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哲學就是愛智慧 > Ⅰ.什麼是哲學? >

Ⅰ.什麼是哲學?

這個問題我很難跟你說清楚,可是你卻不必為此灰心

這個問題本來不應該成為第一個問題,因為:放在平常,你不可能這樣劈頭蓋臉地問我。可是我現在說了要給你講哲學,這個問題在你那裡就有可能脫口而出了。說實話,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怎麼講呢?哲學當然也是一門學問,但它與其他學問不同的地方在於:它好像沒有很具體的(分門別類的)研究對象。舉例說吧,生物學是研究動物、植物的;物理學是研究聲、光、電等自然現象的;歷史學是研究各個民族和全人類的歷史的;如此等等。而哲學是研究什麼的卻不太容易說得清楚,因為它好像什麼都研究。但你卻不能說它是全部學問的總和,且不說這樣的學問沒人做得了,即使做得了,它也沒有必要成為單獨的學科。事實上,關於哲學是研究什麼的,哲學家們相互之間也時常爭論不休(這樣的事在生物學家、物理學家、歷史學家那裡就不太會發生)。有人說,哲學是整個知識大廈的基礎,有人說哲學是知識大廈的屋頂,還有人說哲學是介於科學與宗教之間的一個中間地帶的學問。我們的教科書上則說:「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什麼是世界觀呢?就是對世界的「總的看法」。什麼是「總的看法」呢?那就是「不是分門別類」的看法。這個說法要告訴我們的好像只是:哲學不是其他學問。

思想是智慧,反思是愛智慧

以上種種說法,並不能幫助你對「哲學是什麼」有個瞭解,哪怕是初步的瞭解。要想說清楚「哲學是什麼」的確很不容易。不過,你也大可不必因此灰心,因為你並不一定要到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後才可以進入哲學之門。等你進去看過以後,你心裡就大概有了個譜,也不必再苦苦追問別人了。

當你「打破砂鍋問到底」時,你就離哲學的門不遠了

這句話是我對兒子說的。說這話時他還小(現在他已快長大成人了),也喜歡死纏著我問:「什麼是哲學?」他之所以有此一問,是因為知道我報考了哲學專業。我當時很為難,急中生智就回答了他這麼一句。事後想想,我確實也不是在敷衍他。其實,孩子一旦發問,本來就離哲學不遠了,因為發問是出於求知慾,而求知慾是源於愛智慧的心。只不過大人們常常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分門別類的)知識給孩子作出解答,使求知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孩子有時候就不再追問了。

但是,倘若有一個孩子不依不饒,用一連串「為什麼」追問下去,而大人又不想打馬虎眼的話,那問題就常常會變成一個哲學問題。比方說吧,我兒子就曾經問過我:「地球是圓的,那人為什麼不會掉到天空裡去?」這個問題聽上去好像有點「傻」,實際上卻與大科學家牛頓當年坐在蘋果樹下提的是同一個問題。牛頓的問題是:「蘋果熟了為什麼會掉到地上?」這個問題當然也就是在問:「它為什麼不掉到天空裡去?」就是從這個問題想起,牛頓發明了萬有引力學說。我也是根據牛頓的這個發明對兒子作了解答:「那是因為地球有引力。」「什麼是引力?」「引力就是把你給吸住、拽住的力。」「可是,為什麼會有引力?」這一下可把我給難住了,因為牛頓只告訴我們:凡有質量的物體相互之間都存在引力,卻從來沒解釋過為什麼會存在引力。他是個物理學家,大概認為這個問題已超出了物理學的範圍。但是,這不等於說,這個問題純粹是一個傻問題,不值得人們認真想一想。

你要是一直驚奇下去,就有可能成為一位哲學家

我們現在把問題換一個提法:各種物體之間為什麼剛好是有引力而不是沒有引力呢?或者,這個世界為什麼剛好是這樣子而不是另一個樣子呢?大人一急,就常會說:「我怎麼知道呢?這世界又不是我造的!」而一個哲學家(一個大孩子)這時候卻會說:「我知道這世界不是你造的,也不是我造的。可是,它偏偏像這個樣子而不是像另一個樣子地存在著,你就一點兒不覺得奇怪麼?」你看,一個孩子的問題就這樣和一個哲學家的問題合而為一了。共同點是什麼呢?是「驚奇」,止不住的驚奇。古希臘有位哲學家說過:「驚奇是學問之父。」驚奇要是止不住,哲學活動就勢在必然地會發生。說到底,哲學其實不是一種(分門別類的)知識,而是永遠活動著的思想。你仔細體會一下就能知道,一旦感到驚奇,你就開始有發問的衝動,也就開始了獨自探索的思想活動。驚奇不止,發問的衝動和思想的活動就不會停止。你要是一直驚奇下去,就有可能成為一位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