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生命的品質 > 第三輯 為教育把脈 >

第三輯 為教育把脈

我相信,人生問題和教育問題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東西,也就是教育上最應該讓學生得到的東西。我的這個信念,構成了我思考教育問題的基本立足點。

教育的七條箴言

何為教育?教育究竟何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麼?古今中外的優秀頭腦對此進行了許多思考,發表了許多言論。我發現,關於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話往往出自哲學家之口。專門的教育家和教育學家,倘若不同時擁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說出的話便容易局限於經驗,或拘泥於心理學的細節,顯得膚淺、瑣細和平庸。現在我把我最欣賞的教育理念列舉出來,共七點,不妨稱之為教育的七條箴言。它們的確具有箴言的特徵:直指事物的本質,既簡明如神諭,又樸素如常識。可歎的是,人們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寧願相信各種艱深複雜的謬誤,忘掉了簡單的常識。然而,依然樸實的心靈一定會感到,這些箴言多麼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們的教育多麼需要回到常識,回到教育之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第一條箴言: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

這個論點由盧梭提出,而後杜威做了進一步闡發。「教育即生長」言簡意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義,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面的東西例如知識灌輸進一個「容器」。蘇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個人靈魂裡固有的能力,當時的智者宣稱他們能把靈魂裡原本沒有的知識灌輸到靈魂裡去,蘇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們能把視力放進瞎子的眼睛裡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長」的道理,我們也就清楚了教育應該做什麼事。比如說,智育是要發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德育是要鼓勵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輸規範;美育是要培育豐富的靈魂,而不是灌輸技藝。

「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這是特別反對用狹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人們即使似乎承認了「教育即生長」,也一定要給生長設定一個外部的目的,比如將來適應社會、謀求職業、做出成就之類,彷彿不朝著這類目的努力,生長就沒有了任何價值似的。用功利目標規範生長,結果必然是壓制生長,實際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長」。生長本身沒有價值嗎?一個天性得到健康發展的人難道不是既優秀又幸福的嗎?就算用功利尺度——廣闊的而非狹隘的——衡量,這樣的人在社會上不是更有希望獲得真正意義的成功嗎?而從整個社會的狀況來看,正如羅素所指出的,一個由本性優秀的男女所組成的社會,肯定會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第二條箴言: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規範教育,無視生長本身的價值,一個最直接、最有害的結果就是否定兒童期的內在價值。把兒童看作「一個未來的存在」,一個尚未長成的大人,在「長大成人」之前似乎無甚價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標是使兒童為未來的成人生活做好準備,這種錯誤觀念由來已久,流傳極廣。「長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頂,彷彿在長大之前兒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確地批判這種觀念,在確定兒童的人格價值的基礎上建立了他的兒童教育理論。杜威也指出,兒童期生活有其內在的品質和意義,不可把它當作人生中一個未成熟階段,只想讓它快快地過去。

人生的各個階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價值,沒有一個階段僅僅是另一個階段的準備。尤其兒童期,原是身心生長最重要的階段,也應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給孩子一個幸福而有意義的童年,以此為他們幸福而有意義的一生創造良好的基礎。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個成人世界紛紛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標強加給孩子,驅趕他們到功利戰場上拚搏。我擔心,在他們未來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後的社會上,童年價值被野蠻剝奪的惡果不知會以怎樣可怕的方式顯現出來。

第三條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實。

這是西塞羅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適應現實為目標塑造學生。人在社會上生活,當然有適應現實的必要,但這不該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說:學習不是為了適應外界,而是為了豐富自己。孔子也主張,學習是「為己」而非「為人」的事情。古往今來的哲人都強調,學習是為了發展個人內在的精神能力,從而在外部現實面前獲得自由。當然,這只是一種內在自由,但是,正是憑借這種內在自由、這種獨立人格和獨立思考能力,那些優秀的靈魂和頭腦對於改變人類社會的現實發生了偉大的作用。教育就應該為促進內在自由、產生優秀的靈魂和頭腦創造條件。如果只是適應現實,要教育做什麼!

第四條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不要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

這句話出自盧梭之口,由我們今天的許多耳朵聽來,簡直是謬論。然而,盧梭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說教育即生長,那麼,教育的使命就應該是為生長提供最好的環境。什麼是最好的環境?第一是自由時間,第二是好的老師。在希臘文中,學校一詞的意思就是閒暇。在希臘人看來,學生必須有充裕的時間體驗和沉思,才能自由地發展其心智能力。盧梭為其驚世駭俗之論辯護說:「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今天許多家長和老師唯恐孩子虛度光陰,驅迫著他們做無窮的功課,不給他們留出一點兒玩耍的時間,自以為這就是盡了做家長和老師的責任。盧梭卻問你:什麼叫虛度?快樂不算什麼嗎?整日跳跑不算什麼嗎?如果滿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虛度,那就讓他們虛度好了。

到了大學階段,自由時間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見,可以沒有好老師,不可沒有自由時間。說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學習都是自學。就精神能力的生長而言,更是如此。我贊成約翰·亨利的看法:對於受過基礎教育的聰明學生來說,大學裡不妨既無老師也不考試,任他們在圖書館裡自由地涉獵。我要和蕭伯納一起歎息:全世界的書架上擺滿了精神的美味佳餚,可是學生們卻被迫去啃那些毫無營養的乏味的教科書。

第五條箴言: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我最早在愛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這句話,是他未指明引用的一句俏皮話。隨後我發現,它很可能脫胎於懷特海的一段論述,大意是:拋開了教科書和聽課筆記,忘記了為考試背的細節,剩下的東西才有價值。

知識的細節是很容易忘記的,一旦需要它們,又是很容易在書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記住知識的細節,既吃力又無價值。假定你把課堂上所學的這些東西全忘記了,如果結果是什麼也沒有剩下,那就意味著你是白受了教育。

那個應該剩下的配稱為教育的東西,用懷特海的話說,就是完全滲透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種智力活動的習慣,一種充滿學問和想像力的生活方式;用愛因斯坦的話說,就是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總體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說,一個人從此成了不可救藥的思想者、學者,不管今後從事什麼職業,再也改不掉學習、思考、研究的習慣和愛好了,方可承認他是受過了大學教育。

第六條箴言:大學應是大師雲集之地,讓青年在大師的熏陶下生長。

教育的真諦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育智力活動的習慣、獨立思考的能力等等,這些智力上的素質顯然是不可像知識那樣傳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徑是受具有這樣素質的人——不妨籠統地稱之為大師——的熏陶。大師在兩個地方,一是在圖書館的書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學裡,大學應該是活著的大師雲集的地方。正如懷特海所說:大學存在的理由是,擁有一批充滿想像力的探索知識的學者,使學生在智力發展上受其影響,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熱情之間架起橋樑,否則大學就不必存在。

林語堂有一個更形象的說法:理想大學應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飯所,這裡碰見一位牛頓,那裡碰見一位佛羅特,東屋住了一位羅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宇的書房,後院是戴東原的住房。他強調:「吃飯所」不是比方,這些大師除吃飯外,對學校絕無義務,學校送薪俸請他們住在校園裡,使學生得以與其交遊接觸,受其熏陶。比如牛津、劍橋的大教授,抽著煙斗閒談人生和學問,學生的素質就這樣被煙熏了出來。

今天的大學爭相標榜所謂世界一流大學,還擬訂了種種硬指標。其實,事情本來很簡單:最硬的指標是教師,一個大學擁有一批心靈高貴、頭腦智慧的一流學者,它就是一流大學。否則,校舍再大,樓房再氣派,設備再先進,全都白搭。

第七條箴言:教師應該把學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這是羅素為正確的師生關係規定的原則。他指出,一個理想教師的必備品質是愛他的學生,而愛的可靠徵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覺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樣,感覺到學生是目的。他強調:教師愛學生應該甚於愛國家和教會。針對今日的情況,我要補充一句:更應該甚於愛金錢和名利。今日一些教師恰恰是以名利為唯一目的,明目張膽地把學生當作獲取名利的手段。

教師個人是否愛學生,取決於這個教師的品德。要使學校中多數教師把學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則必須建立以學生為目的的教育體制。把學生當作手段的行徑之所以大量得逞,重要原因是教師權力過大,手握決定學生升級畢業之大權。所以,我贊同愛因斯坦的建議:給教師使用強制措施的權力應該盡可能少,使學生對其尊敬的唯一來源是他的人性和理智品質。與此相應的,便是擴大學生尤其研究生的權利,在教學大綱許可的範圍內,可以自由選擇老師和課程,可以改換門庭,另就高明。考核教師也應主要看其是否得到學生的愛戴,而非是否得到行政部門的青睞。像現在這樣,教師有本事活動到大筆科研經費,就有多招學生的權力,就有讓學生替自己打工的權力,否則就受氣,甚至被剝奪帶學生的權力,在這種體制下,焉有學生不淪為手段之理?

2007.3

為中國今天的教育把脈

——評楊東平《中國教育公平的理想與現實》

近十來年,中國教育領域的弊端有目共睹,引起了廣泛的質疑乃至「聲討」。變本加厲的應試教育,從小學開始的沉重升學壓力和功課負擔,激烈的擇校競爭,高收費、亂收費和嚴重的腐敗,義務教育的名存實亡,失學兒童和貧困生的大量出現,如此病象紛呈,其癥結究竟何在?如何從一團亂麻中理出一條線索,找出補救的措施,進而校正改革的方向?許多有識之士對此進行了嚴肅的討論,而楊東平的《中國教育公平的理想與現實》正是這方面的一部力作。

楊東平是一位長期關注教育問題的學者,人們經常聽見他發出清醒的聲音。在本書中,他從探討教育公平問題切入,憑借道德良知和理性思考,在分析統計資料和進行實證調查的基礎上,對當今教育領域的諸多弊病及其癥結做出了清晰的、有說服力的診斷。

教育公平的缺失有一個演進的過程,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重點學校制度和「教育產業化」改革。作者指出,早在20世紀50年代,我國就建立了城鄉二元、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二元的等級化公共教育體制,形成了影響我國教育公平的最基本的制度結構。然而,學校等級化的加劇,卻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實行「教育產業化」改革的結果。這一改革被研究者稱作「單純財政視角的教育改革」,指在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的背景下,以增長和效率為主要追求的改革。作者認為,它已成為當前影響教育公平最重要的制度性因素,因而對之著重做了剖析,在我看來也是全書最具現實批判力度的章節。

從政策和實踐看,「教育產業化」的具體做法,在中等教育階段主要是公辦學校轉制,「名校辦民校」,例如把名牌中學的初中部變成高收費的「改制學校」。在高等教育階段,主要方式是辦高收費的「二級學院」、「獨立學院」,近些年來更是片面追求數量和規模,用房地產開發模式興建新校區和「大學城」。大學擴招使得普通高中成為瓶頸,在中考競爭遠比高考激烈的新態勢下,中等教育進一步出現大規模的兩極分化,如同作者所說,少數豪華學校與大量貧困學校並存,已經成為基礎教育畸形化的一道荒唐、乖張的風景線。

「教育產業化」的實質不是市場化,而是混淆了市場化改革與公共治理改革。一方面,該改的不改,政府高度行政化的治理方式、對學校的直接微觀控制、壟斷教育資源的方式皆未變;另一方面,不該改的卻改了,公立學校用靠納稅人的錢提供的公共產品設租尋租,將其變成需要花錢購買的服務,向社會、家長強勢地攫取經濟資源,並架空了弱勢階層和人群享受公共服務的機會和權利。教育產業的主體本應是民辦教育,在「名校辦民校」的極端不公平競爭中,真正的民校不但步履維艱,而且大面積死亡,假民辦扼殺了真民辦。同時,公辦教育本身成了腐敗的溫床,公眾對教育的評價降至20年來最低點,教育成為民怨沸騰的「暴利行業」和「腐敗重地」。教育支出成了中國民眾的沉重負擔,佔人均收入的比例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每年新生入學時節,屢有貧困生或家長因繳不起學費而自殺的悲慘案例發生,聚焦了教育不公平的嚴峻現實。在社會貧富差距加大的背景下,教育本應發揮社會平等制衡器的作用,現在卻蛻變成了凝固和擴大階層差距的工具。

在當今種種教育亂象之中,「擇校熱」格外令人矚目,大多數家長都身不由己地被捲入其中,為之恐慌。義務教育和基礎教育階段的擇校競爭是一個最典型的案例,讓人們看到了「教育產業化」是如何進一步擴大學校的兩極分化的。作者指出,在利益驅動下,當下「擇校熱」呈現以下特點:第一,面特別廣,已從重點中學蔓延到普通中學,從大中城市蔓延到縣城和農村地區;第二,低齡化,擇校競爭從高中下移到初中,進而下移到重點小學、重點幼兒園;第三,小學階段出現熾烈的「奧校熱」、「考證熱」,極大地損害了兒童的身心;第四,擇校生的比例越來越大,在城市重點學校占學生總數的四分之一甚至一半,收費越來越高,已相當於大學學費。正是依靠把所謂「民營機制」引入公立中學,在基礎教育階段用錢購買教育機會的做法得以大規模地合法化,變成了一種「市場規則」,構成了家長們不得不就範的剛性機制,並形成了少數名校、強校的巨大尋租空間。

那麼,在教育不公平的演進中,應試教育扮演了什麼角色呢?作者簡明地指出:「應試教育與重點學校互為推動,基礎教育進入了這樣的惡性循環:單一價值和培養模式的應試教育、升學競爭導致對重點學校的擇校需求,擇校熱導致學校差距繼續拉大,學校差距過大又導致擇校競爭和應試教育更為激烈,如此反覆震盪。」其實,重點學校的優勢也是以應試教育為前提的,主要是憑借考入重點高校的升學率而抬高了其門檻和身價。我們不妨設想,倘若改變了以統一試卷和標準答案為特徵的現行高考方式,還會不會有今天這樣擠破門庭的擇校狂潮,由此我們也可明白應試教育何以如此難以改變的緣由了。當然,應試教育在我國已存在了幾十年,只是在實行「教育產業化」的近十來年,它才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威力。由此可見,應試教育、重點學校制度、「教育產業化」,這三者在今天已形成互相支撐和促進的格局,而「教育產業化」所起的作用尤其惡劣,導致了早已有之的應試教育和學校等級制度變本加厲。

倘若要進一步探究「教育產業化」的由來,我們就不能不問責政府。作者認為,短缺和失衡是兩個制度性問題。一方面,教育投入的總量不足,低於許多比中國窮的國家,反映了政府對於教育的態度。另一方面,教育經費的分配不合理,等級化學校制度是在政府或明或暗的倡導和支持下才得以存在並發展的。事實上,「教育產業化」一直是在政府的許可下進行的。在此過程中,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門、重點學校結成了利益共同體。改變中國教育不公平的現狀,千難萬難,最大的困難是在這裡。

按照我的理解,本書在相當程度上是在向政府建言。作為一個純正的學者,楊東平既有正義感和責任心,又有科學的、理性的、建設性的態度。我期待本書會引起政府和教育界一切有識之士的重視與思考,對於改善我國教育不公平的狀況將發生其應有的積極作用。

2007.12

守護人性

——《周國平論教育》序

我不在教育界工作,更不是教育家,怎麼也來談教育了呢?可是,在今天,目睹弊端叢生的教育現狀,哪個有責任心的中國人不在為教育憂思?身受弊端的危害,哪個心力交瘁的家長不在把教育埋怨?那麼,我也和大家一樣,只是以一個公民的身份發表一些感想罷了。

當然,既然我是學哲學的,當我思考教育問題時,就一定會把這個專業背景帶進來。我在哲學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對人生問題的思考。不過,我相信,人生問題和教育問題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東西,也就是教育上最應該讓學生得到的東西。我的這個信念,構成了我思考教育問題的基本立足點。

人生的價值,可用兩個詞來代表:一是幸福,二是優秀。優秀,就是人之為人的精神稟賦發育良好,成為人性意義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優秀為前提的。由此可見,二者皆取決於人性的健康生長和全面發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於此。

不錯,這只是常識而已。唯因如此,真正可驚的是,今天的教育已經多麼嚴重地違背了常識。一種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裡,只把應試和謀生樹為目標,使受教育者的頭腦中充滿死記硬背的知識,心中充滿謀生的焦慮,對於人之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來越陌生,距離人性意義上的優秀越來越遙遠,我們的確有權問一下:這還是教育嗎?

有智者說:經濟決定今天,政治決定明天,教育決定未來。此言極是,因此,最令人擔憂的是今天教育的久遠後果,一代代新人經由這種教育走上了社會,他們的精神素質將決定未來中國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精神水準和社會面貌。讓教育回歸人性,已是刻不容緩之事,拖延下去,只會愈加積重難返,今後糾正起來更加事倍功半。

無論個人、民族,還是人類,衡量其脫離動物界程度的尺子都是人性的高度,而非物質財富。個人的優秀,歸根到底是人性的優秀。民族的偉大,歸根到底是人性的偉大。人類的進步,歸根到底是人性的進步。人性是「由無數世代苦心積累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廟堂珍寶」(尼采語),守護這一份珍寶,為之增添新的寶藏,是人類一切文化事業的終極使命,也是教育的終極使命。

據我所見,凡大哲學家都十分重視教育,他們致力於人性和人類精神的提升,而唯有憑借正確的教育,這個事業才有成功的希望。我一直想系統地研習大師們的教育著述,不做完這項工作,我知道自己對教育是說不出真正有份量的話的。我一定會做這項工作的,請假我以時日。現在這個集子,只是彙編了我迄今為止與教育有關的文字,我自己並不滿意,但暫時只好如此。我相信,在針對今天教育發出的眾多清醒的聲音之中,我的加入多少也能起一點積極的作用。

2009.5

神聖的好奇心

天生萬物,人只是其中一物,使人區別於萬物的是理性。動物唯求生存,而理性不只是生存的工具,它要求得比生存更多。當理性面對未知時,會產生探究的衝動,要把未知變成知,這就是好奇心。好奇心是理性覺醒和活躍的徵兆。在好奇心的推動下,人類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思考宇宙,探索萬物,於是有了哲學和科學。動物匍匐在塵土之中,好奇心把人類從塵土中超拔出來,成為萬物之靈。

也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愛因斯坦把好奇心稱為「神聖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最重要的智力稟賦之一。做父母的都會發現,孩子在幼兒期皆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事物充滿探問的興趣。我設想,倘若人人能把幼兒期的好奇心保持到成年,世界上會有多少聰明的大腦啊。

然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如同愛因斯坦所說,「神聖的好奇心」是一株脆弱的嫩苗,它是很容易夭折的。不說別人,就說這位大物理學家本人,他竟也有過好奇心險遭夭折的經歷。他自己回憶,他17歲進入蘇黎世工業大學,為了應付考試,不得不把許多廢物塞進自己的腦袋,其結果是在考試後的整整一年裡,他對任何科學問題的思考都失去了興趣。鑒於這個經歷,他如此感歎道:「現代的教學方法竟然還沒有把研究問題的神聖好奇心完全扼殺掉,真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請不要用我們今天應試教育的嚴酷狀況去推測愛因斯坦當年的處境,事實上,他不過是一年之中考了兩次試而已,而且他告訴我們,他多數時間是自由的,僅在考試前借來了同學的課堂筆記,死記硬背以應付考試。儘管如此,他的智力興趣仍然因此受到了嚴重傷害。

愛因斯坦得出結論說:好奇心這株嫩苗,除了需要鼓勵外,主要需要自由,強制必然會損害探索的興趣。

大約無須再把今天中國學生——從小學生一直到研究生——所受的強制與愛因斯坦當年所受的那一點兒強制做比較了吧。學校教育當然是不能完全排除強制性考試的,區別在於它在整個教育體制中所處的地位和所佔的比重。如果強制性考試成為教學主要的乃至唯一的目的、方法、標準,便是典型的應試教育,而這正是我們今天的現實。

一般來說,好奇心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遞減,這幾乎是一個規律,即使在最好的教育制度下恐怕也是這樣。那些能夠永葆好奇心的人不啻倖存者,而人類的偉大文化創造多半出自他們之手。唯因如此,教育必須十分小心地保護好奇心,為它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我相信,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其強大的智力稟賦足以戰勝任何不良的外部環境,但普通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一種壞的教育制度的殺傷力幾乎是摧毀性的。尤其在基礎教育階段,好奇心這棵嫩苗正處在生長的關鍵期,一旦受到摧殘,後果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在教育上,好奇心體現為學習的興趣。所謂興趣,其主要成分就是智力活動的快樂,包括好奇心獲得滿足的快樂。一個人做事是出於興趣,還是出於強制,效果大不一樣。出於興趣做事,心情愉快,頭腦處於積極主動的狀態,往往事半功倍。出於強制做事,心情沮喪,頭腦處於消極被動的狀態,往往事倍功半。做一般的事尚且如此,學習就更是如此了。因為學習是純粹的智力活動,如果學生在學習中不能感受到智力活動本身的快樂,學習就會是百分之百的痛苦。遺憾的是,這正是今天多數學生的狀況。

情況本來不該是這樣的。人有智力稟賦,這種稟賦需要得到生長和運用,原是人性的天然傾向。學生之所以視學習為莫大的痛苦,原因恰恰在於,應試教育不但不是激活、反而是壓抑智力活動的,本質上是反智育的。

興趣應該是智育的第一要素,如果不能激發起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就談不上素質教育。強調興趣在教育中的意義,絕不意味著對學生放任自流,相反,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為此教師必須自己是充滿求知興趣的人,並且善於對學生的興趣差異予以同情的觀察,發現隱藏在其後的能力,真正因材施教。教材也必須改革,提高其智力活動的含量,使之真正能夠激發學生探索和思考的興趣。比如說,哲學教材就不能只是一些教條,而應該能真正啟迪學生愛智慧。相比之下,靠重複灌輸和強迫記憶標準答案奏效的應試教育真是太偷懶也太省力了,當然,同時也無比辛苦,因為這是一種低水平的簡單繁重勞動,教師自己從中也品嚐不到絲毫智力樂趣,辛苦成了百分之百的折磨。

2010.11

把賭注下在素質教育這一邊

我收到一個今年應屆高中畢業生的來信,她叫王卉媛,在信中詳細敘述了她抵制應試教育並獲成功的經歷。大致情況是,在父母順其自然的教育態度和自己興趣至上的學習態度支配下,從小學到中學,她似乎一直不用功,也沒有上任何課外班。但是,她喜歡看「閒書」,包括簡本英文小說,高中時迷上了相對論、哲學等,興之所至,還看動漫,看電視的科學類節目,寫作,畫畫。她的課內成績長期平平,但奇跡般地後來居上,最後輕鬆地考入了北大中文系。

我在我的公開郵箱中發現了這封信,讀得津津有味。今年一月,我出版《寶貝,寶貝》一書,書中敘述了我在女兒的教育上的做法,也是把快樂和興趣放在第一位,鼓勵她看「閒書」、想問題,不上任何課外班,結果很好,即使在應試上也名列前茅。我的女兒畢竟剛升初中,王卉媛已經度過應試教育中最艱難的中學階段,她的案例是更有說服力的,證明了在應試體制下,個人——包括作為個體的學生、家長、教師——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堅持素質教育,與應試體制相抗爭,並且做到在這個體制中也不成為輸家。

我相信,類似的案例一定還有不少,只是這一個碰巧讓我知道了。我還相信,一定有更多的學生和家長處在矛盾之中,一方面對應試體制的禍害有切膚之痛,另一方面又怕抗爭會使自己遭到淘汰,只好痛苦地被它拖著走。對於他們,王卉媛的案例尤其具有激勵的作用,能夠在抗爭這一邊增加一個砝碼。因此,在徵得她的同意之後,我把她的信和我的回信發表在了我的博客上。

反響非常熱烈,許多人表示讚賞和受到鼓舞,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網友們圍繞這個案例展開了討論。被質疑得最多的一點是:王卉媛考上了北大,你為她叫好,你豈不仍是在用應試的結果衡量教育的成敗?是否可以認為,她的方法不是應試的,而最終的評價指標仍是應試的?對於這個質疑,好些網友替我做了回答,他們指出:這個故事的主題與北大無關,作為一次突破應試教育的階段性成功,北大只是做了一次檢測的量具,這個故事真正的主題是有關教育,有關人的成長和人才的培養;即使沒有考進北大,只要她保持喜歡、興趣、研究性學習的能力,這在任何一所大學,都將使她收穫到更多,也必將為她今後的人生帶來更有價值的東西。這些話都說得非常好。

我真不認為考上北大有什麼了不起。我在給王卉媛的回信中說:「北大現在也沾染了這個時代的許多毛病,你仍要獨立思考。」遵循應試軌道考進名校的人多的是,她的特別之處在於,從不以名校為目標,考上北大因此彷彿只是一個意外收穫,是堅持自我素質教育的一個副產品。她在應試上的成功不是證明應試正確,而是證明對付應試可以有別的方式。我一向認為,在學生階段,衡量教育成敗的標準是看是否擁有了兩種能力:一是快樂學習的能力,二是自主學習的能力。喜歡學習,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安排自己的學習,這就是好的智力素質,這樣的學生不管是否考進名校,將來都會有出息。

事實上,王卉媛考上北大多少帶有偶然性,她自己也為她運氣太好感到不安。有網友指出,她的這種方式充滿風險,完全有可能在應試上失敗,所以家長們哪敢冒這個險。我們的確不能低估應試體制的威力,與這個體制抗爭的人未必都像王卉媛那樣幸運,一定會有人在考場上折戟。應試體制實際上把所有學生和家長逼入了一個賭局,一邊是應試教育,另一邊是素質教育,看你把賭注下在哪一邊。現在的情況是,絕大多數人把賭注完全押在了應試教育上,竭盡全力想成為贏家。在我看來,這樣做的風險其實更大,如果贏了,不過是升學佔了便宜而已,如果輸了,就輸得精光。相反,把賭注下在素質教育這一邊,適當兼顧應試,即使最後在升學上遭遇一點挫折,素質上的收穫卻是無人能剝奪的,必將在整個人生中長久發生作用。所以,以素質的優秀為目標,把應試的成功當作副產品,是最合理的定位。

其實,只要真正注重素質的培養,有了好的智力素質,應試也不會太困難。智力是一種綜合素質,其效果一定會體現在需要運用智力的一切事情上,包括功課和考試。王卉媛對語文和英語的死板教學方法十分牴觸,但因為喜歡讀文學作品和英文小說,結果課內成績也能輕鬆地保持優秀。她如此談自己的體會:「應試考查的是素質中的冰山一角,擁有整座冰山的孩子當然不會害怕有人來試探他的邊沿。」有網友認為此言涉嫌為應試教育辯護,我理解她的真正意思是,即使應試只考查露出水面的東西,你仍應該讓自己擁有整座冰山,而不只是一塊浮冰。針對某些網友譴責她能上北大是應試上的不公平,對她的自我素質教育卻毫無所感,一位網友說得好:「這是很悲哀的,簡直就像放著金子不拿,卻和別人爭奪分配石頭的公平。」

還有的網友認為,王卉媛只是一個特例,她有天分,愛學習,所以能實施素質教育,絕大多數孩子不肯主動學習,就必須實施嚴格的應試教育。我們的確看到,現在不喜歡學習的孩子似乎佔多數,然而,正如王卉媛所指出的:現在的學生之所以學得那麼痛苦,就是因為在應試體制下被殘忍地剝奪了「喜歡」的能力。學習不快樂原是應試教育的惡果,怎麼能反過來把它當作應試教育的理由呢。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惡性循環,越應試就越不愛學,越不愛學就越強化應試,走進了死胡同。人都要追求快樂的,現在許多孩子之所以沉湎於玩電腦遊戲、網聊、追星、八卦,就是因為在學習中得不到快樂,只能用低級快樂來替代了。人的天賦當然有差別,但是,孩子都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只要正確引導,每一個孩子都能盡其天賦生長得最好,這正是素質教育的目標。所以,天賦的差異絕非實施應試教育的借口。

王卉媛在給我的信中一再為自己的幸運表示不安,覺得這對於許多掙扎在應試體制中的孩子來說是一種不公平。我回信勸慰她說:「不公平是體製造成的。在一場規模巨大、曠日持久的災難中——今天的教育正是這樣的一場災難——有大量遇難者,只有少數倖存者,這是沒有辦法的。難道所有人都遇難才公平嗎?當然不,為了戰勝災難,為了災後重建,倖存者越多越好,憑借自己的能力和機會成為倖存者,這本身就是一種貢獻。」這是我的真實想法。應試體制的弊端有目共睹,業已引起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關注,但積重難返,改革之路艱難而漫長。在這個過程中,個人不是無能為力的。把主要力氣花在素質教育上,向應試教育爭自由,能爭到多少是多少,在應試體製麵前保護孩子,能保護一個是一個,這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一種責任。在一切戰爭中,保存和發展有生力量是一個基本原則,在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戰中也是如此。可以確信,抗爭者的隊伍壯大了,兩種教育之間的力量對比就會發生變化,應試體制要不變也難了。現在它既然已經失人心,那麼,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它也失天下吧。

2010.8

愛,這一個理由已經足夠

——《寶貝,寶貝》序

寶貝,寶貝,在寫這本書的時候,這個詞一直重疊著在我的心中迴響,如同一個最溫柔也最深沉的旋律。

寶貝,寶貝。

女兒是我的寶貝。小生命來到世上,天下的父母哪個不心醉神迷,諦視著嬰兒花朵一樣的臉蛋,滿腔的骨肉之愛無以表達,一聲聲喚寶貝,千言萬語盡在其中。

和女兒一起度過的時光,是我的生命中的寶貝。養育小生命是人生最寶貴的經歷之一,其中有多少驚喜和歡笑、多少感悟和思考,給我的心靈倉庫增添了多少無價的珍寶。

寶貝,寶貝,我的女兒,我的生命中的時光。

我也許命中該做父親,比做別的什麼都心甘情願,絕對不會厭煩。我想不出,在人生中,還有什麼事比養兒育女更有吸引力,更能使人身不由己地沉醉其中。

我的妻子常說,沒見過像我這麼癡情的爸爸。周圍的朋友,看見我這麼陶醉地當爸爸,有的稱讚我是偉大的父親,有的惋惜我喪失了革命的鬥志。我心裡明白,偉大根本扯不上,我是受本能支配,恰恰證明我平凡。至於喪失了鬥志,我不在乎,倘若一種鬥志會被生命自身的力量瓦解,恰恰證明它沒有多大價值。

性是大自然最奇妙的發明之一,在沒有做父母的時候,我們並不知道大自然的深意,以為它只是男女之歡。其實,快樂本能是淺層次,背後潛藏著深層次的種屬本能。有了孩子,這個本能以巨大的威力突然甦醒了,一下子把我們變成了忘我舐犢的傻爸傻媽。

愛孩子是本能,但不止於本能。無論第幾次做父親,新生命的到來永遠使我感到神秘。一個新生命的形成,大自然不知運作了多少個世紀,其中不知交織了多少離奇的故事。

我的女兒,你原本完全可能不來找我,卻偏偏來了,選中我做你的父親,這是何等的信任。如果有輪迴,天下人家如恆河之沙,你這一個靈魂偏偏投胎到了我的家裡,這是何等的因緣。如果有上帝,上帝賜給了我生命,竟還把照看你的生命的榮耀也賜給了我,這是何等的恩寵。面對你,我慶幸,我喜樂,我感恩。

我有寫日記的習慣。女兒出生後,她成了我的日記裡的主角。這很自然,因為她也成了我的生活裡的主角。我情不自禁地記下她的一點一滴表現,如同一個藏寶迷搜集一顆又一顆珠寶,簡直到了貪婪的地步。尤其從她咿呀學語開始,我記錄得格外辛勤,語言能力的每一點進步,逐漸增多的有趣表達,她的奇思妙想和驚人之言,只要聽到,我就趕緊記下來,生怕流失。事實上,如果不記下來,絕大部分必定流失。

這當然是需要一點兒毅力的,因為養育孩子既是最快樂的,也是最勞累的,這種勞累往往使人麻木和怠惰,失去了記錄的雅興和餘力。不過,我是欲罷不能。我清楚地意識到,孩子年幼的這一段時光,生命初期的奇妙景象,對於我是一筆多麼寶貴的財富,而這段時光是那樣稍縱即逝,這筆財富是那樣容易丟失。上天賜給了我這麼好的運氣,我絕不可辜負。此時此刻,這就是我的事業和使命,其餘一切必須讓路。

物質的財寶,丟失了可以掙回,掙不回也沒有什麼,它們是這樣毫無個性,和你本來就沒有必然的關係,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存放罷了。可是,你的生命中的珍寶是僅僅屬於你的,它們只能存放在你的心靈中和記憶中,如果這裡沒有,別的任何地方也不會有,你一旦把它們丟失,就永遠找不回來了。

當我現在重讀和整理這些記錄時,我發現,在女兒二至五歲的四年裡,記的精彩段子最多,以後就大為減少了。我認為,這並不意味著她後來退步了,而是顯示了一種規律性的現象。二至五歲正是幼兒期,心智的各個要素,包括感覺、認知、語言、想像,如同剛破土的嫩苗,開始蓬勃生長。一方面,這些要素尚未分化,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又尚未被成人世界的概念思維和功利計算所同化,清新如初。人們對於幼兒繪畫讚美有加,其實,幼兒語言毫不遜色,同樣富於獨創性。這是原生態的精神現象,奇妙無比,在生命的以後階段絕不可能重現。打一個未必恰當的比方,猶如中國的先秦文化和歐洲的古希臘文化不可能重現一樣。長大以後,在較好的情形下,心智的某一要素得到良好發展,成為某一領域的能者;在最好的情形下,心智保持純真的品質和得到全面的發展,那就是天才了。

如果說,生命早期的精彩紛呈對於做父母的是寶貴財富,那麼,對於孩子自己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孩子身在其中,渾然無知,尚不懂得欣賞和收藏它們,而到了懂得的年紀,它們早已散失在時光中了。為孩子保住這一份財富,這只能是父母的責任。在為女兒做記錄時,我經常想,她長大後,有一天,我把這一份記錄交到她的手上,她會多麼欣喜啊。這是真正的無價之寶,天下父母能夠給孩子的禮物,不可能有比這更貴重的了。

現在有一些父親或母親以自己的孩子為題材寫書,寫的是他們很特別的育兒經歷。他們有宏大的目標和周密的計劃,從零歲開始,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天才,終於送進了哈佛或牛津。在我的這本書裡,沒有一丁點兒這樣的東西。事實上,我也不是這種目光遠大、心思縝密的家長,而只是一個普通的父親罷了。對於我的女兒,我只希望她健康、快樂地生長,絲毫不想在她身上施展我的宏圖。

從一個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最能看出這個人自己的人生態度。那種逼迫孩子參加各種競爭的家長,自己在生活中往往也急功近利。相反,一個淡泊於名利的人,必定也願意孩子順應天性愉快地成長。我由此獲得了一個依據,去分析貌似違背這個規律的現象。譬如說,我基本可以斷定,一個自己無為卻逼迫孩子大有作為的人,他的無為其實是無能和不得志;一個自己拚命奮鬥卻讓孩子自由生長的人,他的拚命多少是出於無奈。這兩種人都想在孩子身上實現自己的未遂願望,但願望的性質恰好相反。

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具有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這個意義上,我也認為好父母勝過好老師。不過,什麼是好父母,人們的觀念截然不同。我自認為是一個好父親,理由僅僅在於,當女兒幼小時,我是她的一個好玩伴,隨著她逐漸長大,我在爭取成為她的一個好朋友。我一向認為,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當作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至於在我們之間,誰是老師,誰是學生,還真分不清楚,我只能說,我從她學到的,絕不比她從我學到的少。

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在人生中最看重的東西,也就是我在教育上最想讓孩子得到的東西。進一個名牌學校,謀一個賺錢職業,這種東西怎麼有資格成為人生的目標,所以也不能成為教育的目標。我的期望比這高得多,就是願她成為一個善良、豐富、高貴的人。

如此看來,這是一本很普通的書了。的確很普通,但凡做父母的,只要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會寫字,誰都可以寫這樣的一本書。然而,它並不因此就沒有了價值,相反,也許這正是它的價值之所在。

世上已經有太多的書,講述各種偉大的真理、精彩的故事、成功的楷模,我無意加入其列。我只想敘述平凡的生活,敘述平凡生活中的一個珍貴的片段。人們大約不會認為這只是一本談育兒的書吧。但願在讀了這本書以後,有更多的人相信,偉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麼,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

世代交替,生命繁衍,人類生活的基本內核原本就是平凡的。戰爭,政治,文化,財富,歷險,浪漫,一切的不平凡,最後都要回歸平凡,都要按照對人類平凡生活的功過確定其價值。即使在偉人的生平中,最能打動我們的也不是豐功偉績,而是那些在平凡生活中顯露了真實人性的時刻,這樣的時刻恰恰是人人都擁有的。遺憾的是,在今天的世界上,人們惶惶然追求貌似不平凡的東西,懂得珍惜和品味平凡生活的人何其少。

所以,我的這本書未嘗不是一個呼喚。

最後,我要對女兒說幾句話。

寶貝,我要你記住,你是一個普通的女孩。我之所以寫你,不是因為你多麼特別,只是因為你是我的女兒。在寫你的這本書出版以後,你也仍然是一個普通的女孩,不會因為這本書而變得特別。

當然,我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父親,與別的愛自己孩子的父親沒有什麼兩樣。我寫這本書,不是因為我是作家。我不是作家,也一定會寫這本書,只因為我是你的爸爸。這是一個普通的父親為他所愛的女兒寫的一本書。

一個普通的父親,愛他的一個普通的女兒,這是我寫這本書的全部理由。

愛,這一個理由已經足夠。

在這本書裡,我只寫了你從出生到剛上小學的事情。寶貝,你還記得吧,我們有一個約定,往後的事情,將來由你自己來寫。爸爸的想法是,將來你不一定要寫書,寫不寫書不重要,爸爸從來沒有想把你培養成一個作家,只希望你成為一個珍惜自己生活經歷的人。讀了這本書,如果你不但為其中寫的你幼小時候的事開心一笑,而且領略到了記錄生活的魅力,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我會非常高興的。你將慢慢體會到,一個認真寫日記的人,生活的時候是更用心、更敏銳、更有自己的眼光的,她從生活中獲取得更多,更是生活的主人。

2009.11

用愛和智慧保護孩子

——《寶貝,寶貝》少兒版致小讀者

今年一月,我出了一本書,叫《寶貝,寶貝》。那本書有點兒厚,現在我把它大大地精簡,為你們出這個少兒版。

這本書是為我的女兒寫的,也是為每一個孩子寫的。在書中,我寫了女兒小時候許多好玩的事,寫了一個小生命在生長中的美麗風景。每一個小生命的生長都是美麗的風景,你們小時候一定也有許多好玩的事。讀這本書的時候,你們也許會想起自己點點滴滴的童年趣事,發出會心的一笑。

在書中,我還寫了作為一個父親,我在女兒的教育上是怎麼做的。我的全部努力集中到一點,就是在現行教育體製麵前保護孩子,給她一個寬鬆自由的小環境,讓她快樂地學習,健康地生長。這也是我對你們的最大祝願,我希望你們都能有一個寬鬆自由的小環境,從而快樂地學習,健康地生長。

所以,我的這本書實際上也是在和你們的爸爸媽媽交流。天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真愛孩子,就不要逼迫孩子做應試教育的犧牲品了。用愛和智慧保護自己的孩子,正是今天為人父母者的第一職責。但願你們的爸爸媽媽讀了這本書,會贊同我的這個觀點。

2010.5

恢復常識和記憶

——讀陳丹青《退步集》

《退步集》是陳丹青近幾年文章和言論的結集。作為一個有良好直覺的藝術家和思想者,書中處處可見作者對於生活和事物的洞見。尤為可貴的是作者的誠實,既對自己誠實,也對他人和社會誠實,敢於正視並且直言自己的所感所思。當這樣一個人針對時弊發言時,不管忠言多麼逆耳,都是值得我們聆聽和深省的。

在不同場合,作者涉及的話題不同,若要找出一個「中心思想」,也許可以用書中一篇講演的標題來表示,就是「常識與記憶」。恢復常識和記憶——這一聲沉痛的呼喚貫穿於全書。在作者看來,當今種種怪現狀,一言以蔽之,便是背離常識,抹殺記憶,而如果不恢復常識和記憶,則所謂人文、改革、創新等響亮話語都只是奢談。

身為藝術學院的教師,作者對於當今教育尤其藝術教育的弊病有切膚之痛。他認為,中國現行藝術教育有三個誤區:素描教學、外語考試和政治考試。藝術教育的基礎應是常識健全,即懂得如何觀看,而非素描。外語考試淘汰了許多有藝術天賦的考生。政治課因教材的陳舊而與真正的人文教育背道而馳。這些問題導致了今天的藝術教育「上不見人文精神,下不見常識」,學生嚴重缺乏常識,沒有文化。作者憤激地說,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之輩倘若活在今天,由於這些考試的關卡,很可能失去報考油畫專業的資格。

在藝術教育中,缺乏常識與喪失記憶密切相關。學習觀看的重要途徑是看經典原作。然而,我們的經典原作都封存在倉庫裡,極少在美術館展出,使得我們的學生、藝術家與民族藝術五千年的脈絡斷了聯繫。中國畫家只能看到機器複製圖像,形成的是「集體偽經驗」。這種情況與國外美術館之發達和展品之充實形成鮮明對照。美術學院連年擴招,美術界高談國際性、當代性等宏大話題,不斷舉辦研討會、博覽會、雙年展,「在這一切的熱鬧與喧囂中,美術館,作為一條無法替代的認知途徑,一個國家的歷史記憶,一個巨大的文化實體,卻是長期懸置、長期缺席」,在作者眼中顯得格外刺目。

城市建設是作者關注的另一個重點,在這方面,常識和記憶的缺失更加觸目驚心。建築設計的常識是與周邊建築及整體環境的和諧,歷史記憶的保存,等等。然而,在今天的中國,這些常識完全不被顧及,比比皆是公然的無序、失控和對歷史記憶的破壞。作者應邀出席上海青浦區朱家角鎮「新江南水鄉」論壇,他的發言必定很令人掃興,開門見山地說:「江南水鄉」沒有了,「新江南水鄉」是一個偽問題。他更指出,在今天的城市建設中,不止江南,整個中國正在被另一個假冒偽劣的「中國」所覆蓋。

按理說,諸如藝術教育要尊重藝術,尊重學生的個性,城市建設要尊重環境,尊重歷史的記憶,這些常識並不複雜,何以會在今天遭到如此嚴重的「遺忘」?作者認為,原因在變本加厲的行政化。強大的「行政文化」無處不在,支配一切。它用量化、程序化的方式管理教育,迫使藝術教育不是對藝術和學生個人負責,而是向上負責。它使中國城市建設呈現的不是建築設計,而是「權力景觀」、「行政景觀」。

當今教育和城市建設中的種種弊病有目共睹,已經引起廣泛不滿和批評。因此,嚴格地說,某些基本的常識並不是被「遺忘」了,而是遭到了來自權力和金錢的蔑視。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和藝術家,作者並非在進行理論的分析,而只是直言不諱地把自己的親身感受說了出來。他對阻擋這一進程的可能性持悲觀態度,自我定位為頑固的「反動派」。我們不妨聽一聽這個「反動派」的諍言,這有助於我們正視問題的嚴重性,從而積極地爭取樂觀的前景。

2007.4

創造力的來源

——答《父母》雜誌問

問:您覺得您的創造力從哪裡來?人怎樣才能有非凡的創造力?您怎樣培養自己的孩子的創造力?

答:創造力並不神秘,在我看來,它無非是在強烈的興趣推動下的持久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第一是興趣,第二是良好的工作習慣。通俗地說,就是第一要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第二能夠全神貫注又持之以恆地把它做好。在這過程中,人的各種智力品質,包括好奇心、思維能力、想像力、直覺、靈感等,都會被調動起來,為創造做出貢獻。

我的工作是寫作。我一直認為,我的寫作是從寫日記開始的。上小學時,我就自發地寫起了日記,熱衷於把每日的經歷、心情、感受記錄下來。如果說我有一點兒所謂的寫作能力,則完全是得益於這個保持到今的習慣。

現在的應試教育是創造力的大敵。因此,對我正在上小學的女兒,我著力於保護她盡量少受現行教育體制的危害,不讓她上任何補習班、強化班,啟發她輕分數而重理解,鼓勵她讀感興趣的課外書。總之,如果說我對她有所培養,放在第一位的是超越應試的健康心態和快樂學習的能力,而不是知識本身,尤其不是分數。也許正因為如此,她反倒始終輕鬆地保持著全班優秀生的地位。

2007.7

書中的育兒世界

女兒啾啾今年九歲,上小學四年級。從幼兒園開始,她就喜歡看書。我們從來沒有特意教導她、督促她,她對書的喜愛,完全是自然而然產生的。

從兩歲開始,每天晚上,她媽媽給她念一段童話故事,這成了她入睡前的必有節目。她非常愛聽,如果哪天媽媽忘了,她必提醒,一天也不可缺。她就這樣聽完了《愛麗絲漫遊奇境記》、《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許多經典童話故事,有的聽了好幾遍。有一回,她盯著媽媽正在念的書,問:「媽媽,書上都是字,故事在哪裡呀?」媽媽沒法跟她解釋清楚,只好說:「寶貝以後認字多了,就知道了。」

其實,那時候,她已經能認一些字了。認字的過程也非常自然,玩看圖識字的卡片,看碟時跟著聲音看字幕,上街時問招牌上的字,諸如此類,當然認的字還不多,零星得很。

忽然有一天,我看見她自己捧著一本書,一邊用手指著書上的字,一邊大聲朗讀。一串又一串我聽不懂的句子,可是,她念得非常投入,念了很久。自此以後,我發現她常常這樣自得其樂地唸書,所念的書則逐漸有了目標,往往是媽媽前一天晚上給她念的那一本,她找到才念過的地方,連猜帶蒙,把書上的故事復誦一遍。

終於,有一天晚上,媽媽又要給她唸書,她說:「媽媽,你不要給我念了,你念了我再讀就沒有意思了。」原來,通過這樣的過程,她認的字越來越多,基本上能夠自己閱讀了。這時候她剛五歲,隨手翻開《騎鵝旅行記》的一頁,念出上面的一條標題:「斯莫蘭的傳說。」媽媽驚歎:「你真行啊!」她感到奇怪,說:「這裡不是寫著嗎?」那個曾經有的困惑——「書上都是字,故事在哪裡?」——已經自行消解。

通過女兒自己學會閱讀的事例,我真切地看到,孩子天生有強烈的好奇心,有潛在的認知能力,只要給他們一個良好的環境,他們的天賦能力就會健康生長,結出果實。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習慣,最重要的是保護和鼓勵他們對書籍的興趣,使他們感到閱讀本身是一件無比快樂的事。最糟糕的做法是強迫他們學習,其結果只會適得其反,甚至使他們對讀書永遠心懷懼怕和敵意。

啾啾三歲時,好友於奇主持台灣作家幾米繪本的大陸版出版事務,送給了我一套。剛拿到手,我就翻開其中一本,與啾啾同看。她指著一個變形的人物形象說:「這個什麼也不像的東西真好玩。」一語道破了藝術的真諦。接下來的那些天裡,她成了最熱情的幾米迷,整天坐在地毯上,搖頭晃腦,高聲朗讀幾米的妙語。有一天早晨,她吃煎蛋,像往常一樣不吃脆邊,我勸她吃,說那個最好吃。她向我一字一頓地大聲宣佈:「不一樣的腦袋有不一樣的想法,不一樣的眼睛有不一樣的看法,不一樣的嘴巴有不一樣的說法。」我笑了,問她從哪兒學來的,她說是幾米的書裡的。她可真會活學活用。幾米知道了自己在大陸有這麼一個小「粉絲」,不久後,托於奇轉送給她一本親筆簽名的新作。

我和妻子都喜歡讀書,我們各人捧著一本書讀,是啾啾天天看到的情景。我相信,這種氛圍發生的潛移默化作用是最有效的。家裡到處是書,她經常從書櫃裡抽出一本書來,隨意地翻看。有一回,她抽出一本卡夫卡的短篇小說集《變形記》,看見封面上有葉廷芳的名字。葉廷芳也是我們的好友,她感到好奇,問:「是葉爺爺寫的?」我解釋,是葉爺爺翻譯的。她又問:「整本書都是《變形記》?」我告訴她,《變形記》是其中的一篇。她表示想看一看,根據目錄翻到了那一頁,看了開頭,立刻笑著說:「一開頭就變成甲蟲了。」

童年不但是養成讀書愛好的關鍵時期,也是形成讀書品位的重要時期。我一向認為,讀書的起點一開始就要高,應該為孩子提供適合其年齡的優質的書。啾啾五歲時,我訂購了一套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著之旅」叢書,放在她的書櫃裡,想看看她有什麼反應。這套書共二十來冊,都是根據名著縮寫的,我翻了一下,覺得縮寫得不錯。我發現,她很快就對這套書發生了興趣,在很短時間裡讀完了三本:《魯濱遜漂流記》,《苦兒流浪記》,《八十天環遊地球》。最早讀的是《魯濱遜漂流記》,但在三本中最晚讀完,她說她害怕,終於讀完以後,在筆記本上寫了一句感想:「很激動人心的故事,尤其是在無人島上的時候。」我從不催她,她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基本讀完了這套書,最喜歡《唐·吉訶德》,經常對我們說起裡面的情節。在這之後,她最喜歡的書是卡爾維諾編的《意大利童話》,厚厚兩大冊,一千多頁,反覆讀了好幾遍,到了幾乎能背誦的地步。她欣賞那種民間風格的幽默,隨便你翻到哪一頁,她立刻就能活靈活現地給你講述相關的那個故事。

啾啾看書是非常專注的。經常的情況是,我自己在忙,突然想起很長時間沒有聽到她的聲音了,到她的房間看,只見她坐在窗邊,捧著一本書在讀,我跟她說話,她一臉茫然,可見她的心還沉浸在書裡。這情景真令人感動。有一回,她媽媽表示想看《戰爭與和平》,她從書櫃裡替媽媽找了出來。過了幾天,她發現媽媽在看別的書,就問:「你為什麼不看《戰爭與和平》了?」媽媽說:「我翻了一下,覺得別的書更好看,就看別的書了。」她說:「你沒有看進去。」真是一針見血啊。

有一本書,她從四歲到現在一直喜歡,就是《窗邊的小豆豆》,也是百讀不厭。一開始是媽媽讀給她聽,她聽完後宣佈:「以後我也要寫自己的事。」因為那本書有後記,她又加上一句:「當然也要寫後記的嘍。」我借此機會叮囑我的寶貝:說話要算數呀,爸爸就等著你兌現諾言啦。

在同齡的孩子裡,啾啾肯定不算讀書最多最用功的。我的有些朋友的孩子,年紀很小就讀成人讀的大厚本,能背誦許多古文。和他們比,啾啾仍顯得孩子氣。不過,我覺得這樣挺好。在孩子智育的問題上,我有一顆平常心,不給她施加任何壓力。我給她的只是一個佈滿書籍的環境,一種以讀書為樂的氛圍,如此足矣,其餘皆順其自然。智力的生長有自己的季節,何必揠苗助長呢。

[附言]

這篇文章是命題作文,出題目的是《父母》雜誌編輯格子。她希望我從育兒的角度推薦一些我最喜歡的書籍,並且不限於兒童書籍。的確,一個人如何育兒,取決於他的整體素質,而他的整體素質之形成,又受他所讀的書的重大影響。我在這裡推薦兩類書籍。

第一類是一般所認為的兒童書籍。世界文學寶庫中有一些書,表面上似乎屬於兒童文學,其實也適合於成人閱讀,甚至成人更應該好好閱讀。這些書能夠喚醒我們的童心,從而使我們更加懂得孩子的心,更好地做父母。在這方面,我最喜歡的書有:聖-埃克蘇佩裡的《小王子》,《安徒生童話》,列那爾的《胡蘿蔔須》,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蒙格瑪麗的《綠山牆的安妮》。

第二類是偉大作家的散文。世上有一些偉大的心靈,情感豐富,哲思深刻,又保持著兒童般的單純。他們的作品給了我最美好的享受,也長久地熏陶著我的心靈。其中,我要特別推薦泰戈爾、紀伯倫的散文詩,蒙田的隨筆,還有豐子愷的散文。

2007.12

如果我是語文教師

我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是中學語文教師,我會怎麼教學生?

對這個問題不能憑空回答,而應憑借切身的經驗。我沒有當過中學教師,但我當過中學生。讓我回顧一下,在我的中學時代,什麼東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語文水平,使我在後來的寫作生涯中受益無窮。我發現是兩樣東西:一是讀課外書的愛好,二是寫日記的習慣。

那麼,答案就有了。

如果我是語文教師,我會注意培養學生對書籍的興趣,鼓勵他們多讀好書,多讀好的文學作品。所謂多,就要有一定的閱讀量,比如說每個學期至少讀三本好書。我也許會開一個推薦書目,但不做統一規定,而是讓每個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書。興趣盡可五花八門,趣味一定要正,在這方面我會做一些引導。我還會提倡學生寫讀書筆記,形式不拘,可以是讀後的感想,也可以只是摘錄書中自己喜歡的語句。如果我是語文教師,我會鼓勵學生寫日記。寫日記第一貴在堅持,養成習慣,第二貴在真實,有內容。寫日記既能堅持又寫得有內容,即已證明這個學生在寫作上既有興趣又有能力,我會保證給予優秀的語文成績。

我主要就抓這兩件事。所謂語文水平,無非就是這兩樣東西,一是閱讀的興趣和能力,二是寫作的興趣和能力。當然要讓學生寫作文,不過,我會採取不命題為主的方式,學生可以把自己滿意的某一篇讀書筆記或日記交上來,作為課堂作文。總之,我要讓學生知道,上我的語文課,無論閱讀還是寫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真實感受和獨立見解。

我最不會做的事情,就是讓學生分析某一篇範文的所謂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據我所知,我的文章常被用作這樣的範文,讓學生們受夠了折磨。有一回,一個中學生拿了這樣一份卷子來考我,是我寫的《面對苦難》。對於所列的許多測試題,我真不知該如何解答,只好蒙,她對照標準答案批改,結果幾乎不及格。由此可見,這種有所謂標準答案的測試方式是多麼荒謬。

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