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顧准文集 > 科學與民主 >

科學與民主

一、唯有立足於科學精神之上的民主才是一種牢靠的民主

民主的解釋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有人把民主解釋為「說服的方法」而不是強迫的方法。這就是說,說服者所持的見解永遠是正確的,問題在於別人不理解它的正確性。貫徹這種正確的見解的方法,有強迫與說服之分;其中,說服的方法,就是民主的方法。那麼說服者的見解怎麼能夠永遠是正確呢?因為他採取了「集中起來」的辦法,集中了群眾的正確意見。怎麼樣「集中起來」的呢?沒有解釋。

有人把民主解釋為下級深入地無拘束地討論上級的決定,並且指出這是動員群眾積極性,加強群眾主人翁感覺的方法。這個定義,同時強調少數服從多數,以及不准有反對派存在。這種對於民主的解釋,和上面那種解釋方法,一樣以民主集中制為最高原則。實際上,兩者都是權威主義,而不是民主主義。

號稱為反對權威主義的民主主義者,通常主張,政治上必須保留反對派,實行兩黨制,但是兩黨制的實際狀況也造成了那些民主主義者的幻滅。因為兩黨制只允許你二者擇一,好像結婚,候選對像只有兩個。你不要這個,只好要那個。如果兩個都不喜歡,只好打光棍——放棄公民權。何況這兩個黨,往往是換湯不換藥,隨你選哪個,唱的還是那齣戲。於是,這種民主,不過是粉飾門面,不過是欺騙。何況,芸芸眾生喜歡一種有秩序的生活,一個強有力的權威的存在,足以保障這種秩序。據說,蘇聯人懷念斯大林,就是出於這種感情。

再說,所以主張把民主放在科學前面,是因為唯有民主才能發展科學研究,才不致扼殺科學。但是僅僅著眼於這一方面的話,前面兩種民主,亦即民主集中制,至少能夠部分地做到這一點。比如說,我們的原子彈和衛星上天,分明是在民主集中制下搞出來的。蘇聯的軍事科學,不對,是武器科學,還有許多其他各門科學,50年來發展得也很好。如果說,科學研究在這種制度下多少受到阻礙的話,那是人文科學的哲學。因為這個領域,正是權威保留獨佔的判斷權的領域。但是,權威,為了「集中起來」有可集中的意見的源泉,有時候也可以開門,不過門總不是敞開的,充其量也不過是半開門而已。

我不贊成半開門,我主張完全的民主。因為科學精神要求這種民主。

我所說的科學精神,不是指哪一門具體的科學上的成就,而是(1)承認人對於自然、人類、社會的認識永無止境。(2)每一個時代的人,都在人類知識的寶庫中添加一點東西。(3)這些知識,沒有尊卑貴賤之分。研究化糞池的人和研究國際關係、軍事戰略的人具有同等的價值,具有同樣的崇高性,清潔工人和科學家、將軍也一樣。(4)每一門知識的每一個進步,都是由小而大,由片面到全面的過程。前一時期的不完備的知識A,被後一時期較完備的知識B所代,第三個時期的更完備的知識,可以是從A的根子發展起來的。所以正確與錯誤的區分,永遠不過是相對的。(5)每一門類的知識技術,在每一個時代都有一種統治的權威性的學說或工藝制度;但大家必須無條件地承認,唯有違反或超過這種權威的探索和研究,才能保證繼續進步。所以,權威是不可以沒有的,權威主義則必須打倒。這一點,在哪一個領域都不例外。

說穿了,這些不過是學術自由、思想自由的老生常談而已。但是,學術自由和思想自由是民主的基礎,而不是依賴於民主才能存在的東西。因為,說到底,民主不過是方法,根本的前提是進步。唯有看到權威主義會扼殺進步,權威主義是和科學精神水火不相容的,民主才是採用的方法。

也許可以反駁,這麼說,還可以歸結為民主是科學的前提。這種反駁還是有力量的,因為上面的論證,看起來是一種循環論證,你把民主當作前提也可以,把所謂科學精神當作前提也可以。不過我想,把民主當作前提,不免有一種危險:人家可以把民主集中制說成民主,也可以恩賜給你一些「民主」,卻保留權威主義的實質。相反,把科學精神當作前提,就可以把「集中起來」的神話打破。你說「集中起來」這個集中,分明帶有(1)集中、(2)歸納這兩個因素。你主張你「集中起來」的是群眾中正確的意見,你就是主張你歸納所得的結論是100%正確的。可是你的歸納人的歸納更具有神聖的性質,你能保證你沒有歸納錯了?何況,這種歸結,實際上往往不過是「真主意、假商量」而已。這麼看來,唯有科學精神才足以保證人類的進步,也唯有科學精神才足以打破權威主義和權威主義下面的恩賜的民主。

二、哲學上的多元主義

其實,所謂科學精神,不過是哲學上的多元主義的另一種說法而已。

哲學上的多元主義,就是否認絕對真理的存在,否認有什麼事物的第一原因和宇宙、人類的什麼終極目的。世界就是這麼個世界,這個世界的主人是人類。不設想人類作為主人,這個世界就無須認識。人類認識世界,就是為了改進人類的處境。人類從什麼狀況進化到現在這樣的境界,正在由多門科學加以研究,這也是人類不斷在擴大認識的領域之一。但是,說人類是萬物之靈,說人是由上帝創造出來的,說人類的終極目的是建立一個地上的天國等等,那都是早期人類的認識,已經由現在更進一步的認識所代替了。現在,人們所認識的是人,通過世世代代的努力,一點一滴的積累,他的處境改善了,還要改善下去,改善的程度,是沒有止境的——因為歷史上許多偉大人物曾經設想過人類改善的目標,確實有許多已被超過了(舉一個小小的例子,恩格斯把有暖氣設備的房子,看做社會主義的目標,這分明已被超過了)。所以,一切第一原因、終極目的的設想,都應該排除掉。而第一原因和終極目的,則恰好是哲學上的一元主義和政治上的權威主義的根據。

代替的應是哲學上的多元主義。事實上,所有的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唯理主義、經驗主義,所有一切宗教,所有一切人類思想,都曾經標誌著人類或一部分人類所曾處過的階段,都對人類進到目前的狀況作出過積極的貢獻。最有害的思想也推動過思想鬥爭,而沒有思想鬥爭,分明就沒有進步。

也許主張人類進步也是一種哲學上的一元主義。列寧反對相對主義就是這樣論證的:相對成了主義,就是一種絕對化的主張。當然不能禁止這種反駁。不過,主張人類進步,主張人類進步而主張科學精神和多元主義,總和主張什麼終極目的而堅持一元主義—權威主義是不一樣的。如果你說我也是一元主義,那也不妨承認,我的一元主義是多元主義的一元主義。

哲學上的多元主義,要貫徹到一切科學研究和價值判斷中去。這是打破孔子的尊卑貴賤的倫常禮教的最有力的武器。唯有如此,國家元首才真正不過是一種服務,是公僕,而不是皇帝。

哲學上的多元主義,貫徹到政治上也是多元主義,那就是,可以有各種政治主張的存在,有政治批評——來自各種立場的政治批評。這當然不是說,沒有當時大家承認的一種政治制度,例如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不過這種制度無論何時(哪怕比現在完善得多)也不是絕對完善到無可再改善的。要改善,就得有批評。所以,它也是多元主義的。

至於政府的形式,看起來不能做到大家當家作主,那是沒有關係的。因為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高度分工勢不可免——消滅分工,100多年的歷史證明那是空想。會有「政治家」,他和工程師和清潔工人一樣是一種服務,而不是什麼「時代的智慧、榮譽和良心」,更不是皇帝。

而且,在經濟高度發展的狀況下,職務的差別,表現在收入和特權上的差別將愈來愈小。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正在這樣進展(你聽起來似乎是神話,然而這是事實)。那裡的經濟學,確實還有毛澤東思想的反響——他們在研討一種有別於家裔的不平等(公爵時代,資本家的遺產,都造成家裔上的不平等)的功勳的不平等如何縮小的問題。不過,這裡還適用馬克思的命題,需要物質上的極大豐富才行。

事實上,私有財產權在全世界的知識界都是遭到鄙棄的。不幸,保存私有財產權的西方,工人生活得比蘇聯要好些。所以,十月革命在全世界的迴響十分震動人心,而1945年以後,連陶裡亞蒂也寧願走結構改革的道路了。陶裡亞蒂是對的。如果他選擇捷克斯洛伐克的道路,意大利的工人會埋怨他的。不過,在西方,私有財產權的地位現在也並不穩固,至少它在日益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