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存在主義 > 第二節 薩特哲學的特徵 >

第二節 薩特哲學的特徵

薩特的哲學思想的發展經歷三個階段:

1.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從1936年到1945年,薩特先後發表了不少哲學著作。這些著作大多是以胡塞爾的方法論研究現象、自我等主觀意識現象。從這些著作的內容,可以看出,當時的薩特哲學是處在形成的過程中。他雖然同海德格爾一樣,以胡塞爾的現象論作為他的存在主義哲學的方法論,而且,他本身也在海德格爾的影響下建立存在主義哲學的,但是,他的哲學從一開始建立就有著與海德格爾不同的特點。最突出的是他所強調的「我的存在」是從「我的存在」的主觀意識性出發的,而海德格爾是強調「我的存在」的直觀性。薩特是在我的主觀意識、自我意識的範圍內研究「我的存在」的。正因為這樣,他的存在主義帶有特殊的虛無性、浪漫性、幻想性。關於這一點,下面還要詳細論述。在這裡,我要強調的是:薩特哲學的這幾個特性是同他的哲學形成時期的出發點緊密相關的。薩特的哲學發展的第一階段以1943年發表《存在與虛無》第一著作而基本結束。《存在與虛無》的出版,宣告薩特的獨具特徵的存在主義哲學的基本形成。

2.第二次世界大戰至20世紀50年代下半期。這一時期,薩特的存在主義深受法共的修正主義式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其基本特徵是人道主義思潮。人道主義,是法共的馬克思主義同薩特的存在主義結成哲學聯盟的思想基礎。在這方面,薩特的代表作有《存在主義是人道主義》(1946)和《辯證理性批判》(1960)。

3.20世紀60年代以來。薩特的哲學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既保留原有的虛無主義、浪漫主義和人道主義,又摻雜小資產階級左派的激進主義。

綜合以上三個時期的薩特哲學,可以概括出他的哲學的以下三個特點:

一、虛無主義

早在1939年發表《關於感情的理論綱要》時,薩特就說道:人的生活遇到困難時,我們往往會試圖用自己的心境去改變客觀世界。9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有時也遇到這種情形。譬如,當我們想到離別多年的父母而又不能見到時,我們的心境就會設想各種情況,力圖改變與父母相隔甚遠的狀況。儘管這一努力在實際上不能真正地實現與父母相聚的願望,但它可以暫時滿足自己的主觀願望。接著,在《想像的現象心理學》中,薩特又強調,人的意識的否定作用使我們和現實世界相隔離。所謂意識的否定作用,就是意識的虛無化。但意識又是什麼呢?意識本身不也是虛無嗎?所以,意識的虛無化也就是虛無的虛無化!

意識為什麼能使事物虛無化呢?薩特認為,所謂虛無化就是超越於一切現有的事物,即超越存在。虛無化並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那種「把某物消滅掉,使之變為無」;而是在想像力中超越它們,越過它們的實際存在,無視它們的現實存在,而達到一種真正的「存在」。

薩特認為,存在自己是不能超越存在的,只有虛無才能超越存在。因為唯有虛無是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人的意識能在想像中超越一切實際的存在,這一事實本身表明人的意識就是虛無。但是,虛無要越出存在,虛無本身就必須存在。如果虛無本身本來就不存在,這種虛無之越出存在也毫無意義。由此可見,越出存在的虛無是存在的。所以,作為虛無的人的意識也是存在的。

人的意識的存在性就立足於人的存在本身,也就是說,沒有人的存在,就無所謂人的意識的存在性。人的意識的虛無性,就來源於人的存在本身。

這樣一來,剩下的問題是:人的存在,怎樣憑借人的意識的虛無化能力,使一切存在變為虛無呢?也就是說,人怎樣憑借虛無去實現虛無化呢?怎樣使一切存在化為烏有呢?

薩特認為,人無法消滅在他面前的現實事物。人所能做到的,充其量也只能改變人與外界事物的關係。所謂改變人與外界事物的關係,就是指把某一事物置於圈子之外(mettre hors de circuit)。或者,換句話說,把自己劃在某一事物之外。前面已說過,人有著一種特有的天賦:這就是人的想像力,人憑著自己的想像力,可以自外於事物,即自我外化,自我超越,或自我隱退,自我掩蓋。所以,薩特又把人的這種能力稱為「向虛無彼岸的自我退隱」。人在完成了自我退隱以後,就可以用想像力這面幕紗把自己與周圍事物隔離開來,就像我們退入一個人造的暗室中去——在這暗室中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什麼也聽不見,周圍的事物也就等於不存在一般。薩特認為,人的存在同世界上其他存在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有這麼一種自我虛無化的能力。這一能力,用人們常用的話來說,就是自由。

讓我再說一遍,自由,就是人的自我隔離的能力,就是使自己從周圍現實世界的困擾中擺脫開來,使自己的存在陷入虛無之中的能力。而人在自我虛無化的過程中,外在世界也同時遭到了虛無化的作用。

正因為這樣,虛無本身乃是人的存在的產物。人的生活要進入自由的境界,就要善於利用自己的主觀意識,把自己同周圍事物隔開。上述人的自由虛無化,不僅具有否定性的、消極的意義。因為在薩特看來,人的自由不只是否定周圍事物,使之虛無;而且,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虛無化,達到自我肯定,自我選擇——憑借主觀意識對周圍事物的否定,為自己選擇一種最理想的存在方式,使自己隨心所欲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向所揀選的事物上。

薩特綜合以上人的存在的自我虛無化的意義,集中到一點,也就是人的自由的可貴性。他認為,人的存在的這種自由本性是人的存在的價值的真正所在。真正的人的存在,應該是有真正的自由——他想幹什麼,就去幹什麼;如果遇到周圍事物的阻撓、干擾,就憑借自己的思想去克服它、超越它,一直達到自己所要選擇的目標為止。所以,什麼是人呢?薩特回答說:「除了他自己所造成的自己以外,人什麼也不是。」(I\'homme n\'est rien d\'autre que ce qu\'il se fait.)十

以上所說的薩特的虛無主義特性,乃是薩特哲學的精髓。

二、行動先於存在

薩特哲學的第二個特點是強調個人的主觀的行動精神。如果說,在海德格爾那裡,存在先於一切的話,那麼,在薩特那裡,存在就是行動;沒有行動,就沒有存在。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說,行動是人的存在的先決條件。

上面在談到薩特的虛無主義的時候,引用了給「人」下的那個定義。在這個定義中,薩特把「自己創造自己」看作是人的本質特點。正是在這個定義中,表現了薩特的行動精神。

人是虛無的;但是,正因為他是虛無的,所以,他是「一窮二白」——在一無所有的白紙上,可以畫出各種各樣的圖案;要畫什麼,就畫什麼。但關鍵在於你行不行動。你毫無創造性,無所事事,白的永遠還是白的;虛無仍然是虛無的。人的特點在於:他有自由選擇的能力,而且,這個自由不只是具有否定一切的消極方面,還具有創造一切和肯定一切自己所追求的目標的積極方面。問題在於人自己敢不敢發揮自己的自由的上述兩種可能性。

由此看來,薩特的「干」的哲學是以他的虛無主義為基礎的。沒有他對現實世界的否定,就不會有創造一切的決心和能力。要創造一切,必須首先否定一切。這就像我們要建設,就必須清除地基上的一切存在物一樣。

薩特經常說:「你就是你的生活;而你的生活無非就是你的生活中的一切行動的總和。」薩特的這句話會使人想起法國著名小說家安德烈·馬爾勞(AndreMalraux,1901-1976)的一句話:「人就是他所做的那些事情。」薩特的哲學,實際上就是馬爾勞的人生觀的哲學抽像化。

我們還要指出,由於「行動」是在「虛無化」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所以,薩特的「行動」又帶上濃厚的幻想性和主觀性。這一點,正好反映了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的小資產階級性。小資產階級是中間階級,它在社會生活中受到來自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夾擊;它不滿現實,又無力面對現實;只好用薩特的「虛無化」,到自己的主觀想像中去躲避。但是,它不滿足於幻想,要付諸行動;在行動中就表現為幻想性和主觀性。而這種幻想性和主觀性又決定了資產階級的行動的脆弱性、狂熱性、不穩定性。

三、折中主義

薩特哲學所經歷的上述各個階段決定了它的體系中必然包含著多種不同的思想因素;薩特本人思想的不穩定性和狂熱性又使這些多種因素的組合結構一再發生變化。從20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70年代,四十年中,在薩特的哲學中不斷地吸收和揚棄外來的思想因素,使他的哲學朝著折中主義的方向前進。

到目前為止,在薩特的哲學中,除了他自己所獨有的存在主義哲學以外,還包含著實用主義、馬克思主義、布朗基主義、尼采主義以及柏格森主義的哲學因素在內。

在《話語》(The Words,1964年出版)一書中,薩特曾坦率地說出自己的變化:30歲時,他寫了《嘔吐》,當時他完全採取了虛無主義的態度看待人生;在他看來,人生是一場夢,既不知來自何處,又不知去向;人無從掌握自己的一生;人只能決定自己想幹什麼,至於行動了之後得到什麼樣的效果,那就無從知曉。因此,人生中,最確實和最可把握住的是自己的現在的一瞬間,這一瞬間的行動就是我的存在的唯一可靠標誌。從30歲以後,薩特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磨煉,逐漸地發現個人的虛弱性,於是他投靠了法共。但是,在那以後,僅僅十年的時間,到1956年-1957年,由於蘇共二十大反斯大林和蘇軍鎮壓匈牙利的叛亂,他脫離了法共。他從1956年的事件中,看到了他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同共產主義之間的對立。但他之脫離法共並不徹底,在他的思想體系中仍然保留了共產主義的影子。這是由他的小資產階級性決定的。小資產階級的中間地位一方面產生了他的立場、觀點的動搖性,同時也決定了他的每次動搖的不徹底性。他每次同舊思想的決裂總是要保留一點舊思想的影子或尾巴。這就是他寫出《辯證理性批判》這本馬克思主義與存在主義大雜燴的思想基礎。薩特在《話語》一書中還寫道:從1954年至1964年,他逐漸從過去的狂妄中甦醒過來,以致他情不自禁地嘲笑自己。1964年4月18日,法國《世界報》(Le Monde)發表了一篇薩特訪問記。薩特對該報記者宣稱,他的興趣已從寫作轉為行動;他要站在20億飢寒交迫的人民這邊,嘗試著改造世界。

在薩特那裡,馬克思主義如何同存在主義相調和?薩特在1957年發表的《存在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一文,為這一問題提供了最好的線索。

《存在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一文最先發表於波蘭的一份雜誌上。接著,薩特又將此文略加修改,發表在他自己創辦的《現代》雜誌上,題目改為《方法問題》(Questions de Methodes),然後,他把〈方法問題〉編入他寫的《辯證理性批判》,作為該書的序言。

就在這篇文章裡,薩特提道:人的最重要的特性是能夠超越自己的處境;而這一超越是以人的需要(besoin)為基礎。薩特在人的「需要」上作文章,把馬克思主義和存在主義調和在一起。

如果說,早期的薩特在講到「超越」時完全是主觀的自我意識範圍內的幻想的話,那麼,現在的薩特就強調了主觀和客觀的兩種因素。這就是說,在「超越」外在事物的時候,一方面要有自我意識的「虛無化」,另一方面還要看到客觀條件的限制。人的行為超越客觀條件的過程,也就是「實踐」的過程。實踐的過程,也就是把自己的主觀設計加諸於客觀對象的過程。當自己的主觀動機與客觀條件發生矛盾時,人類的歷史就出現不平衡的狀態;克服這一不平衡狀態的唯一出路是實踐。

薩特認為,他的新觀點不同於馬克思主義的地方在於:馬克思過於強調客觀存在是人的行動的基礎,而他則強調,人的存在是由他自己的努力決定的;客觀存在固然對自己的未來起著某種約束作用,但人的行動是有目的的實踐,是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力的。

薩特把存在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相調和,反映了一部分小資產階級企圖把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相調和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