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叔本華思想隨筆 > 11 >

11

順便提一下,亞里士多德在一本書裡說過:「生活得好要優於只是生活著。」運用二次換質位法可以推斷:「不活比生活得糟糕要好。」這對於頭腦智力是顯而易見的事情。但是,絕大多數人寧願生活得很糟糕,也不願不活。所以,這種對生活的執著,其依據不可能出自生活的客體,因為生活其實就是永恆的痛苦——這我在《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第四篇已經表明——或者,就像我將在第二十八章裡向大家表明的那樣,生活起碼就是一樁得不償失的買賣。因此,這種對生活的執著的依據只能出自主體。但這不會是智力的原因:因為這不是經過思考得出來的結果,並且一般來說,這一問題並不是做出某種選擇的問題。相反,這種生命的意願是某種理所當然的事情;它是先於智力的東西。我們自身就是生存意欲,因此,我們就必須生活下去,不管生活得好還是生活得糟糕。每一生物都具有的對死亡的極度恐懼只能從這一事實得到解釋:我們對生活超越其分的執著完全是先驗的,而不是後驗的。拉羅什福科在他的最後隨想中以少有的坦率和單純表達了這種恐懼。也正因為人們對死亡懷有恐懼,悲劇和英勇行為才有了它們給人的震撼力。如果我們只是根據生命的客觀價值評估生命,那麼,這些震撼效果就不復存在了。也正因為這種對死亡無以言說的恐懼,才有了所有平常人都喜歡採用的這一原則:誰要是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那他肯定就是精神錯亂的。這樣的行為總會引起人們——甚至是深思的人——極大的驚訝,並夾雜著某些欽佩,因為這類行為與所有生物的天性是如此的格格不入,以致在某種意義上,我們不得不敬佩能夠做出這樣事情的人。的確,當我們想到在最糟糕的情形下,這仍不失為我們的一條後路,那我們還能獲得某種安慰;但如果這種想法不曾在現實得到任何的證實,那我們還會對自己這一想法是否正確產生懷疑呢。這是因為自殺是智力做出決定所致,但我們的生存意願卻是先於智力的東西。所以,這裡所作的考察——更詳細的討論見於《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第二十八章——同樣證實了意欲在自我意識中所佔據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