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法國父母這樣教孩子樂觀 > 第三章 愉快社交:帶孩子「走出去」,沐浴友誼的陽光 >

第三章 愉快社交:帶孩子「走出去」,沐浴友誼的陽光

1.只要不是十分嚴肅的場合,都帶孩子參加

在浪漫的晚會中,交響樂想起的那一瞬間,你會看到法國孩子穿著公主裙和紳士服像個小大人一樣出現在你的眼前,在氣氛融洽又活力四射的KTV練歌房裡,你會聽到稚嫩的童聲唱著法國最可愛的兒歌《mignon mignon》,甚至是在法國街頭的酒吧裡,你也能看到孩子戴著面具和父母一起參加假面舞會……

如果你身在法國,看到這樣的情形時千萬別覺得奇怪,也不要認為法國家長很不負責任,因為這就是他們培養孩子的方式,只要不是十分嚴肅的場合,他們都會帶著孩子參加。

曾在《性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上看過這樣一項調查:社交活動不僅能幫助你結識許多朋友,還能讓你變得聰明。不僅如此,還有研究證明社交越多的人認知水平越高。

法國父母對此深信不疑,他們認為帶孩子參加各類活動能開拓孩子的視野,增長見識,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法國父母很熱衷於帶孩子參加各類活動,例如露天晚會、KTV、婚禮以及戶外活動等,讓孩子在參加活動的同時,結交好朋友。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給孩子表現自己和發現自身優點的機會。

有些家長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喜歡與他人交往、不喜歡去熱鬧的場合、不喜歡跟他人打招呼等,這些都是自閉的表現。但是,即使很多家長絞盡腦汁,也分析不出到底是什麼原因。

這一切都是因為什麼呢?下面的一個案例會帶給你很多啟發:

炎炎平時在家的時候總能表現得很好,算得上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可是一出家門就變得羞澀起來,每次遇到熟人,媽媽讓炎炎叫「伯伯、阿姨、爺爺、奶奶」時,炎炎總是低著頭,小臉漲得通紅,一聲不吭。

為此,炎炎媽媽在熟人面前總覺得不好意思,同時也很擔心,覺得炎炎這麼害羞,以後會不會成為一個不講禮貌的人。據炎炎的班主任說,炎炎在學校也不愛和同學交往,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也很少提問,學習很被動,所以成績也不是很理想。

而最讓炎炎媽媽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孩子在家很活潑,一見生人就羞澀呢?

班主任問:「你們平時怎樣安排孩子的課外生活呢?」

對此,炎炎媽媽解釋說由於工作忙,她和愛人常常有應酬,所以孩子一般都是爺爺奶奶給帶。平時炎炎總是在家看動畫片、複習功課,家人很少帶她出去玩。並且,炎炎媽媽也認為一些場合併不適合帶孩子出席。

同樣在法國:

在艾米父母的記憶中,艾米從小就比較開朗,喜歡和別人相處,無論是家裡來了朋友,還是父母帶她去參加各種活動,艾米都有辦法讓自己成為焦點。

艾米很喜歡表現自己,她會唱歌,有時還會給爸爸媽媽的朋友表演舞曲,或者是帶著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她熟悉各種場合,小小年紀就成了善於交際的「小天使」。

不僅如此,艾米見多識廣,大人們談論的話題她也能對上幾句,常引得父母朋友哈哈大笑,忍不住要誇她幾句。艾米性格開朗,在班級裡也喜歡和同學、老師打成一片,她興趣廣泛,還是班裡的班長,雖然她總是出去玩,但由於學習效率高的原因,她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有人問艾米的父母,如何教育出一個如此優秀的孩子呢?艾米的媽媽笑了笑,說道:「其實沒什麼訣竅,我們就是喜歡帶孩子參加各種活動,讓她多接觸人群,多與人交往,培養她良好的性格,還能很好地打開她的思路,我想這對她的學習很有幫助吧。」

通過上述兩個案例的對比,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中法兩國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的差異。很顯然,中國父母對孩子採用「封閉式」的管理,而法國父母則是「開放式」教育。事實證明,「開放式」的教育很成功,完全擊敗了「封閉式」管理。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法國孩子比中國孩子要積極樂觀的原因。不得不說,法國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的確值得借鑒。有研究表明:孩童時期的交往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關鍵作用,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社會,對孩子人格的健全和身心健康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都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也只有與同伴交往,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才能凸顯出來。如果孩子不與人交往,心理發展就不健全,或者是不知道如何跟人交往,常常會引發衝突。

事實上,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後天養成的,正是在這種不斷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孩子才能漸漸成長,逐漸形成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所以,法國父母重視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他們通常會在孩子參加各類活動時鼓勵他們與人交往。與此同時,父母還喜歡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例如他們讓孩子去接觸大自然,帶孩子放風箏、植樹、去農場摘果子、騎車、滑雪等。

通過戶外活動,孩子們不僅開闊了眼界,認識外界許多事物,還能發展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家長回家後可以跟孩子一起交流,讓孩子回顧這一天的所見所聞,允許他們發表不同的意見。

法國家長不僅重視帶孩子參加各類活動,即使是平時也很注意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例如遇到朋友或者同事時,法國家長都會把孩子正式介紹給他們,同時也會把對方介紹給孩子。

不僅如此,法國父母還會帶孩子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想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孩子,或者是讓孩子為貧窮受災的人群捐款捐衣捐物。通過這些活動,能更好地培養孩子同情弱者的善良之心,從而養成孩子與人為善的美德。

其實,多帶孩子參加活動的好處遠遠不止於此,還能夠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為親情架起溝通的橋樑,尤其是對那些喜歡宅在家上網打遊戲、看電視的孩子,有很好的預防、緩解的作用。

有關研究也表明,孩子頻繁參加活動,不僅性格會變得越來越開朗,而且還有助於他們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多參加活動,為孩子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平台,幫助他們認識這豐富多彩的世界。

哪些活動父母可以帶孩子參加呢?

第一,帶孩子參加增進親子關係的夏令營活動,活動中通過孩子和家長的親密接觸,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同時,通過夏令營這一組織,讓孩子結交更多的小朋友,在與其他小朋友共同協作的同時,明白團結的重要性。

第二,帶孩子參加公益活動,例如,可以去敬老院,讓孩子在無形中學會感恩,學會怎樣孝敬老人。或者是帶孩子去孤兒院,讓他們明白自己的生活有多幸福,同時認識到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不幸的孩子需要幫助。

第三,帶孩子去參加一些社區的表演秀,例如小型演唱會,讓孩子在參與的過程中表現自己。

第四,帶孩子參加一些科普活動,物理知識活動或者化學知識的活動,讓孩子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學到知識,既能開闊他的眼界,還能增長見識。

第五,帶孩子參加自己朋友的聚會,讓孩子見識各種各樣的場合,通過和不同的大人、小朋友打交道,克服恐懼心理。

現代社會注重合作,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越來越重要,如果沒有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是不可能與別人融洽溝通的,更談不上什麼合作了。

一個人的社會交往能力是否優秀,對他的整體能力的發揮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家長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要因此耽誤了孩子的發展。

快樂妙語

歌德說:「人不能孤獨,他需要社會。」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能給人生帶來快樂,還能幫助人走向成功。

可是很多有才華的孩子,都因為不合群而感到孤獨,他們在處理人際關係時總是不知所措,常常懊惱自己錯失良機,製造出所謂的「懷才不遇」。相反,那些處理人際關係的「高手」,他們性格樂觀積極,總能博得大家的喜歡。

未來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互助的社會,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對一個人的發展非常重要。所以,中國家長要多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只要不是十分嚴肅的場合,都可以帶孩子參加。

2.參加聚會,鍛煉孩子的獨立性

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個小山村裡,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爺爺,他沒別的本事,就是會種樹,他種的樹每棵都枝繁葉茂的,長得特別好。

同村的人都很奇怪,於是便向他請教:「為什麼您的樹長得這麼好呢?」

老爺爺回答:「我其實沒什麼竅門,只是覺得種樹要順應樹木的天性,培的土不能過多,當然水也不可多澆。」

而有的人,總是擔心樹長不好,一天到晚看幾遍也不肯作罷,還要不時掐掐樹皮和樹葉,晃晃樹根。正是這種過分的照顧,反而違背了樹的天性,妨礙了樹的自然生長。

種樹尚且如此,培養孩子難道不是這樣嗎?可以說,孩子們都是天才,但需要父母給他們充分的自由和發展的空間,孩子才能長大長好。

在中國,很多父母忽略了這一點,習慣為孩子安排一切,不給他們空間,甚至有的父母怕其他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帶壞,而做出把孩子關在家裡的事情。有的父母更為誇張,如同學聚會、組織春遊等活動通通不讓孩子參加。家長以為這是對孩子的愛,怕耽誤學習,怕孩子出現安全問題等,怎一個「怕」字了得……

即使有的家長同意孩子出去,也會全程陪伴。

法國父母就絕對不會這樣做,他們尊重孩子的自由,更不會限制孩子的行動,相反,法國父母鼓勵孩子去和同伴玩耍、參加聚會以及各種活動。可以說,法國父母培養孩子,完全是以讓孩子更好地去適應社會的角度為出發點的。

法國父母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所以,會從小鍛煉他們的各種能力,例如自己動手修壞的玩具車,週末去參加勞動等。最重要的一點是,法國父母從不限制孩子的行動自由,孩子可以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

法國孩子約翰過生日,他準備在家裡舉辦一個Party,邀請同學和夥伴們共同來家裡為他慶祝,於是便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母。

約翰的父母很支持,他們認為孩子的生日怎樣過,他自己拿主意就好。

因為要提前準備Party時用到的各種食物和飲料,父親讓約翰確定邀請的人數以及同學的名字和性別。約翰父母很用心,在徵求約翰的同意下提前做好了請柬,上面寫了被邀請孩子的名字,Party開始的時間和地點,還有家裡的電話。另外,請柬上面的圖案設計也是約翰的一張卡通的大頭像。

約翰那些被邀請的同學,都需要得到父母的同意才能來到約翰家,所以約翰分別交代了一下同學們,說如果他們的父母同意,就請親自往約翰家裡打個電話,告知約翰的父母即可。

由於約翰的同學們年紀還小,所以生日禮物一般都是由他們的父母準備的,這表示對約翰的尊重。而家長要做的,除了準備禮物外,就是負責接送孩子,他們並不會參與到Party中,直到Party結束,他們再來接孩子回家。而在約翰家裡發生的一切,父母一般都會不聞不問。

這在中國人看來,完全是種放任孩子的做法,但法國人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孩子既然是家庭中的一員,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他們有權利掌握自己的行動自由,任何人都不能橫加阻攔,並且,給孩子自由也是給孩子尊重的表現。

法國人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尊重別人,怎樣與朋友互相信任,讓孩子知道他的地位和大人是平等的,是享有人身自由的權利的。古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父母給孩子留下任何財產,都不如培養孩子能夠獨立生活的本領,所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非常重要。

沒有行動的自由,就不會有思想的自由。青少年時期正是孩子精力旺盛的時期,如果把孩子置身到一個與他們身份、想法不協調的地方,或是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嚴格的限制,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孩子的世界很單純,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們一點點地去學習。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獨自面對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做選擇,獨立完成各項事情。

柏拉圖曾說:「教育者只能給予推動,使學生自己去找到必須認識的東西。」

所以,家長應該放手,向法國父母學習,讓孩子多嘗試新鮮事物,自己探索,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選擇,讓他們順應天性,自然發展。

怎麼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呢?

第一,要學會看懂孩子的心思,時刻關注孩子要表達的思想,珍惜孩子的自我獨立意向,鼓勵他們養成良好的獨立生活習慣。

第二,家長要注意不要過分溺愛和保護孩子。例如,給孩子獨立的臥室,不與父母同住一屋,這是孩子獨立的開始。

第三,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要自己動手,如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房間自己打掃;不用家長幫忙或催促,主動整理書包,自己穿衣吃飯;有義務承擔家庭中力所能及的事。家長要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等。

第四,家長還要注意給孩子灌輸獨立自主的思想,讓孩子從小就有這方面的意識。

快樂妙語

有一首歌唱道:「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所以,家長能讓孩子飛得更高更快的時候,也要學會適時「放手」。獨立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生活能力,是人的成長本能,家長應該給孩子獨立的機會,讓他們學會基本的生存能力。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孩子只有學會了獨立自主的生存能力,才能在以後的成長道路中少走彎路。

相反,那些獨立生活能力差的孩子,遇事總是喜歡讓別人幫忙,生活一塌糊塗,常常不知所措,很容易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3.孩子與別人發生衝突,父母視而不見

某幼兒園裡,小軍趁圓圓不注意,搶了圓圓的書包,還邊跑邊喊:「來追我啊,來追我啊!噢,追不到嘍!我把你的書包扔廁所嘍!」圓圓氣得嗚嗚地哭了起來,只能眼睜睜地看小軍把她的書包扔在廁所旁邊。

這樣的情景也時常發生:

某個週末的下午,夏洛特帶幾個好夥伴到他家玩,本來幾個人關係挺好,玩得也很開心。但是,沒過一會兒,幾個孩子便互相搶起玩具來。

原來,夏洛特他們在玩過家家,其中三個小朋友都想扮「爸爸」的角色,都爭搶著一個皮帶的道具,不過幾個孩子只搶了一會兒,就自然地和好了,然後又蹦蹦跳跳玩在一起了。

孩子跟同齡人交往中,經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這就是小孩子之間的矛盾。面對這樣的情景,家長會怎麼做呢?

相信大多數中國父母會上前阻止或者批評那個稍微強勢一些的孩子,或者直接把參與矛盾的孩子一同教訓一番。有的父母還會因為怕孩子打架而受傷,去包庇自己的孩子,幫助孩子做到「不吃虧」,這些都是不對的。

法國父母是絕對不會像中國父母那樣的,他們認為這是孩子之間正常的社交行為,是善意的。小軍搶圓圓的書包,其實是想和圓圓一起玩,而夏洛特和同伴,正是在這種爭搶遊戲中昇華了友誼,只是這麼簡單而已。

小燕讀一年級,是班上年紀最小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常常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負,尤其是同桌小林的欺負。

有一次,她又被小林戲弄,小林總喜歡把她的文具盒和書本藏起來,放在垃圾桶或者老師的講台下,讓她找不到,小燕每次被小林這樣捉弄,都會哭著跑回家。

小燕將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媽媽,媽媽心疼之餘,這樣教育小燕,說:「以後別理他了。如果他再欺負你,你就立刻用同樣的方式來對他!」

在媽媽的「教導」下,小燕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小燕了,她變成了一個愛欺負別人的小燕,她和當初的小林一樣,也喜歡上製造各種惡作劇了,如果有人不小心得罪了她,她會一言不發地以同樣的方式還回來。例如,前排的小寧不小心將她的書碰到了地上,小燕立刻就將小寧的書扔到地上。

此後在班級裡,小燕越來越不受歡迎,因為沒有同伴玩,她的性格也越來越孤僻。

父母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不應該給孩子灌輸攻擊對方、唯我獨尊的思想,而例子中小燕顯然是受到了媽媽的「教導」後,才那麼「膽大妄為」的。

法國父母就不會這樣做。在法國,遇到這種情況,父母會認為這是孩子和同伴交往中必然會發生、不可避免的現象,所以,他們並不會把孩子之間的衝突看得太嚴重,更不會像中國父母那樣直接介入到孩子的衝突中來。

法國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那些在兒童時代難以接受批評的孩子,長大後也大多會對批評持『厭惡』或乾脆『抗拒』的消極態度。」

孩子與同齡人交往,發生衝突在所難免,但小孩子之間打打鬧鬧是很平常的事情,大人們不必大驚小怪,更沒必要插手孩子之間的衝突。其實,孩子之間有衝突並非都是壞事,只有在衝突中,孩子才能懂得對他人尊重和謙讓,並在衝突中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在以後的生活中,有意識地會用「不衝突」的方式解決問題。

有一年春天,馬先生到法國參加國際畫展,在好朋友凱文家借住,凱文一家人熱情地歡迎了馬先生。這天晚上,凱文家的兩個小傢伙為了爭搶三明治而打了起來。

事情是這樣的:

因為火腿沒有了,只有熏雞肉,凱文做了四個三明治,只有一個是火腿的,但兩個小傢伙都想吃火腿三明治,大兒子手快先搶到便咬了一口,小兒子也想吃,於是跟哥哥搶了起來。兩個孩子就這樣打起來了,馬先生正準備將兩個小傢伙拉開,但凱文卻制止了他,並說:「不用管,讓他們打!」看到凱文保持旁觀的態度,馬先生疑惑了好一會兒。

顯而易見,凱文的小兒子打不過大兒子,兩個孩子打了一陣後便陷入僵局。由於哥哥有力氣又有經驗,他把持著制服弟弟的力度,並不過分,弟弟因為完全不是哥哥的對手,但眼睛裡充滿了不服氣。就這樣,持續了好一會兒,哥哥放手了,而弟弟也走到了一邊。

事後,凱文告訴我,孩子打架,大人最好不要插手。他認為孩子之所以會打架正是說明了他們身上有那種不可遏制的「成長怒火」,而在他們發生衝突的整個過程中,孩子會對自身的認知、情感和行為等都上升到另一個高度,這對孩子的人際交往、待人態度和情緒宣洩都起到積極作用,是孩子的寶貴財富。

這也是法國家長一般不會阻止孩子的衝突行為的原因。當然,他們會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裝作視而不見,任由孩子打鬧推搡。但這絕不是說法國父母就是對孩子純粹的不管不問。

事實上,孩子有能力解決自己的衝突問題,不一定要成年人來為他們解決。法國父母明白,在什麼時候應該視而不見,什麼時候需要調和孩子之間的矛盾。

所以,家長要注意,當孩子之間產生爭吵時,不要大驚小怪,也不要立刻插手,而要讓孩子「獨自」去面對,去學會如何解決和同伴間的交往問題。

家長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學習和嘗試運用一些方法自己解決問題,所以不必過多干涉,而是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讓他們盡情展現自己,家長要做的只是給孩子講明道理,循循善誘,這樣就足夠了。

那麼,孩子與別人發生衝突,父母具體要怎麼辦呢?

第一,能不管就不管。孩子們在一起玩,發生衝突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像大人發生矛盾那樣是真的生氣,孩子之間發生「鬥爭」大部分都是一會兒就會煙消雲散了,所以家長沒必要大驚小怪,靜觀其變就可以了。

第二,如果孩子間的衝突「升級」了,大人就不能坐視不管了。兩個人之間有矛盾,錯不在一個人,孩子也一樣,所以家長應該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認真傾聽他們的解釋,然後做進一步協調。

第三,家長應該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讓孩子們選擇決定該如何化解矛盾,取一種折中的辦法,讓孩子提早學會處理矛盾。

第四,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教導孩子明事理,避免與他人發生矛盾。

快樂妙語

孩子之間有矛盾是很正常的,孩子之間發生衝突,也不過是一時的,家長不要急著插手,反而要學會放手,給孩子自己解決矛盾的機會。孩子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會逐步增強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任何一個父母都要正確把握好孩子之間的衝突問題,在保證孩子衝突不升級、人身不受到傷害的情況下,讓他們自己解決。

4.與什麼人做朋友,孩子自己做決定

每個孩子都需要朋友,但是在中國,父母總是希望孩子結交一些品學兼優的好朋友,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會因為「近朱者赤」而同樣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人。而父母眼中那些「壞孩子」,是絕對不讓其接近自己的孩子的。也就是說,孩子結交什麼樣的朋友,父母先要把關並同意,再去結交。

法國父母通常不會要求孩子與什麼人做朋友,而是由孩子自己決定。法國人認為,孩子的世界是一個相對獨立的世界,孩子們有自己特定的價值觀,有他們自己對待友誼、成功或是失敗的看法和定位,所以不會過多干涉孩子的事情。

法國父母不會替孩子做決定,他們認為這樣做是強加給孩子自己意志的做法,這樣會讓孩子形成依賴心理,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法國父母尊重孩子,給孩子交往的自由。因為孩子只有有了自己的朋友,他才會有更多的生活體驗,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以及怎樣去關心和幫助別人等。

威廉一家住在美麗的巴黎,當他知道兒子與一位抽煙、撒謊、逃課甚至是經常和別人打架、有多種不良行為的同學交上朋友時,他雖然很擔心,卻並沒有阻止孩子與那位同學交往,只是時刻保持著警覺。

威廉還允許兒子和這位朋友一起出去吃飯、K歌,甚至是夜不歸宿,但是,威廉也常常這樣對兒子說:「他既然是你的好朋友,如果你看到了他身上的缺點,就應該努力幫助他改掉。」

兒子說:「爸爸您放心吧,我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裡,我也非常瞭解我的朋友,他並沒有外人想像得那麼壞。如果他真的做了壞事,放心,我不會因為他是我的朋友就包庇他的!」

聽兒子這樣說,威廉感到很欣慰,他很慶幸自己並沒有干涉或者阻止孩子選擇朋友的權利。後來,兒子的這位朋友逐漸改掉了那些惡習。

威廉確實為所有父母提供了一個對待孩子交友很好的方法,而他在成功教育孩子交友的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每個孩子都有自主選擇交友的權利,有自己的社交圈子,父母不能對孩子的交友進行干涉、阻攔,但是可以從別的角度對其進行引導。

法國家長尊重孩子,孩子再小也是有思想的人,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但這並不代表孩子交什麼樣的朋友都可以,在這一點上,法國父母也有底線。

法國的馬賽有一個9歲的小男孩亞當和一個叫阿爾瓦的男孩是好朋友,亞當經常到阿爾瓦家去玩,兩個小朋友十分談得來。

阿爾瓦的父母很開明,他們喜歡孩子多交朋友,所以從不約束孩子的行為,儘管兩個孩子常常搞一些惡作劇,甚至是往經過的汽車下扔鞭炮,阿爾瓦的父親都沒有責備過他們。

有一次,亞當去阿爾瓦家裡玩時,發現阿爾瓦的爸爸有一個沒上鎖的抽屜,裡面全是槍。亞當有些害怕,於是回家後就將此事告訴了父親。

亞當的父親其實也很喜歡阿爾瓦,但為了孩子的前途和人身安全著想,就要求亞當不要再去阿爾瓦家玩了。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亞當的父母對孩子交友的擔憂很有道理,因為他們並不瞭解阿爾瓦的父親是怎樣一個人,為什麼要在家裡藏那麼多的槍?

可以想像,如果亞當的父親不及時阻止亞當和阿爾瓦交往,任由兩個孩子發展下去,將會產生怎樣的後果?孩子年齡小,是非分辨能力弱,需要家長給予指導,家長應該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有的放矢,指導孩子應該跟什麼樣的人交往,而必須要遠離什麼樣的人。

但是在中國,很多家長總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要求孩子去選擇朋友,如果發現孩子的朋友有缺點或者達不到自己的標準時,往往會限制孩子的交友自由。

開學了,小雲在新的班級交到一位好朋友小蕾,兩人經常在一起玩。

週末的一天,小蕾應邀到小雲家玩。由於兩個孩子玩得很盡興,所以小蕾走後,小雲的家裡被弄得一團糟。小雲和小蕾約定好,每個週末的下午都到小雲家玩。但由於每次小蕾走後,家裡的玩具和沙發墊子都會「滿天飛」,導致小雲的媽媽忍無可忍,強行限制小雲不准再和小蕾交往。

有一次,小蕾到小雲家玩,敲門時,被小雲的媽媽拒之門外,不許小蕾進她的家門,小蕾覺得很委屈,哭著跑回了家。從此,小蕾再也不和小雲一起玩了。傷心的不只小蕾一人,小雲也很傷心,並為此事哭了好多次,甚至發誓再也不會理媽媽了。

在孩子的心中,好朋友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父母總是限制孩子與他的朋友交往,或者是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朋友,往往會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產生隔閡。

也許孩子交的朋友不一定都能令家長滿意,但也不能盲目阻止或者直接禁止孩子之間的交往,這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甚至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在這個社會中,沒有人能離開群體,也沒有人能離開人際交往,孩子也是如此。沒有朋友的孩子,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甚至嚴重時會造成心理上的扭曲。所以,家長要多鼓勵孩子與別人交往,才能讓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結交更多的朋友呢?

第一,父母要轉變陳舊的觀念,支持孩子自主選擇朋友,尊重孩子的意願,或者指導孩子多交一些不同個性的朋友。

第二,家長要重視孩子在交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如果孩子遭遇到了交友挫折,父母要及時幫助孩子分析問題,找到解決的方法。

第三,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朋友,不定時邀請孩子的朋友來家裡做客,好好招待,讓孩子的朋友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這樣孩子的朋友覺得自己被重視了,自然也會珍惜和孩子之間的友誼。

最重要的是,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自己選擇與什麼人做朋友,因為一個能為自己的人生作決定的孩子,日後成功的機會更大!

所以,親愛的家長,把權力下放給孩子吧,給他們選擇自己交友的權利,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更果斷、更自信、更堅強、更從容,人生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快樂妙語

人生的航船該駛向何方,唯有自己才是掌舵的舵手。要想孩子有這樣的能力,父母必須及早放手,讓孩子自主選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主見和果斷力。法國父母重視孩子的自主選擇權,所以,在選擇朋友上,家長非常尊重孩子的意願。

與什麼人交朋友,這是孩子的自由,父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指導孩子更好地與他人交往這方面,讓孩子打造屬於他自己的友誼。

5.鼓勵孩子與異性交往

從前,有一個修行多年的老和尚,他收了一個非常中意的弟子,準備傳他衣缽。但是這位老和尚有「憂患」意識,佛門規矩很多,其中就有戒酒肉、戒殺生、戒女色等,老和尚生怕他的弟子會受女人誘惑,於是就把弟子封閉起來,不准他下山,不准他出去見女人,而且反覆說教:「女人是老虎」。

後來,偶然的一次機會,老和尚帶著徒弟外出,他的徒弟因為從沒見過女人,所以,在見到第一個女人時,就被女人的「不一般」迷住。

回到寺廟後,老和尚問徒弟:「今天在集市上,你最喜歡的是什麼?」徒弟卻說:「我最喜歡那個『老虎』。」

雖然這只是則笑話,卻深刻體現出人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產生逆反心理。尤其是孩子,父母越是禁止他干某件事,他越會跟父母對著幹。同理,如果父母反對孩子和異性交往,得到的結果就會是相反的。

一般來講,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他們與異性之間的交往不再像以前那樣自然、隨意,而這時候,家長為防止孩子早戀,會做各種各樣的「隔離」措施,禁止孩子與異性之間的一切交往。然而,這種「隔離」的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法國人卻認為,孩子有異性朋友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因此,他們鼓勵孩子從小就與異性交往。

法國父母認為孩子們之間的感情是純真的,他們尊重並會幫助孩子處理與異性間交往時遇到的問題。

艾德裡安夫婦很開明,他們支持兒子與女孩子交往,因為他們認為這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和異性之間的感情原本是很單純的。

但是有段時間,他們發現兒子有些「詭異」,總是和同一個女孩子在一起,艾德裡安不想讓孩子有心理壓力,又想好好引導他,於是他用了這種辦法:

他說:「你平時不是總炫耀好朋友多嗎?但是我發現你人緣也沒有那麼好嘛,不然怎麼只有一個女同學成為你的好朋友呢?」

艾德裡安說完,還故意表現出失望的表情,然後仔細觀察兒子的表情,這時他發覺兒子不好意思地臉紅了。

艾德裡安和妻子便合唱了一出「雙簧」,妻子抱著傳授人際關係的姿態,巧妙地告訴兒子應該怎樣與女同學來往,要與所有的女同學建立良好的關係,甚至傳授兒子怎樣才能「征服」更多的女孩,和她們成為好朋友。

自此,兒子好像變了一個人,再也沒有與哪一個女孩子經常單獨在一起了。

這就是法國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事實上,他們鼓勵孩子與異性交往,因為知道異性交往有利於孩子對異性的瞭解,從而減輕好奇心,以積極的心態和異性正常交往。

法國父母認為健康的異性交往有助於克服孩子自身的缺點和不足。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原本不修邊幅的男孩,在與女孩交往時,會自覺地講究起個人衛生、注意起文明禮貌等。同樣,一個原本斤斤計較的女孩,在男孩面前,會表現得大方、可愛、寬容待人。

不僅如此,法國家長還會為孩子創造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他們會帶孩子去鄰居家串門,或者發邀請帖,請孩子的夥伴來家裡做客,或者鼓勵孩子去朋友家玩等。

法國家長認為孩子青春期裡對異性的情感不一定是真正的愛情,有可能是相互愛慕的萌芽,但也有可能是純粹的友情。在法國家長的觀念裡,到底是什麼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夠通過交往,讓自己學到如何與異性相處,消除對異性的神秘感。

法國家長鼓勵孩子與異性交往,同時也會告訴孩子如何跟異性交往,或者是在交往過程中怎樣才能互相信任,以誠相待。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愛情就像燃燒的爐火,你越是想撲滅它,可能會燒得越旺。」所以,家長不能去阻止,但可以適時地給孩子以引導。

這一點上,一位優秀班主任的做法值得借鑒:

小梅老師是某校初一的班主任,她平時很注重怎樣和學生交朋友,是學生們最喜歡的老師之一。

有段時間,她發現魏超和同班的女同學陳麗關係過密,經過一番觀察,小梅老師得到了一個結論:兩個孩子早戀了。仔細調查後,才知道原來他們兩個早在小學五年級時,就開始來往密切。經過深入地瞭解,小梅老師還打聽到他們曾受到父母的指責,原來的班主任也對他們進行了多次勸說,但兩個孩子依舊很固執,對家長和老師的說教都置若罔聞。

小梅老師曾學過心理學,在用心思考之後,終於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她決定裝作什麼也不知道,並且把他倆安排成了同桌。

剛開始,小梅老師發現他們確實非常親密,但她並沒有制止,只是在例行班會上說幾句,從沒有刻意批評他們,仍然裝作不知情。沒過多久,陳麗就主動找到小梅老師,要求老師調換位置,小梅老師故作吃驚,問道:「怎麼了?和魏超鬧翻了?」

陳麗紅著臉,不好意思地說:「原來我覺得他挺好的,可自從我們同桌以後,在一起經常鬧彆扭,他其實並沒有我想像得那麼好。老師,你還是把我們調開吧!」

原本是一件很棘手的事,就這麼輕而易舉地解決了。所以,家長要鼓勵孩子與異性接觸,接觸多了,孩子就會看清異性到底是什麼樣的,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好,只是很普通的一個人,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也許並不適合自己,這樣孩子就不容易早戀了。

相反,如果父母把孩子封閉起來,不讓他們與異性接觸,孩子們就會因為對異性的好奇而導致孩子更加容易被異性所吸引,從而發生早戀。

以下是家長怎樣幫助孩子正確與異性交往的方法:

第一,正確看待孩子與異性之間的交往,不要一看到孩子與異性交往就認為是在早戀,其實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只是對異性感到很好奇而已,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早戀,也有很多是「哥們兒」的感情。

第二,告訴孩子與異性交往要真誠坦率,真誠是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東西,所以家長鼓勵孩子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要互相信任,真誠相待。

第三,可以讓孩子邀請同性和異性朋友一起來家做客,家長負責好好招待這些孩子,增進他們之間的友誼。

快樂妙語

法國父母開明,遵循自然原則,鼓勵孩子與異性交往,建立廣泛的友誼,培養孩子健康的交往意識。與異性交往有很多好處,可以免除孩子對異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培養孩子交往自由和發展的天性,增強孩子的社交能力。

異性之間的交往還可以促進彼此的學習,女生普遍文科較好,男生理科較好,所以異性之間交往能夠促進雙方互相學習。

不僅如此,異性之間的交往還有利於個性的發展和心理健康,如果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僅僅局限在同性之間,那生活豈不是太單調乏味了?況且,男生的灑脫是女生值得學習的地方,而女生的細心又是男生需要借鑒的地方。

6.媽媽烤的比薩,讓孩子拿去與同學分享

有這樣一句話:「一個痛苦,兩個人分擔,只有半個痛苦;一個幸福,兩個人分享,就能有兩個幸福。」這句話告訴我們:分擔可以使人減輕痛苦,分享可以讓人擁有快樂。

分享是一種境界,是人生的昇華,分享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特別是孩子,教孩子學會分享,孩子才能更有愛心和同情心。分享還能在無形之中幫助孩子贏得友誼。有句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所以分享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可以增強孩子的人際關係,為日後的成功增加砝碼。

很多中國父母都會遇到這種情況:當家裡來客人時,父母給客人拿食物或是其他東西,孩子會表現出很不高興的樣子,有的孩子甚至會出現直接搶過原本要遞給客人的東西,這就是因為,中國的孩子普遍不懂得分享的原因。

曾看過這樣一篇文章,講述了一件法國聖誕節發生的事:

羅曼的媽媽從小就教育她,要做個學會分享的人。在聖誕節那天,羅曼帶著姐姐送她的洋娃娃蹦蹦跳跳地走在路上,那個洋娃娃有著漂亮的眼睛、長長的睫毛,羅曼按動娃娃身後的按鈕後,它還能唱出動聽的歌來。

羅曼邊擺弄洋娃娃邊朝回家的路上走去,突然,她看到一個比自己小的女孩子雙眼直直地盯住她手上的洋娃娃,十分讚歎地問道:「你好,請問這是你的洋娃娃嗎?真漂亮!」

「當然是我的啊,這是我姐姐送給我的聖誕禮物!」羅曼自豪地說道。

女孩滿臉驚訝,接著用她那清脆的聲音問道:「你姐姐送你的禮物,真的嗎?我也非常希望……」

羅曼想,女孩肯定是希望能有個送她禮物的姐姐,然後得到這樣一個漂亮的洋娃娃。但是羅曼錯了,她沒想到女孩居然說:「我也好希望能送這樣漂亮的洋娃娃給我的妹妹。」

羅曼怔住了,她驚愕地看著那女孩,過了一會兒,羅曼又說:「你家在哪裡,我陪你一起回家吧,我可以借給你妹妹玩一會兒這個娃娃。」

女孩非常高興地點頭答應了,於是兩人便手拉手來到了女孩子的家中。但是眼前的一幕又一次讓羅曼驚呆了,她沒想到,女孩的妹妹此時坐在輪椅上!

原來,女孩子的妹妹由於先天缺陷,從出生就沒有站起來過,家裡人為了給女孩的妹妹治病,花了很多錢,現在已經捉襟見肘。所以女孩就是因為沒有錢給妹妹買洋娃娃,才那麼希望送她一個。

羅曼和姐妹倆玩了一會兒,便說要回家了,姐妹倆捨不得她走,送她時,在門口處停留了很久。羅曼走著走著,突然想起了什麼,她轉身向姐妹倆跑來,把手裡的洋娃娃交給了那個坐輪椅的孩子,說:「送給你了,這可是你姐姐送你的禮物哦!」說完便跑遠了……

這個聖誕節,雖然羅曼沒有了洋娃娃,但她好像比有洋娃娃時還要幸福!

文中的羅曼被那兩個女孩的姐妹深情打動,同時和她媽媽的教育也有直接關係。

在法國,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法國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很重視教會孩子學會分享。不僅如此,法國家長還會以實際行動來讓孩子親身感受到分享的樂趣。他們時不時地會給孩子一些東西,讓他拿去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

路飛的法國朋友朱麗葉就曾給她講過一個教孩子分享的案例:

路飛的好朋友朱麗葉是巴黎一家幼兒中心的老師,她大學期間主修心理課程,也曾花費大量時間用來研究幼兒的心理成長歷程。

朱麗葉有一個6歲的兒子,小傢伙很可愛,整天圍著媽媽問這問那,好像這個世界裡的每一件東西都能引起他的興趣。

不僅如此,小傢伙還很樂觀,小小年紀卻很懂事,會謙讓。最可貴的是,小傢伙從來不吃獨食,就算是心愛的玩具也懂得與別人分享著玩。

路飛很好奇,直到看到了那一幕……

有一天早上,路飛到朱麗葉家拿她前幾天落在朱麗葉家的衣服,那時正好看到朱麗葉烤好三張披薩,路飛覺得很奇怪,也沒多問。不一會兒,她就聽到朱麗葉對孩子們說:「把披薩帶到學校,記得分給其他同學吃哦。」

無獨有偶,路飛忽然想起自己家裡發生過的一幕:

路飛的小侄子5歲,一天,奶奶給他買了一盒巧克力,小侄子就一直將巧克力抱在懷裡,生怕別人搶去了似的。

這時,奶奶便說:「寶貝,去給媽媽拿一塊吃。」小侄子卻搖了搖頭表示不給!無論奶奶怎樣說好話,小侄子就是不鬆手,不給媽媽吃。於是,路飛因為實在看不過去,直接搶了小侄子一塊巧克力,迅速放進嘴裡,還說:「不給媽媽吃,那就給姑姑一塊吃!」

結果惹得小侄子又哭又鬧了好半天。

父母愛孩子,也希望孩子能給予相同的回報,但是,事情往往不盡如人意,但歸根結蒂,還是要歸結到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上。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正確,孩子自然會懂得怎樣與人分享,否則,孩子很容易養成自私、凡事斤斤計較的小氣性格。

一位教育家曾說過:「溺愛是父母與孩子關係上最可悲的事,用這種愛培養出來的孩子總是不肯把愛心給別人,哪怕是一點。」

父母若真是愛孩子,就應當讓孩子學會分享。現在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合作是每個人走向成功的階梯,不懂得分享的孩子,一般難以做到和他人很好地合作,這樣的孩子,將很難走向成功。

下面一個例子就很好地闡述了這個道理:

據說在20世紀初期,英國有一家送奶公司,他們每次給客戶送奶時從來都不用蓋子,瓶口從不封閉,這就讓一些調皮的小動物有了可乘之機,例如麻雀和紅襟鳥,它們都能很容易喝到凝固在奶瓶上的奶油皮。

後來,送奶公司的人發現了麻雀和紅襟鳥的這一「偷食」行為,為防止此類事情再次發生,他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用錫箔紙把牛奶的瓶口給封起來,這在當時確實起到了良好效果。

但幾十年過去了,英國的麻雀居然又學會了用嘴把牛奶瓶子的錫箔紙啄開,仍舊興致勃勃地偷吃起「美食」來。然而,同樣的幾十年過去了,紅襟鳥卻一直沒學會這種方法。

這是為什麼呢?究其原因,人們發現,麻雀其實是喜歡群居生活的鳥類,不喜歡單獨行動,如果有一隻麻雀會某項技能,其他的麻雀也就跟著學會了。而紅襟鳥喜歡單獨行動,不喜歡和同伴交流,很自閉,所以,即使有個別紅襟鳥會,也只是極少數而已。

動物是這樣,人亦如此。所以在生活中,父母要教會孩子與他人分享。只有分享,才能使人產生一種相互信賴的關係,最終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學會與他人分享呢?

第一,讓孩子學會滿足。自私的孩子往往不容易滿足,不懂得分享。例如,孩子只有一塊餅乾時,他是不捨得分給別人的;如果他有了一袋餅乾,卻很樂意分給其他孩子。所以說,父母要讓孩子懂得滿足。

第二,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感恩的孩子願意為他人考慮事情,這樣的孩子更容易學會分享。

第三,父母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例如父母在吃東西的時候,分一半給身邊的人,孩子耳濡目染,自然能受到熏陶。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非凡的意義,家長不要忽視了它的作用。

分享還能夠讓孩子學會怎樣與別人交往,在交往的過程中使眼界更加開闊,從而豐富孩子的生活,能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所以,親愛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學會分享吧,例如讓孩子給長輩夾菜,好東西分給別人一半,讓孩子從幫助別人和分享中體驗生活。

快樂妙語

有句話說:「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自己獨享;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在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條河,你就要學會和他人分享。」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分享的重要性。確實,人生在世,一定要學會分享,因為分享能給你帶來給予的快樂,同時帶來友誼,甚至是帶來成功。而不懂得分享的人,往往什麼都得不到。

其實,人的智慧與情感是在分享中不斷得到提升與發展的,分享是一種心靈的享受,也是一種超越物質的美德。

7.鼓勵孩子邀請同學看電影

有句話說:「世界上沒有比友誼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東西了;沒有友誼,世界彷彿失去了太陽。」可見,友誼在人際交往中有多麼重要。你的孩子有同齡玩伴嗎?孩子從學校回到家裡會感到孤獨嗎?也許你沒有注意到,但是這種危機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你的身邊。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陪伴,離不開群體生活,孩子和同齡人之間交往時,作為父母,你又是持什麼樣的態度呢?也許你怕孩子耽誤學習而阻止、剝奪孩子交友的權利,甚至不允許孩子出門。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就很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而這種性格往往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傷害。如果將來你的孩子只知道學習、工作,卻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你覺得他能適應社會嗎?

法國父母鼓勵孩子與同學交往,並會為孩子創造許多交友的條件,如讓孩子邀請同學來家裡玩,不讓孩子做「宅男奼女」,鼓勵孩子邀請同學看電影等。

法國父母認為孩子有朋友是一件好事,從某種程度上說,有朋友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心理依靠,因為有朋友的支持,孩子在做事情時就會比較大膽,有時候孩子的自信來源於朋友的支持。

相反,沒有朋友的孩子常常會感到孤獨,會因為長期得不到同學的認可而感到自卑,甚至有的孩子會嫉妒別人的友誼,甚至遠離人群。

曾看過這樣一個例子:

樹麗是某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學習非常認真,成績名列前茅,但是自從她上學以來,好像就沒什麼朋友。

這主要是因為樹麗的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比較嚴格,不允許孩子和其他同學交往,每天上下學都是獨來獨往,回家就做作業。週末的娛樂活動也很少,僅僅是待在家裡看電視或者漫畫書。

有段時間,樹麗的班主任發現她越來越自閉,成績也有所下滑,於是找樹麗談心,正好看到一群學生在校園裡嬉戲打鬧,便隨口問了句:「樹麗,在咱們班裡你有幾個好朋友?怎麼平常不見你出去玩啊?」

「老師,我沒有朋友。」樹麗低著頭擺弄著衣服紐扣,冷冷地說道。

「為什麼不和同學一起玩啊?」班主任一陣心酸。

「我媽媽不讓我和同學玩,她說和同學玩只會耽誤學習,尤其是那些成績不好的同學。」樹麗仍舊低著頭說。

在中國,很多家長為了督促孩子學習,不允許孩子和其他同學交往,本以為是對孩子負責任,實際上卻是害了孩子。

法國家長就不會這樣做,相反,他們鼓勵孩子與同學交往,如果孩子之間有矛盾,也會想方設法告訴孩子主動和別人講和,並重新成為朋友。

在某論壇上,曾看過法國媽媽這樣教育孩子:

盧卡7歲的時候,爸爸和媽媽離婚了,媽媽帶著盧卡來到美國生活,並把盧卡送到了當地的一所小學讀書。

那所小學比較偏僻,學校裡大部分都是美國人,在盧卡的班級裡,只有他一個法國人。正是因為如此,盧卡在學校沒有朋友,就連他的同桌托尼也不怎麼理他,還經常聯合班級裡的另外一個「小霸王」欺負他。

盧卡覺得很委屈,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得不到同學的友愛?想了半天,他決定將這些事情告訴媽媽。盧卡的媽媽聽完兒子的訴說,覺得應該好好開導兒子,於是問他:「托尼為什麼欺負你呢?」

「我也不清楚,但聽到他和其他同學說我們法國人是豬頭,學習笨,什麼都幹不好,所以他們說不理法國人。」盧卡說。「那你就好好讀書,每門功課都要比他們好,積極參加文娛活動,你表現優秀了,他們自然就不會說法國人是豬頭了。」媽媽說道。

盧卡聽了媽媽的話,非常用功地學習,他的成績進步很快,無論是功課還是其他方面,盧卡都是名列前茅。時間長了,同學們都不說盧卡笨了,可是,托尼還是經常欺負盧卡,這讓他很難過,他決定再次尋求媽媽的幫助。

媽媽問盧卡:「托尼是個怎樣的孩子呢?」盧卡回答:「他沒什麼優點,也不好好學習,就喜歡調皮搗蛋,什麼都不會,平時整天和班裡的小霸王在一起,唯一的愛好就是喜歡看電影。」

媽媽又說:「是這樣啊,那你有想過在學習上幫助托尼嗎?說不定他會因此而感激你,然後和你成為朋友呢!」盧卡氣憤地說:「我才不要幫他,他總是欺負我!我躲還來不及呢!」

媽媽搖搖頭,又說:「要想不讓他再欺負你,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變成你的朋友,你不是說他喜歡看電影嗎,媽媽這裡有兩張電影票,之前想和你一起看,但是,媽媽現在覺得你們兩個去會更有意思!」

盧卡雖然很不解,但還是聽取了媽媽的建議,鼓起勇氣邀請托尼看電影,沒想到一場電影看下來,托尼果然主動和盧卡示好,兩人真的成了朋友。

不僅如此,盧卡還主動擔負起托尼的家教老師,幫他補習功課,沒過多長時間,托尼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兩個人很快就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能和同學們和諧相處、互相幫助,是孩子最大的期盼。但是,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種種難題又是避免不了的,這位法國媽媽在「以和為貴、發展友誼」的基礎上,鼓勵孩子用心與同學溝通,最終贏得了友誼。

法國父母鼓勵孩子邀請同學來家裡玩,讓自己的孩子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增強信心,學習怎樣與人交往。但在中國,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一起只會耽誤學習,不會幹什麼「正經事」,事實上並非如此。

法國父母還鼓勵孩子去同學家做客,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個鍛煉孩子交際能力的絕佳機會。畢竟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各種各樣的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來決定和應酬,這樣能讓孩子增加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在法國父母眼裡是很寶貴的。

除此之外,法國家長還善於發現不同孩子身上的優點,鼓勵自己的孩子向他們學習,這些心理品質和能力都是孩子走向社會所應具備的。如果孩子只是在父母身邊的話,局限性很大,不利於孩子成長。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在與別人相處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

家長怎樣鼓勵孩子與他人交往?

第一,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鍛煉孩子的交際能力,和同學之間建立良好的友誼。

第二,鼓勵孩子帶同學來家裡做客,父母幫助孩子熱心招待同學,這會讓同學對孩子產生好感,從而更加願意和孩子成為朋友。

第三,鼓勵孩子與不熟悉的人交往。與陌生人交往能增強孩子的膽識,尤其是女孩子,「怕生」是常常會出現的狀況,所以家長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學會與不熟悉的人交往,來克服自己「怕生」的恐懼心理,從而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快樂妙語

法國家長認為,如果一個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懂得如何與別人相處,即使他才高八斗,也只是個閉門造車的書獃子。有關學者做過調查,人生活得快樂與否與人際交往有很大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是與人合作的基礎。合作,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同時也是每個孩子都要適應的社會能力。

一個不善於交際的人,他的世界是窄小、狹隘的,甚至對生活燃不起任何激情,從而感受不到生活的快樂。久而久之,就會對交際產生厭倦心理,以至出現自閉的傾向。所以,父母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以便於孩子往更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