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成長的密碼:如何探索孩子的天賦 > 不要壓抑孩子的共情能力 >

不要壓抑孩子的共情能力

技術進步、數字改革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將越來越多的人遠遠甩在了後面。70%的職員在自己的職位上並不快樂。自我中心者越來越多。我們見識過自私的政客,也不時看到銀行家不知廉恥地奮力填滿自己的錢包。媒體無時無刻不在尋找最優秀的人才,超級歌手、超級舞蹈家、超級天才,媒體就像《白雪公主》中的那位皇后:魔鏡,魔鏡,誰是這個國家最厲害的人?這些節目的意義就在於,尋找最優秀的人才,讓我們知道人類能達到怎樣的極限。

我們完全無法抵禦這些畫面。不管走到哪裡,站在哪裡,到處都會有巨大的屏幕吸引我們的目光。當出現廣告或者新聞消息時,我們除了觀看別無選擇。找到一個沒有廣告的地方,這樣的希望簡直成了奢望。我們每走一步都有海報跟隨,大街上、火車站內、機場大廳中或收銀台前,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消化這些信息,因為不遠處又會出現新的內容。我們所能做的只有排斥,不管這些海報本身多麼富有創意。

正如萊比錫哲學家克裡斯托夫·圖爾克(Christoph Turcke)所說,我們害怕注意力受到控制,我們害怕社會一直不停地向我們耳中灌輸各種信息。在這樣的社會中我們還來不及形成自己的想法就已被下一波信息淹沒。今天這代人需要處理的信息幾乎已經是30年前的3倍。

我們再也沒有精力關注所有的信息,再也不可能對所有東西都產生興趣。而更加困難的是,我們該如何將緊急信息與一般的必要信息區分開來?如果每天都必須接受各種消息的轟炸,終有一天人們會關閉自己的感官,即便處理這些信息的能力尚未消失。

同樣面臨這種危機的還有我們的共情能力。人們的共情能力正在急劇下降,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心理學家在1979~2009年所做的科學研究便已證明了這點。30年間,人們希望理解他人,並為他人提供幫助的意願降低了,而希望所有事都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的意願則相應變得更加普及。

心理學家認為導致共情能力降低的最主要原因是信息爆炸,人們看到的太多了。我們的腦中容納了太多本不屬於那裡的內容,而我們能用來為這些印象歸類的時間又太少。最終,我們只能決定摒棄那些和我們無關的信息。一個甚至無法照管好自己的人要如何去關心他人?共情讓人疲憊,它會消耗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我們每天都必須忙於克制自己共情的衝動。參與別人的不幸對我們有什麼好處?而這樣的事我們隨時都可能遇到,輪椅上的殘疾人,牽著導盲犬的盲人,電視上每天都會播放各種令人觸目驚心的消息:非洲的饑荒、加勒比地區的海嘯、核武器災難、恐怖襲擊還有交通事故。我們快速切換著頻道,根本來不及想像如果自己遭遇這些會是多麼可怕。我們完全不想記住這些信息,共情有時也會變得醜陋,令人痛苦而不堪重負。因而,我們每個人都想出了抵制共情的辦法。

我們在學校和職場上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強者才能制定遊戲規則。我們需要在生活中努力贏得各種讚譽,而電視則肯定了我們對人生的態度。我們應該變得更好,應該一直保持漂亮,而且要越來越苗條,越來越開心,越來越完美。在所謂的才藝展示節目中,最重要的不是增強自己的能力,建立並維護和他人的關係,而是貶低他人,淘汰對手,使自己獲得最佳成績。這樣的節目只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根本無法培養合作精神。

孩子卻是真正的共情高手。他們能體會其他人的感受,能接受共情帶來的傷害,他們渴望他人的撫摸,也願意撫摸別人。他們對情緒波動有著非常敏銳的感知。他們的觀察極其細緻,發生了什麼,是什麼觸動了其他人的情緒,他自己又有什麼感覺,這些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他們清楚地知道什麼對父母很重要,什麼能讓父母激動,什麼能讓父母高興和滿意,而什麼又會讓父母壓抑、難過。因為幼兒還不會講話,所以他們更多關注的是那些隱藏在語言之後的內容。也因此,他們能體會到的其實比父母想像的多得多。他們完全知道大人試圖向他們隱瞞什麼,有時甚至連當事人都還沒有察覺,孩子便已將其深深地記在了腦中。

幾年前,研究人員曾做過一個在這方面極富啟發性的實驗。他們給六個月大的孩子依次放了三段動畫短片。首先,孩子們看到的是一個黃色的小人,畫面中的人物正在努力攀登陡峭的懸崖。經過不懈努力,短片中的小人終於爬到了高位。接著,同樣的鏡頭會再放一次,不同的是,這次還有一個綠色的小人在下面推著黃色小人,使他能較為輕鬆地登上山頂。在第三條短片中,黃色的小人再次開始登山,但上方會突然出現一個藍色小人把登山的小人向下推。短片放完後,研究者把綠色和藍色的人物形象一起放在孩子面前,顯然他們非常期待看到孩子到底會選哪個顏色。結果,所有孩子都選了綠色的小人,即下方的「支持者」。最能打動孩子的,是那個能為別人提供幫助的人。

半年後,研究人員又重新做了這個實驗。現在孩子已經長到一歲,又多了六個月的時間去進一步瞭解他們生活的世界,積累經驗,並觀察他們的父母和生活中其他人的各種反應。這次,有10%的孩子沒再選「支持者」,而是選擇了「壓迫者」。研究者並未深入追究在這六個月中,孩子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以及在此期間,他們曾有過怎樣的經歷導致他們不再認同「支持者」的角色。但我們完全可以猜到原因。

如果沒有人照顧他們,保護他們,為他們提供食物和支持,沒有孩子能活過生命最初的六個月。因此,這幾乎是所有孩子的人生第一個體驗。之後,他們就將體會到生活中越來越多的規則,他們會觀察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如何相處,如何對他,看他的家庭中是否有人通過犧牲其他人的利益成功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幼兒對生存策略格外敏感,因此,如果孩子認為某個人的策略特別成功,他們自然就會認同並學習這些方法。但他們所習得的這些行為模式和支持這些行為的態度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如果孩子只是學習了榜樣人物的行為模式,我們還不需要過分地擔憂。它所能造成的結果不過是有些人會以與眾不同的方式喝茶,或者用不同的方式跑步、跳舞或游泳,又或是用不同的方式打招呼、吃龍蝦。這些都無傷大雅。

孩子並不只是向他們的榜樣學習了這些簡單的機械動作,他們還學習了處世態度和思維方式。例如,當孩子崇拜的一個榜樣通過自己的語言、行動或態度讓孩子認為他可以任意地貶低或羞辱他人,認為通過犧牲他人利益來實現自己的權力和影響是生活的自然規則,孩子就會迫切地將它吸收並內化為自己的態度。孩子越是依賴這個榜樣,他們的模仿就會越徹底。

沒有人生來就是不尊重生命的壓迫者和剝削者,也沒有人天生就是邪惡的暴力愛好者。要變成這樣,這些人的身邊首先就需要有能為他們提供榜樣的人,而且還需要一個崇尚用不正當手段獲得好處的環境。

生命最初,我們每個人都被賦予了共情的能力,但隨著我們的生活經驗越來越多,這種能力也發生了改變。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在四五歲時便應該開始學會分辨哪些人需要同情。於是,從這個年紀開始,天生的共情能力受到了規則的限定,孩子開始考慮自己付出的同情是否值得。應該同情所有人,還是只針對朋友?不能太浪費自己的感情,這就是家長想要教給孩子的道理。你是否曾看到過,當一個孩子自覺地想把手中的玩具送給正在哭泣的男孩或女孩時,家長卻拿走了玩具?因而也壓制了孩子想要幫助他人的天性?孩子年齡越大,就會有越多的人教導他們不要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地伸出援手。一項針對七八歲的孩子所做的調查顯示,有3/4的孩子還對自己認識的人抱有同情,而能同情陌生人的則要少得多。於是,孩子就這樣慢慢學會了猜疑。

如果所有孩子都能生活在一個大家互相關心的環境中,他們就不會被迫壓制自己與生俱來分享他人情感的能力。當我們還在搖籃中時,共情對我們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人類之所以能存活到今天,依靠的是互相照顧,而不是日益激烈的競爭。在一個人人都感到孤獨和封閉的社會中,我們更不應該從小就剝奪了孩子共情的能力。我們需要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