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讓教育回歸美好生活:爸爸陪伴孩子的秘密手記 > 你多給我讀這樣的書吧 >

你多給我讀這樣的書吧

你還沒給我講故事呢

趕上哲哲媽出差,哲哲有了跟我睡的借口:「你一個人睡多孤單啊,難道不喜歡有人陪嗎?」於是晚上九點多拿著幾本書,聽我讀完故事書後便安然入睡了。而後的幾天,接送他上下學、游泳、輔導作業、講故事,我倆幾乎形影不離。

一天,實在憋得不行,和同事約好打檯球。搶10的比賽,因為回家心切,在手握賽點的情況下,屢屢失誤,拖到很久。晚上快十點才到家。

本以為哲哲已經睡著。一進家門,發現他正坐在床上翻書呢。問他:「你為什麼還不睡啊?」哲哲說:「你還沒給我講故事呢!」「哦!」於是我趕緊找書講故事,講完兩本圖畫書後,看著他眼皮沉下去,慢慢進入夢鄉。

閱讀,是我倆的約定,只要孩子沒喊停,就要堅持下去,因為這也是愛的延續。

一群豬啊,開始飛呀

第二天放學比較早,帶哲哲去游泳。

路上,我不自覺地哼唱《哈利路亞》。哲哲熟悉了旋律後,開始自編自唱:「大青蛙呀,坐著荷葉,滿天飛呀,嚇得狗呀,撒腿跑呀,啊跑呀,啊跑呀……」高音處,他還站了起來。剛開始沒明白他唱的是什麼,不一會兒才明白過來,原來是《瘋狂星期二》的節奏。

於是,我跟著哲哲一起唱:「看見池塘,跳進去啊,第二天啊,一群豬啊,開始飛呀,啊飛啊,啊飛啊……」路上,儘是我倆肆無忌憚的歌聲。那一刻,我們和大衛·斯威納一樣,都很——瘋狂。

孩子讀過的書,印在他們的生命裡,不經意間就會以某種令人驚奇的方式表達出來。

你是說《點點點》嗎

五一假期,我到單位加班寫幾本童書的導讀賞析。

寫完波蘭童書作家奇米勒斯卡的《眼》的簡介,還要推薦兩本讀物做延伸閱讀,首先想到的是接力社出的《洞裡洞外的小老鼠》,兩者都是小洞裡有大乾坤,做到了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又想起蒲蒲蘭出過一本書,也有很強的互動性,屬於極富創意與藝術性之作,像變戲法一樣充滿魔力。但是,就是書名一下子想不起來了。

到當當網上搜關鍵詞,「蒲蒲蘭」「蹦」「跳跳跳」等都試了,沒找到。最後,給家裡打電話求助哲哲,問他是否還記得以前給他讀過一本很有趣的關於魔力的互動書。

「你是說《點點點》嗎?」一語驚醒夢中人,還是小孩子厲害,經典童書過目不忘。趕緊記下來,不一會兒便寫完了,這篇文章也有哲哲的一半功勞。

什麼動物最適合吃雪糕

轉眼北京天氣就熱了,有了夏天的氣息。哲哲一向喜歡夏天,因為夏天是吃雪糕的季節。出去遊玩或者踢球回來,哲哲總是一邊津津有味地品嚐,一邊跟我閒聊一些奇怪的話題。

一次,吃雪糕的間隙,哲哲問我:「爸爸,你知道什麼動物最適合吃雪糕嗎?」「什麼動物?我知道有個叫哲哲的小動物特別喜歡吃雪糕。」「哎,不是說我,我是人,不是動物!」見我答不上來,他告訴了我答案:「不知道吧,是小狗。」「為什麼?」「因為狗的汗腺在——」他沒往下說,但我明白了答案。最近哲哲看來不少科普書,學到的知識反而成了跟我鬥智鬥勇的武器,結果每次都是我被問倒、被鄙視——我是該後悔還是慶幸呢?

六甲神看守著金鐃

看哲哲喜歡《海賊王》,感覺他到了癡迷讀圖的年齡,於是給他買了一套「小小孩」系列的《西遊記》,其實就是我們小時候看的小人書。他對「小小孩系列」這個名稱嗤之以鼻,覺得自己是大孩子,不屑於看小小孩的書。但每次讀起來,他還是聽得很入迷。

一天,我有點忙,讓哲哲媽給他讀。讀到《誤入小雷音寺》一集時,有一句「孫悟空不小心被金鐃扣在裡面……」哲哲媽不認識這個字,想了半天讀作了「金繞」。哲哲聽了感覺不對勁,說:「媽媽,你讀的不對吧。」「那你說讀什麼?」「我覺得是金曉。」老婆說:「行,聽你的,讀曉吧。」繼續往下讀:「六甲神看守著金鐃……」

我在一旁聽得實在忍不住了,這個字在《魯提轄怒打鎮關西》一課學過的,「卻似做了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磬兒鈸兒鐃兒一齊響……」,明明讀「撓」嘛!

父母們遇到生字還是別嫌麻煩,最好養成查字典的習慣吧。

唐僧徒弟有什麼相同點

給哲哲讀完《西遊記》小人書,我問了他一個問題:「你說,唐僧的三個徒弟有什麼相同點?」本義是希望他說出悟空、悟能、悟淨,都帶一個「悟」字,屬於悟字輩的。沒想到哲哲的回答卻是:「一是它們都很醜,二是它們都有武器,三是它們都愛殺人。」

這個回答讓我很震驚,哲哲一下子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比起他的深刻來,我的見解很膚淺。的確,周星馳版《西遊·降魔篇》裡的三個徒弟,都符合哲哲說的三個特徵,而這似乎也是動物的真實面目。

平日總是感歎被孩子教誨,今天小傢伙又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

不要走開

《西遊記》小人書讀得很快,接下來世界兒童文學名著登場了。

給哲哲講《波普先生的企鵝》,他聽得格外認真,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他還是沉醉其中。正讀著,哲哲非常麻利地下床,以為他不想聽了。只見他穿上拖鞋,回頭衝我一笑:「現在是休息時間,我去上個廁所,不要走開,廣告之後更精彩——」

那張小臉滿是燦爛,像曹文軒筆下油麻地裡盛開的葵花一樣。在我心裡,如果將這張小臉作為廣告形象,應該是最搶眼的那一個。

芝麻街不一定有芝麻

美國作家霍貝爾曼的《草莓山》也是一本不錯的書。該書文字通俗、簡單,寫的都是孩子之間的趣事,哲哲一下子沉浸其中,成為忠實聽眾。開篇部分,講的是主人公艾麗因為聽說全家要搬到草莓山,興奮不已,以為那裡真的是漫山遍野,結滿草莓,但結果卻只是一個街名而已。

聽到書中描寫艾麗心情懊喪的文字,哲哲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這有什麼好傷心的,草莓山沒有草莓也不奇怪啊,就像芝麻街不一定有芝麻、北京金隅也不是一條金魚,很多東西名字是名字,跟內容也有區別。對了,你知道嗎,我幼兒園的時候,有個同學叫趙男,其實他是個女生呢?」

「那爸爸總該是名副其實的好爸爸吧?」「也不一定,你還打過我呢?」「什麼時候?」「喏,我三歲的時候,還有5歲的時候,因為不游泳,你就打過我。」

我很後悔問了一句多餘的話。只好費勁口舌解釋為何動手,直到說服哲哲為止。原來,你的好、你的壞,孩子門清,事無鉅細地都記在了腦子裡。

你多給我讀這樣的書吧

之後,又給哲哲讀了《淘氣的阿柑》、《淘氣包埃米爾》,因為它們都屬於非常搞笑的世界名著。

讀阿柑時,哲哲聽得簡直入了迷。因為字數不多,他每次都要我多讀幾頁,因此兩天時間便讀完了。之後,他羅列著阿柑給弟弟起的各種綽號:大頭菜、菠菜、蘿蔔頭、小豌豆……邊說邊笑,還品評道:「爸爸,我發現啊,這個阿柑跟小淘氣尼古拉有點像,都很好,但也很調皮,愛給人起綽號。」

「你覺得這好不好呢?」「有點不太好吧,但阿柑沒有惡意的,再說起外號是孩子的天性。我和同學之間也經常起外號的。」「那你喜歡這本書嗎?」「當然喜歡了,爸爸,你多給我讀這樣的書吧。」

實際上,我一直在尋找適合哲哲閱讀的童書,希望他的童年裡有尼古拉、弗朗茲、夏洛、路易斯、米來、勞拉、艾麗、綠綠、賽林這樣的朋友,始終被愛、友情、探險和童真所包圍著、溫暖著。

你跟埃米爾的爸爸差遠了

林格倫的《淘氣包埃米爾》,哲哲特別喜歡,有時候覺得我讀得慢,主動要求自己往下看。

書讀到一半的時候,哲哲拋出一句:「爸爸,我發現啊,你比埃米爾的爸爸差遠了。」「何出此言呢?」「你看啊,埃米爾每次淘氣,像把罐子套在頭上、把妹妹吊到旗桿上,他的爸爸都沒有打他,而是把他關在小木屋裡,讓他反省。」「你淘氣的時候,我也沒打過你啊!」「你是用語言打的!」「我怎麼不記得!」「你忘了?你前幾天不是說,你跟IPAD玩去吧,你管IPAD叫爸爸吧,你讓IPAD給你做飯和帶你游泳吧,你這語言比手打得都狠!」

原來問題出在這裡。本想解釋一番,細想還是算了。錯了就是錯了。看來我也得主動申請進入埃米爾的小木屋,向林格倫學習如何當個好爸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