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成長的密碼:如何探索孩子的天賦 > 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魔法:陪伴與鼓勵 >

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魔法:陪伴與鼓勵

孩子剛出生時,他們的大腦就不僅能幫助他們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和其中進行的各種過程,還能幫助他們學會與將來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一切技能。因此,每個孩子的大腦都是獨一無二的,是與他的身體、組織以及將來的成長和發展相適應的。在這個意義上,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天才。孩子的生命之旅始於大量的可能性,他們的大腦中有著複雜的連接,但我們一直沒有對其給予應有的重視。教育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為孩子提供一個環境,讓他們有機會將大腦中這些早已存在的連接盡可能多地穩定下來,而這個環境必須允許孩子在其中體會到探索發現以及學習和創造的樂趣。一個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就不會失去他天生對發現的喜悅、對創造的熱情,以及他的開放性和處理關係的能力。他對各種感官體驗的興趣也會和他對生活的渴望及愛的能力一樣長久地保存下來。

要想保留這些能力,孩子必須感受到自己真實的樣子是得到認可且有人喜愛的,而且,人們必須能看到孩子的天賦。因而,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教育的唯一目的便是支持孩子自發地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道路上,我們能做的只有鼓勵和啟發。孩子需要的是充滿愛的引導,只有當孩子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遇到困難或迷路時,我們才需要加以指引。

其他的一切都和教育無關。那些一如既往認為必須通過獎勵和懲罰來讓孩子按照成人所喜歡的方式行事的人絕對不能從事教育工作。他們設定孩子發展的方向,同時也磨平了孩子的稜角,這種做法還會損害孩子內心深處對依戀的需求。這是一種痛苦的體驗,孩子會發現他真實的自我是不對的,他只有按照其「教育者」的願望行事才能重新被人接受並建立連接。馴服、懲罰或獎勵導致的結果是,成就不再是自己的目標,而成了他人強加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感受到的是他無法再作為獨立的主體自己做出決定,他成為父母實踐教育的客體。他們被不停地打磨,以便能獲得更多的「成就」,就像園丁修剪樹枝一樣。

當然不會有孩子把這種強迫得來的成就視為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因此,就算能在學校取得高分,孩子也會拒絕上學。懲罰自然會影響天賦的開發,但即便獎勵也不會讓孩子提高對學習和成績的熱情,事實上,結果常常是適得其反。孩子在得到過一次獎勵後,就會不斷努力去取得一個他本來不想要的成就。他的付出只是為了獎勵。如此一來,孩子便早早地形成了一種行為模式:我把這件東西擦乾能得到什麼好處?去上學又能得到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在這場和慾望的競爭中,結果只可能是失敗。孩子會想盡辦法獲得獎勵,在最糟的情況下,他們甚至會依賴於獎勵。就像一匹馬,只有當人們拿出糧食時它才肯轉圈。

直到20世紀,修正和馴服還是教育最普遍的目標。當時,人們還沒有完全意識到要引導下一代過上獨立自主的生活。在當時的社會中,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盡可能和諧地融入家庭、學校、村莊和工作,盡量不要提出問題,不要「好奇」,專心做好本職工作就好。貧窮、困難、恐懼和威脅將人們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只有團結起來,人們才能存活下去。那些擁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自信、獨立的人會被視為異端,因為他們無益於保障簡單的幸福,也無法保持社會的穩定。

現在,我們似乎仍在沿襲這種教育孩子的方法。這樣做無異於是在用按部就班的方法教小貓抓老鼠:首先靜坐和觀察,然後撲過去緊緊抓住,最後再咬住老鼠。但事實上,這一切都是小貓自己學會的。只要人們不打擾它們,也不剝奪它們學習和練習所必需的娛樂空間,對小貓來說,只要有機會觀察一隻已經掌握捕鼠技巧的貓就足夠了。這點對所有哺乳動物都一樣,因為早在童年時期,它們的大腦中就已經形成了使用各自的物種專屬技能所需的內部連接。

人類的孩子尤其需要通過自己的實踐來學習所有在他們今後的生活中至關重要的技能。當孩子遇到問題,並觀察別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後,他就能很好地獲得相關的經驗。這樣,孩子就能建立起對他人的信任,並與之形成連接,而且,孩子還能由此增強勇氣,去迎接更加困難的新挑戰。但這個過程只有在問題既不會太小也不會太大時才能實現,也就是說,孩子遇到的挑戰既不能太無聊乏味,也不能太艱難,以致他們根本無法克服。在前一種情況下,孩子會覺得「沒什麼意思」,進而失去好奇和熱情,或者轉而去研究別的東西。或許他們還會打擾其他人做這些事,並開始搗亂。而當問題或挑戰超過了孩子的能力時,他們會感到害怕。這種害怕會在大腦中引起一連串的反應,阻礙孩子學習新的技能,並使已經習得的能力發生紊亂,使孩子陷入最簡單的原始行為機制中。

至於對孩子來說,什麼挑戰太過簡單,什麼又是過重的負擔,這點只能由他們自己來決定。有時,和孩子關係密切且對孩子的需求極其敏感的關係人也可能以有效地進行分辨。其他人則決不能妄自推斷孩子腦中到底在想什麼。然而,今天等待著孩子的世界已經變得太過單一。這是「早期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它們就像割草機,完全抹殺了孩子獨特的個性和他們至今為止已經獲得的經驗世界。

如果孩子確實是一個獨立的人,並且有能力準確判斷哪些任務對他來說太簡單,哪些又太困難,那麼,要想讓孩子充分開發天賦,就必須讓他們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而這些,得由他們自己來選擇。實現這點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娛樂,就像小貓學捉老鼠時一樣。因此,我們認為,孩子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玩耍。

如果想讓孩子在自由玩耍的同時獲得對今後生活特別重要的經驗,那你必須將孩子在玩樂時對發現和嘗試的興趣轉移到這些能力上來。最簡單的辦法是引起孩子對某些事的熱情,尤其是你自己感興趣的事。例如,一個熱情的帆船手的孩子也很容易對帆船產生興趣。只要他不逼著孩子去駕駛帆船,他的熱情就很可能會吸引孩子。

只有在成年人的循循善誘下,孩子才能發掘自己的能力並不斷進行強化。只有這樣,前額葉中才會形成內在而穩定的自信心,並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激發出內在的動力。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今天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在孩子生活的環境中,掌握知識、接受教育毫無價值,例如在所謂的享樂主義社會中,那麼他們的大腦就不可能形成複雜的連接。同樣,如果孩子信奉消費至上主義,或者整天坐在電視機和電腦前,又或者當他們被慾望蒙蔽了眼睛,溺愛使他們無法獲得克服困難的體驗時,他們的天賦只能遭到埋沒。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種魔法,能讓你的孩子乖乖坐下來專心聽講,擴展詞彙,並充分展開想像,而且,這種魔法還能讓孩子獲得設身處地感知他人情感的能力,增強他的信任感,讓他自信而勇敢地展望未來,這將是多麼神奇的體驗。而事實上,這種魔法確實存在。但它並不在藥店裡出售,也無法在早期教育中心找到。它是免費的。相反,誰要是送給他的孩子這種魔法,他還能收穫孩子的親近、信任和眼中閃爍的光芒。那麼,這種魔法到底是什麼?在一個追求效率的社會中,人們可能不太容易注意到這種似乎毫無用處的做法,但事實上,它能幫助孩子,並最大限度地開發出孩子潛藏的天賦。這種免費的魔法就是一起唱歌,一起聽童話故事,一起玩耍,一起跳舞、演奏音樂、畫畫或做手工。幸運的是,要解釋這些現象也非常簡單:在一起做事時,孩子所能體會到的比在我們獨斷地給他們講授知識,或自認為善意地試圖讓他們獲得某些體驗時所體會到的要多得多。在陪伴中,孩子感到快樂,這是一種他們在那個安全的黑洞中和母親共處時曾獲得過的體驗。因為在一起做事時,他們最重要的對依戀的需求得到了滿足,而且,他們還能在這種依戀關係中獲得成長。這讓他們感受到自由,以及對自己生活的掌控。

講故事是授課的最佳形式。因為當大腦的情感中心被激活,所有遞質都被釋放出去以促成神經元之間新的連接時,孩子的學習效率最高。因此,要想讓孩子興奮起來,氣氛非常重要。你可以點上蠟燭,或者把講故事當成一種神聖的儀式,這能幫助孩子放鬆並集中精神。不知不覺中,他們的腦中就建立起了複雜的刺激模式。

故事的內容也需要仔細挑選,應該做到情節緊張,但又不會引起孩子過大的恐慌。但是當主角遇到危險時,講故事的人也可以表現出一定的擔憂,當最後壞人被制伏時,這便是最好的激勵。此外,講故事的方式也很重要。孩子需要看到講故事的人也表現出同樣的興奮、感動、驚訝或悲傷。而且,在講故事時還要不時看看孩子。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通過講故事,我們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這種密切的聯繫,並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也有著和他們一樣的感受。我們的世界需要故事,孩子更是如此。

父母應該親自為孩子朗讀童話故事,或者,更好的辦法是直接脫離文本進行講述。用收音機或電視來代替這個過程並不能獲得相同的效果,因為它們無法實現交流,電視機不能捕捉孩子的情緒,孩子的感受仍然是孤獨的。魔法並不是童話故事本身,而是講故事時彼此對故事內容和親密關係的密切交流。

這還不是全部。童話會在講述者的腦中喚起舊的回憶,不僅是關於這個故事內容的記憶,還有關於他們自己聽到這個故事時的感受的記憶。於是,當時的感受再次復甦了。那是一種和相愛的人重逢的感覺。你會想起那種戰慄和刺癢感,還有一個令人安心的聲音。你會想起回憶發生的地方,想起那個臥室、廚房和沙發。大腦中所有關於童年的記憶都會清晰地呈現出來。童話能喚醒早期這些積極的回憶,因而它也能以某種神秘的形式讓我們成年人重新獲得力量。我們會感到愉快、強壯和自信,我們似乎充滿了勇氣,也變得更加自由。因此,童話也是對成年人靈魂的救贖。

我們能為孩子提供的最好的「成長輔助」就是幫助他們更好地建立與自己和他人的關係。唱歌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唱歌能激活情感中心,並且直接和愉快、自由的情緒體驗緊密相連。因此有人說,唱歌能讓心靈自由。而在愉快的氛圍中一起唱歌則更是一種社交共鳴。經歷過這種「社交共鳴」後,孩子就有能力為將來和其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做好準備。一起唱歌要求彼此的聲音能互相融合,這為孩子獲得各種社交能力如體諒、共情、自律以及責任感等奠定了基礎。而且,唱歌時還要將記憶中的旋律、速度、節奏與唱歌所必需的感覺和發音模式進行複雜的對比與反饋,因此,唱歌也是鍛煉自我指涉、自律、自製和自我糾正的好辦法。共同唱歌不僅能使來自其他文化的孩子或殘疾人更好地融入一個集體,同時它還能創造一種團體精神。

所有孩子在出生前,以及至少出生後的一段時間內都曾體會過和某個人的親密關係,並在這種親密關係中獲得成長。這種最初的體驗深深地印在他們腦中,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經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期望。因此,所有孩子都會熱愛這種能同時感到親密和自由的經驗。

如果孩子無法實現他們所需的親密和依戀關係,或者無法自主掌握自己的生活,不能實現對創造的熱情和對發現的喜悅,他們的大腦中就會產生與之相對的情緒,即不安、憤怒和恐懼。相應地,孩子也會表現出害怕和壓力,甚至反應過激。這種混亂將剝奪孩子學習的樂趣。因此,孩子需要找到一個能接受他真實面貌的人。沒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也不會利用孩子來達到什麼目的,這個人會邀請孩子和其他人一起進行發現與創造,並給予他們激勵和啟發。例如,當孩子和母親一起看圖畫書,和其他孩子一起搭積木,或者和其他人一起唱歌、跳舞、演奏音樂、畫畫或做手工時,他們就能體會到這種共同注意(Shared attention)的狀態。在這種共同做事的經歷中,孩子會體會到與其他人的密切關係,但同時,他又是完全自主的,在整個過程中,他所有的能力和興趣都可以自由地發揮。於是,他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滿足,因而孩子也能準備好為了完成共同的「作品」,先暫時不顧自己的願望,而去照顧他人的感受,給他人以激勵和鼓舞。

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一切都說明我們認為最沒用的行為恰恰最能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包括自由地玩耍、講故事和愉快而無目的地唱歌。正如愛因斯坦曾說過的:「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最複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