,並且很喜歡聽別人的阿諛之辭。在那時的中國,阿諛拍馬雖不像現代人那麼流行、那麼險惡,但對像孔子這樣的偉大哲人而言,要他奉承一位諸侯,並且同時還要使說出的話產生實效,則不免會有損於他的聲譽。好在孔子抵住了誘惑,沒有偏離自己所堅信的君子必須真誠的信條。

他將當年子路問他什麼是優秀的政府時的答話加以發揮,使其更加豐富。當年他對子路說的是先要矯正人們的名分地位。現在,對齊景公提出的同樣的問題,他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君主就要做得像君主的樣子,臣子就得像個當臣子的樣子,父親應該有父親的樣子,而做兒子要有個兒子的樣子。也就是說,要尊卑有別,長幼有序,各盡其能,各司其職。如能做到這樣,優秀的政府就會出現了。意思是說,在家庭和社會中可以實行同樣的法則,應該依照家庭和社會的本性建立起政府,這樣的政府可以視為不變的典範。這種政府只需根據管理得很好的家庭大而化之為國家的家長式管理——即天子像諸侯的父親,而諸侯就像大夫和臣民們的父親——就可以了。這是因為家族就是國家的雛型和縮影,而國家不過是家庭的擴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