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美國父母這樣教孩子自立 > 第三章 抗挫力度:自立的孩子「苦」著教,逼迫孩子獨自面對挫折 >

第三章 抗挫力度:自立的孩子「苦」著教,逼迫孩子獨自面對挫折

1.數學不及格?沒關係

美國人的數學普遍不好,有的美國小孩還自豪地說「我討厭數學」,不過數學考試要是真不及格了,也覺得挺難為情,誰也不想在別的孩子玩的時候去補課。但美國父母面對孩子糟糕的成績不僅不打不罵不懲罰,還會微笑地說:「沒關係,這算什麼困難,下次你一定得個『A』回來。」

美國人對糟糕的數學成績表現得相當樂觀。方亞的美國同事波頓就是一個從小數學就不及格的工程師。

有一次,方亞和波頓一起計算工程數據,方亞給波頓做翻譯,翻譯好了之後看到波頓正在用計算器算著什麼。方亞一看,原來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10.5-0.3=?

方亞覺得太可笑了,這樣的算術題也要用計算器,就連中國的小孩看一眼就能口算出來。他當時就直接告訴了波頓答案,波頓驚訝地張大了嘴巴。方亞更是好奇,波頓數學這麼差,是怎麼當上工程師的?

波頓聳聳肩說:「美國父母不強迫孩子數學必須好,只要有一門拿手的就行了。」

方亞問他:「那你哪一門拿手啊?」

波頓哈哈大笑說:「我小時候數學最不好,每次考試都不及格,但我手工課和計算機成績都非常好。我這樣的人不當工程師當什麼呢?」

方亞更奇怪了,問道:「數學這麼重要,你不及格,你父母不會生氣嗎?」

波頓很不解地看著方亞說:「不,他們才不會生氣,也不會懲罰我,即使我數學考了零分,他們也不會發怒。而且還會鼓勵我,告訴我『你下次可以多做對一道題。』。」

波頓還說,結果下次數學考試果真比上次多做對了一道題,雖然還是沒有及格,但爸爸為了獎勵他,還特意帶他去滑旱冰。

在波頓父母的眼中,波頓永遠是他們的驕傲,也許他曾經也為數學煩惱過,但父母給了他十足的信心,讓他克服了這個心理障礙。所以,「數學不及格」的概念在他的腦子裡根本不存在。

在得知孩子的成績時,美國父母心中有兩個重要原則:不會因為孩子成績不好而責備他;對他們付出的努力表示鼓勵,而不是只看重成績。

雅各布是一個有些內向的孩子,讀小學四年級。一天,雅各布沮喪地背著書包回到家裡,原來他的數學考砸了,只得了一個D-,但老爸保羅並沒有責罵兒子是「笨蛋」。

「我考這麼差,你怎麼不批評我呢??」雅各布疑惑地看著保羅。

「孩子,我相信你一定是盡力完成了,只是出了點小差錯,這沒關係,只要你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好。」保羅甚至和雅各布開玩笑地說:「我小時候數學就不及格,你的姑姑和叔叔也是如此,當我們全家在一起討論數學問題時,他們經常茫然地看著我。」

過了幾天,雅各布拿到了他的試卷,保羅和雅各布共同研究起那張令他沮喪的數學試卷。保羅讓他再重新看一遍題目,然後在本子上列出問題和已知的條件,通過已知條件演算出未知答案。

在父親的指點下,雅各布終於做出了一道題目。半個小時後,雅各布把做錯的題又全部做了出來。保羅接著對雅各布說:「孩子,請你想想,我和媽媽前幾天帶你去爬山,你累得不行,中途要退出,不過在我們的說服下,你終於爬到了山頂。這次數學考試,你沒答好,這說明了什麼?」

「嗯……爸爸,這說明我不願意認輸!」雅各布認真地說。

「嗯,你說得對,不過你只說對了一半。孩子,在困難和失敗面前,千萬不能被它們嚇住了。面對挫折,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能認輸,相信自己的能力,那樣才能打敗『敵人』,取得成功!」接著,保羅給雅各布講了英國首相丘吉爾的故事。

有一次,一個機構邀請丘吉爾向眾人講述他成功的秘訣。丘吉爾的演講非常簡短,他說:「我成功的秘訣有三個:第一是絕不放棄;第二是絕不、絕不放棄;第三是絕不、絕不、絕不放棄!」說完這算句話,他就走下了演講台。台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雅各布聽後似乎明白了,他重重地點了點頭。

父母如何處理孩子不理想的成績,影響的不單單是孩子以後的成績,而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

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的考試成績不好,或是不及格,大發雷霆:「你怎麼考得這麼差,太丟人了!」或者大罵道:「這麼簡單你都不及格,簡直笨死了!」

孩子沒有考好或是不及格,心裡也很難過,感到不好意思。而且孩子極其敏感,羞恥心強烈。這時孩子最需要的是大人的理解和鼓勵。如果在孩子失意的時候父母能多關心他,幫他分析失敗的原因,鼓勵他正確看待失敗,從中吸取教訓。孩子可能會奮發努力,取得進步。

反之,如果一味對孩子進行指責、挖苦、嘲笑,令孩子悲觀失望,一蹶不振,對自我評價過低,認為自己真的如父母說的那樣「又笨又丟人」,進而變得失去自信,膽小懦弱,受不了一點打擊和挫折。

波頓母親和雅各布爸爸的教育方法值得我們學習。當孩子成績不夠理想時,首先安慰孩子別灰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理解和支持,是想幫助他做得更好。

孩子的成績有時不盡如人意,也許是因為他對題目理解錯誤,也許是因為寫字慢,這些情況是孩子無法控制的。如果因為一次成績就否定孩子的一切,讓孩子連面對一張成績單的勇氣都沒有,又何談以後的成功呢?

有些父母認為,既然要理解孩子,鼓勵孩子,那就對孩子進行獎勵,結果有的父母告訴孩子,考得好就給他買什麼,帶他去哪裡玩,其實,這樣的獎勵很空洞。也許孩子在物質的誘惑下會好好學習,但也只能說明他取得了好成績,而不是肯定他克服困難、戰勝失敗的行為。

物質獎勵並不是有效的辦法,孩子會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而努力翻書,但對他心理和能力的塑造並沒有什麼效果。研究表明,當物質變成促進努力的動力時,孩子的精力就放在物質上。比如說做完10道題就給他1美元,那麼孩子會為了得到1美元只為做題而做題。

其實,孩子只希望得到父母簡單的表揚,告訴他做得非常好就足夠了。要真正跨過「不及格」這道門檻,還需要孩子自己努力。只有戰勝自己,才能有一顆戰勝挫折的強大心臟!

智慧心語

在孩子考試不理想,感到沮喪和洩氣時,父母應該熱情地對他說:「別洩氣,好孩子,我相信只要你肯努力,收起上課時的小動作,課下完成作業,考出好成績不是什麼問題。」這樣一來,孩子的心情可能會豁然開朗,下定決心克服困難,走出低谷,重新振作起來。

2.批評批評,受不住了?

孩子受到批評心理上多少會感到不舒服,還會因此大哭大鬧,甚至不再專注從前喜歡的事情。這說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低,脆弱,經不起一點挫折和打擊。當孩子受到批評的時候,內心感到委屈,覺得感情受到傷害,內心不滿、行為對抗。

成年人在遇到挫折時是如何應對的呢?憤怒、頹廢、躲避或者是依賴。如果成人連自己的挫折難題都沒解決好,那麼,也很難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挫折教育。

美國的兒童心理素質教育從幼兒時就開始抓起,美國人非常重視心理素質教育。如果把幼兒看成是一棵樹,那麼心理素質包括的幾個要素——情感、意志、個性和人格就是這棵樹的根系。如果一棵樹的根系不發達、不健全,那麼這棵樹很難在土壤中成長,難以成為頂天立地、遮風擋雨的棟樑。

一個11歲的孩子,由於媽媽是所在學校的老師,平時一直被其他老師「特殊照顧」。上了中學以後,這種特殊待遇沒有了,她備感失落。一次被老師批評之後,她執意不再上學。

還有些孩子摔倒了,媽媽趕緊過去把孩子抱起來怨天怨地;孩子在學校不小心摔了一跤,蹭破了皮,有的家長不依不饒非要討個說法……父母對孩子的過分嬌慣使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辛苦,什麼是困難,什麼是挫折,生活中稍微遇到一點挫折,就不知所措。

美國父母很反對這種做法,認為孩子做錯了就該受到批評,如果孩子感到委屈或者發脾氣,美國父母也不會心軟,更不會改變主意。

因為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巨大差異,中國的長輩們到美國帶孩子,常常感到不適應。

在洛杉磯,一位來自南京探親的老奶奶講述了她的一段經歷,她很為在美國的小孫女強大的應變能力吃驚。

有一次,她與美國孫女發生了爭執。原來奶奶剛到美國,不清楚美國的教育方式,說話有時很直接。孫女把水灑到床單上了,奶奶很生氣。孫女受不了奶奶的強硬語氣,委屈地哭了起來。

奶奶一見孫女哭了,又是著急又是緊張,想勸慰她,但又不知道怎麼勸,越說越急,嗓門也提高了,就問孫女:「你說說,你哭什麼?批評你兩句就受不了?再哭你就不是個好孩子!」

孫女一聽,哭得聲音更大了。旁邊鄰居聽到後,以為是老奶奶在教訓孫女,就趕緊打電話報了警(在美國體罰孩子是法律不允許的)。

不一會兒,就傳來了警笛聲,警察上來敲門。老奶奶開門一看,不明白怎麼回事,不知道警察為什麼來到自己家。結果小孫女反倒停止哭泣了,好像明白了什麼。

警察問:「孩子,你奶奶打你了嗎?」

小女孩搖搖頭說:「奶奶沒有打我呀!」

警察又問:「那麼,奶奶罵你了?」

小女孩又搖搖頭,說:「她也沒有罵我,奶奶很疼我,不會罵我。」

老奶奶根本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警察看了一眼懵懂的老太太,接著問:「那你為什麼要哭呢?」

小女孩說:「我不開心,奶奶總想讓我好起來。」

警察繼續追問:「那你為什麼不開心呢?」

小女孩用不解的口氣說:「不開心就是不開心,沒什麼理由呀!」

警察聳聳肩,只好作罷,說了句「對不起,打擾了」就離開了。

警察走了以後,奶奶忙問是怎麼回事,孫女就把她跟警察的對話從頭到尾敘述了一遍。奶奶感歎孫女太聰明了,像變了一個人,就問她:「你怎麼這麼快就好了,奶奶怎麼都哄不好你!」

孫女說:「我突然想起媽媽說過,大人和孩子爭吵,或是動手打了孩子,警察就會把孩子帶走,讓別人做他的家長。我可不希望被他們帶走。」

「那你現在好點了嗎?還生奶奶氣嗎?」奶奶實在搞不懂她怎麼突然就好了。

「爸爸媽媽說小孩應該堅強一些!」說完孫女就跑出去玩了。

這件事後,老奶奶明白了美國父母原來是這麼教育孩子的,就更加喜歡這個小孫女了。關鍵時候,孫女反應靈敏,讓警察也無可奈何,這多虧她心理承受能力強大,很快從壞情緒中走了出來。

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出,美國的孩子有著處變不驚的應變能力和良好的心態。

別以為中國孩子從小到大都具備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並非有些父母想的那樣簡單。中國孩子情緒上總是大喜大悲,總是患得患失,這正是因為他們沒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理智地看待順境與逆境。

美國教育和心理專家一致認為,面對挫折所擁有的良好心態是從孩童時期受挫和解決困難中積累的。

在美國,很多父母都在努力提高孩子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有些父母鼓勵孩子參加「橄欖球賽」、「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游泳)」、「夏令營」等活動,加強他們與強者對抗的能力。

美國父母不是為了讓孩子拿到名次才讓他們參加比賽,他們認為堅強和勇氣與名次並不是成正比的,「心態決定一切」,培養孩子永不認輸和戰勝自我的精神、鍛煉孩子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不低頭的頑強性格才是最重要的。

兒童的抗挫能力是在成長過程經過各種活動逐漸形成的,他們的抗挫能力是一個由低到高的過程。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裡斯提出的「挫折ABC理論」認為,人在遇到挫折時所引起的情緒及行為反應是人對挫折的認識所決定的。

實際上,孩子是先遇到挫折,然後才會對挫折做出積極或消極的反應。遭到多次挫折以後,便形成了一種心理上的認識,然後再用這種認識去對待新的挫折。所以,要想孩子具備勇於面對挫折的能力,必須先激發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孩子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

對於孩子而言,要從小培養他成為一個堅強的人,就應讓他明白一個道理:困難和挫折不可避免。俗話說「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同樣的道理,心理承受能力低的人就很容易被困難和挫折打倒,只有堅強的人才能在逆境中披荊斬棘,開拓出一道光明的前途。父母應該教育孩子坦然接受失敗,承受住失敗帶來的負面影響,要勇敢面對它。

父母教導孩子,為躲避失敗而逃避學習、工作的,不是好孩子,這種自欺欺人的想法是虛偽的,無知的。他們讓孩子懂得一個道理,犯錯和失敗都是正常的,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同時,使孩子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做出合理的反應。許多父母沒有教會孩子這項本領,即使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夠強,也不得不接受現實,反而增加了他們的牴觸心理。不管多麼殘酷,都要幫他們正視挫折。

智慧心語

美國人把「自信和自尊」看成是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基礎。因此,美國父母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從培養自信和自尊開始的。他們不喜歡說教,也不講那些抽像的大道理,而是把尊重和讚揚帶入生活中,讓孩子慢慢體會什麼是自信、自愛、自尊和自強。

3.只幫一半,別的你自己來

凡事都有第一次,對於孩子來說,「第一次」充滿了挑戰,第一次學走路,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自己吃飯……

面對孩子的第一次,中美兩國父母的做法截然相反。中國父母會扶著孩子走路,幫孩子穿好衣服,喂孩子吃飯,大包大攬;美國父母則把孩子放到學步車裡,讓孩子自己找衣服穿衣服,讓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飯,幫孩子幫一半。

結果,中國孩子等著父母給穿衣服,被父母追著餵飯;美國孩子把衣服穿反,吃飯吃得滿嘴都是。可是,中國孩子摔倒了會哭,失敗了會怒;而美國孩子即使跌倒了,失敗了,不怨天不怨地,爬起來再接著來。這就是差別。

有人曾對中國某小學的學生做過這樣的問卷調查:遇到困難怎麼辦?結果,有97%的小學生回答:找父母和老師。

那些在海外留學的中國學生,弱點暴露無遺,所以世界對中國學生的評價就是:中國孩子學習很用功,成績很優秀,但動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

由此可見,中國孩子的致命弱點在於自立性差、依賴性強。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就在於父母的包辦教育,讓孩子失去了動手實踐的機會,能力低下,缺少自信。

孩子想用自己的能力完成一件事時,卻總是被父母主動地承擔了。比如,孩子穿衣服磨磨蹭蹭,父母便幫他穿好;孩子自己拿筷子吃飯,弄得桌子上全是飯菜,父母看著著急,便親手喂孩子吃;孩子學習遇到難題了,父母直接告訴他答案。父母的做法看起來非常愛孩子,實則是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

在美國,父母常常讓孩子自己管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總是先給孩子思考的機會,然後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最多給孩子提個醒,剩下的讓孩子自己來。父母會耐心地等待著孩子做完一切,儘管事後會檢查孩子的完成結果,但十分主張讓孩子做自己該做的事。

由於美國父母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所以,美國孩子具有較強的獨立意識和不怕困難的勇氣。

有一次,一個4歲的美國兒童蹲在地上繫鞋帶,一個路人看著孩子吃力的樣子,提出要幫他,卻被孩子拒絕了。

孩子問路人:「你知道我多大了嗎?」

「不知道,我覺得你應該很小。」

「我不小了,已經有4歲了呢。」

很明顯,孩子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繫鞋帶只不過是件小事,自己完全可以解決。

美國孩子這種獨立自主的意識在美國是很普遍的。

托比是一位美國男孩,他的父親談起如何看待孩子的失敗時,說:「我的兒子也有遇到挫折的時候,這時我會鼓勵他,但更多時候我會『袖手旁觀』,或者幫他開個頭。因為只有讓他受點挫折,自己嘗點苦頭,他才能真正地具備克服苦難和挫折的能力。」

聖誕期間,托比看到廣場上熱鬧非凡,有的孩子在玩滑板,有的在玩雪橇,還有騎小車的。托比一下子來了興趣,央求爸爸給他買一輛自行車。

爸爸覺得這個主意很棒,托比天生膽子小,7歲了連自行車還不會騎,這次正好鍛煉他的膽量和勇氣,於是買了一輛嶄新的小自行車送給兒子。

在一個晴朗的天氣,爸爸在一條安靜的馬路上教托比練習騎自行,他認真地扶著車子,問道:「好了嗎?托比,開始衝出去吧,我要放手了!」

托比很興奮,可是剛一動身,突然又停住了。

「怎麼了?孩子,怎麼不出發?」爸爸問他。

「我怕摔倒。」

「沒關係,再來一次,往前走就是了。」爸爸鼓勵道。

托比鼓起勇氣,晃晃悠悠地坐上了座椅,可是剛坐上去,由於沒立穩,摔了一跤。托比的膝蓋被石子磕破了,滲出了血珠子,托比臉上露出一副恐懼的表情。

「孩子,勇敢一點,摔跤不算什麼的。不管是誰,剛開始騎車都要挨摔,不摔跤就學不會。來,咱們再試一次!」接著拍拍兒子的肩膀說,「別怕,爸爸小時候騎車經常摔跤,可我覺得很有趣。拿出勇氣,很快就學會了,來吧,繼續!」

托比雖然很害怕,但還是默默地點了點頭。他勇敢地出發了,開始還有些搖晃,不過越來越順利,車子終於騎了出去,托比下意識地回了一下頭,他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爸爸早已鬆開了手。

就這樣,在爸爸一次次的鼓勵之下,托比終於學會了騎自行車。

當孩子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感到害怕或難過時,父母不要用同情的態度去對待孩子,或者對孩子橫加指責。正確的做法是應該讓孩子明白,挫折沒什麼大不了的,一次不行再來一次,多試幾次,總會成功。

同樣是騎自行車,中國男孩的父母是怎麼做的呢?

小琪8歲的時候,和媽媽要自行車,因為別的小朋友已經不騎四個轱轆的小車了,他羨慕極了。媽媽第二天就給他買了一輛價格不菲的自行車,爸爸媽媽還帶著他一起練車。

和許多小孩一樣,第一次騎車小琪很害怕,嘗試了半天才上去。爸爸媽媽鼓勵小琪別怕,兩個人一個在前扶著車把,一個在後扶著座椅,生怕小琪摔倒。小琪蹬著腳踏板一點點往前挪著,他很緊張,腰板挺得直直的。

「媽媽,這太難學了。」小琪有些著急。

「沒事,我和你爸爸給你扶著呢,你怕什麼?」

「我感覺我學不會。」

「和你說了,不是有我們嗎?怎麼這麼膽小!」媽媽似乎有些不耐煩。

小琪只得小心翼翼地騎著。

結果,小琪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才學會騎自行。

不同國籍的父母在同一件事上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前者幫孩子做好開頭再加上鼓勵,後者幫孩子全權代理還要加上挖苦。結果,前者的孩子很快學會了克服困難,並迎難而上,短時間內學會了騎車,可後者父母全部上陣,依舊花費了不少時間。

孩子何時學會某件事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家長替孩子把一切都做好,結果造成孩子心理和能力脆弱得不堪一擊。

父母首先要去除自己「害怕」的顧慮,讓孩子放開手腳,別怕孩子磕磕碰碰。順境中成長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束手無策。應該讓孩子懂得,挫折的出現是必然的,不能繞過去,只能面對。而這個挫折只能自己去面對,沒人能替他排憂解難。成功的人大多是不怕挫折、能經得起考驗的人。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它是敵人也是朋友,它能打敗一個人也能成就一個人。要引導孩子積極面對挫折,教育孩子面對挫折不害怕、不退縮,有信心和勇氣戰勝挫折。

智慧心語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失敗和挫折,要想獲得成功,就要經過千百次失敗的錘煉和千百次的努力。

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當他很努力地去做某一件事,也許並沒有成功。可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父母一手幫孩子鑄造了成功,並不是真正的成功。孩子真正獨立了,用自己的能力做好一切才是真的成功了。

4.「人為挫折」,你能頂住

一位美國兒童教育專家說:「童年十分幸福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意思是,萬事順利、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因為社會中的挫折而感到痛苦。

孩子總有一天要獨自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而許多父母卻不捨得撒手,擔心孩子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什麼都不讓孩子去做。這樣的結果就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相當差,經不起一點小挫折。

美國父母普遍認為,孩子早晚有一天要離開自己,他們無法永遠保護孩子,但可以教會孩子適應生活和社會,教他們怎樣保護自己。因此,美國父母總會有意地去培養孩子戰勝挫折的能力。

從孩子蹣跚學步起,美國父母就開始注重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比如,孩子跌倒以後,父母不會趕忙去扶,而是不斷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此外,美國父母還鼓勵孩子在假期參加夏令營活動。有時甚至故意給孩子製造一些「挫折」。

在美國,無論來自家庭還是學校,父母和老師都會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中國的父母,或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小盧是一名記者,他生動地記錄下了美國人教育孩子的片段:

剛到美國時,我暫時住在美國朋友鮑伯家裡。他家位於洛杉磯「富人區」,家庭條件很好。他有兩個孩子,11歲的葛萊蒂絲和8歲的喬治。

在他家住了幾天,我發現一向致力於公益事業的鮑伯夫婦,對孩子們卻十分摳門:孩子們的零花錢每個星期大概是6美元,而且必須通過做家務才能得到。

葛萊蒂絲幫助母親清洗餐具,準備下午的點心,還要收拾房間,洗滌衣物;弟弟喬治則負責擦洗汽車、澆花、陪爺爺遛狗。到了暑假,兩個孩子還要早起挨家挨戶送報紙、送牛奶,為自己賺取購買書籍和玩具的費用。

我對鮑伯夫婦的「狠心」感到不理解,他們卻說:「孩子總有一天要自己生活,我們那時沒法再幫助他們什麼。而挫折和失敗也是不可避免的。為了孩子們將來能對抗挫折,我們現在就得培養他們戰勝挫折的能力。」

葛萊蒂絲所在的學校要舉行校慶演講比賽,小姑娘踴躍地報了名。報名後,葛萊蒂絲做好了全面的準備,信心十足。比賽那天,鮑伯夫婦帶著喬治去看女兒的表演,我也特地為葛萊蒂絲去加油。

當輪到葛萊蒂絲上台演講時,因為沒看清腳下的台階摔了一跤。結果可想而知,因為情緒受影響,葛萊蒂絲發揮欠佳,下台後她就傷心地哭了。整個過程,鮑伯夫婦表情都很平靜。隨後鮑伯對女兒只說了一句:「孩子,這不算什麼,勇敢一點!」

回到家後,葛萊蒂絲在房間的牆上寫下了美國著名發明家愛迪生的名言作為座右銘:「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樣對我有價值。」

後來,我發現美國父母甚至給孩子故意製造出一些「麻煩」,讓孩子「將錯就錯」。

有一次,喬治的老師佈置了一項簡單的家庭作業,這孩子寫了幾筆就跑出去玩了。喬治的媽媽剛好經過,就走過去看了看他的作業,發現不但沒做完,還有幾個明顯的錯誤,但她卻不動聲色,任由它去。

第二天,喬治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回來了。原來,喬治的同班同學都出色地完成了作業,只有喬治因為做得太不認真而受到了老師的懲罰——不許吃下午的點心。

據美國人說,最容易讓小狗生氣的方式就是讓它看著其他小狗吃東西,而不讓它吃。也許國內很多家長認為這樣的懲罰對一個只有8歲的孩子來說未免有點太殘忍了,但美國人認為只有「吃」才能刺激孩子,誰讓孩子都嘴饞嘛。

喬治的母親不但沒有像中國父母那樣找老師算賬,竟然還默許了老師的做法,她這樣做就是為了讓孩子長記性。

一次,喬治的學校要舉行一次特殊的「感受」課,鮑伯夫婦邀請我一同去參觀。

這是一所普通的私立小學,課堂上十分安靜。講台前,醫院的工作人員不是在教孩子們如何施救,而是在講述人死亡後的情景。然後再讓孩子們分別扮演角色,模擬假如遭遇親人死亡應如何應對。

孩子認真地表演著,表情痛苦,在一旁觀看的我不禁一震。但鮑伯夫婦卻告訴我,這沒什麼奇怪的,他們很樂意孩子來感受這樣的教育,有助於他們在遭遇不測時如何控制情緒以及應對挫折。

鮑伯夫婦還告訴我,每到暑期,他們就讓兩個孩子報名參加政府組織的野外「磨難營」。今年暑假,葛萊蒂絲和喬治將和數百個孩子一起去荒郊野外進行生存活動。活動充滿刺激又有許多考驗,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孩子不怕吃苦、敢於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在一帆風順中度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承受各種各樣的挫折。如果孩子一切都那麼順利,那麼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束手無策。

因此,作為父母,不是幫助孩子逃避挫折,也不是為他解決挫折,而應教會他如何堅強地戰勝挫折,讓孩子獲得堅韌的品格和抗挫能力。

父母在平時可以有意識地為孩子創設困難環境,比如可以交給孩子某件事情,給他增加一些難度,但要注意,難度要適中,否則會挫敗孩子的勇氣。

一旦孩子真的遇到挫折時,父母不能冷漠對待,更不能指責、挖苦孩子,而要幫助孩子認真分析挫折產生的原因,並讓孩子認識到失敗了並不可恥,挫折也沒那麼可怕,最重要的是敢於正視挫折。

從另一個角度說,多給孩子嘗試的機會,也是挫折教育的一部分。孩子如果失去了嘗試的機會,那也就等於錯過了失敗和面對失敗的機會。因此,美國父母都願意給孩子提供不同的嘗試機會。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思想意識越發成熟,大多數孩子想擺脫家長的「控制」。比如,他們會向父母嚷嚷「不要你餵我,我自己拿勺子吃飯」、「我也洗洗碗」。可能第一次自己吃飯吃得很不順利,洗碗時也可能會摔碎幾個。但美國父母不會因此制止孩子的行為,而是會耐心地給孩子指點,直到孩子成功。

挫折是人生的必經之路,接受它,才是真正地成長。父母要知道,孩子完全遭遇不到挫折是不可能的,要想孩子能夠自立,必須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在合適的環境下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在挫折中逐漸增強戰勝挫折的能力;始終讓孩子保持積極的心態,不自卑,才有信心面對挫折。

智慧心語

要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就要讓他在享受成功的同時也品嚐失敗的滋味。

俗話說:「人間沒有不凋謝的花,世間沒有不曲折的路。」父母要讓孩子理解挫折的意義,坦然面對,把挫折看成是激勵自己前進的墊腳石,從而增強意志。

同時,父母還應指引孩子多向自己的優勢方面發展,揚長避短。所以,美國父母經常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挫折教育,這樣才能更好地磨煉孩子的意志。

5.想磨煉意志?走,跑步去

近年來,不少父母正在努力把孩子塑造成一個有智商、財商和情商的優秀人才。而越來越多的美國父母開始注重培養孩子的體商,這不僅僅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好身體,還磨煉了孩子的意志。

美國人普遍認為,孩子的意志堅強了,才能更自立,他們鍛煉孩子抗挫能力有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多運動。因此,美國小孩從一出生就開始「鍛煉」。

眾所周知,日本和韓國流行「吃苦教育」——冬天跑步、雪地裡裸身站立,就是用這樣的方法鍛煉孩子堅強的毅力。

在美國,除冬天以外,出生僅兩個星期的嬰兒就被父母抱出屋子,在溫度適宜的環境下待上15分鐘,每天至少兩次。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抱出戶外的次數增多,時間延長,孩子的媽媽還會幫孩子活動活動四肢。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提早接觸大自然,有機會感受不同環境、天氣和溫度的刺激,從而促進孩子身心共同發展。

孩子長到四五歲時,美國父母會鼓勵孩子多結交一些熱愛運動、性格勇敢的小朋友,以便在他們的帶動下提高參與運動的主動性。有些父母還會給孩子聘請健身教練,挖掘孩子的運動天賦。

此外,美國父母不會強迫孩子去鍛煉,而是用自己的行動積極引導。有統計顯示,生長在不愛運動的家庭裡,孩子往往也是大懶蟲。所以在美國流行這麼一句口號:如果要孩子動起來,父母也必須動起來。

查爾斯河畔位於美國波士頓,在哈佛大學的邊上,河岸兩邊綠草茵茵,空氣新鮮,散發著泥土的清香。

不管是早上還是傍晚,晴天還是陰天,冬天還是夏天,都能看到一群穿著運動服的男女老少在跑步鍛煉,可見美國人對跑步的熱愛。

和其他不同種類的運動相比,跑步單一而枯燥,但很多美國人依然跑得興致勃勃。美國人對跑步的癡迷,從孩子身上就能看出來。

一次,查爾斯河畔即將在兩天之後舉行一次兒童馬拉松比賽,一大群孩子聚集在一起,認真聽著教練交代比賽相關事宜。

其中兩個美國小女孩聽得格外認真,這兩個女孩雖然只有十一二歲,卻已經是跑步老手了,接受跑步訓練已經有6年了。

兩個小女孩和許多其他孩子每週都要來俱樂部訓練4~5次,但大多數父母把孩子送到這裡的目的並不是要把他們培養成專業的運動員,只是讓孩子鍛煉身體。除了跑步,這裡也有別的運動項目。

參加這次兒童馬拉松賽的100多人中,大部分都是美國孩子,最大的18歲,最小的只有6歲。今年才7歲的小女孩詹妮看起來有些害羞,在父母的鼓勵下來報了名。她的爸爸說,詹妮來這訓練沒多久,但已經可以跑2000米了。

據美國父母所說,在美國,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跑步的習慣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孩子愛上跑步,和父母的言傳身教有關。

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美國人大衛·詹姆斯是當地一名律師,雖然工作忙碌,但他沒有放棄跑步,已經52歲的他看上去非常年輕,身材很好。其實,他參加的跑步比賽比許多專業運動員還要多。

鍾情於跑步的他,還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培養孩子對跑步的熱情。每天早上,他都會叫上三個兒女和他一起去跑步,誰要是不起來,就會被他從床上拉下來。

大衛的小兒子約翰身體不是很好,但他還是要求孩子天天去跑步。一次,他帶著兒子參加紐約市舉行的「五英里賽跑」,他跑得很順利,在同年齡組的比賽中他獲得了第二名,還得到了獎盃。

幾分鐘後,他聽到廣播喊約翰的名字,約翰也獲獎了,被授予「跑完全程的最小運動員」,這讓大衛十分高興。他走過去向兒子祝賀,還打趣說道:「這可讓我真委屈,你的獎盃竟然比我的大一倍。」

幾天以後,大衛的一個朋友聽說約翰獲獎就來問他:「那麼小的孩子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大衛一時不知道怎麼替孩子回答這個問題,把問題拋給了約翰自己。

約翰說,每次想停下來的時候,總感覺身邊有個聲音在對他說:別放棄,再堅持一會兒,馬上就勝利了。於是,他沒有中途放棄,堅持跑完了全程。

毫無疑問,堅持跑步培養了約翰戰勝困難、面對挫折的勇氣,同時讓他懂得了意志對一個人有多麼重要。

此外,跑步能引起孩子的心理變化,比如,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和一些比自己大的人參加比賽。在最後100米的衝刺階段,他超過了一個比自己大比自己強壯的成年人,這能使他產生一種成就感。

美國人羅傑·班尼斯特是第一個突破1英里賽跑4分鐘大關的人,一舉創造了人們二十年想打破的記錄。他說:「青春期是一個心理衝動和困惑的時期,在這幾年中,如果一個男孩經歷了一些考驗身心的巨大事件,他就能成功地經受住考驗。」

許多人不願意跑步,不是身體不允許,而是缺乏自信,沒有毅力。跑步還需要長期堅持,而堅持跑步才能夠磨煉意志,培養「輸得起」的性格。

在紐約市北端的范科蘭特公園曾經舉行了一次賽跑,參加比賽的男孩和女孩加起來有3400多名,有些孩子只有6歲。他們需要沿著跑道跑一英里半。這些孩子按年齡被分成若干個小組,小點的孩子排在前面,大點的孩子排在後面。

聽到比賽指令,他們像一窩蜂似的衝了出去。比賽結束後,在最小年齡組裡,有一個女孩奪得了該組冠軍。

在同年齡的男孩組中,有一個小男孩也出色地跑到了終點,他的速度比成年人還要快,相比他們的速度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表情。

在比賽過程中,他們相當賣力,一副拚命掙扎、不服輸的樣子。當衝過終點的一剎那,他們的臉上出現了自信而樂觀的笑容。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當跑步進行得很艱難的時候,年輕人不像成人那樣放慢速度或者停下來。如果把孩子和大人放在一起比賽,這些孩子的自尊心非常強,誰也不肯掉隊。這種意志和精神瞬間讓他們變得高大起來。

讓孩子參加跑步是一件好事,最重要的是持續不斷地堅持下去。美國父母通過跑步磨煉孩子的意志,中國的父母不妨也試試。

智慧心語

一些孩子並不是天生厭惡運動,可能由於身體上的缺陷而引起強烈的自卑感。對這些手腳不靈活、身材矮小、反應遲鈍、體質較差的孩子來說,要克服他們的自卑情緒,鼓勵他們動起來。

所以,美國父母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會大加讚賞,不會給孩子潑冷水,批評孩子沒毅力、沒恆心。他們明白,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會受益終身。

對此,美國父母會努力讓孩子明白「重在參與」才是最重要的。為了讓孩子對運動產生興趣,同意孩子經常改變運動項目,鼓勵孩子多關注體育信息,留意體育新聞,還親自帶孩子去看體育比賽,親臨現場。

6.鼓勵,這次做得真是超棒!

美國父母十分注重對孩子的表揚和鼓勵,這在整個社會是一種風氣。那麼,什麼時候給予孩子鼓勵最合適呢?當你的孩子第一次演講,緊張得說不出話來的時候,當你的孩子踢球一個也沒進的時候,當你的孩子做推銷員一份商品也沒推銷出去的時候……

無論是接受音樂、體育這樣的訓練,還是做成功一件事,美國父母都比中國父母愛鼓勵孩子。像「Good job(幹得好)、Good try(很好的嘗試)、You are great(你真棒)」這樣鼓勵孩子的話,美國父母時常掛在嘴邊。

吃晚餐時,當5歲的小孩將自己盤子中的事物吃得乾乾淨淨,他的爸爸媽媽就會非常高興地和他說:「親愛的,你今天太棒了,晚餐都吃完了。」

吃完飯後孩子在屋裡擺弄玩具,用積木搭了一座高樓時,父母會微笑著對他說:「寶貝,你可真能幹!」

孩子晚上按時睡覺了,爸爸媽媽會到他的房間和他道晚安:「好孩子,今天表現不錯,做個好夢,晚安!」這樣的鼓勵在美國家庭的一天當中經常聽得到。

美國心理學家艾琳·卡瑟拉曾經幫助很多人從低谷中走出來,重新生活。有人問她,幫助別人靠的是什麼?卡瑟拉毫不避諱地公開了她的秘訣,她說,這是一種神奇的方法,它能讓啞巴說出話來,讓灰心失望的人露出笑容,讓婚姻不幸的人破鏡重圓。無論是有心理疾病的人還是正常人,這種神奇的力量都是最有效的,這種神奇的力量就叫做「鼓勵的力量」。

有一個美國男孩,他的父母對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孩子,你真棒!」孩子總會自豪地回答:「嗯,爸爸媽媽,我可以的!」

這個男孩叫伊森,小小年紀就對家務活情有獨鍾。一到週末,他總是喜歡圍著媽媽,要求做這做那的。但是,因為他年齡小,而且很多活沒幹過,所以質量不高,他要是洗碗就弄得一片狼藉,要是拖地就把地板搞得像「花貓」。但媽媽從來不責備他,還很欣賞小伊森的勤奮精神。

一天,伊森還向全家宣佈:「從今以後,我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可是,自從伊森自己洗衣服開始,他的衣服總是洗不乾淨,由於他還沒學會用洗衣機,所以只能用手洗。洗了幾次,伊森有些厭煩了,他沮喪地對媽媽說:「媽媽,你還是教我用洗衣機吧,這太費事了,為什麼總也洗不乾淨?我是不是太笨了?」

媽媽笑著鼓勵他:「孩子,等你學會用手洗了我再教你用洗衣機。洗衣服不是什麼難事,你要努力。寶貝,你怎麼會笨呢,只是太急躁了,又沒有經驗。你需要耐心,再掌握一些技巧,這樣就好了。」

媽媽親自給伊森做了示範,伊森在媽媽的鼓勵下又增加了信心。過了一段時間,他拿著洗好的白襯衫給媽媽看:「媽媽,你看,我的襯衫白不白?」

「哦,親愛的,你這次做得簡直太棒了,我真為你驕傲!」媽媽一把抱住了伊森向他表示祝賀。

伊森在這次「挫折教育」中受益匪淺,他把感受寫在了日記裡:

我總是把事情想得太難,原來只要努力和堅持,洗乾淨一件衣服沒有那麼難。以後我要做好每一件事,努力做到更好。我感覺自己長大了許多……

對於孩子來說,失敗不是永遠的,只是偶然的。偶然的失敗並不是一件壞事,戰勝失敗和挫折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因此,父母要想真正地幫助孩子,不如在他遇到挫折時,多鼓勵他幾次,讓他積累抗挫能力的經驗。

有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把一條梭魚放進一個有許多小魚的魚缸裡,這些小魚就是它的食物,它只要一張嘴,就可以把它們吞進肚子裡。

過了幾天,科學家用一個玻璃杯罩住了梭魚。一開始,梭魚看到游來游去的小魚,都使勁衝上去,想吃掉它們,但每次都撞到瓶壁上。

慢慢地,梭魚變得安靜了許多,衝撞次數越來越少。最後,它終於放棄了,不再有任何捕食小魚的動作。

這時,科學家移走了罩住梭魚的玻璃杯,備受打擊的梭魚完全喪失了鬥志。無論眼前游過多少小魚,它都不會再張嘴。沒過幾天,這只梭魚就被活活餓死了。

幾次碰壁後,梭魚就開始對自己的捕魚能力產生了懷疑,最後終於被挫折打敗了。一個孩子從小到大,一點挫折都沒有是不可能的。如果在孩子受挫後沒有得到及時的鼓勵和疏導,甚至聽到父母的負面評價,就會漸漸對自己失去自信,就像那條梭魚,變得懦弱,遇到苦難就選擇退縮。

田野的父母都是老師,對田野的要求很高。儘管他還是個孩子,但父親經常對他提出各種要求,並在第一時間指出他哪裡做錯了。

田野八九歲的時候,看到別的小朋友學自行車,於是也想學。小孩學自行車最難的就是跨上自行車,為了能跨上去,田野不斷嘗試,吃了不少苦頭,有時跨上去了,卻蹬不到腳踏,經常連車帶人摔倒在地上。

在旁邊看著他練車的父親著急了,一看到田野摔倒,就忍不住唉聲歎氣,大聲訓斥他:「你怎麼這麼笨啊」,「這都學不會!」

田野聽到這些,也有些洩氣,父親越說他,他越害怕。在父親的罵聲中田野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連學自行車的心情都沒有了。

田野最後也沒有學會騎自行車,甚至一看到自行車就很反感,最後他把自行車放進了倉庫,沒有再碰一下。

美國的父母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幫助孩子度過難關的三個辦法,即調整、挑戰、承諾。

「調整」指的是對心理和情緒上的調整,讓孩子明白「困難並不是絕境」的道理。例如,孩子在模型比賽中失敗了,父母就幫孩子調整心態:「我知道你很難過,這個比賽看來很激烈,放鬆一下,下次我們再參加一次,好嗎?」

「挑戰」指對孩子的心理挑戰,讓孩子在困難面前表現出樂觀的一面。例如,父母這樣安慰考試失敗的孩子:「這次沒有考好,確實很令人傷心。但你是一個有上進心的孩子,每次都努力做得盡善盡美,我相信你下次考試會有出色的發揮。」

「承諾」指的是以承諾的方式讓孩子看到更長遠的意義。例如,孩子滿心歡喜想給爸媽準備早餐,卻做得一塌糊塗,父母這樣說:「你覺得沒做好讓我們很失望,其實不是這樣的,爸爸媽媽覺得你很了不起。因為你認真了,我們要感謝你。」

通過調整、挑戰和承諾,孩子的心理會產生巨大的轉變,由傷心、失望變為熱情、自信。事實上,父母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和挫折的重點,就是對孩子付出的努力做出正確評價,不管結果如何,重要的是他努力了。

挫折和失敗令人沮喪,而父母的諷刺和挖苦對孩子更是雪上加霜,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嚴重的自卑感,自我評價過低,結果真的成了一個做什麼都不行的孩子。而如果得到父母的鼓勵和肯定,孩子會坦然面對挫折,漸漸形成戰勝挫折的意志力。

此外,當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化險為夷時,父母也別吝惜鼓勵,用充滿愛的語氣對孩子說一句:「這次做得真是棒極了!」

智慧心語

挫折本身不能成就一個人,能成就人的是在困難和挫折中尋找到解決的辦法。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來自父母的鼓勵,這代表著認可和肯定。如果每一次挫折都能得到父母的鼓勵,那麼孩子會越來越有信心戰勝挫折,從而取得進步。為了培養孩子自信勇敢的個性,父母一定要多鼓勵孩子。

7.哭鬧無效,做錯就得改

美國家庭教育孩子的一個比較「狠心」的原則就是:哭鬧無效,做錯就得改。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總會提出許許多多的要求,一旦沒有得到滿足,就會以哭鬧的形式進行抗議。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美國父母會先耐心地教導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

例如,孩子執意想要某樣東西,被父母拒絕後,孩子一般會哭鬧。這時,美國父母會堅持自己的做法,絕不心軟,一邊安慰孩子,一邊告訴他應該怎麼做才能得到這樣東西,並不斷強化這種思想,使孩子暫時能夠控制情緒,而不是一味哭鬧,亂發脾氣。

在中國,孩子一哭,父母就沒了主意,盡量滿足他的要求。長期縱容孩子的這種行為,孩子就會變得任性,遇到問題只知道用哭來解決。

下面是三篇來自一位老人的日記,從一個中國奶奶眼中,我們將會清楚地認識到美國父母是如何對付孩子哭鬧的。

2008年4月23日

美國父母對孩子的嚴厲讓我大開眼界,原來美國孩子並不像中國孩子那樣自由,他們有時候必須得聽父母的。

我的兒媳安娜和她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聽說我來美國了,他們特地開車來看望我。家裡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我的孫子傑森很興奮,跑來跑去的。他在玩沙子的小桶裡裝滿了水,提到了屋裡四處走動。

安娜警告他不可以把水灑到地板上,傑森好像沒聽見一樣,還是自顧自地玩。最後,傑森不小心把水桶踢翻了,水灑得到處都是。傑森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還光著腳踩水玩,在大家面前做怪臉。

不一會兒,他的褲子全濕了。我擔心安娜要責怪他,趕緊找來拖把擦地。安娜看見了,從我手中搶過拖把塞到傑森手裡,對他說:「現在把地給我拖干,然後把褲子脫下來自己洗乾淨。」

傑森這下可不幹了,坐在地上又哭又鬧。安娜二話不說,直接把他拎起來關進了儲藏室。我們聽到傑森在裡面號啕大哭,聲音驚天動地,還傳來砸門的聲音。我心疼極了,想進去把傑森放出來。但傑森的外祖母卻衝我搖搖頭,說:「這是安娜的事,我們最好不要管。」

過了一會兒,傑森不哭了,他在儲藏室裡大聲叫喊:「媽媽,放我出去吧。」

安娜站在門口問他:「知道我為什麼把你關進去嗎?」

「我知道了,我錯了,媽媽。」

聽到孩子這樣說,安娜這才把門打開,傑森從儲藏室裡慢悠悠地走出來,臉上還掛著淚珠。他拿起比它高出許多的拖把吃力地將地上的水擦乾淨,然後脫下褲子,走進衛生間洗了起來。我簡直愣住了,傑森的外公外婆看著我,只是笑笑沒有說話。

這件事讓我深有感觸。在中國家庭,父母要是對孩子要求苛刻或對他加以管教,就會引起一場大人之間的戰爭。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齊上陣,指責大人,護著小的,鬧得雞飛狗跳。

後來,我和傑森的外公外婆重新提起這件事時,傑森的外婆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美國父母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尊重他們的方式,還有,孩子犯錯就必須改正,哭鬧起不到效果,要是連這點小委屈都受不了,那以後也經不起大風大浪。

2008年6月1日

今天是兒童節,雖然美國孩子不怎麼過「六一」(美國孩子很快樂,天天像過節,所以沒什麼節日氣氛),但我們大家還是決定慶祝一下。

就在我們擺好飯菜,坐下來準備開動的時候,傑森突然開始鬧起來:「我要坐奶奶那裡,我喜歡坐那個位置。」

安娜過來勸他,傑森還是鬧,這時我的兒子突然變得嚴肅起來:「不聽話,就別吃了,回自己房間待著去!」

我暗自偷笑,兒子什麼時候也學會這招了。傑森還真是固執,流著眼淚上樓了。我連忙說:「趕緊讓孩子回來吧,今天是孩子的節日,別鬧了,讓他坐這來!」兒子卻說:「這樣會寵壞他的。」

過了十幾分鐘,傑森下了樓,兒子問:「現在好了嗎?」

傑森點了點頭,然後走過來向我道歉。我還想讓他過來坐在我這裡,但我知道兒子和安娜是不會同意的。

2008年8月20日

回國前夕,我又一次見識到了美國父母的狠心。

在國內,父母是孩子的貼身保鏢,滿足孩子是每個媽媽寵愛孩子的殺手鑭。然而,在美國,情況卻不是如此。

剛到舊金山,安娜和我去超市採購生活用品。有一個美國母親領著一個大約只有3歲的小男孩,小男孩看到玩具貨架上的水槍,要媽媽給他買,媽媽沒有理他。於是他就抱著水槍在地上大聲哭鬧:「我要這個!媽媽你給我買了吧!」

媽媽哄了他一會兒,但小男孩仍沒有停止哭泣。此時,那位媽媽突然抓著孩子的肩膀把他從地上提了起來,嚴肅地說:「彼得,看著我,媽媽說不行就是不行!」

小男孩沒有抬頭,這位美國媽媽再次命令他:「彼得,請把頭抬起來!」

小男孩可憐巴巴地抬起頭看著媽媽,乖乖把玩具送了回去。

一旁的安娜對我說,一味遷就孩子,他們會得寸進尺。父母批評或懲罰孩子是讓孩子知道,他所做的事並不總是對的,給他點教訓,他以後就知道該怎麼做,不然將來遇到類似事情,沒有人遷就他,那時他才真地承受不住。

這位中國奶奶有著中國人傳統的思想,卻也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了美國人的教子方法。

在美國家庭教育中,父母常採用一種叫做「計時隔離(也叫關禁閉)」的方法來對付不聽話的孩子,這對孩子來說是最嚴厲的懲罰方式。例如,當孩子不老實或者和別的孩子打架,父母就會把他關進臥室,讓他獨自待上10分鐘。禁閉期間,孩子不能吃零食,不能看電視、打遊戲機,必須老老實實待在家裡。10分鐘一到,父母會準時把他放出來,並教育孩子改正缺點,這種教育方法對孩子很有震懾力。

美國家庭中,父母要隨時對小孩進行監護,孩子很少被孤立。所以,一旦將孩子隔離,孩子會感到孤立無助,備受冷落,從心理上讓他產生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孩子是「群體動物」,把他從群體中隔離出來,使他感到被區別對待了,心理很不平衡。

美國父母認為,孩子從小就該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錯了應該受到懲罰,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而不是用哭鬧解決一切。

在中國,孩子把「哭」當成最好的武器,只要一哭,父母就立刻滿足他的要求,也常見到中國父母嚴厲地對哭鬧的孩子說「你不能給我添麻煩」或「把你的嘴閉上」之類的話。如果孩子已經習慣用哭和大人交流,那麼為達到目的,他們會哭很長時間堅決不妥協。

美國丹佛大學曾經對一群4歲的孩子做過一項小實驗,給他們每人一顆好吃的糖果,並告訴他們,如能堅持15分鐘以後再吃,就可以得到第二顆糖果。結果,有三分之二的孩子等不及,將糖果吃掉了。

等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再去調查,發現多等15分鐘的孩子比那些不願意等待的孩子要優秀。這說明那些等待的孩子做事更冷靜,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有自己的原則。

如果父母沒辦法讓孩子學會冷靜,不僅現在給大人製造麻煩,長大以後自己也會遇到更多的麻煩。

孩子受不了一點委屈,遇到問題就哭鬧耍賴,以後如何能經受得住大的挫折?因為,走出家庭,沒有人會在意他的哭鬧。

做父母的一定要堅持住,對他的哭鬧視而不見,讓孩子去鬧。很快孩子就會發現哭鬧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就會停止哭鬧,控制自己的情緒與慾望。若是父母讓一小步,孩子就會沒完沒了,同時他也失去了解決問題和困難的機會。

智慧心語

適當地接受一些挫折會使人努力抗爭,使人「越挫越勇」,這樣才能在逆境中成長。挫折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一筆財富,當自己的行為受到阻止了,遇到阻力了,對孩子來說受到了傷害,行為失敗了,而父母的制止正是對孩子經受打擊的一次考驗。讓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挫折也就不是挫折了。

8.沒關係,誰沒遭到過朋友的拋棄

「友誼挫折」是孩子在人際關係中,遇到的情感方面的挫折。它會使孩子出現情緒低落、行動遲鈍等消極反應。友誼挫折在成人的社交中經常遇到,孩子當然也不例外,如果處理不好,會大大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影響身心健康。

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必然會遇到這個問題,如果父母不及時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學習,還會影響孩子正常的社交活動,尤其是被朋友拋棄過的孩子,一定會經歷一段難以想像的情感黑暗期。

通常的反應是:情緒消極,經常垂頭喪氣,對他人採取退避的方式等。父母要消除孩子在友誼挫折中出現的這種消極反應,需要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孩子勇敢去面對挫折,讓孩子從挫折的陰影中走出來。

對孩子來說,任何一個朋友都值得珍惜,因為孩子的心靈是最純真、真摯的,一旦遇到被要好的朋友拋棄,他們就會心痛不已,這要比考試成績不理想、摔了一個大跟頭等,還要讓他們難過。

打個比方,在中國,如果孩子的朋友搬家了,孩子告訴父母他很傷心,即使父母安慰孩子以後可以用打電話,或是通信的方式來繼續保持聯繫,但孩子仍然會很傷心,這就是孩子純潔的感情。

如果是美國父母,他們大多會這樣和孩子溝通:

「我最好的朋友搬家了。」孩子說。

「哦,是嗎?真沒想到。你們在一起挺開心的。」爸爸回答。

「他怎麼可以拋下我不管。」孩子說。

「失去朋友是挺難過的。」爸爸回答。

也就說,美國父母會直接幫助孩子說出內心的感受,選擇一種很巧妙的方式來安慰孩子,這樣孩子心裡的複雜情緒就會減少很多。但中國父母卻不會這麼做,中國父母總是強調客觀因素,只會讓孩子因為得不到理解而覺得更加難過。

每個孩子都渴望獲得真誠的友誼,期望朋友能給予自己溫暖和幫助。但是,友誼需要兩個人共同去維護。許多時候,由於孩子社交能力不足或環境發生改變,導致情感偏離,喜歡上新朋友,而忽略了舊朋友。這樣,舊朋友就會有被拋棄的感覺,從而感到很傷心。此後雙方就會彼此疏遠起來,逐漸形同陌路,並且各自有了新的朋友。

也許多年以後,雙方又在某個場合見面,很有可能「再續前緣」,這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要經歷的必要過程。

當然,儘管如此,父母也不可忽視孩子的朋友在孩子生活中的重要性,父母要做孩子堅強的後盾,在孩子與朋友鬧變扭時,甚至失去朋友時,及時撫慰孩子受傷的心靈,同時告訴他:「任何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各種情感挫折,這是你必須要面臨的事情。」

7歲的愛麗絲告訴媽媽她再也不想去上學了,愛麗絲的媽媽也注意到了,最近女兒從學校回來後脾氣很壞,還經常抱怨作業太難而不想寫作業,因此她的成績開始下滑,有好幾次,在上學前喊肚子痛,媽媽便詢問她原因。

愛麗絲說:「媽媽,瑪莎不要我了!」說完就大哭起來。在和媽媽進行很長時間的一段哭訴後,媽媽得知,愛麗絲的最要好的朋友瑪莎,結交了一個新朋友,那個新朋友學習很好,長得也很可愛,愛麗絲覺得瑪莎背叛了她,所以感到很傷心、失落。

媽媽也認識瑪莎,知道瑪莎是個熱情、開朗的好孩子,她不相信瑪莎會平白無故就不和愛麗絲玩,其中一定有什麼原因。

媽媽對愛麗絲說:「我想聽聽瑪莎為什麼和新朋友玩,而不和你玩了?」愛麗絲擦擦眼淚,又想了想,她告訴了媽媽她的一些想法和猜測。原來,瑪莎的新朋友是班裡的班長,因為前一陣子一直在感冒,瑪莎又是她的同桌,便擔任起幫助她處理班級事務的任務,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兩個人確實比以前熟絡了很多。

愛麗絲看到瑪莎和班長越來越好,就不開心了,由於生氣,她也不怎麼搭理瑪莎了。她認為是瑪莎的問題,才將雙方的關係疏遠很多,所以想要瑪莎主動向她道歉,這樣才能重歸於好。可是讓愛麗絲沒有想到的是,瑪莎到最後也不搭理她了。

媽媽瞭解到事情的原委以後,幫助愛麗絲分析了一下原因,她首先讚揚了瑪莎有樂於助人的好品格,並讓愛麗絲多向瑪莎學習。其次,媽媽告訴愛麗絲,瑪莎並沒有拋棄她,而是她把瑪莎給拋棄了,是她最開始不願意搭理瑪莎的。最後,媽媽跟愛麗絲說:「瑪莎此時,一定和你一樣傷心,因為她會認為是你拋棄了她!」

愛麗絲聽完媽媽的話後,突然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於是主動找到瑪莎,並向瑪莎道了歉,兩個人又像以前那樣要好了。

失去朋友的確讓人傷心,但父母應盡快讓孩子從傷心中走出來。孩子的友情,也充滿誤會,父母要幫助孩子解開誤會,不要一聽到孩子說「被拋棄」了,就隨著孩子的思路去想那個「拋棄人」的小孩是有多可惡!

當然,如果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朋友故意遠離」的情況,父母該怎樣做呢?

史迪文是瑞恩幼兒園的同學,後來又和瑞恩進入同一所小學而且還是同班,兩個孩子的媽媽都為他們倆開心,告訴他們要好好相處。但是半年過去了,瑞恩的媽媽發現了一些問題。

瑞恩從小就是一個性格溫順的孩子,從不打架罵人,甚至連自我保護的能力都很弱。媽媽一直以為瑞恩和史迪文因為是好朋友的原因,會心往一處使,共同「抵禦外敵」。可事實並非如此。

事實上,在剛上學沒多久,瑞恩就和媽媽說,史迪文變了,不像幼兒園時那麼友好了,現在不但不愛和他玩,還喜歡打鬧,他很無奈。媽媽覺得瑞恩太敏感了,說:「你們是好朋友啊,可能比較熟悉,和別的同學不熟悉,所以才喜歡和你鬧吧。」

沒過幾天,瑞恩說史迪文確實很過分,做早操的時候,史迪文故意把腿抬高踢他的屁股,他怕老師看到也不敢反抗;每當下課的時候,史迪文看見他就會撲上來,如果瑞恩沒躲開,史迪文就會把他撲倒在地。這才引起媽媽的重視。

史迪文是一年級中最高最胖的男生,他平時總是愛和四五個男孩湊在一起。他們共同的興趣就是捉弄那些比較老實的同學。上小學沒多久,史迪文就開始拿瑞恩當娛樂的對象,跟他打打鬧鬧,有時還取笑他。

瑞恩很討厭史迪文這樣做,他認為史迪文違反了做朋友的原則,即使這樣,他卻沒有毀壞原則,而是對史迪文從不反抗。

瑞恩媽媽覺得史迪文這樣做不對,就向老師反映了這個情況,平靜了一段時間後,史迪文故伎重演,還發明了新花招——故意搶走瑞恩的眼鏡。這樣,瑞恩的眼鏡很快就摔壞了。

瑞恩的媽媽找到史迪文的媽媽,說了這些事,並希望史迪文媽媽和她一起努力,重新修好兩個孩子的友情,得到史迪文媽媽的贊同。

一次,史迪文因為發燒三天沒有上學,瑞恩在媽媽的鼓動下,拿著史迪文最喜歡的零食來看望史迪文,這讓史迪文很高心,他回想之前對瑞恩的不好行為,感到很羞愧。

之後,經過兩個媽媽的共同努力,他們又成為了好朋友。

當孩子在交友過程中遇到挫折時,不但心情低落,還可能失去信心。這時候,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此時的心情,然後再幫他化解煩惱。

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分析產生友誼挫折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幫孩子戰勝友誼挫折帶來的負面情緒。

如果孩子的挫折感是他的錯誤判斷,父母應告訴孩子,遇到問題時不要著急,也不能憑自己的主觀判斷亂做猜想,以免加深朋友之間的誤解。

若是由於分歧而造成的,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生活方式、思想觀點、行為模式等出現分歧是很正常的,這樣的分歧只能求大同存小異,而不應該過分憂慮。如果發現對方的品格有問題,那麼就應該勸告對方,對方若能改正,則可以繼續保持友誼,否則,就可以中止友誼。

如果孩子和朋友的友誼真的無法繼續維持了,父母要開導孩子,比如「你以後還可以有許多朋友」、「沒關係,你不是還有明明和小麗嘛,他們也都是你的好朋友」、「每個人都會有許多朋友,你也可以再找新的朋友」等。這樣的開導會讓孩子豁然開朗,勇敢面對失去朋友的挫折感。

智慧心語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有很多,對孩子來說,友誼是那麼重要,失去友誼又是那麼讓人傷心。

孩子的感情是最純真的,而家人的溫情與支持是孩子維持純真心靈的來源,父母希望孩子能夠一切順利,但挫折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對待挫折時,一定不能讓孩子選擇躲避,唯有勇敢面對才能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