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成長的密碼:如何探索孩子的天賦 > 第3章 埋沒孩子天賦的六重罪 >

第3章 埋沒孩子天賦的六重罪

無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地方,人們如果在一個特定的家庭、村莊、城市或者一個特定的社會中長大,他們的身上就會留下當地的烙印。孩子會形成相同的價值觀,追求同樣的目標,也分擔同樣的憂愁。由此,所有人都成了某個文化共同體的一部分,這種同化的程度遠比我們想像得要深。

由於這種經驗會導致大腦中產生特定的神經元連接模式,而這種連接模式又決定了人們的思維、感知和行為,因而所有人都必然會成為他所在社會文化的載體。尤其當母親或父親試圖將自己學到的、他們認為重要的東西繼續傳授給孩子時,這種傾向會更加明顯。這些東西在每個家庭中必然是不同的,因此,基督教家庭和伊斯蘭教家庭會有不同的觀念,富裕的家庭和貧窮的家庭也有不同。大城市和小鄉村會存在巨大的差異,而巴西的家長也會和德國的家長有著不同的想法。所以,我們說,世界各地的孩子都是在不同的價值觀環境中長大的。今天,我們已經開始理解傳授經驗會對孩子已有的天賦產生怎樣的影響。

以前,貧困還是人們生活中最大的難題。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無法擺脫貧困。在這種情況下,自然災害、饑荒、戰爭、流亡和壓迫就成了孩子和家長最主要的經驗。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單純地保證生存,同時他們也會盡可能早地將這種觀念和技能傳授給孩子。因此,沒有孩子能避免這種社會環境造成的壓力。

當然也有家庭和社會群體成功應對了這種壓力,並培養出一定的技術和能力,也獲得了可實現繼續發展的知識和認知。例如,通過種植經濟作物或飼養家畜,他們能獲得一定的財富,使自己不再完全受制於生存的壓力。為了維持這種簡樸的富足狀態,父母必須確保孩子盡可能有效地學會這些技能。

因此,促使成人掌握這些技能的外部壓力被轉化成內部壓力加到了孩子身上。由此,我們今天稱為「教育」的過程開始成形。這個過程所要實現的目標就是通過獎勵和懲罰,使孩子不僅能按照成年人認為必要和正確的方式做事,還能學會有利於增加財富的各種技能。此外,他們還需要掌握一些沿襲下來的知識,這些知識曾幫助家庭、氏族或社會擺脫貧困、壓迫和依附關係等最初的外部壓力。

孩子對父母或其他成年關係人的依賴感越強,這種教育方式就越容易成功。孩子也越容易在懲罰的威脅或獎勵的誘惑下成長為「教育者」所希望看到的樣子。

直到20世紀末,這種方法一直收效良好,直至今天,許多社會都還在使用這種教育方法。但有兩種發展趨勢會導致這種「教育模式」瓦解並被另一種方式替代,而這個過程可能比我們大部分成年人所能想像的要快得多。

第一種發展趨勢從幾代前就已開始顯現出來:在西方民主國家長大的孩子對其「教育者」的依賴感正越來越弱。他們很小就獨立出來,不再依賴自己的父母,並拒絕接受別人強加的責任。在成長過程中,他們能從同齡人團體中獲得強有力的支持。他們對父母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少。因此,兒童和青少年很早就開始做他們自己想做的事,無論是來自家長還是老師,甚至來自警察的壓力都無法再影響他們。他們對懲罰和獎勵的「免疫力」越來越強。凡是他們不喜歡的,他們就不做。

這讓許多家長感到絕望,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孩子學會了父母教給他們的東西,但這些知識並不適合今天的社會。它們無法實現任何目的,至少不是人們想要的結果。許多父母或許還能和他們幼小的孩子和睦相處,但當孩子長大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因此,茫然無措的父母只能越來越傾向於把他們的教育嘗試轉移到孩子成長的早期,但這個時期的孩子最需要的並不是教導、獎勵或懲罰。父母的不安也會讓孩子失去方向。孩子被各種無法解答的問題包圍著,就算做出了決定,他們也不會懂得可能引起的後果。六個月大的孩子就得面對這樣的問題:你要這個還是那個?而事實上,他們根本還無法理解其中的意義。

這樣的預言並不過分:這種教育方式很快就會過時。在這種教育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兒童開始出現各種心理問題,而且出現問題的時間越來越早。同樣,也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因為壓力過大而無法正常地接受教育。許多家長因為這種失敗而苛責自己,進而放棄了教育。越來越多的德國人認為德國的家長就是無法正確地處理與孩子的關係。

第二種會對教育產生影響的發展趨勢是現代社會生活條件的改變,這種變化正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發生著。在這個靈活且彼此關係密切的世界中,體察別人的感受並懂得如何在團體中生活的能力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們需要打起精神,去學習獨特的知識與技能,掌握主動權,並承擔起必要的責任。這個社會迫切需要能獨立思考且具備良好團隊精神的人才。這些人從小就學會了如何與他人相處,也能分清他們自己的需求和對別人應有的期望。

新的世界需要強烈的個性,而不是憂愁。

但孩子要想發展出強烈、自信且慎重的個性,並開發出既有的天賦,就必須先獲得被接納的體驗,他們必須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善意,相信人們能接受真實的他們。他們需要能從中獲得成長並增強能力的任務和挑戰。

這是理想的情況,但現實往往並非如此。如果得不到需要的,孩子就會痛苦。因而,他們需要尋求能夠減輕痛苦的辦法,讓痛苦變得可以承受。如果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他們就會接受目前能得到的,稱為「替代性滿足」。例如,電腦遊戲就可能成為這種替代品。當孩子只是網頁上的一個人物,一個只需要插電就能活動的人物時,當屏幕上的蘭博和壞人對戰時,或者當孩子動動手就能讓整支幽靈軍隊行進時,他或許也會在短時間內感到滿足。但事實上他更願意和父親一起玩,可惜他不在身邊,或者也可以和母親一起,但她沒有時間。玩具公司的開發部門通常有專門的心理學家,他們知道該如何設計玩具,以滿足兒童和青少年未得到滿足的需求。事實上,現代媒體、時尚、音樂行業、旅行社甚至整容醫院都是為了讓人們獲得他們真正想要卻未能得到的東西。

替代品的本質就是你無法得到本以為能夠得到的東西。替代性滿足並不能讓人獲得真正的快樂,它們不能滿足對真正的依戀關係和自我發展與開發的需求。但所有人都選擇了忽略真相。他們使這些本沒有意義的事蒙上了重要的假象。他們努力獲得短暫的快樂,激活大腦中所謂的獎勵中心,並任其留下一絲淡淡的回味。當兒童或青少年為了做那些至少能讓他暫時獲得解脫與快樂,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痛苦的事時,他會在這種短暫的興奮狀態下使用大腦中的相關連接,因而,這些連接自然也就得以不斷強化和穩固,並形成固定的行為模式,在他們的生活中不斷重演。他們的痛苦來自於無法和父親實現有效的交流,無法和母親建立起聯結,他們無法得到父母的關注,也無法向父母展示真實的自己。這種體驗令人沮喪,無論多麼強大的孩子都會被打倒。他們看著自己步入歧途,逐漸喪失了造物主送給每個孩子的珍貴禮物,而這種失去又會成為沉重的壓力,使他們不堪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