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存在主義 > 第十節 羅曼·英伽登 >

第十節 羅曼·英伽登

將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的原則貫徹於美學和詮釋學研究中而獲得重大理論成果的,首推羅曼·英伽登(Roman Witold Ingarden,1893-1970)。他是波蘭哲學家和美學家,曾在哥廷根大學受教於胡塞爾及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並從1945年起在其家鄉克拉科威(Cracovie)的大學任教授。作為胡塞爾的學生,英伽登致力於將現象學方法應用於美學研究中,先後發表了《論文學藝術作品》(Das literarische Kunstwerk,1931)、《關於文學藝術品的認識》(Vom Erkennen des literarischen Kunstwerks,1937)、《圍繞世界的存在問題的爭論》(Der Streit um die Existenz der Welt,Bde.I-III,1947/1948)、《藝術本體論研究》(Untersuchungen zur Ontologie der Kunst,1962)、《胡塞爾致英伽登書信集》(Briefe E.Husserls an Ingarden,1968)、《論責任》(Ueber die Verantwortung,1970)、《文學科學的對象及任務》(Gegenstand und Aufgaben der Literaturwissenschaft,1976)、《存在的時間與模態》(Time and Modes of Being,Sprinfiel,Illinois,1964),以及《英伽登哲學著作集》六卷本(Dziela filozoficzne,6 Vols.Cracovie,1957-1985)等。關於英伽登的較完備的著作目錄,可參看波爾達夫斯基(A.Poltawski)所編《羅曼·英伽登的哲學著作目錄》(Bibligrafia prac filozoficznych Romana Ingardena,1915-1971,in Fenomenologia Romana Ingardena,Warschau,1972)。

英伽登在應用和發展現象學方法和分析哲學的原則的時候,首先致力於建構一種客觀主義的本體論,旨在描述和分析各種可能的不同存在形態,從根本上弄清「存在形態」(modus existentiae)與「生存形態」(modus existentiale)的區別。

在他的論存在的基本著作《關於世界的存在的爭論》(原為波蘭文,Spor istnienienie swiatia,其法文譯本為La controverse sur l'existence du monde,2 Vols.Cracovie,1947)一書中,英伽登區分了四種「存在」的形態,即「絕對存在」(Existence absolue)、「時間性或現實性的存在」(Existence temporelle ou reelle)、「超時間或理念的存在」(Existence extra-temporelle ou ideelle)和「意向的存在」(Existence intentionnelle),然後,英伽登將上述四種形態導向由各種相對立的因素所聯結的多種基本單位;他又把這些因素稱為「生存的因素」(moments existentiels)。

在上述本體論的建構的基礎上,英伽登創立自己的現象學美學體系。依據他的美學,藝術作品是將雙重必然性折疊起來的意向性對像——一方面,是賦予「意義」的創作者本人的意向,另一方面是對這種進行「解碼」或「釋義」的欣賞者的意向。

由於藝術品本身始終都是一個物體,具有諸如聲音、顏色等物理性質,所以,問題的關鍵是分析作者的賦予意義的意圖如何導向作品中,而作品的意義又為何轉向欣賞者。正是在集中分析這個雙向的過程的現象學研究中,英伽登在他的《論文學藝術作品》(1931)一書中提出了他的著名的美學基本範疇「分層化」。在他看來,「分層化」是一切文藝作品的生命。這種分層化的基本結構是:(1)語音或視覺的層面;(2)語詞和語句的「所指」層面;(3)被描述的對象的層面;(4)這些對象的表象層面。由於創作中的詩意化的意向在上述各個層面的相互關聯中實現「客觀化」的過程,因此,為了詮釋作品,就有必要重建這些關聯化的程序。正是在這種努力中,顯示出英伽登的現象學美學中所表達的那種綜合結構主義和形式主義的成果的傾向。

在英伽登的上述美學理論中,還顯示出作品作者與讀者的詮釋學循環的本體論和認識論基礎的結構。在這裡,突出地呈現出英伽登的現象學方法論,在研究美學問題中的特殊的優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