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英國父母這樣教孩子自信 > 第六章 交往法則: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享受主動帶來的優勢 >

第六章 交往法則: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享受主動帶來的優勢

1.找朋友,需要有相似的愛好

英國著名小說家蓋斯凱爾夫人在《瑪麗·巴頓》一書中提到:「如果你有一個朋友,能把困難的問題分析得很清楚,知道怎樣去應付,又能確定哪一個辦法最聰明、最恰當。一切的困難,到頭來都迎刃而解,那真是再愉快不過的事情。」

人生如果沒有友誼,如同菜裡沒有加鹽,可謂單調、乏味。英國人認為,真正的友誼是一種心照不宣、相互信賴的關係。如果我們身邊有很多朋友,而且與他們保持著良好的人際關係,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這些朋友的力量來解決一些難題。任何人都不可能拒絕朋友而獨自過著孤寂的生活。

孩子更是如此。大多數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渴望擁有更多的友情,高興時有人分享自己的快樂和喜悅,煩惱時有人給出謀劃策、分擔憂愁。

前不久,在英國的一些育兒親子網站上,掀起了一股給孩子「找對象」的風潮,英國那些年輕的潮爸潮媽們在網站上註冊登記,曬出孩子的年齡、性別、照片,以及「擇偶」要求,像模像樣地選起了「小女婿」「小媳婦」。說是給孩子找對象,其實不過是一個噱頭,這些年輕父母的真正意圖是給孩子找一個興趣、愛好差不多的玩伴。

英國父母普遍認為,孩子只有跟自己興趣、愛好相似的朋友在一起,才會感到快樂,也更有益於他日後的成長。比如,如果孩子的性格比較安靜,有著琴棋書畫這樣的愛好,那麼他就很難融入到那些喜歡追追打打、上躥下跳的孩子中間,因為這樣會使其產生焦慮的情緒。因此,引導孩子找與自己有相似愛好的朋友很重要。

約翰從滿月以後,史密斯夫婦就會經常帶著他在小區裡面遛彎,由此也結交了很多新朋友,包括父母和孩子。史密斯夫婦往往會找那些與自己孩子年齡差不多的父母在一起交談,交流育兒經驗。

雖然這些孩子那時還不會說話,但史密斯夫婦會用自己的語言來引導約翰與志趣相投的孩子接觸,比如他們會說:「寶貝,這是琳達姐姐,她和你一樣也喜歡邁克的歌,你們以後一定能成為好朋友。」「這是蓋爾弟弟,他也喜歡《倫敦大橋垮下來》這首兒歌,你們以後可以互相朗讀哦!」……

從約翰開始會自己走路、開始牙牙學語的時候,史密斯夫婦會經常帶著他來到正在進行著某項約翰同樣有興趣的活動的小朋友中間,鼓勵他參與進去。比如,小朋友們正在用筆在紙上塗鴉,史密斯夫婦就會對他說:「寶貝,你看他們在畫什麼,你在家裡不是也很喜歡畫畫嗎?你可以試著問問他們是否願意和你一起玩。」通過父母的鼓勵,約翰通常也很願意嘗試加入自己喜歡的活動中,他誠懇的請求也往往會受到小朋友們的歡迎。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父母的引導下,約翰逐漸學會了找那些和自己愛好相同的夥伴一起玩,自然也很容易和那些夥伴成為要好的朋友。而且由於志趣相投,他們會有共同的話題,可以互相幫助,誠心以待,這樣的友誼也會更長久、更牢固。

不僅如此,約翰還學會通過尋找共同的興趣愛好而在陌生的環境中結交新朋友。

進入初中大門以後,裡面的教學樓差不多有小學的好幾倍多,樓裡的一切都讓約翰感到巨大無比。教室門就像高塔一樣矗立在約翰面前,連新同學都顯得非常高大。一張張陌生的面孔讓他感到走進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裡沒有他熟悉的事物。他想交新朋友,但又擔心自己和新同學沒有相同的愛好。

這時,他想起了之前父母經常對他說的話:「來到一個新環境的時候,不要懼怕,要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同學中間,相信自己的社交能力。他們中間總會有和你志趣相投的人。加油!」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約翰向周圍看了看,想找一些看以來比較友好的同學。看到幾個男孩子在一起嬉笑著吃飯,他勇敢地走過去,誠懇地問道:「你們好,我可以坐在這裡吃飯嗎?」

「當然可以。」一位叫阿曼達的胖男孩熱情地說道:「我們正在討論最近正在熱播的一部電影——《舞動人生》,那個小比利真的很值得佩服,能夠在重重壓力下選擇自己的人生,很值得我們學習呢!」

約翰對阿曼達的話深表贊同,他也這麼覺得。然後問道:「你們看過這本書嗎?」

「我看過,我覺得還是書寫得比較好,書中的很多情節都在電影中被刪減了。」特佛雷接道。

沒想到還有和自己一樣喜歡這本書的人,約翰真是高興極了。

「放學後,我們一起去圖書館借這本書來看吧!」約翰興奮地說道,「當然,這個電影我還沒看過,有誰願意和我一起去看嗎?」

「我也沒看過,我們週末一起去吧。」旁邊一直只顧著吃的伊桑聽到這個建議趕緊應允道。

就這樣,約翰在這個陌生的環境中順利地結交了好朋友。除了這部電影,約翰還發現,阿曼達和自己一樣喜歡滑旱冰,別看他比較胖,但在旱冰場上可一點也不遜色,甚至可以用「身手矯健」來形容;而特佛雷和自己一樣喜歡彈鋼琴,只要有空他們就會在一起切磋琴技,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們的鋼琴居然雙雙達到了八級的水準,還一起代表學校出去參演呢!

至於那個伊桑,看他「吊兒郎當」的樣子,其實他是街舞高手呢!約翰也一直對這個很感興趣,只是還沒得空找人學呢,這不就是現成的小老師嗎?沒想到自己剛上初中,就結交了三個和自己有著相似愛好的好朋友,約翰真是比得了100分還高興。

從此以後,他們三個經常到對方的家裡做客、聚會,彼此間有更多的共同話題,從而也培養了更多共同的興趣。

史密斯夫婦發現,約翰變得越來越有主見,越來越勇敢,碰到一些困難或挫折的時候,往往能夠勇敢面對,並積極克服。後來他們才知道,這都是志趣相同的朋友在起作用。約翰結交的這些朋友不僅和他有著相同的愛好,而且都胸懷大志,面對生活有著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經常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本來就開朗樂觀的約翰自然也就變得越來越豁達,越來越有自信。

有著相似愛好的兩個人,可以迅速拉近彼此距離,讓人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對於處在需要玩伴時期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而史密斯夫婦深知這個道理,因此便側重從興趣、愛好著手,引導孩子如何交朋友。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孩子的會話能力、組織能力和社交能力,還可以讓孩子從好朋友那裡學到自己身上所欠缺的東西。

英國父母認為,因為是同齡人,所以在不開心的時候能夠相互吐露心聲,並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幫助,這對孩子的身心都是很健康的。

但是很多中國父母往往會考慮不到這一點,往往會把成績好作為孩子交朋友的標準,這是帶有一定偏差的。學習好的孩子並不代表他的素質就一定高,他的品德就一定好,如果孩子結交了學習成績好,但與自己興趣愛好卻截然相反,並且瞧不起自己的人,他會感到很不自在,會產生自卑感。同時彼此之間沒有共同話題,也就聊不到一塊,友誼自然不會長久。

因此,父母們要記住,友誼是以相同愛好為基礎的,只有讓孩子與那些志趣相投、積極進取的人交朋友,這份友誼才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質。

智慧錦囊

對孩子來說,童年時光不僅需要父母的陪伴,更需要同齡的好朋友。同齡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才會體會到更多的樂趣,才會身心放鬆,感到快樂和愉悅,這也更符合他們的天性。因此,英國父母會鼓勵並幫助孩子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以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

英國父母認為孩子與跟自己有相同愛好、品行優良的人交朋友,會在課外時間有共同的話題,對彼此有更大的影響力,心情不好的時候還可以互相開導,不用什麼事情都依賴父母,或是自己一個人悶在心裡。

相同的興趣和價值觀會讓他們更加珍惜這份友情,彼此激勵,增強信心,對孩子長大後的擇友標準也是很好的積累。

2.觀點是自己的,不能強加於他人

在中國某城市的一個小區裡面,晶晶和亮亮每人手裡拿著一個不同口味的棒棒糖。這時晶晶對亮亮說:「這個牛奶味的棒棒糖好香啊!」

「不對,是草莓味的,很甜的。」亮亮反駁道。

「我說是牛奶味的就是牛奶味的。」晶晶不甘示弱。

「明明就是草莓味的,你舌頭出問題了。」亮亮繼續堅持自己的觀點。

……

就這樣兩個人爭執不休。

其實,這種說話方式在中國的孩子中可以說是屢見不鮮,他們都願意讓別人聽從自己的觀點。不論是在擇友還是參加某項活動上,通常會把自己定位在「領導」的位置,喜歡指揮別人,讓別人按照自己的意圖去做事。孩子的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離不開父母在家中的影響和教育。

中國父母往往會對孩子過分呵護、百依百順,由此而形成了孩子專橫跋扈的性格,除了知道以自己為中心以外,全然不顧別人的感受,總是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他人身上。

還有一些中國父母會將自己的意願和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長此以往,會在孩子的心理形成一種「投射效應」,也就是習慣將自己的態度和觀點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和自己有著相同的想法,這對孩子的社交是非常不利的。

英國父母則截然不同,他們從小就非常尊重孩子,不會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當然也會注重扭轉孩子的「自我中心性」。他們會告訴孩子生活中的每個人都不盡相同,大家有著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行為習慣、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目標和追求,只要在道德允許範圍內,都是被社會接受的,所以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和評判別人,更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否則就難以被他人喜歡和接受。

別看妮可拉今年才8歲,但她卻不像這個年紀的中國孩子那樣,有著自我意識過強、專橫霸道、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情。相反,她非常懂得尊重和寬容別人,當與別的小朋友在交流中有不同的觀點時,總是能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和想法,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但是,妮可拉今天的這些良好表現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與父母的家庭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妮可拉3歲的時候,有一次和媽媽坐在一起吃飯,忽然她說媽媽拿叉子的手不對。

「怎麼不對了?」媽媽問道。

「應該是這隻手拿叉子才對。」妮可拉指了指自己的左手。

「哦,你覺得媽媽拿錯了嗎?那我們換一下座位看看怎麼樣?」可是換完座位後,妮可拉還是不明白,說:「真是奇怪,媽媽怎麼又拿錯了呢?」

這時,媽媽走到孩子的背後,兩隻胳膊與妮可拉的兩隻小胳膊相重合,說:「你看,媽媽剛才沒有換手,為什麼現在我們就是同一隻手拿著刀叉呢?」

妮可拉歪著腦袋想了想,似乎有些不明白。

「剛才你看到媽媽拿著叉子的手不正確,是因為我們是面對面坐著的。你是做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媽媽,所以就以為媽媽拿的不對。現在我們站在同一位置,你是在媽媽的角度看,所以可以看見我們都是用左手拿叉子的。」媽媽耐心地解釋道。

雖然當時妮可拉還不太明白媽媽說的話,但她有了站在別人角度看事情的意識。

還有一次,媽媽做了炸魚排,家裡所有的人都說新鮮可口。只有5歲的妮可拉說:「媽媽,這個魚排是臭的。」如果換成是中國父母,此時肯定認為是孩子在胡鬧,故意找事,並盲目地對其進行狠批。可是妮可拉的媽媽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將妮可拉的魚排拿過來,咬一口嘗了嘗,果然不怎麼新鮮,然後對妮可拉說:「你嘗嘗媽媽的這塊魚排,看看是不是臭的。」

「媽媽的這塊很好吃呢,一點也不臭。」妮可拉吃驚地說。

「對啊,因為這些魚排並不是同一條魚身上的,可能有些魚是放了很多天的,而有的魚是剛撈出來的。所以說我們剛才所嘗到的味道都沒有錯,如果媽媽剛才把自己嘗到魚排味道的意識強加給你,硬說你的也是新鮮的,是不是對你很不公平啊?」媽媽總是能夠在妮可拉親身感受後,抓住機會,告訴她一些不爭的事實。

「媽媽,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我不會強行讓別人同意自己觀點的。」妮可拉鄭重其事地說。

妮可拉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並不是在「照葫蘆畫瓢」,通過父母在這方面對她長期的熏陶,她能夠懂得尊重別人的想法,而不是把自己的意願「投射」在別人身上。

有一次,在幼兒園裡,妮可拉突然聽到身後有一個小朋友喊道:「老師,這個小汽車是壞的。」可是這時老師不在,於是「愛管閒事」的妮可拉便走過來說:「不對啊,我剛才玩的時候還是好的呢,怎麼可能壞呢?」

「可我現在玩它,它不動了,不就是壞了嗎?」那個小朋友振振有詞地說道。

聽完這句話,妮可拉並沒有反駁他,讓他聽從於自己的觀點,而是接過那輛小汽車,自己檢查了起來,翻過來一看,才發現小汽車「肚子」下面的開關沒有打開,所以它才不動,便被那個小朋友誤認為是壞了。

於是,妮可拉將小汽車「肚子下面」的奧秘告訴了那個小朋友後,那個小朋友非常高興,還有點崇拜她,連小汽車都會修呢。從此以後,他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這樣的事情在妮可拉的成長過程中發生過很多,而每當妮可拉想與對方「據理力爭」的時候,都會想到「刀叉」和「魚排」的事情,那兩件事情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她明白把自己的意圖強加給別人,不但會讓對方感到很不舒服,還不利於事件的解決。而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寬容和理解對待別人,不僅能夠很好地處理問題,還會讓別人覺得她很友好,很大度,從而都願意和她交朋友。

英國的一位兒童心理學專家指出,3歲左右的孩子便有了自我意識的萌芽,就會以自我為中心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物,這時候是培養孩子如何與周圍世界相處,引導孩子走出「自我心理定勢」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缺乏正確的引導,孩子的自我意識會進一步強化,從而愈演愈烈。

因此,英國父母會在孩子自我意識萌芽階段,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逐漸引導孩子認識到以自我為中心的弊端,讓他慢慢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只有學會寬容和尊重別人,也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友好相待。而妮可拉就是一個在父母的引導下而走出「自我心理定勢」的良好例子。

由此可見,要想孩子不那麼的自私自利,只顧自己,不考慮別人的想法,父母就要盡早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也是使其能夠與其他夥伴融洽相處,提高社交能力的有效途徑。

智慧錦囊

孩子形成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他人,通常與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有關。很多自我意識嚴重並任性的孩子,在家中都是「小霸王」,不懂得關心長輩,從來不做家務勞動,好吃好玩的東西都要歸為己有,並且總是會強行讓人接受自己的想法。相信這些現狀在中國家庭並不少見。

英國父母認為,以自我為中心會嚴重影響孩子對自己和對別人的認識,影響他與其他孩子的友好關係。因為孩子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會逐漸認識到自己不能一直心想事成,別人不會永遠聽從自己的意願,如果突然讓他接觸到這樣的事實,會使其心理不平衡,從而不利於他的心理健康。

因此,為了杜絕這種不良現象的發生,在孩子自我意識萌芽時期,父母不妨對其進行「同心理」教育,遇到事情讓孩子多想想:「如果別人也這樣對你,你會有什麼感受?」讓孩子學會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久而久之,就會克服這種「把自己觀點強加於人」的思維習慣。

3.來自同伴的壓力,必須坦然面對

英國的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項這樣的試驗:研究人員將10個孩子帶到一間教室,在黑板上畫出了3條直線,然後讓這些孩子找出其中最長的一條。研究人員指向的第一條直線顯然沒有另外兩條長,但當他說道「認為這條直線是最長的請舉手」時,有9個孩子都將手舉了起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原來這9個孩子是研究人員事先挑好的「托」,試驗之前已經告訴他們要選第二條直線,而試驗的真正對像只有剩下的那一個孩子。當這個孩子看到那舉起手的9個孩子後,臉上閃出了一絲懷疑的神情,但是他最後還是和同伴做出了一樣的選擇。這就是所謂的「同伴壓力」。

英國父母認為,從孩子進入幼兒園,就是他社會化重要過程的開始。在這段新的人生旅途中,陪伴在孩子身邊的除了父母和老師以外,更重要的還有同伴。因為在以後的日子,孩子將在同伴的陪伴下,度過一個漫長的生活與學習時光。所以,同伴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孩子不僅能感受到很多快樂,同樣也面臨著壓力。即便是一名2歲的孩子,也能夠感受到這樣的壓力。比如在一群同齡的孩子中,一名2歲的孩子看到他的大多數同伴都在水坑裡踩踏,那麼他就會選擇模仿這種行為。這就說明孩子很容易受到來自同伴的壓力。

英國父母覺得「同伴壓力」猶如一把雙刃劍,既能給孩子帶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會存在一些消極的影響。所以,英國父母會採取一些適當的策略,引導孩子學會坦然面對來自同伴的負面壓力。

在波文還不到2歲的時候,父母就發現他的思想意識和行為開始受到周圍同齡小朋友的影響。當別的小朋友在地上翻滾的時候,他也會慢慢地躺在地上,試圖模仿這一動作;當別的小朋友在大聲歌唱的時候,他也會跟著小聲哼哼;當別的小朋友在大口吃飯的時候,不管這個菜他平時是否愛吃,波文都會湊上前去張開自己的小嘴,想要品嚐……

當發現孩子的這一特徵時,波文的父母既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來自同伴的積極的壓力可以帶動波文前行,激發他的潛力,從而使其變得更強大;擔心的是那些來自同伴的消極的壓力則會阻礙波文的成長,使他染上不良的習慣和嗜好。

於是,波文的父母針對孩子這一問題特意請教了心理專家。心理專家告訴他們,同伴之間的影響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而逐漸超過父母的影響。所以,父母首先要規範自己的言行,注意利用積極的同伴的壓力來做孩子的榜樣,而面對那些不良的同伴的壓力時,要教孩子學會獨立思考,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能做,從而學會坦然面對。

聽完心理學家的一番話,波文的父母心中大致已經有數,經過商量後,他們決定對波文的日常生活中的「同伴壓力」給予引導和教育。

在平時的生活中,不管波文犯了什麼樣的錯誤,他的父母都不會像中國父母那樣對他盲目地斥責或打罵,也不會對波文有過高的要求和過多的約束,因為他們知道這些言行都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認為父母不關愛自己,從而受同伴壓力的影響更加嚴重。因此,波文家的教養方式以民主為主,多給他鼓勵和引導,幫助他解決問題。這樣的家庭教育,不僅使父母與波文建立起健康、積極的親子關係,也幫波文建立了自信,發展了應對同伴壓力的積極策略。

鄰居家的小姐姐漢娜比波文大2歲,按理說,兩個孩子是玩不到一起的,但是波文就像一個小跟屁蟲一樣跟隨著漢娜進進出出,漢娜也欣然承擔起姐姐的角色。於是,波文的父母經常看到當漢娜進屋後換拖鞋的時候,波文也會不由自主地找出自己的小拖鞋換上,而不需要父母的反覆催促;當漢娜在餐桌上大口吃著綠葉蔬菜時,波文也開始對那些他平時看都不看一眼的「綠色植物」產生了興趣;當漢娜自己坐在小馬桶上小便或大便的時候,波文也學著姐姐的樣子,主動地找出了自己的小馬桶開始練習……

這一切都讓波文的父母感到很欣慰,知道這是同伴壓力帶來的積極效果。當波文跟隨著做的時候,父母會對其鼓勵和讚揚。而波文也會在父母的稱讚聲中做得更好。但凡事有利就有弊。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漢娜也不例外。

有一次,波文的父母看到波文在抽屜裡亂翻,便問他在幹什麼。剛上幼兒園不久的波文說在找錢。

「你找錢幹什麼?」波文的父母驚訝地問道。

「今天放學的時候,我看見漢娜姐姐和幾個哥哥在商店門口買冰激凌吃,而且他們每個人都買兩盒呢。他們說如果我想和他們做朋友就也應該這樣。我很想成為他們的朋友。」波文用祈求的眼光看著爸爸媽媽。

聽孩子這麼一說,波文的父母意識到同伴壓力的負面效果不可避免地來了,他們決定利用這個機會讓孩子學會捍衛自己的權益,不能為了「合群」就事事順從夥伴。於是,波文的媽媽說:「你上次吃了兩盒冰激凌的後果還記得嗎?」

「嗯,肚子疼了一個晚上。」波文似乎還心有餘悸。

「冰激凌本來就不是健康的食品,這些書裡已經講得很明白了。更何況是一次吃這麼多,對你的腸胃更是沒有好處。媽媽承認,漢娜姐姐的身上有很多值得你學習的優點,但這並不意味著她身上就沒有缺點和問題,她亂花錢買冰激凌吃就是個很不好的習慣,而且她還『慫恿』比自己年齡小的你和她一樣做這種不好的事情,就更不對了。」媽媽耐心地解釋道。

波文此時似乎也覺得媽媽說得很有道理。

「真正的朋友需要彼此真誠相待,而不是一味地遷就、委曲求全。朋友之間也會有分歧和不同的意見,就像我們一家三口一樣,平時不是也有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嗎?此時,我們就要把各自的看法和感受表達出來,而不是違心地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我想這些你們的老師也說過吧,這就是做人應有的原則。」爸爸接著說道。

聽完爸爸媽媽的建議和開導,小波文有些開竅了。第二天,當他再次看到漢娜和她那幾個朋友在商店門口大口大口地吃冰激凌,並邀請他加入的時候,他態度友善地給予了拒絕,並告訴他們吃冰激凌和亂花錢都是不好的行為習慣,並號召他們用這些零用錢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買些有用的書籍或捐給有困難的同學。

其實,上一次漢娜吃了過多的冰激凌也有了肚子疼的症狀,但因為不是很嚴重,再加上其他朋友的慫恿,就忘記了上次的教訓。這回聽到波文這麼說,她也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決定改掉自己的這個壞毛病。波文沒想到自己的話可以起作用,於是更增強了他坦然面對同伴壓力的信心,也明白了在交朋友的時候要有自己的立場和主張。

從此以後,波文在面對同伴那些不好的壓力的時候,總是能勇敢地說「不」,而不是礙於面子就隨聲附和。即便是對方因為他的拒絕而將其「孤立」,他也能坦然面對,因為他已經有了自己的道德行為標準,知道朋友之間是可以存在分歧和不同意見的,同伴之間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往更好的方向前進,改掉那些不良嗜好,才能稱之為真正的朋友。

在孩子強大的同伴壓力面前,父母對其義正言辭地批評所起的作用不大,倒不如讓孩子認清事實的真相,讓他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哪個孩子也不傻,他自然也就會得出自己的判斷。波文的父母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

相比之下,中國父母就很少能做到這一點,他們往往會在自己的孩子模仿其他小朋友不良的行為動作時,說出這樣的話語來刺激孩子:「你就看見人家買新玩具了,你怎麼沒看見人家考試得了第一名呢?」「人家買名牌鞋你就要啊,你怎麼沒看見人家父母掙多少錢呢?」……

殊不知,這樣的話語會讓孩子產生誤解,認為父母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是因為自己沒考第一,是因為家裡的錢沒有人家的多,這樣不僅不會讓孩子認清真正的道德標準,還會使其對父母心生埋怨,而無法從根本上劃清是非對錯的界線。

而英國父母在這方面就掌控得很好,對於同伴給孩子造成的積極壓力,他們會對其進行肯定,並鼓勵他繼續這種良好的行為;而對於同伴給孩子帶來的消極壓力,他們會引導孩子走出這樣誤區,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而能夠坦然面對「同伴壓力」。

智慧錦囊

英國父母經常告誡孩子:「不要成為沒有思想的人,不要成為別人意志的奴隸,要做你自己。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你可以尊重自己內心的想法,而不是委屈自己對他人隨聲附和,這才是你社交能力的最高境界。」

的確,父母應該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行為標準,讓他們懂得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提升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幫助他們學會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建立起成熟的自我概念,這有助於孩子應對「同伴壓力」。

當你的孩子不再過分依賴同伴,當他們十分瞭解自身,特別是認識到自己的優點,信心滿滿,能夠自我肯定,並具備了自主定向的能力時,就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會在他人與自我之間迷失、徘徊,也就自然而然地會坦然面對來自同伴的壓力了。

4.待人接物,越小練習越好

一位中國研究生要出國進修,專業知識等方面的考察都已經通過,於是他興致勃勃地來到大使館辦簽證。在使館人員與他進行交談的時候,發現他一邊說話,口裡還嚼著口香糖,同時還在亂翻人家辦公桌上的物品,除此之外,還時不時地隨便打斷對方的講話。他的這些行為讓使館的工作人員感到非常不舒服。

最後,這位研究生因為缺乏最基本的學者風度和待人接物的禮貌,而被拒絕出境。

這位研究生的不良言行並不是一天形成的,經過調查得知,他的父母從小只注重對其文化知識的培養,認為待人接物那些都是「小事」,不必「委屈」孩子必須具備這種能力。所以,當遇到同事或朋友時,父母對他的不打招呼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家裡來客人時,也不會教育他給客人斟茶倒水;在公共場所,也不會禁止他的大聲喧嘩……

時間長了,由於父母的縱容,這位研究生雖然學習成績突出,但卻幾乎沒有朋友,更得不到同學和老師的喜歡,最後淪落到因為這樣的「小事」而辦不了簽證,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啊!

在中國,父母大多都很寵愛孩子,認為學習成績可以代替一切,而不注重對孩子基本禮貌行為的引導和教育,殊不知在這種家庭中走出來的孩子,社交能力很差,長大後很難融入社會,其隨性的思維非常不利於在社會中立足。

而英國父母卻與中國父母截然相反,他們不是很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反而非常關心孩子是否會待人接物,待人是否熱情有禮貌。他們認為人際溝通能力在社會交往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讓孩子早點學會接人待物,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利於他日後更加從容地面對社會上的各種壓力。

梅莉雖然是個剛滿6歲的小姑娘,但她卻能像父母那樣,言行舉止處處顯得懂事禮貌,知道尊老愛幼;在大人講話的時候不隨便插嘴;遇到父母的朋友或同事,總是親切地稱呼 「叔叔好」「阿姨好」;家裡來了客人,她也會主動熱情地前去迎接,並給客人倒水問好……

梅莉身上所具備的良好的接人待物能力,與父母對其在這方面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梅莉在剛會說話的時候,除了「爸爸」「媽媽」以外,說得最多的就是「謝謝」「再見」了。每次有親戚朋友和鄰居給她買吃的、用的,或給予她一些幫助的時候,梅莉都會甜甜地說一聲「謝謝」;與別人告別的時候,也會主動地與對方再見。

梅莉的父母認為,要想讓孩子具備良好的待人接物能力,就需要從小練習,讓她的這種禮貌意識在腦子中根深蒂固,從而習慣成自然,這比長大後刻意往回扳要好得多。

梅莉在剛開始的時候,在家人和熟人面前都表現得很有禮貌、大方得體,只是一遇到生人就有些發楚,不知道怎麼做了。發現這一點後,梅莉的父母便會帶著她參加親朋好友的聚會,給她創造接近生人的機會,讓她親身感受大人世界的交往方式。

在梅莉3歲的時候,有一次,媽媽要參加一個同學聚會,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可以讓梅莉接觸接待生人的場景。於是她走到梅莉的房間門口,然後敲了敲門,說:「寶貝,媽媽有事找你,我可以進來嗎?」

「進來吧,我親愛的媽媽。」對於這種禮貌用語,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梅莉已經習以為常。

「媽媽明天要參加一個同學聚會,你要和我一起參加嗎?」媽媽試探性地問道。

「可是我誰也不認識啊,我怕……」梅莉對於陌生人還是有些恐懼感。

「沒關係,一回生,二回熟嘛。再說了,明天的聚會也有你這麼大的小朋友,你有個多認識小夥伴的機會,多好啊。你不用害怕,那些都是媽媽的老同學,就像家裡的叔叔、阿姨一樣,非常熱情的,而且他們也都有孩子,一樣會喜歡乖巧懂事的梅莉的。」媽媽對其開導道。

「是嗎,那我和你去吧。」梅莉的緊張心理似乎有些放鬆。

「明天你要穿戴整潔,見到那些叔叔、阿姨以後,你就像平時一樣和他們打招呼,在吃飯的時候也像在家一樣,不要亂翻餐盤裡的食物,也不要把湯汁濺到別人的身上,吃完飯,禮貌地說聲『請大家慢用』再離開。最後,臨走時和大家再見就好了。」媽媽在聚餐前給梅莉進行了一次「預習」。

「就是和平時一樣就好了。」梅莉平時就是這樣做的。

「對啊,你從小就是這樣做的,所以對你來說並不難。媽媽對你有信心。」說完,用手摸了摸梅莉的小腦袋。

在第二天的聚會上,剛開始梅莉還顯得有些侷促、緊張,但是在媽媽的帶領下,她很好地展示了自己得體的言行,在整個聚會過程中,都表現得彬彬有禮,將待人接物的「功底」體現得淋漓盡致,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梅莉媽媽的同學還讓自己的孩子向她學習呢,而梅莉也從中收穫了很多友誼。

這次聚會後,梅莉對自己待人接物方面的能力更增強了信心,也不再懼怕陌生人的面孔,此後,每當父母有什麼樣的聚會或活動,都會帶著梅莉一同前往,梅莉也總是表現得大方得體,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最後發展到每次有聚會的時候,父母的同事或朋友都會對他們說:「把你們家的小梅莉也帶來吧,我們很喜歡她。」

當然,對於梅莉的良好表現,父母會當眾給予肯定和鼓勵,而回到家後,父母也會對梅莉的表現作出評價,好的地方給予肯定和讚揚,而不足之處會提醒她注意。

除此之外,梅莉的父母還會鼓勵她參加更多的社會活動,熟悉現實中待人接物的方式,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使她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學會互相商量、謙讓和與人分享。當梅莉與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時,父母會引導她說:「如果你是他,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讓梅莉嘗試體會對方的感受,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從而採取更合適的表達方式。

父母對梅莉接人待物方面的培養,使梅莉具備了良好的「氣質」,也就是語言、行為和心靈都很美,讓人賞心悅目。這樣一個在大人口中都讚不絕口的孩子,在同齡人中的社交能力自然也不差,不管是學校裡的,還是小區裡的,亦或是剛認識的同伴,都能在和她接觸不久後便喜歡上她,彼此成為好朋友。

「待人接物,越小練習越好」,這是英國父母所崇尚的「至理名言」。梅莉的父母之所以非常注重對她待人接物方面能力的培養,就是因為他們深知待人接物是孩子發展社會性的一條重要途徑,孩子只有在與同齡人或大人的互動交往中,才能學會在平等的基礎上,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才能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並形成積極的情感,為將來順利地步入社會,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因此,父母們要謹記,良好的禮儀習慣不僅能夠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快樂,還能夠幫助他走向成功。從小培養孩子的待人接物能力,並讓這種能力成為一種習慣,你會發現你的孩子更快樂,因為他的朋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自信了。

智慧錦囊

一位兒童心理學家說過:「要想知道一個孩子日後的生存能力如何,不是看他目前的學習成績怎樣,也不是看他是否聽父母的話,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辦法,就是看他能不能與同伴合得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那些社交能力強的孩子,往往有很強的自主能力,而他們通常也很懂得待人接物。也就是說,待人接物是孩子的社交能力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由此可見,父母要想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就要重視對孩子待人接物禮儀的教育。因為一個談吐優雅、舉止得體的人會受到更多人的歡迎和喜歡。

5.誰在欺負人?勇敢去制止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英國人的家庭教育以培養「紳士」和「淑女」為主。儘管如此,英國父母對孩子成長的要求還是非常全面的。他們認為優秀的孩子既要有崇高的理想,又要有高尚的品德,其中,英國父母尤其注重培養孩子的勇敢品質,他們覺得勇氣是一個人主動進取的動力。因此,對孩子勇氣的開發和培養,已經成為英國家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如今,在英國流傳著這樣的價值觀:勇敢和堅韌受人尊重,懦弱和膽小被人看不起。

一位英國大學生講述了自己的這樣的一個經歷:「在我5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和同伴們一起做遊戲,同伴不小心用玩具車將我的手指劃破了,疼得我齜牙咧嘴,眼淚就要掉下來了,但是我最終還是忍住了,裝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和同伴們繼續玩耍。因為我知道如果我掉眼淚了,就會被同伴看不起,他們以後就不和我一起玩了。英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不同情懦弱的人。」

生活不會同情懦弱的人。英國父母深深地理解了這個道理,所以十分注重培養和鍛煉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英國孩子大多比較開朗直率、做事果斷剛毅,能夠與人正常交往,沒有心理障礙,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敢於發表自己的言論和觀點。而且他們意志堅強,能克服困難、勇於進取,最重要的是當正義與邪惡相鬥爭時,他們能夠挺身而出,伸張正義;當看到同伴受欺負的時候,能夠見義勇為,勇敢走上前去制止,表現出崇高的道德情感。

當然,英國孩子的勇敢並不等同於魯莽、野蠻和出風頭,而是會表現得機智、靈活、沉著、冷靜,通常會以智取勝。

麗薩今年剛上小學,但是她的膽子卻很大,她不怕天黑,不怕一個人出門,不怕山高水深,更不怕昆蟲野獸。別看麗薩年齡不大,而且還是個小女孩,但她非常有主見,敢想敢做,尤其是面對那些不公平的、以強凌弱、以大欺小的事情,她總是能勇敢地挺身而出,表現出大無畏的氣概。這與父母對她從小的家庭教育不無關係。

麗薩的父母認為,對孩子過於嬌寵是在害她,所以在麗薩剛有行為意識的時候,父母就會放手讓她嘗試去做生活中的各種事情,比如自己吃飯、自己穿衣疊被、自己整理房間等。當麗薩3歲的時候,父母就開始讓她接受勇敢鍛煉。

有一次,麗薩的爸爸帶著她到10公里以外的鄉下看望爺爺奶奶。沒想到,回來的時候,錯過了回城的最後一班車,如果在鄉下住一晚上,第二天回城也是可以的,但是麗薩的爸爸卻帶著她步行回城。他讓麗薩自己走一段,然後再背著她走一段,爺倆就這樣摸黑回到了家。麗薩的爸爸後來解釋道:「為了讓女兒從小熟悉黑暗並能吃苦,這樣就是在培養她成為一個勇敢的人。」經過這件事後,麗薩真的不像別的孩子那樣怕黑,晚上獨自一人在家也能夠自得其樂。

麗薩的父母在節假日會帶著麗薩到山區旅遊。每當遇到河流,他們會叫麗薩觀察水勢,尋找最淺、水流平緩的地方,然後由父母決定是否能夠行走。如果麗薩選擇不正確,父母就會對其講明道理,並教她怎樣識別水流的深淺和流速。在下水的時候,還會鼓勵麗薩親自體驗。

麗薩的父母從來不會帶著她坐纜車上山,而將選擇登山路線的權力交給她,途中如果遇到陡峭的山路,便讓麗薩自己判斷是否有危險,是否可以繼續攀登,並教給麗薩怎樣登山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經過多次跋山涉水的體驗,麗薩自然也就不再害怕高山水流,勇氣也隨之增加。

除了讓麗薩經受以上的各種鍛煉,讓她在實踐中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外,父母還會言傳身教地告訴她,勇敢的孩子會敢於制止不正當的言行,敢於挺身而出支持正義的一方,用自己的沉著、冷靜和智慧拯救別人,同時保護自己,這才是真正的勇敢。

一個週末,麗薩的媽媽帶著她坐地鐵去公園玩,由於人多,相互擠碰是不可避免的。這時聽到一個男人的聲音:「你怎麼回事啊,眼睛瞎了嗎?踩著我腳沒看見啊!」原來是旁邊一個姑娘踩到了他的腳。

「對不起,大哥,我確實沒看見,我給你擦擦吧。」說完這個姑娘便掏出紙巾準備給他擦。

「對不起就沒事了嗎?擦就能擦乾淨了?我這雙鞋可是剛買不久的名牌,500英鎊呢,上面都被你踩出污漬了。你得給我賠。」那個男人不依不饒。

其實那個男人的鞋子只是上面被沾上了一點灰塵,根本不用擦,彈彈就下去了,可是他卻如此蠻橫,非要人家原價賠償。

看到這種情景,麗薩的媽媽再也看不下去了,走過去對那個男人說:「這位先生,地鐵裡人本來就很多,而且今天還是週末,相互擁擠和摩擦是難以避免的。再說,她也誠心誠意地給你道歉了,還要給你擦拭乾淨,你要再這樣強橫地讓人賠償,就有點欺負人了吧。」

「有你什麼事,真是多管閒事,看好你的孩子吧。」男人帶著威脅的口氣說道。

「我不想多管閒事,那我們就叫警察過來評評理吧。」這時,地鐵裡的人們也站在麗薩媽媽這邊,對這個男人大加指責。

看到自己撈不到什麼好處,那個男人趕緊給自己解圍:「算了,算了,算我倒霉吧。」接著,灰溜溜地在下一站下車了。

那位在旁邊被嚇得大氣也不敢出的姑娘對麗薩的媽媽千恩萬謝,原來她是一名大二的學生,沒想到週末去奶奶家的途中會發生這樣的事。之後,她與麗薩一家成為了好朋友,還經常到麗薩的家裡給麗薩指導功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以身作則的、伸張正義的勇敢行為,給麗薩極大的鼓舞和動力。在學校裡,如果遇到以強凌弱的事情,她總是能夠表明自己正義的立場,制止對方欺負人的行為。當然她不會與對方硬碰硬,而是通過文明的、理智的方式去感化、改變對方的不良行徑。

有一次,麗薩的班級來了一個中國小朋友,初到異國他鄉,誰都不認識,所以便顯得很膽小、怯懦。而他同桌的邁克爾卻是個十足的「小霸王」,他不僅學習不用功,而且經常在學校惹是生非,經常欺負那個中國小朋友。當看見邁克爾欺負中國小朋友的時候,麗薩便會上前制止:「雖然他和我們不是同一個國家的人,但是我們的國際友人,應該友好相處才對。」

除此以外,麗薩還會在課餘時間主動幫助邁克爾溫習功課,號召大家多帶著邁克爾玩,多幫助他,慢慢地,邁克爾的心扉被打開了,學習成績提高了,對同伴也變得友好了。同時,麗薩還會告訴中國小朋友面對這種被人欺負的局面時,不能忍氣吞聲,要勇敢「反擊」,想辦法解決。

從此以後,麗薩、中國小朋友和邁克爾成為了三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麗薩父母從小對女兒勇氣的培養,讓她知道在希望與失望的角逐中,如果拿出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去面對挑戰,那麼勝利必然屬於前者。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麗薩雖然是個小女孩,但卻敢於向「惡勢力」反擊,當看見有人欺負弱小的時候,能夠勇敢地站出來進行制止,其勇氣實在令人讚歎。當然,她的制止並不是不自量力的出風頭,而是敢於打破常規,用自己的智慧化解爭鬥,用自己的真摯感化他人,從而贏得更多的友誼,這也是孩子社交能力的一種體現。

智慧錦囊

偉大的思想家歌德曾經說過:「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失去了全部。」英國父母非常重視對孩子勇敢自信品質的培養。他們認為嬌寵對孩子的人生毫無意義,而勇氣才是一個人成功所必需的素質,是孩子積極主動進取的動力,是孩子成長的活水源泉。要想培養出勇敢的孩子,就要激發出他內心的勇氣。

現在中國孩子的性格基本呈弱化走勢,只要離開父母就會變得很膽小怕事,更不用說去勇敢制止別人的不良行為,這與中國父母的教育是不無關係的。在中國,聽到最多的「教子箴言」便是:「管好你自己得了,少管閒事!」「學好習比什麼都強,其他的都只當沒看見。」試想,經常聽到這樣話的孩子還會有勇氣可言嗎?這樣的孩子往往會遇事焦慮緊張、畏首畏尾,不敢一個人做事,社交能力也很差。

因此,中國的父母應該像英國父母那樣,將孩子勇氣品質的培養提上日程來,這對於塑造他們強健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對於他們日後在面對人生之路上的荊棘挫折能夠百折不撓,最終信心滿滿地登上人生巔峰,都至關重要!

6.積極參與到有互助作用的「小團體」中

在英國西部的一座城市裡,每年都會舉辦冬瓜品種的大賽。一位農場主的成績非常優秀,每年都會拔得頭籌,而且每次奪冠後,他都會將獲獎的那些種子分送給周圍鄰居。

鄰居們都對他的舉動感到疑惑不解:「你的冠軍也不是輕而易舉得來的,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體力去改良品種,為什麼要白白送給我們呢?難道你不怕我們種的冬瓜超過你嗎?」

這位農場主笑了笑說:「我把種子送給大家,表面上看是在幫助你們,實際上我自己也受益匪淺。」

聽完這句話,鄰居們更不明白了,於是農場主對他們解釋道:「我們居住的這個城鎮是典型的農業形態,每家每戶的田地都是挨著的。我把這些種子分送給你們,你們就能改良自己冬瓜的品種,同時可以避免蜜蜂在傳播花粉的時候,將鄰近的較差的品種污染到我的冬瓜上,我才能夠專心致力於品種的改良。

「相反,如果我不把這些種子分給你們的話,你們在冬瓜品種的改良上勢必跟不上,蜜蜂就會將那些較差品種污染到我所種的冬瓜上,我就得在防範外來花粉的侵襲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經歷,這不是得不償失嗎?」

這個小故事經常會被英國父母拿來教育孩子要有團結互助的精神,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眾人的力量才是無窮的。從表面上看,這位農場主把自己辛苦得獎的種子送給別人是「很傻」的行為,殊不知,他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並不以能人自居,而是在依靠個人力量的同時,也依靠大家的力量,這樣一來,雙方都受益,事情也會做得更好。

英國的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的調查研究,研究對像為學術智商非常高的科學家,他們中有的人卓爾不群,而有的人卻成績平平。研究結果顯示,出現這一差距的原因就在於,那些能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有很強的交際能力,具備廣大的交際網,因此可以隨時從各方面獲取自己所需要的數據和信息;而那些成績平平的人則不善交際,因而也就得不到互助的力量。

英國父母認為任何人的生存與發展都是在與別人交往中實現的。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除了需要自身努力外,更離不開外部環境的支持。那麼怎樣才能贏得外部環境的支持呢?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際關係智能的高低、與人合作以及贏得他人合作的能力高低決定的。所以,英國父母認為,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非常重要。

鮑伯從懂事開始,父母就有意識地培養他與別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在鮑伯2歲的時候,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就有意識地讓他參與到他們這個有互助作用的「小團體」中,比如,吃飯的時候,父母會讓他幫忙拿碗筷;晾衣服的時候,父母會讓他幫忙拿衣架;打掃房間的時候,父母會讓他幫忙倒垃圾……而每當鮑伯做好一件事的時候,父母都會對其稱讚道:「鮑伯真厲害,都能幫爸爸媽媽做事了。」

在這些家務勞動中,鮑伯會在潛意識裡覺得幾個人一起做事才會更快更好,父母的讚揚和鼓勵也會讓他感到很開心,以後也就更願意和父母合作完成一些家務。

除此之外,父母還會和他做一些互動的小遊戲,比如媽媽與鮑伯一起玩滾球的遊戲:媽媽與鮑伯保持適當的距離,然後媽媽將皮球滾到鮑伯身邊,再讓鮑伯將皮球滾回到媽媽那裡。在這種親子合作協調的遊戲中,鮑伯體會到了一個人遊戲所不能體驗到的快樂和愉悅。

當然,鮑伯的父母經常會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來培養他的合作意識。有一次,鮑伯的媽媽帶他到戶外散步,看見很多螞蟻在運糧食,於是,媽媽據此引導鮑伯思考:「寶貝,你說為什麼要這麼多的螞蟻來搬這粒糧食呢?」

2歲多的孩子當然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但他卻很感興趣,等待媽媽給自己解答這個問題。

「這是因為它們排成排,一個遞一個,便能很快地將更多的糧食運到洞裡,它們也就能很快吃到食物了。但如果是一個螞蟻在運的話,你想想什麼時候才能運完呢?」雖然鮑伯還不是十分理解媽媽的話,但他明白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隨著孩子年齡慢慢長大,鮑伯的父母便會經常帶著他去社區玩耍,因為在那裡,鮑伯有更多的機會和小朋友交往與合作。父母會鼓勵鮑伯主動結交朋友,並邀請朋友到自己家裡來做客,為鮑伯創造與他人交往與合作的機會。在家裡,父母會鼓勵鮑伯與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一件事,比如玩「你拍一、我拍一」的遊戲,或者是一起完成一幅畫,或者是玩完玩具後一起收拾等,這些事情都給鮑伯帶來了合作的樂趣,因而也就更願意和他人合作了。

進入幼兒園以後,鮑伯接觸的同伴就更多了,互助合作的機會也隨之增加。此時,父母會鼓勵他多參加集體活動,讓他慢慢適應人際交往的環境。

有一次,鮑伯的幼兒園要挑選20個小朋友組成一個合唱團,在父母的鼓勵下,鮑伯積極地報名參加了,因為他比較有音樂天賦,唱歌很好聽,於是很快便被選中了。雖然他唱歌好聽,但與這麼多人一起唱出來好聽並不是件簡單的事,這要求他們之間能夠互相配合,不能關顧自己的聲音和感受,該低就得低,該高就得高。

通過一個月的練習,在市裡的歌唱比賽中,鮑伯所在幼兒園的合唱團居然奪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鮑伯也獲得了「優秀合作獎」的獎狀。這次合唱比賽讓鮑伯深刻地感受到團結互助的重要性,這份殊榮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是得不來的,是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互相配合而取得的。

從此以後,鮑伯的集體觀念增強了,在做事情的時候,在傾盡自己所能以外,還不忘借助他人的力量,在他這種團結協作意識的積極感召下,越來越多的小朋友積極加入到他組織的有互助作用的「小團體」中,他也因此贏得了更多的友誼。

鮑伯的父母認為,與他人團結互助,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因此從鮑伯懂事開始,便灌輸給他與人合作的意識,培養他與人合作的能力。在鮑伯進入幼兒園以後,便鼓勵他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通過一次合唱比賽的親身體驗,鮑伯深切感受到團結互助的巨大力量,從而調動起他與人協作的積極性。

而中國的父母卻往往會忽視這一點,看看國內的那些「小皇帝」「小公主」,我們就可以得知由於他們在家庭中處於中心地位,「6+1」的生活模式助長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總是希望所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歸自己所有,從來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這些缺乏集體觀念的表現,對孩子形成合作意識是極為不利的。

反觀英國父母,他們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培養他們的愛心、責任心以及合群意識,因為他們知道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要想立於不敗之地,除了需要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以外,還要有與人溝通協作的本領,這才是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智慧錦囊

合作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結成的互惠互利的雙贏關係。英國父母認為,一個人要想在工作、生活中與他人合作愉快,就需要學會合作互助。所以,當孩子還是幼兒的時候,他們就讓孩子試著瞭解合作與交流的價值,嘗試與同伴們進行合作與交流。對於做得好的地方,給予肯定和鼓勵,從而促使孩子樹立自信心,增強團結協作的意識。

英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分析家指出,如果一個孩子沒有學會合作之道,那麼他必將走向孤僻之路,並會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對他一生的發展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

為了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中國父母們,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