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哲學史大綱 > 三、無名主義 >

三、無名主義

楊朱哲學的根本方法在於他的無名主義。他說:

實無名,名無實。名者,偽而已矣。

又說:

實者,固非名之所與也。

中國古代哲學史上,「名實」兩字乃是一個極重要的問題。如今先解釋這兩個字的意義,再略說這個問題的歷史。按《說文》「實,富也。從貫,貫為貨物」。又:「寔,止也(段玉裁改作「正也」,非也),從,是聲。」止字古通「此」字。《說文》:「此,止也。」《詩經·召南》毛傳與《韓奕》鄭箋皆說:「寔,是也。」又《春秋》桓六年,「寔來。」公羊傳曰:「寔來者何?猶雲是人來也。」《谷梁傳》曰:「寔來者,是來也。」寔字訓止,訓此,訓是,訓是人,即是白話的「這個」。古文實寔兩字通用。《公孫龍子》說:「天地與其所產焉,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過焉,實也。」名學上的「實」字,含有「寔」字「這個」的意思和「實」字「充實」的意思。兩義合起來說,「實」即是「這個物事」。天地萬物每個都是一個「實」。每一個「實」的稱謂便是那實的「名」。《公孫龍子》說:「夫名,實謂也。」同類的實,可有同樣的名。你是一個實,他是一個實,卻同有「人」的名。如此看來,可以說實是個體的,特別的;名是代表實的、共相的〔雖私名(本名)也是代表共相的。例如「梅蘭芳」代表今日的梅蘭芳和今年、去年、前年的梅蘭芳。類名更不用說了〕。有了代表共相的名,可以包舉一切同名的事物。所以在人的知識上,名的用處極大。老子最先討論名的用處(看本書第三篇),但老子主張「無知無慾」,故要人復歸於「無名之樸」。孔子深知名的用處,故主張正名,以為若能正名,便可用全稱的名,來整治個體的事物。儒家所注重的名器、禮儀、名分等等,都是正名的手續。墨子注重實用,故提出一個「實」字,攻擊當時的君子「譽義之名而不察其實」。楊朱更趨於極端,他只承認個體的事物(實),不認全稱的名。所以說:「實無名,名無實。實者,偽而已矣。」偽是「人為的」。一切名都是人造的,沒有實際的存在。故說「實無名,名無實」。這種學說,最近西洋的「唯名主義」(Nominalism)。唯名主義以為「名」不過是人造的空名,沒有實體,故唯名論其實即是無名論。無名論的應用有兩種趨勢:一是把一切名器禮文都看作人造的虛文。一是只認個人的重要,輕視人倫的關係,故趨於個人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