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叔本華思想隨筆 > 11 >

11

發自對事物的客觀和直觀認識,並以合乎邏輯推論的方式表達出來的世界觀不可能是完全錯誤的。這一世界觀至多只是失於片面而已,例如,徹底的唯物主義、絕對的唯心主義,等等。這些世界觀都是正確的——各有各的正確。所以,每一種這樣的世界觀所包含的真理都是相對的。也就是說,對世界各自不一的把握只是在出於某一特定的立場、角度的時候才是真實的、正確的,就好比一幅圖畫所展現的風景只是出於某一審視角度一樣。但如果我們站在比此類體系的立場更高的角度審視事情,那我們就會發現這些體系所揭示的真理只是相對的,也就是說,片面的。只有最高的、把一切一覽無遺並考慮進去的審視角度才可以為我們帶來絕對的真理。據此,例如,如果我們把自己視為出自大自然的產物,這一產物只是暫時存在並將歸於完全毀滅,就像聖經《傳道書》所說的那樣,那這一說法是真實的;但認為過去存在和將來存在的集於我身,除我之外的一切皆是無的觀點與此同時也是正確的。同樣,如果我像阿那克裡安(6)那樣認為:最大的幸福就在於享受現時此刻,那我也是對的;但假設我從痛苦和虛無中看到其有益的特性,或者從一切的快感逸樂中認清其危險和空虛本質,並把死亡視為我的存在的目標,那我的這些觀點同時也是正確的。

所有這些觀點之所以都是真實和正確,原因就在於每一合乎邏輯推理、前後一致的觀點都只是把我們對大自然的客觀瞭解和直觀把握以概念承載和固定下來。而大自然,亦即我們的直觀之物,是從來不會撒謊的,也不會自相矛盾。因為大自然的本質是排除這些東西的。因此,一旦在我們的思想裡出現了有違真實和現實情形的互相矛盾之處,那就說明了我們的思想不是出於對大自然的客觀把握。樂觀主義就是有違現實的具體例子。相比之下,我們對大自然的某一客觀把握有可能是片面和不完整,但它需要的只是補足,而不是辨正和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