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哲學史大綱 > 八、人生哲學 >

八、人生哲學

老子的人生哲學(舊稱倫理學,殊未當)和他的政治哲學相同,也只是要人無知無慾。詳細的節目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他說: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 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別人都想要昭昭察察的知識,他卻要那昏昏悶悶的愚人之心。此段所說的「貴食母」,即是前所引的「虛其心,實其腹」。老子別處又說「聖人為腹不為目」也是此意。老子只要人肚子吃得飽飽的,做一個無思無慮的愚人;不願人做有學問知識的文明人。這種觀念,也是時勢的反動。《隰有萇楚》的詩人說:

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夭之沃沃,樂子之無知!

老子的意思,正與此相同。知識愈高,慾望愈難滿足,又眼見許多不合意的事,心生無限煩惱,倒不如無知的草木,無思慮的初民,反可以混混沌沌,自尋樂趣。老子常勸人知足。他說: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罪莫大於可欲(孫詒讓按,《韓詩外傳》引可欲作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但是知足不是容易做到的。知識越開,越不能知足。故若要知足,除非毀除一切知識。

老子的人生哲學,還有一個重要觀念,叫做「不爭主義」。他說: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勝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