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讓教育回歸美好生活:爸爸陪伴孩子的秘密手記 > 自序 >

自序

永遠的小時候

「時間都去哪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每每聽到這首歌,腦海裡一閃而過的,除了自己悄然走過的30多年光陰,還有陪兒子哲哲長大的這10年。

翻看10年來的照片,從咿呀學語、蹣跚學步,到現在與我爭論、相互打拳、開我的玩笑、製作熟練的惡作劇,原來的小傢伙似乎一夜間就長大了,長成了一個翩翩少年。

童年總是很短暫,歲月如此不待人。

其實,哲哲長大的一天天,也是我以為最幸福的日子:看著小生命一點點長大,聽他說出各種好玩的話,陪他安靜的閱讀,打打鬧鬧,吃吃喝喝,不經意間我也由一個青澀的小伙變成他眼中靠譜的老爸。

我把最好的華年嵌入哲哲的生命裡,收穫的是他成長軌跡的見證,陪伴孩子的一天天,我愈發明白,童年是一本書,是最值得研究的寶藏。

許是職業使然,我習慣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從出生到幼兒園,從幼兒園到小學,玩耍的時間裡,上下學的路上,晚飯後的閒暇,我和他天南海北地聊天。他說的有趣的話、做的好玩的事,我都隨手記下,忙裡偷閒將之整理出來。於是,便有了這本《讓教育回歸美好生活》。

我喜歡這些閃光的成長片段,每每寫下或重讀這些文字,所謂的天倫之樂,所謂的生活樂趣、生命的價值,都在我的腦海中漫溢開來。

記錄哲哲的成長,實際上不只是給自己留一份美麗的回憶,而是從這些細節中不斷省思去做一個好爸爸。我發現,兒童的一言一行從來都不是無緣由的,背後是他看待、認識這個世界的眼光。從那些看似幼稚的話語裡,我窺見了童心的柔軟、童年的奧秘,從其中領悟到了樸素的教育真理。與童心彼此觀照的過程中,我開始警惕成人思維裡慣有的簡單與粗暴,時刻提醒自己,不要以教育的名義去傷害童心。

我希望每位父母能透過一個個的成長片段,認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體會與孩子交流的那種幸福,看到童心深處的豐富世界;我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從兒童的話語與行為中,明白兒童心理與思維的特殊性,掌握一些教育常識,做尊重兒童成長規律的教育者;我也希望每位父母能從自我做起,反思、改善自己的行為,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

這是因為,兒童跟成人真的不一樣,就像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裡筆下的小王子,是極其純真、善良的所在。他們懷著好奇心來到這個世界,渴望父母的陪伴。我常常以為,兒童固然有著自己的生命旅程,但他們更多的使命,是來拯救我們成人,幫助我們看到被功利、世俗等所遮蔽的一切,重新發現生命的精彩、生活的意義。

我就是從哲哲的成長記錄中,漸漸領悟到何為理想的教育、該怎樣和孩子交流,以及怎樣陪伴孩子成長。雖然這個世界並不存在完美的教育,但這不妨礙我們去追求教育的完美。當我們走近童心,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得到他們的信任與愛戴,就會看到一個讓人感動的世界,也會驚喜於自身的蛻變,收穫為人父母的快樂與幸福,乃至重新定義「生活」。

就像英國哲學家伯蘭特·羅素在《教育與美好生活》一書中所說的,「如果我們能想方設法使孩子從恐懼、禁律,以及壓抑的天性中解放出來,我們就能在他們面前自由、全面且毫無隱瞞地展現一個知識的世界」。

我真心希望,讀過此書的父母們合上書,也能拿起筆,記錄孩子的成長。一個個成長片段是一個個美好回憶,是給予童年最好的禮物,串起來,就是一段美好的人生。儘管孩子一天天長大,我們一點點變老,但回首記下的文字,時光便如魔法般在眼前倒流,讓我們再次回到小時候——那個永遠的小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