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頹廢與沉默:透視犬儒文化 > 11 兒童教育中的價值分歧 >

11 兒童教育中的價值分歧

人們一般的印象是,每個國家都有一些基本的社會價值,而這些價值在所有兒童的教育中起著相似或相同的作用。長久以來,美國教育界人士基本上也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提出過普適性質的"品德教育"價值。不久前,美國獨立的民意調查機構皮尤研究(Pew Research)做了一項調查,發現美國不同"意識形態"的人群在子女教育中所強調的價值其實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在美國,"意識形態"與我們平時理解的"政治意識形態"有所不同,意識形態(Ideology)是從希臘語ἰδεολογία來的,意為觀念和理念的學說。意識形態是構成人們目的、期望、行為的觀念或理念,它可以是理性知覺的,也可以是習慣性或下意識的。

無論是在宗教還是世俗傳統中形成的意識形態,都是一種比較穩定的整體價值觀,也是人們用以看待事物、判斷是非的依據。與宗教或傳統意識形態不同,政治意識形態是由政治權力提供給社會所有成員的,因此也被稱為"接受的意識"(received consciousness)或"社會政治化"(politicization of society)的產物。

儘管意識形態不同於嚴格意義上的政治意識形態,但在美國,意識形態仍然被視為一種政治性的或與政治有關的人生態度。皮尤研究的這項兒童教育價值調查所區分的美國兩大意識形態群體是"保守派"(the conservative)和"自由派"(the liberal)。調查發現,在12種價值品質(責任心、努力、助人、儀態、獨立、創造、同情、堅韌、寬容、服從、信仰、好奇)中,保守派比較看重的是宗教信仰,而比較最不重視的則是寬容。相反,自由派對寬容很重視,而最不看重的就是宗教信仰。

這項研究發現,就兒童教育的價值而言,無論什麼意識形態的人群都普遍最重視"責任心"。參加調查的3243位成人中,有93%說,教育孩子成為有責任心的人"是特別重要的",有55%說是"最重要的"。這個比例超過了任何其他的品質價值。不同意識形態人群的大多數人都認為,兒童從小學會獨立、做事努力、培養好的儀態是很重要的。還有一個受到普遍認同的價值就是"助人",各個意識形態人群都有三分之二(或超過)的人主張應該教育孩子"樂於助人",但是,在與"助人"相關的"同情"上卻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一貫是自由派的人士有86%認為教育孩子有同情心"是重要的",而一貫是保守派的人士這麼認為的只有55%。

在這項調查中,"同情"用的是empathy這個字,中文有時翻譯成"移情"。Empathy有多重意思,包括替人設身處地、對別人的感受和處境感同身受、體察別人的需要、關愛別人等等。這是一個比在情感或情緒意義上的憐憫和同情(sympathy)更具社會行動意義的概念。皮尤調查發現,自由派和保守派群體在"同情"這個教育價值上的分歧與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政策分歧有所關聯。一般來說,民主黨關心窮人的福利、強調保護少數族裔的權利、維護社會弱勢群體的權益,這些政策取向都可能與民主黨裡有許多自由派人士和他們從小受到"同情"教育有關。

這項調查發現的最明顯的差異是關於宗教信仰的。在一貫保守的人士中,有81%認為宗教信仰對兒童教育"特別重要",有59%認為信仰是12種價值中最重要的3種中的一種。在時而保守時而自由的意識形態人群裡,有54%認為宗教信仰對兒童教育"重要",29%認為"最為重要"。在一貫是自由派的人群裡,只有11%認為這是兒童教育最重要品質價值中的一種。

宗教信仰被當作一種人生價值和好的個人品質,這在無神論的國家或社會裡是比較難以理解或接受的。但是,在美國,如果一個人沒有宗教信仰,那麼,他往往不是被人看成沒有某一種信仰(如基督教),而是根本就沒有任何信仰,因此成為沒有原則、無所恐懼,為爭權奪利可以隨心所欲、附膻逐腥、肆無忌憚、無所不為的狂徒惡棍。美國的自由派人士不把宗教信仰看成"最為重要"的品質,不等於否定這一品質。他們與保守派人士的分歧並不在於要不要宗教信仰,而在於宗教信仰是否比其他價值品質具有特別優先的重要性。只有當一個國家在基本價值上有了相當的共識之後,哪些價值應該比較優先才會成為一種有意義的社會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