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頹廢與沉默:透視犬儒文化 > 23 先入為主的說理謬誤 >

23 先入為主的說理謬誤

2013年12月2日在北京發生的外籍男子撞倒大媽事件引起了媒體和民眾的關注,媒體先是報道大媽訛詐外籍男子,後來又報道說是外籍男子撞倒大媽後不但不認錯,反而對她粗口謾罵。每次報道,網民的反應都是一邊倒,"國族意識"鮮明,憤激的譴責遠超過理性的分析。

先是有眾多網民為大媽的"訛詐行為"感到羞恥,責罵大媽"把中國人的臉都丟到外國去了"。繼而更多的網民表現了極度憤慨,他們認為,外籍男子不僅侮辱了那位大媽,而且還侮辱了所有的中國人,"必須向中國人民道歉"。前後兩種反應雖然看上去截然相反,但卻同樣隱含著"類別思維"(categorical thinking)的定勢。著名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高爾頓·奧爾波特(Gordon Allport)指出,人類自然、正常的思維需要類別概念,"人的思維離不開類別的幫助……類別一旦形成,就會成為預先判斷的基礎,有序的生活離不開它"。但是,類別思維也會造成先入為主和刻板印象,妨礙有效理性思考。

先入為主(preconception)和刻板印象(stereotype)之間有聯繫,但又有所區別。先入為主經常是因為某種先例而形成的一種習慣性推斷,以為以前曾經發生過的,現在也就一定會發生。"先例"是先入為主思維的條件。先入為主又稱偏見(prejudice),也就是在還沒有弄清情況之前就下定論(prejudgment)。

刻板印象是指對於某些特定類型的人、事、物的一種概括的看法。這種看法來自同一類型的人中的某個個體給旁人的觀感,可能有經驗根據,也有可能根本就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並沒有經驗的根據。先入為主的印象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但刻板印象則絕大多數都是負面的。

從一些人的行為推斷同類人的行為,這種基於類比思維的論證很常見,有時候是不知不覺,有時候是明知故犯。類比思維的一個邏輯特徵是:有些A是B,所以所有的A都是B。因此,有的大媽訛人,跌倒的大媽都會訛人。這樣擺出來,不難看出推斷的謬誤。可是,如果不說"有些A是B",只說"A是B",那麼謬誤說法就會不那麼明顯。例如,跌倒的人會訛人,你見了別多管閒事。籠而統之地說"公知不是好東西"(臭公知),也是這種謬誤邏輯的表現。

用少數先例或刻板印象來推理,又叫"憑印象",它不只是推導邏輯不周,而且是一種以我為中心的有傾向偏見。例如,因為有些不利於某人的言論不確實,所以,所有不利於他的言論都是謠言。但是,如果不實的是他自己的言論,針對的又是別人,那麼他就根本不會把自己的不實言論當成謠言。

"憑印象"的以偏概全還能產生一種荒唐可笑的類比混淆。例如,所有的牛都是四足獸,所有的騾子都是四足獸,所以,所有的牛都是騾子。這個推理邏輯看起來很荒唐,但在網絡上卻隨處可見。例如,美國人講人權,一些中國人也講人權,所以這些中國人是美國人的走狗("美狗")。

先入為主和刻板印象不僅會誤導人的推斷,而且會讓人根本不動腦筋就"不假思索"地有所結論或有所行動。英國社會心理學家亨利·泰弗爾(Henri Tajfel)指出,先入為主的想法或刻板印象所起的都是簡化信息的作用,讓複雜多變的信息變得容易辨認、記憶、預測,把人簡單歸類的信息可以使人很迅速地對人或事有便捷的反應。我們所熟悉的"對同志要像春天一樣的溫暖,對敵人要像嚴冬一樣的冷酷無情"就是這樣一種捷徑思維。人被簡單地分成"同志"和"敵人",對待他們的方式也就被簡單化和絕對化了。

"訛人大媽"和"辱華洋人"這樣的類別思維是自然的,但不是不可避免的。正由於它是自然的,我們需要在思考過程中對它特別有所察覺和警覺,以免被它在不知不覺中把我們的思考和判斷引入邏輯謬誤的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