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成長的密碼:如何探索孩子的天賦 > 不要澆滅孩子創造的熱情 >

不要澆滅孩子創造的熱情

有時,生活會讓孩子感到無聊。我們自己也曾在童年時體會過這種無聊,一方面,它讓人無法忍受,但另一方面,它又會激發人的想像,有時還可能產生一些有趣的創意。因為無聊會迫使人採取行動去改變這種狀態,去追求創新,或開發一種愛好。

電腦、電視機和智能手機的出現卻讓這種行動成了多餘:只要按下按鈕,孩子便不再無所事事。對今天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電子產品就是最重要的娛樂工具。他們不再喜歡坐在電視機前,而是選擇整天上網。因此,生活便成了一場無休止的電話會議。看著女兒在Facebook上和她的朋友們聊天,輕輕一按,「朋友」就出現了,這或許會讓父母感到不可思議。而要讓「朋友」消失也只需輕輕一按,退出,就這麼簡單。許多孩子都喜歡獨自宅在家裡,他們在家裡能獲得舒適的放鬆感,就像今天流行的說法,「很酷」。技術引誘著孩子,讓他們盲目地追隨於它。它給他們各種好處,對他們發號施令,又讓他們時而興奮,時而沮喪。孩子是技術最完美的消費者,他們已徹底落入了它的掌控。

電腦的各種用途似乎都成了災難的來源,作為家長,我們茫然不知所措,進而感到憤怒,但我們是否想過,造成這種局面的是誰?是誰讓這些東西進入了孩子的生活?當孩子解釋說沒有「Facebook」他們就會落伍,就無法進行他們所謂的「社交」,也無法和(那些甚至沒見過面的)「朋友」交流時,是誰因無法承受這種壓力而屈服了?網上的社交生活對我們來說或許有些陌生,但孩子樂此不疲,他們會突然多出300個「好友」,並在網上互相邀約舉行派對,這種派對很受孩子的歡迎,基本上會有成百上千的少年報名參加。想像一下,如果生活中除了各種手勢以及按按鈕和擦拭屏幕的動作便不再有其他內容,我們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

孩子的房間早已成了數碼市場,孩子年齡越大,就越容易弄到各種高科技的產品。今天,舉辦生日派對的孩子完全可以預測他將收到怎樣的禮物:網上購物禮券、下載的歌曲和電影等。孩子和家長幾乎已經無法想到別的禮物。如果有適合幼兒的觸摸屏,就連嬰兒也能操作電腦。當他用手指拍打屏幕時,這種動作就能轉化為操作指令。於是,奶牛開始「哞哞」地叫,汽車響起喇叭,綿羊發出「咩咩」聲,狗則「汪汪」地叫。一切都變得如此簡單,孩子不必再用手去推倒積木,只需在鍵盤上輕輕一按,他就能讓整座虛擬的塔轟然倒塌。

孩子接觸電腦的年齡越來越小。今天,點進Youtube,你會發現竟然有那麼多幼兒坐在他們的迷你電腦前,而他們對這種機器的熟練操作也總是令成年人驚詫不已。紐約已經有了第一所專為數碼天才兒童所設的學校。在這裡,那些才六年級就已精通任天堂或Xbox遊戲機的學生可以將他們的才華帶到課堂上並展示出來,這裡提供的大多是與開發電腦遊戲相關的課程。最新研究發現,5%的6歲孩子已經在網上有了所謂的賬戶,在11歲的孩子中上網的人數佔了1/3,而13歲則達到了2/3。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數據。這些孩子在開機和關機間分享著他們的生活,並理所當然地坐在電腦前一直玩到深夜,只為了和那些素未謀面的人保持聯繫。

什麼時候可以開電腦?是否應該開電腦?打開電腦後能玩多久?幾乎每個家庭都會定期因為這些問題發生爭執。對孩子來說,登錄Facebook賬號,在上面浪費數個小時就是在維護「社交關係」,這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數字技術發展至今,它早已深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很少還有人能將現實與虛擬分開。英國曾做過一項關於人們和數字技術關係的調查,結果顯示,幾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不上網對他們來說就像被社會拋棄了一樣,而不帶智能手機就感覺少了只手的也同樣大有人在。

今天,當你穿行在城市間時,已經很難看到一個手上不拿手機,耳朵裡沒插耳機的人。無論你在上廁所、等紅燈,還是在超市排隊,隨時都能找到現代人表達親密的新方法。到處都是「嗶嗶嗶」和「嘀嘀嘀」的提示音,到處都有人在打電話,一不小心你就有機會「打探」到別人的私生活。「剛出發」「馬上來」「剛下車,跟你匯報一下」,下了飛機、火車或者汽車就要向妻子或公司匯報接下去做什麼。所有行動都會受到評論,每一次約定都需要再三確認,然後再輕易毀約。嘀嘀聲和振動聲永遠不會停止。而我們的孩子此時就在身邊,於是,他們明白了這一切有多麼重要,而他們自己又是多麼微不足道。

事實上,我們早已習慣了受到體系的控制,只是我們並不自知,我們仍以為是自己掌握著主動權。我們執行電腦下達的命令,受到它們的約束,遵循它們制定的規則來選擇使用或不使用哪些標點,並決定是否能犯某個錯誤。想想看,機器通常是怎樣「允許」我們做某件事的?我們越是讓自己和孩子屈服於這個系統,我們就越是受錮於它的機械性。每一次點擊都會被記錄下來並進行評估,每一個信號都可以得出關於用戶的結論。最後,系統就會只呈現用戶主觀認為想要的東西,做決定的不再是我們自己,而是系統。

機器會對我們進行仔細的審查和分析,以確定我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為了躲避這些侵犯,保護自己和孩子,我們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我們應該防止各種壟斷企業獲取我們的信息,拒絕各種公司對隱私的窺探,他們的控制日漸滲透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令人屏息的速度剝奪了我們的自由。他們企圖將我們變成「用戶」,而不再是真實的消費者。

今天,孩子與家長的大部分交流都圍繞著電腦。例如,三歲的孩子能不能玩爸爸的手機,七歲的孩子在上二年級時需不需要上電腦班,孩子什麼時候能得到第一台筆記本電腦,以及孩子每天能玩幾個小時的電腦。專家在報紙上煞有介事地建議家長根據不同年齡為孩子安排不同的電腦活動時間,並給出參考,就好像這是一項人權,孩子如果不玩電腦就無法正常生活似的。今天,談及孩子的課餘時間,家長們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每天一個小時或兩個小時的)「多媒體時間」,然後緊張地徵詢他人的意見,看這樣的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太多或者太少。

如果孩子在年幼時感到自己無法進行創造,而只能消費,他們會感到恥辱。事實上,孩子天性渴望承擔責任,為社會做出貢獻,他們希望投入豐滿多樣的生活,用親身經歷去收穫真實的經驗,而不是大人早已準備好的說教。今天,我們幾乎可以用電腦模擬所有運動,但同時,我們也在報紙上看到,不會游泳的兒童數量正在不斷增加。6~12歲是學習游泳的最佳年齡,但許多這個年紀的孩子卻只是呆坐在某塊屏幕前,進行著虛擬的運動。如果孩子能有機會參與真實的活動,體驗運動和創造帶來的樂趣,他們自然就不會失去對創造的興趣和對生活的熱情,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孩子沉溺在虛擬世界中來滿足自己的創造熱情。

要實現這點,就必須讓孩子體會到真實的生活需要他們。他們需要相信自己是重要的,他們的創意和努力有助於解決問題,並將想法付諸實踐,而且,日常生活需要他們的參與。但如果一個孩子每天聽到的都是他接下去該做什麼,而父母和老師又固執地認為幫忙做家務或完成家庭作業孩子就能獲得成長,他該如何獲得這些重要的經驗?在這種環境中,孩子通常無法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因而無法獲得自信。

當成年人被置於一個無法進行創造,而只能像變速箱中的齒輪那樣機械轉動的環境中時,他們就會變得病態。正因為沒人能忍受這種空虛,所以每個人都在盡力尋找一個自由的空間。在那裡,他們至少能根據自己的意願去創造一些東西。

兒童和青少年也是如此,只不過今天他們尋求的自由空間和我們那個時代的概念已經截然不同了。過去,無論是青少年還是成年人都能通過在自己的園子裡勞動、造房子,在體育社團工作或在消防隊當志願者來積累有益的經驗,獲得寶貴的技能。但在今天這個自我創造熱情受到嚴重壓制的社會,人們失去了從事這些活動的興趣。兒童和青少年熱衷於現代化的多媒體娛樂,從中獲得的能力自然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把握與這些媒體相關的機會,但如何將一枚釘子釘入牆中,如何佈置花園或搭建帳篷,以及如何與人交往,這些卻都是不能從電腦中習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