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英國父母這樣教孩子自信 > 第三章 自尊意識:重視孩子的自尊心,打造理想的「身價」 >

第三章 自尊意識:重視孩子的自尊心,打造理想的「身價」

1.常開家庭會議,重視知情權

很多中國父母在家裡做某些決策的時候,幾乎不會告知孩子,更不會詢問他們的意見。他們會認為,小孩子懂什麼?這些事和他們根本沒有關係,何必要告訴他們呢?

而英國的父母卻認為,雖然孩子的想法還不成熟,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還不完善,但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主體,他們對和自己有關係的事情是有感情、有想法的。所以,他有權利參與家庭的重大決策。

英國父母在作出搬家這樣重大決策時候,也不會完全自己做主,不理會孩子的想法。他們往往會開個家庭會議,將家裡的成員,只要是有自主意識的都召集來,通過舉手表決來決定是否搬家。如果孩子予以強烈的反對,並說出充分的理由,父母也不會強制搬家的。

布魯克林夫婦都是工薪階層,他們好不容易攢了一些錢,想換一個大點的房子,因為兩個孩子都慢慢長大了,以他們現在所居住的60多平米的空間,確實有些擁擠。他們想從英國的一個叫威克的小城市搬到一個港口城市——利物浦。

但是他們還不知道13歲的兒子和10歲女兒的看法,所以決定召開一次家庭會議。

一天晚飯後,他們的家庭會議正式召開了。布魯克林夫婦剛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就遭到了一對兒女的強烈反對。

「不,爸爸,我現在所在的學校非常好,而且這裡有很多我的好夥伴,我不想離開。」兒子大聲說道。

「我也是,媽媽,我剛參加了學校的舞蹈班,老師說我很有天賦,我真的不想在這個時候離開。」女兒顯得很委屈。

「寶貝們,」布魯克林溫柔地說道,「我知道你們都已經熟悉了這裡的生活環境,熟悉了學校裡的老師和同學,而且與他們相處得也非常好,這一點讓我和媽媽感到很高興。說明你們有很好的人緣,大家都很喜歡你們。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現在我們住的房子這麼小,以後你們越來越大了,哥哥和妹妹是否還能繼續住在一起呢?」

「當然不能,我可不想永遠和他(她)擠在一個小房間!」兒子和女兒異口同聲地說道。

「對啊,所以,為了你們的將來考慮,我們需要一個大房子。這樣一來,妹妹想買鋼琴也有地方放,哥哥想拉大提琴也有儲存空間。況且,我們要搬去的那個城市,是一個富於創新的地方,孕育了很多著名的藝術家。另外,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到哪兒都會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歡的。這也是考驗你們人品的好機會呢!」媽媽接著說。

聽媽媽這麼一說,兒子和女兒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他們從小就懷揣成為藝術家的夢想,自然就欣然同意了。最後,搬家的決策通過舉手表決而全票通過。

在日常生活中,布魯克林夫婦也非常重視孩子的自尊心,家裡的大事小情,他們經常採取開家庭會議的方式來決定。他們認為成年人看問題的角度和孩子肯定是不同的,父母認為有利的事情,孩子未必覺得好。如果討論的事情,父母和孩子的看法有出入的話,就要看誰說的更有道理,但是一定要讓孩子享有知情權。

布魯克林夫婦並沒有強迫孩子聽自己的,而是用道理征服了孩子的心。這也是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而且,主動告知孩子搬家的事宜和原因,在搬家前先帶孩子過去熟悉一下新家的環境,看看是否有合適的小夥伴,這樣,孩子搬過去之後就不至於彷徨無依了。

這種讓孩子享有知情權的家教方式在英國非常普遍。可是在中國,這種情況卻很少見。一個14歲的中國小女孩曾對自己的父母提出了這樣的建議:「我懇求參加家庭會議。以前,爸爸媽媽常說我是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參與也是胡鬧搗蛋。但是現在我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辨別能力和主見。而且,我也是家裡的一個成員,也有權利知道和我有關的事情,並發表自己的看法。老師常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這樣不僅能多一個人的辦法,而且還能提高我的分析能力。可是,每次你們都用『這是我們大人的事,小孩別瞎摻和』的言語把我支開,你們一點都不尊重我。」

這樣的孩子在中國相信不在少數。當孩子逐漸長大以後,就希望自己能夠承擔一定的責任和義務,能夠獨立自主,可是,很多中國父母卻意識不到這一點,總是用「你還小」、「你不懂」、「等你長大再告訴你」等語言阻止孩子參與的行為,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英國父母則恰恰相反,在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他們就賦予了他知情權。

貝拉非常有音樂天賦,只要音樂一響起,她的手腳就開始有節奏地跟著舞動,而且一點不怯場,經常在親戚朋友面前表演。

一天,一個鄰居看見貝拉的表現,便對貝拉的媽媽說:「黛西,你的女兒這麼有音樂細胞,為什麼不讓她去學跳舞呢?以後一定可以成為舞蹈家。

聽鄰居這麼一說,黛西也覺得很有道理。但是她又一想,雖然女兒表現出了一些藝術方面的才能,但這並不代表她想從事這個職業,專門往這方面發展。於是經過考慮,她決定叫來丈夫和女兒開了家庭小會議。

一家三口圍坐在餐桌前,小小年紀的貝拉雖然只有3歲,頭剛剛高過桌面,但是父母並沒有剝奪她的知情權。媽媽開口問道:「寶貝,你喜歡跳舞嗎?」

「喜歡。」貝拉用稚嫩地聲音回答道。

「那爸爸媽媽送你去學習舞蹈,好不好?」爸爸輕聲問。

「不好,我不想去。」

「為什麼呢?」

「那裡沒有小朋友,我要和小朋友在一起玩。」顯然因為孩子太小,還不太理解學跳舞的含義。但是起碼貝拉的父母已經徵求了她的意見,告訴了她這個事實。

黛西覺得這樣光和她說,她還不能完全理解。於是,第二天,黛西將女兒帶到了舞蹈班,打算讓她體驗一天,如果她真的不喜歡就算了。結果,等黛西下午去接貝拉回家的時候,沒想到貝拉還意猶未盡地不想走,用她的話說是:「這裡有漂亮的老師,動聽的音樂,還有好多小朋友,我很喜歡這裡,我要上舞蹈班。」

黛西此時才知道,女兒是真的很喜歡跳舞。

英國父母在作出某些決定前,只要是和孩子有關的,都會告知孩子實情,並尊重孩子的意見。黛西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媽媽,雖然孩子只有3歲,還分辨不清事情的真偽,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意識,會說「喜歡」與「不喜歡」。因為學習舞蹈的人是貝拉,所以,黛西覺得完全有必要讓女兒知道這件事,並真正考慮孩子的想法。

由於孩子還沒有分辨能力,所以黛西帶著孩子去體驗一次,讓她親身感受「舞蹈班」是什麼樣子,親身體驗到底喜不喜歡,而不是把孩子的話當兒戲,光聽不考慮。

英國人認為,經常召開家庭會議,允許孩子享有知情權和參與權,這樣才能讓他感覺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份量,從而建立起良好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可見,知情權對孩子來說多麼的重要,所以,父母不能輕視家庭民主的重要性,更不能忽視家庭民主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常開家庭會議,主動向孩子通報一些家庭大事,給予孩子「知情權」,孩子就會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和重視,從而做任何事都會信心滿滿。

智慧錦囊

中國父母大多都會在物質上盡量滿足孩子,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呵護孩子,其實,「父母的尊重」才是孩子最想得到的。尊重孩子,重視孩子的自尊心,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而英國的父母在這點上就做得很好。他們會經常召開家庭會議,讓孩子獲得知情權,把孩子當做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遇到關係到家庭的大小事情,比如搬家、買房子,甚至父母離婚,都會告知孩子,並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大大增加了孩子獨立面對問題的勇氣和信心。

2.尊重隱私,給日記本上把鎖

想像一下下面的情況:

你去打掃女兒的房間,無意間發現她的日記本放在書桌上,但是沒有上鎖。

你兒子每天晚上都用無繩電話在自己房間打很長時間,有時電話的另一邊是女孩。

你那不到十歲的孩子經常把吃了一半的漢堡包放到書包裡,因此,你每週都要幫他清理一次書包,但是這次你打開書包的時候,沒有看見未吃完的漢堡包,卻發現了一張折好的紙條。

此時,你是否會打開日記?是否會拿起聽筒?是否會看那張紙條?

英國的一位心理學教授認為,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對隱私權的重視,超過他一生中的任何一個時期,包括成年期,如果你覺得隱私對自己很重要,那麼它對孩子的重要性並不亞於父母。

每個人都有不願意告訴別人的小秘密,這就是隱私。在西方的很多國家,都立法保護別人的隱私,尤其是孩子們的隱私。而在家庭裡,父母更是十分注重保護孩子們的隱私。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在位期間,就曾專門要求英國新聞投訴委員會主席蓋伊·布萊克出面保護自己孩子的隱私,「讓他們遠離新聞媒體的鏡頭」,遭到拒絕後,布萊爾便緊皺雙眉,而他的夫人切麗更是怒髮衝冠,就像火山爆發一樣。

英國專家認為,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孩子就有了自己的隱私,但此時,他們還比較依賴父母;少年時期的孩子可能還是將父母當做學習、模仿的榜樣;進入青春期以後,孩子便出現了成人意識,接觸社會和人生的範圍更廣,自主意識也逐漸增強。

在這整個過程中,孩子的隱私內容慢慢增多,範圍也逐漸擴大。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權,孩子們想出了各種招數:在網上寫日記,短信看完就刪掉,用網絡聊天代替打電話……

其實,孩子對父母刻意保持距離和對隱私有越來越強的渴望,是孩子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意思就是:「我屬於自己,父母沒必要知道我的所有,我正在發現自我,我不需要父母的監視。」這屬於孩子的正常心裡渴望。

賴斯莉,這位英國媽媽有一個12歲的女兒——勞拉。她非常尊重女兒的隱私權,她從來不會偷看女兒的日記,或翻她的東西,賴斯莉認為,「那些東西都屬於私人物品,我也不願意別人隨便翻我的皮包,或偷看我的信件」。

賴斯莉她在青春期的時候,也有寫日記的習慣,她也不想被任何人偷看,包括自己的父母:「這並不是因為我寫了見不得人的東西,只是因為這是我個人的思想,只有我有權力看。」所以,賴斯莉非常明白女兒的感受。

當勞拉過完12歲生日以後,賴斯莉就告訴她:「寶貝,你已經是個大姑娘了,要學會自立,遇到問題要試著自己解決。如果碰上實在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告訴爸爸媽媽,我們會幫助你的。」然後,賴斯莉從包裡掏出了一個帶鎖的日記本,告訴她,如果有什麼話不想和父母說,就寫在日記裡,然後上好鎖,以免爸爸媽媽因為好奇而偷看。

勞拉對父母的行為很感動,也對父母越來越信任,願意和父母溝通,並會主動、自願地告訴他們一些小秘密。

有一次,勞拉放學後就跑進了自己的房間,賴斯莉發現孩子有些不對,便在外面敲了敲門,說:「寶貝,媽媽可以進來嗎?」

「可以,你進來吧。」勞拉輕聲說道。

賴斯莉走進勞拉的房間,並坐在她的身邊,笑著說:「我親愛的寶貝今天好像有些不對勁哦,能和媽媽說說嗎?如果不願意說也沒關係,你可以寫在日記裡,然後鎖上,把自己的小秘密藏起來。」

聽完媽媽的話,勞拉沉思了片刻,然後說:「媽媽,我想告訴你,我需要你的幫助。」

「那好啊,如果你信得過媽媽,媽媽也很願意『為你效勞』。」賴斯莉打趣道。

於是,勞拉從包裡掏出了一張小紙條,遞給了賴斯莉。賴斯莉打開一看,上面寫著「勞拉,你好,我很喜歡你,希望可以做你的朋友。」落款的署名是:仰慕者安徒生。

「呦,我的女兒都有仰慕者了,真是了不起。這說明你在很多方面都很優秀,他才希望和你做朋友。如果這個小伙子想追你的話,他就需要努力了,當然你也不能懈怠,如果一直被一個男孩子仰慕也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呢!」賴斯莉似乎比女兒高興得多。

「媽媽,那我應該怎麼辦呢?」勞拉小聲地問。

「你也可以給他寫個小紙條,告訴他,如果你們能同時考進大學的話,就考慮和他交往。所以現在的任務就是兩個人一起努力學習,使自己各方面變得更優秀,這樣才能為你們成為朋友打下良好的基礎啊!」

「媽媽,我知道怎麼做了。」勞拉似乎已經理解了媽媽的話,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第二天,勞拉按照媽媽的話,很好地處理了她與那個男孩的關係,那個男孩看到她寫的紙條後,也倍受鼓舞,從此以後,兩個人開始一起努力學習。等到期末一看,兩個人的各科成績也都名列前茅。

這就是英國父母面對孩子隱私時的處理方式。當勞拉進入青春期後,父母就把她當成一個大人對待了,並給予孩子足夠的私密空間。主動給孩子送上帶鎖的日記本,在父母尊重孩子隱私的同時,勞拉也對父母產生了一份信任。由此才會出現後面勞拉主動向媽媽道出心中小秘密的事情,賴斯莉也巧妙地將勞拉從早戀的「風口浪尖」拉了出來。

英國父母認為偷看孩子的日記、信件,或追查孩子的電話、短信是一種非常不道德的行為,是傷害孩子自尊和人格的表現,從而也會拉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不僅如此,英國各個學校對孩子的隱私權都是非常尊重的。

從中國移民到英國定居的媽媽小梅對此深有體會。

在英國,每個學期開學的時候,學校會給每個家庭發一封電子郵件,詢問父母和孩子是否允許學校把孩子的照片放在學校的報刊和網站上,如果沒有得到他們的同意,學校是沒有權利公開孩子的個人信息的。

另外,成績單也屬於個人的隱私。每個學期,學校會發下來兩次成績單。小梅的兒子拿回家的成績單總是裝在一個大信封裡。每當她詢問兒子,別的同學考得怎麼樣時,兒子總是說他不知道,因為老師會提前將裝在信封裡的成績單直接放在每個同學的書包中,所以他沒機會看到別人的成績單。

由於英國的大環境如此,所以父母都很注重對孩子隱私意識的培養,他們的教育也很懂得保護孩子的隱私和權力。父母進入孩子房間時,要事先敲門;動用孩子的東西時要得到允許;不隨便翻看孩子的信件、電話或短信。他們認為尊重孩子要從出生換尿片開始,換尿片前,要輕聲告訴孩子要給他換尿片了,請他稍等一下。因為從小得不到尊重的孩子,長大後也不會尊重別人。

在耳濡目染下,小梅也慢慢懂得了尊重孩子隱私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但是在中國成長的孩子卻很少能夠享受到這份「禮遇」,中國父母總是忽略孩子的秘密,認為自己是生他養他的人,可以肆無忌憚地進入孩子的世界,擅自闖入孩子的「隱私地帶」,甚至粗暴干涉,比如私自拆開孩子的信件、監聽電話、偷翻日記。

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邁入青春期的女孩,在日記本中寫下了自己對班上一位男同學的傾慕之情,其實這只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表現,但是他的媽媽偷看後,對女兒進行了激烈地責罵,而且還將日記本交給了老師看,老師還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了她。這個女孩覺得沒臉見人,最後自尋短見。

一個剛剛綻放的花骨朵兒就這樣凋零了,讓人很是心痛。這位媽媽的做法是非常愚昧和錯誤的,喜歡過度干涉,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隱私,這樣的做法通常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當然,尊重孩子的隱私,並不等於對孩子放任自流,而是要向賴斯莉那樣表現出對孩子的尊重,不會侵犯他的私人空間,這樣,孩子自然會將你當朋友看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與你交流。

智慧錦囊

說到「隱私」,大多數中國父母都覺得這是大人才有的「特權」,與孩子是不相干的。但是英國父母認為,孩子也有隱私權,成年人應該對孩子的隱私進行尊重和保護。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的生活領域、知識和情感都開始豐富起來,自我意識在不斷增強,原先無所顧忌敞開的心門也隨之逐漸關閉起來。

此時,聰明的父母應該學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主動給他們的日記本上把鎖。讓他對你產生信任感,覺得自己被尊重了,也就有了自信心,會主動和你分享他的「隱私」。

從現在起,不要窺探孩子的隱私,學會尊重和信任孩子吧。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日記本上的那把鎖沒有了,而你與孩子之間的心鎖也由此打開。

3.天性使然,奉行斯賓塞「快樂教育」

聞名世界的英國大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說過:「教育是一項充滿快樂而漫長的事業,需要一點耐心和同情心。」成功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耐心和用心,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需要賞識和鼓勵,父母的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帶給孩子無盡的動力,使孩子的情緒更加積極向上,甚至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就像一塊寶石,經過歲月的打磨和洗禮,更加璀璨奪目,它由於揭示了教育和兒童心智發展的規律,而使無數的孩子和家庭受益匪淺。

斯賓塞認為,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瞭解孩子在什麼樣的狀態下教育最有效。他通過多年來對小斯賓塞的教育經驗和大量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效果最好。

夏天一到,老斯賓塞決定對5歲的小斯賓塞進行音樂上的教育,讓他接受音樂的熏陶。於是,就讓妻子給他買了一架腳踏風琴回來。當小斯賓塞站在這架風琴面前的時候,覺得很新奇,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忍不住想摸它。

於是,老斯賓塞對他說:「孩子,這架風琴有很大的魔力,如果你用腳不斷地踩下面的踏板,同時用手指按上面的黑白琴鍵,它就會發出聲音。如果你學會了彈奏的方法,它就會唱出美妙動聽的音樂。」

聽爸爸這麼一說,小斯賓塞立刻迫不及待地坐了上去,胡亂按鍵,各種不成音調的聲音忽高忽低地發了出來。小斯賓塞在異常興奮的狀態中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下午時光。

但之後不久,老斯賓塞的妻子和兒子就因為這架風琴產生了矛盾,在兒子彈奏的不協調的風琴聲中,時常夾雜著妻子的尖叫聲和指責聲。就這樣在吵鬧聲中度過一個月後,妻子實在忍受不了了,便對老斯賓塞抱怨道:「親愛的,我想小斯賓塞在音樂上真的沒什麼天賦,一支很簡單的曲子,他學了很多遍也不會。」

聽完妻子的話,老斯賓塞覺得有必要改善這種教育方式了,便對妻子說:「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會扼殺孩子在某方面的天性。小斯賓塞對這架風琴本來是興趣十足的,他喜歡它。但是如果將彈風琴變成一件痛苦而緊張的事情,你想,他還會學好嗎?」

「那你自己試試吧。」妻子不快地說。

老斯賓塞並沒有直接和小斯賓塞談關於風琴的事,而是在晚飯前的十分鐘,對小斯賓塞說:「寶貝,我特別喜歡你演奏的那首曲子,叫什麼來著?」

「林中仙子。」小斯賓塞趕快說道。

「沒錯,寶貝,爸爸就喜歡這個曲子,你能彈給我聽嗎?」

小斯賓塞搖搖頭。老斯賓塞接著說:「哎,真遺憾,可惜我不會彈,如果我會彈就好了,哪怕一小段也滿足了。」

「那我就試試吧。」小斯賓塞趕緊接著說。

然後,他坐到風琴前面,輕輕地彈了起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彈得非常美妙動聽,十分流暢,輕重也掌握得恰到好處。此時,妻子正一臉吃驚地看著老斯賓塞……

老斯賓塞認為教育應該充滿快樂,當一個孩子不高興或情緒低落的時候,他的智商和潛能會大打折扣,斥責並不能帶來好的結果。他覺得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快樂,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這如同一根細小的蘆管,如果你從一端倒進去苦澀的汁水,那麼另一端一定不會流出甘甜的蜜汁。

當一個孩子情緒低落、神情緊張的時候,自信心會不足,這時他們做任何事情都不會取得好的成績;相反,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下,孩子會容易接受任何東西。因此,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關鍵是要尊重他的天性,看他對此是否感興趣,然後將他的情緒調動到自信、快樂和專注上,之後再開始學習。

很多中國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天賦,資質比其他孩子差,其實這是父母的誤解。而事實上,孩子的「資質差」正是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得當造成的。

英國父母則從不會這樣評價自己的孩子,他們充分吸收了斯賓塞「快樂教育」的理念,認為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天賦,只要順應天性進行教育,讓孩子充滿快樂,就一定能夠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英國父母認為,孩子天生就是探索者,有強烈的探究和學習的慾望,好奇心驅使他一次次地進行嘗試,不畏懼困難和失敗。就像剛學走路的孩子,絕不會因為害怕摔倒而放棄走路。這比很多大人面對挫折和失敗時的態度強得多。很多孩子都喜歡自己動手做事,在做的過程中,他們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並把這些答案儲存在自己的大腦中。這些答案儲存得越多,他的智力水平就會越高,接受新知識就會越快。

但是很多中國父母往往看不到孩子喜歡探索的特點,過於限制他們的玩耍,那麼孩子就無法從遊戲中獲得足夠的快樂,必然會對學習失去興趣,變得做事沒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煩躁。

其實,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學習的一個過程。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極大的快樂和滿足,同時也可以認識、探索環境,並學習自我創新。可以說,玩耍是一種特殊的學習方式,是孩子表現生活、表達情感的良好開端。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的認知、思維、注意力等狀況都好於課堂上,這是因為在歡快、輕鬆的玩耍中,孩子的大腦更加活躍,獲取、吸收、理解知識的能力以及聯想力也更加豐富。

英國父母並不看重孩子玩什麼,更關注的是孩子怎麼玩,在玩的過程中有什麼樣的想法和感受。

英國一位著名建築師在回憶錄中寫到:小時候,父親曾經送給他一套精美的玩具小兵,他經常花半天的時間和這些小兵玩耍。在和小兵對戰的時候,他總是能戰勝它們。然後再悉心照料這些傷員,把那些「受傷」的小兵重新粘起來,然後再給它們塗上顏色。十幾年之後,這些兒時遊戲中的場景躍然於他雄偉的設計圖紙上。

這位建築師在童年時期養成的扮演勝利者角色的習慣,給了他自信和鼓舞,讓他從中獲得了極大的快樂,而這種習慣也融合進了他的思維和潛意識中,成為他成功的一個開始,直至滿頭白髮。

但中國的大多數父母都有這樣一個誤區:玩耍並不重要,甚至是有害無利的。並把這種錯誤的觀點帶到家庭教育中。他們認為,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對孩子進行早期知識技能的培訓。於是,很多中國父母從懷孕開始,就為孩子計劃好了一切教育策略,胎教、早教、各種輔導班、興趣班……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卻沒有一樣是考慮孩子會不會快樂而定的,只是單純地考慮了孩子學習它,父母本身會不會快樂。

其實,對孩子進行早期知識技能的培訓,不僅不能給孩子帶來必要的素質和能力,還會傷害孩子學習的積極性。究其原因,是因為違背了孩子的天性,同時「家長式」的教育又讓孩子感覺自己沒有受到尊重,從而導致自尊心受到傷害,自信心下降。這樣一來,孩子無法從中獲得快樂,又怎麼可能會有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呢?所謂的天賦又怎麼會被激發出來呢?

所以,為了使孩子的身心能得到健康的發展,中國父母要向英國父母學習,奉行斯賓塞「快樂教育」,順應孩子的天性,保障孩子玩耍的權利,讓孩子從中獲得快樂,進而快樂地進行學習。

智慧錦囊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和潛質,因此,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對某些事物有著特別的興趣,並樂此不疲地去做這些事情,而且做得很好。這就是孩子的天性在起作用。

因此,英國教育家斯賓塞呼籲父母要因材施教,順應孩子的稟賦進行教育,這樣孩子才能將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充分發揮出來。如果孩子失去快樂,天賦就會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絆腳石,就算是天才,也會被不快樂的因子抹殺。

4.做錯事需懲罰,懲罰不等於羞辱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難免犯錯,犯錯後理應接受懲罰。懲罰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引起他的良性轉化,所以首先要以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為前提,要避免用粗暴、生硬、諷刺、挖苦等語言羞辱孩子。

英國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從不會用諸如「你可真是笨死了」、「你比誰誰誰差遠了」、「白吃了這麼多年飯了」……這些羞辱性的語言。他們認為,當孩子犯錯後,要讓他牢記自己錯在什麼地方,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就可以了,而不是對孩子實施「語言暴力」。因為這些讓孩子感到包含「惡意」的話語,會使他們的心靈受到巨大的傷害,而且年紀較小的孩子還會將此當真,從而自暴自棄,最終喪失了自尊和自信。

所以,面對孩子的錯誤,英國父母雖然從不姑息遷就,但也不會說出使孩子難堪的話語。

張老太的兒子給她領回來個洋媳婦,因為兒子在英國上的大學,所以在校期間就談了個女朋友,是當地人,畢業後兩人一起回了北京,順理成章地結婚生子。

張老太得了個像洋娃娃一樣的小孫子,自然很高興,整天合不攏嘴。但洋媳婦凱瑟琳對小孫子布朗的教育方式可是令她大開眼界。

有一天,外公外婆到家裡來做客,剛滿4歲的布朗很是興奮,在客廳裡跑來跑去。他用一隻小桶裝滿了水,然後提著小桶在屋子裡四處轉悠,一不小心就灑到了客人的腳上。這時,張老太覺得很沒面子,覺得好像自己沒教育好孫子,於是對布朗訓斥道:「你這孩子怎麼這麼討厭啊,看看都把水弄到外婆腳上了,笨死了。」

布朗可能正在興頭上,就像沒聽到一樣,還是提著小桶來回走,最後把小桶弄倒了,裡面的水灑了一地,把褲子和鞋都弄濕了。此時的小布朗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還得意地用兩隻腳在上面踩著玩。張老太一邊拿來拖把一邊說:「你真是我的小祖宗啊,我上輩子是欠你的,你看你多能啊!」

凱瑟琳看著婆婆自顧自地說著孩子,她並沒有說什麼,而是將婆婆手中的拖把拿過來遞給布朗,並對他說:「你把水灑到了地上,就應該你自己把地拖乾淨,然後把褲子和鞋脫下來洗乾淨。」布朗不肯,坐在地上耍賴。凱瑟琳二話沒說,直接將布朗抱進了儲藏室,關了起來。

聽到布朗在裡面哭起來,張老太很是心疼,想把他抱出來。此時,布朗的外婆卻攔住了張老太,說:「孩子做錯事就應該得到懲罰,這件事就交給凱瑟琳處理吧。」

不一會兒,布朗就不哭了,在儲藏室裡面大聲喊道:「媽媽,我知道錯了,你放我出來吧。」

「那你知道應該怎麼做了嗎?」站在門外的凱瑟琳問道。

「知道了。」

這時,凱瑟琳才將門打開,從儲藏室裡走出來的布朗,臉上還掛著兩行淚珠。只見他走到客廳,拿起高出他幾個頭的拖把,用力地把地上的水拖乾淨。然後脫下褲子和鞋,光著屁股和腳丫走進洗手間,開始刷洗起來。

到了晚上,等布朗睡著之後,洋媳婦凱瑟琳走進了婆婆的房間,說想和張老太說幾句話。其實,此時張老太已經察覺到自己今天說錯了話。

「媽媽,不管中國的孩子還是我們英國的孩子,犯錯後受到適當的懲罰是毋庸置疑的。因為這樣可以培養他明辨是非、知錯就改的優良品性,目的是為了讓他以後不再犯這樣的錯誤。但是孩子也是需要面子的,我們不應該用難聽的言語傷害他的自尊,可能偶爾一兩次這樣說,對他的影響不大,但是經常用『笨』『討厭』『看你多能啊』這樣的語言譏諷和羞辱他,就會給他的心靈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凱瑟琳摟著婆婆的肩膀輕聲說著。

張老太以前也是當老師的,並不是不通情達理的人,所以很理解凱瑟琳的話,也表示贊同。之後布朗真的沒有再犯類似的錯誤。而一旦孩子再犯什麼錯誤,父母和奶奶也都站在同一戰線上,從不對孩子進行冷嘲熱諷,而是單純地對其進行懲罰,讓他自己去承擔所犯錯誤的後果。

相信大多數中國父母都會出現張老太的這種言行,一邊替孩子進行打掃,一邊使用「語言暴力」,結果不但沒有使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還傷害了他們的自尊,甚至導致孩子自暴自棄,產生惡性循環。

而凱瑟琳卻非常懂得懲罰的藝術,太重,比如肆無忌憚地打罵,會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緒,甚至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太輕,比如無關緊要的寥寥數語,卻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為戒,所以罰就要罰到點子上。就像凱瑟琳那樣將孩子關禁閉,但是不能孩子一哭鬧就將其放出來,這樣就等於半途而廢,孩子會以為父母好對付,不利於他反省認錯。

雖然對孩子進行了嚴厲的懲罰,但是凱瑟琳並沒有對孩子進行語言攻擊,而是非常重視孩子的自尊心,不隨意發洩自己的怒氣,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這才是正確的懲罰方式。

我們再反觀中國呢?大多數中國父母都不夠冷靜,當孩子犯錯誤而不聽話時,只顧圖自己的一時痛快,口無遮攔,對孩子進行挖苦和侮辱,這樣的「心罰」所導致的惡劣效果甚至勝過體罰。

媽媽帶著珊珊去參加朋友聚會,吃飯的時候,珊珊不小心把面前的一個杯子碰到了地上摔碎了。媽媽這時非常生氣,當著眾人的面,斥責珊珊:「你真是笨死了,什麼時候能不幹這種讓我顏面盡失的蠢事。」9歲的珊珊覺得自己真是無地自容,恨不得鑽到地底下,滿臉儘是驚恐與無助的淚水……

其實,在這件事中,媽媽才是真正做錯事的人。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東西,並不是有意而為之,媽媽完全可以讓她將碎玻璃打掃乾淨,如果她對自己的過錯不承擔這樣的後果,再回家對其懲罰也不遲。可是媽媽當著所有人的面,對珊珊進行斥責和羞辱,這對於一個已經有著強烈自尊心的9歲孩子來說,怎麼能承受得了呢?更談不上讓孩子吸取教訓了。

惡語相向、強迫威逼,甚至譏諷羞辱,大多是中國父母氣急了、恨鐵不成鋼的情況下,訓斥孩子時常用的方法。但是,這些也是最不能為孩子,特別是那些逆反心理和自尊心很強的孩子所接受的。這樣不僅無法讓孩子意識到錯誤而改正,反而還會把事情弄僵,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因此,英國的父母倡導,不要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要知道,孩子的自尊、自信和靈性一旦被摧毀,就很難重建了。

智慧錦囊

英國的教育思想家洛克曾經說過,家庭教育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掉以輕心。父母對孩子在教育上的失誤,如同配錯藥,第一次弄錯了,就很難補救了,它的影響是終生的。

英國父母的教育都是以孩子的自尊為基礎的,他們不會縱容孩子的錯誤,但也不會對孩子的人格進行侮辱。他們認為如果孩子被父母罵得都無所謂了,弄到毫無羞恥心可言的地步,就很難管教了。

所以,父母們請牢記,尊重孩子比管教孩子更重要,健康的人格才是他幸福成長的基礎!

5.這件事情,你是什麼看法?

欣欣的媽媽是一名音樂老師,歌聲非常優美動聽,可是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總讓人感到非常刺耳。一天,欣欣在給自己的小娃娃梳頭,媽媽說:「別玩了,馬上穿好鞋,我們要去姥姥家。」看到欣欣沒有動,媽媽馬上大發雷霆:「你沒聽見我說話嗎?再不走我就把你扔了。」說完,媽媽硬拉著她穿鞋,可欣欣就是不穿……

在中國,欣欣媽這樣的父母隨處可見。他們都喜歡對孩子發號施令:「快去寫作業」、「該上床睡覺了」……或許,父母認為命令孩子可以維護自己的尊嚴,但這樣做卻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很容易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而英國的父母認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強烈的自尊心,所以父母應該放下自己的架子,把孩子當成朋友看待,真正地尊重孩子,遇到事情多徵求孩子的看法和意見。

希伯來這個在諾丁漢土生土長的英國男人,看上去霸氣十足,但卻是一個喜歡與孩子進行協商的人,對此,他感到非常驕傲,他曾經這樣寫道:

女兒很小的時候,喜歡趴在我背上,讓我背著走路;長大後,喜歡搭著我的肩膀走路。她經常會用甜膩膩的聲音叫我「爸爸」,但有時也會對我直呼其名,父女間如朋友間的親密感情讓周圍人很是羨慕。

女兒似乎從未說過謊,因為她也沒必要說謊,我們在家裡無話不說,就是說錯了,也不會受到斥責。我從來不命令女兒做這做那,我習慣和她商量她自己的事,或是家裡的大小事宜。我們常常坐在一起閒侃,而且觀點驚人地相似,相左的時候非常少。

「商量」這個詞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使用率通常是不高的,但我卻將其作為準則。不管面對什麼樣的事情,我都不會端父親的架子,商量的格局便就此形成,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約定俗成。比如,她看中了一個玩具汽車,我覺得她的玩具已經很多了,便與其商量可不可以不買,她一般是能夠接受的,從而高高興興地放棄初衷。如果過於強制她不要買的話,會讓她產生叛逆心理,反而會適得其反。

很多父母會對自己的孩子說:「快來幫我做什麼。」而我會對女兒說:「你能幫我做什麼嗎?」

女兒似乎對我沒有秘密可言,上高中的時候,會將男孩子喜歡她的事對我講。正因為成長在這樣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中,所以她很願意聽取我的建議,才不至於在個人的感情上出現大的挫折。

我情緒不好的時候也會向女兒吐露心聲,猶豫不決的時候也會徵求她的意見,在她還不滿10歲的時候,我就會和她商量轉學、裝修等重大事宜。

用商量的口吻與孩子講話,孩子會感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和關心,從而會對你產生好感和信任。以後遇到什麼事,會主動與父母進行溝通交流,拉近親子距離。

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希伯來從來不用命令的口氣和女兒說話,從女兒有想法和意識以來,他就和女兒進行協商。在這種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能夠深切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感受到自己在這個家庭中的重要性,從而形成強烈的自尊自重自愛意識,同時也漸漸養成了民主協商的習慣,願意主動和父母溝通,這樣的親子關係才是我們很多父母夢寐以求的結果。

遇事多和孩子商量,而不是一味地命令,是父母應該具備的一種愛的能力。這不是一種單純遷就,而是和孩子進行交流,從而找到與孩子和諧相處的途徑。

貝蒂剛會說話的時候,看到小貓小狗,就會說:「我要,要……」並且讓人奇怪的是,愛哭的貝蒂只要看見這些貓貓狗狗,就會變得非常安靜。

等貝蒂3歲的時候,她就會說:「媽媽,我想養小狗。」

「那你想養什麼樣的小狗呢?」媽媽問道。

「我喜歡芭芭拉家的小狗,多漂亮啊!」貝蒂用羨慕的眼神憧憬著。

「那誰來養呢?親愛的,你負責伺候小狗的吃喝拉撒,怎麼樣?」媽媽對旁邊的爸爸說。

「不行哦,我工作非常忙,沒有時間。」爸爸擺擺手。

「我也沒時間養啊。」媽媽做出無奈的表情。

「我養,我養。」貝蒂搶著說。

「那你能不能天天給小狗洗澡,是天天洗,一天都不可以少,你能保證做到嗎?」

貝蒂想了想後,搖搖頭。

「你能不能給小狗餵吃的,而且是一日三餐哦,你能保證每頓不落嗎?」

貝蒂想了想,還是搖搖頭。

「還有,小狗和人一樣,也會生病,有時候還會上醫院,你自己可以應付嗎?」

這時,貝蒂說:「媽媽,我想還是長大後再養吧。」

媽媽之所以會這樣和丈夫、女兒交談,而不是強令禁止貝蒂養狗,是為了讓她明白,自己不是不尊重她的要求,而是要在協商的過程中,讓她知道養小狗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她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從而放棄這個想法。

當然,媽媽並沒有忘掉女兒的「夢想」,而是經常帶著貝蒂去寵物店,教她認識各種小貓小狗,瞭解怎樣訓練和餵養這些小動物……

這位英國媽媽沒有採取強制的手段,命令女兒不可以養小狗,而是尊重孩子的想法,由此引申到養狗的一些需要面臨的問題上,讓貝蒂自己「知難而退」。

父母對孩子少命令、多商量,會使孩子對父母改變牴觸的情緒,消除或減輕兩代人的隔閡。而大多數中國父母總是不願意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當親子關係發生矛盾的時候,總是試圖用自己的威嚴來壓制孩子,讓孩子順從自己的意願。但實際上,孩子不僅不會聽從你的意見,還會產生叛逆心理,從而使你們的關係發生惡化。

從這點上看,英國的父母是明智的,他們都很民主,懂得尊重孩子的意見,不會對孩子發號施令。即便是父母與孩子的看法不一致時,也不會採取強行壓制的方式來解決。而是放下父母的權威,與孩子進行協商處理,讓孩子體驗到人格的平等,這樣一來,孩子也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見。

「這件事情,你是什麼看法?」從現在開始,父母們請多對孩子說這樣的話吧!

智慧錦囊

英國父母堅持不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說話,因為命令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協商更容易得到孩子的認可。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如果一個人的這種需求得不到滿足,那麼他就會產生很多不良情緒,孩子也是如此。

所以,中國父母不妨改變一下教育方式,遇到事情多和孩子進行商量,這樣不僅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尊重,同時也滿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獲得他的認同感,更重要的是這樣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學會自尊、自重、自愛。

6.接納孩子的朋友,等於接納孩子

很多中國父母看不慣孩子結交的朋友,甚至會限制孩子不要結交這樣或那樣的朋友。如果你也這樣做的話,那麼注定是把孩子從自己身邊推出去。孩子也需要友誼,也需要朋友。如果父母不能接納孩子的朋友,也就說明不接納他的表現,孩子就會變得沒自信。

而英國的父母是這樣認為的:孩子喜歡和朋友相處,是其社會性的一種體現。這種體現和孩子處在家中的社會性有很大的差別。孩子在家中的社會性並不十分明顯,因為家中長輩大多都很疼愛和呵護孩子,並沒有體現出明顯的社會性。而孩子在與朋友相處的時候,他們之間會有意識地相互配合,和諧相處,互相之間的影響也日漸增長和深化,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和社交能力非常有利。

所以,英國父母會支持和鼓勵孩子的社會交往,接納孩子的朋友,這樣不僅使他們感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也會更加信賴父母,還能促進孩子之間的友誼和交往,促使他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

安琪拉的兒子威爾斯今年已經10歲了,在英國布萊頓的一所小學讀四年級,學習成績還不錯,在這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一個週末,威爾斯帶回家一個小男孩,並向安琪拉介紹說:「媽媽,這是我的鐵哥們——夏洛克,我們是很好的朋友。」

「你好,夏洛克,歡迎到威爾斯的家裡做客!」安琪拉鄭重其事地伸出手和夏洛克的小手握了握。得知夏洛克在這個期末考試中成績很不理想,情緒有點沮喪時,安琪拉還摸了摸他的頭說:「沒關係,一次失敗代表不了什麼的。」然後又拿水果又端飲料地開始招待兒子的好朋友。

威爾斯對媽媽的表現非常滿意,還在背後給她豎大拇指呢。

之後,兩個好朋友就在一起看書、玩玩具,真是不亦樂乎,看到他們玩得那麼高興,安琪拉也非常欣慰。

在他們互動的過程中,安琪拉發現夏洛克是個非常愛乾淨的孩子,而且總是把用完的東西放回到原處,收拾得井井有條。安琪拉突然想到,這不正是兒子欠缺的嗎?因為威爾斯有個壞毛病,就是總愛將自己的東西亂扔一氣,結果到用的時候卻找不著。

等夏洛克走後,安琪拉把威爾斯叫到身邊,對他說:「你和夏洛克是很好的朋友,對吧?」

「當然了!」威爾斯自豪地說道。

「好朋友之間就應該互相學習,你看夏洛克多愛乾淨啊,自己用完的東西總是能整理得井井有條,你能做到嗎?我想夏洛克也不希望和連自己的東西都規整不好的孩子做朋友吧!」

「我一定能做到。」說完就將自己剛才看完的書整理好放在書桌上。

「互相幫助就應該取長補短,夏洛克身上這麼好的優良品質都被你學到了,你身上的閃光點也值得他學習,你可以在學習上多幫助他,共同進步才是好朋友呢!」

「嗯,謝謝媽媽今天能夠這麼招待我的好朋友,我們以後一定會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威爾斯此時還對媽媽如此熱情地款待自己的朋友而心存感激。

此後,威爾斯邋遢的毛病果然得到了很大改善,即使有時候忘了收拾,也會在媽媽的提醒下趕快整理好。而那個好朋友夏洛克也在威爾斯的幫助下,成績前進了好幾名,這讓威爾斯很有成就感,從而增強了自信。

安琪拉聽到夏洛克成績不好的時候,並沒有像中國父母那樣給予一口否決,認定學習不好的孩子就是「壞孩子」,從而讓兒子斷絕與他來往。相反,她很愉快地接納了夏洛克,並通過賞識威爾斯朋友的優點,讓威爾斯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威爾斯也願意在媽媽的建議下,慢慢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這個令人驚喜的轉變是安琪拉利用孩子的朋友作為榜樣來完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安琪拉用了「取長補短」的方式,讓威爾斯感覺到自己的身上也有優點,也值得別人學習,從而順理成章改掉自身的不足。

英國兒童心理學家指出,父母對孩子擁有影響力的有效期,只限於在6歲前。等到了小學以後,這個曾經口中只有「我爸說……」「我媽說……」的小孩會立馬改口為「我們老師說……」。可是,老師的好日子也不會太長,等孩子再大一點,便進入了「團體認同」階段,這時,他們開始崇拜、認同那些和自己年齡相仿且有某種特質的人,比如投籃很準,長得很漂亮,美術突出,或歌唱得好的人,他們開始說「我同學說……」或「我好朋友說……」。

所以,英國的父母大多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什麼時期應該處於什麼位置,很樂於接納孩子的朋友。他們鼓勵孩子與朋友交往,因為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交往能力。

英國父母在得知孩子交朋友以後,會經常這樣說:「你有了自己的朋友,爸爸媽媽真替你高興。」「聽說你的朋友在繪畫方面非常棒,我們很想見見他,你覺得可以嗎?」或「你應該和朋友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哦!」

而中國的父母卻與其大相逕庭:「你交朋友了?那他學習怎麼樣?千萬不能和那些學習不好的孩子在一起玩,會把你帶壞的。」「什麼,你朋友的父母離異了?那你趕快離他遠點吧,離婚的家庭能出什麼好孩子!」

中國父母的這種說法會讓孩子產生極大的反感,他們認為否定自己的朋友就是否定自己,說明父母對自己不尊重、不信任,這樣不僅會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大大貶值,還會損害孩子與朋友間的感情。

其實,朋友的範圍應該是廣泛的,交朋友的目的也不應該是單一的,只要是正常的朋友,他們在相處和交流的過程中,各自都會有所收穫。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同學,可能具有其他方面的優勢,比如寫得一手好字、舞跳得好,而父母離異的孩子也可能自理能力強或有一顆善良的心等。學習成績只是孩子諸多素質中的一個方面,只有廣泛吸取不同類型朋友的長處,才能讓自己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當然,英國父母也會幫助孩子學會辨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如何擇友,這樣,在孩子選擇朋友的時候,就會有一個大的原則和方向,以免陷入交往誤區。

總之,父母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朋友,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賞識和鼓勵,這樣孩子的心理才會更健康地成長,做任何事都更有信心和動力。

智慧錦囊

友誼,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朋友的認可會使他產生一種歸屬感,因為他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人喜愛和認可的。有時候還會覺得朋友就是他個人的延伸,如果父母拒絕他的朋友,就等於排斥他本人,這會讓他感到很不舒服。

所以,父母要賞識和尊重孩子,支持他的社會交往,接納孩子的朋友,並且培養孩子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和健康的心靈,這樣他會覺得自己有一定的自主權,是被尊重的,從而在交往中增強自信心。

在擇友方面,父母可能會和孩子的意見有相左的時候,但只要對方的品行不是很差,英國父母還是會盡量尊重孩子的選擇,先予以接納,然後再慢慢地進行指導和幫助。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尊重,還可以鍛煉出他良好的辨別能力。

因此,中國的父母請不要在孩子交朋友的時候橫加阻攔,要知道,接納孩子的朋友,也是接納他的表現。

7.壞情緒來了,不妨先玩會兒遊戲

每個人都有情緒不好的時候,孩子也不例外。他們也有焦慮、緊張、氣憤和心情不好的時候,此時他們有可能會一聲不吭,也有可能會大喊大叫,更有可能會滿地打滾,每當出現這種情況,中國父母大多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其進行斥責、埋怨,甚至是打幾下,結果使雙方的壞情緒都迅速升級,最終鬧得很不愉快。

而英國父母就不會採取這種粗暴的方式,他們認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隨著身體機能的不斷發育和完善,自我支配行動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當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產生失落和憤怒的壞情緒。這時候就需要父母幫助孩子找到一個合適的宣洩口,讓滿腹的壞情緒得到釋放。

心理學家提出,情緒是人們在願望、心理需求是否能得到滿足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心理體驗。如果能夠符合他的願望和需求,就會產生積極、肯定的情緒,反之,就會產生消極、否定的情緒。如果這種消極、否定的情緒沒有找到合宜的出口,那麼就會出現很多情緒上的問題。

而孩子由於缺乏足夠的表達能力和合適的傾吐對象,就很難調整自己的負面情緒,尤其是對於5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壞情緒更是說來就來。英國父母往往會採取遊戲治療法,因為孩子可以在遊戲中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活動,在這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達成自己的目的,從而產生愉悅和滿足感,自然就把之前的壞情緒忘得一乾二淨。

文森特從上幼兒園開始,就一直是爸爸接送,因為爸爸是做銷售的,所以時間比較自由。這天,因為爸爸有個會要開,所以由媽媽來接他。高高興興地往幼兒園大門口跑過來的文森特,一看到等待自己的是媽媽,臉色立刻「由晴轉陰」,不滿意地扭動著小肩膀問:「怎麼是你來接我,爸爸呢?」

「爸爸今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要開,所以實在是沒時間,雖然媽媽不經常接送你,但也很喜歡大寶貝啊,所以這次就由媽媽來接你了。」媽媽耐心地解釋給文森特聽。

「那爸爸幾點回來啊?」文森特用期待的目光看著媽媽,真想爸爸這時從天而降。

「爸爸開完會,還要和客戶談生意,可能不會回家吃飯了,我們先回去好不好?」

儘管文森特和媽媽回家了,可是情緒一直很低落,吃晚飯的時候也悶悶不樂。

吃過晚飯後,媽媽看著文森特的壞情緒還沒有「離開」的趨勢,就將他叫過來,說:「寶貝,我們來做遊戲吧,也許玩著玩著爸爸就回來了呢!」

聽媽媽這麼一說,一直低頭不說話的文森特立刻抬起了頭,對「遊戲」兩個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我們玩什麼遊戲呢?」

「你不是對爸爸打保齡球的愛好很感興趣嗎?那我們今天就玩這個遊戲好不好?」

「可是我們家也沒有保齡球啊!」文森特用疑惑的眼神看著媽媽。

「我們動動腦子,找些玩具來代替好不好?」媽媽引導文森特自己開動腦筋。

只見文森特跑到自己的房間,拿出了幾個毛絨玩具,對媽媽說:「用這些當被打的那幾個『小柱子』好不好?」

「太好了,這些玩偶和那些『小柱子』的大小差不多呢!那球就很容易找了吧!」媽媽順手從桌底下拿出了文森特的一個小皮球,「這個就是那個保齡球了。」

之後,媽媽找出一張白紙,在上面寫下了媽媽和文森特的名字,說誰打倒一個玩具,就可以加一分,輸的一方要聽取贏的一方的建議。文森特也爽快地答應了。

由於之前文森特沒有玩過這種遊戲,所以剛開始輸給了媽媽幾局。但是,他從觀察媽媽的動作上慢慢地掌握了要領,動作也越來越熟練,身體越來越協調。當然,這麼小的孩子肯定和大人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最後媽媽故意輸給他一分,宣佈文森特是最終的獲勝者。

此時的文森特完全忘記了之前找爸爸的迫切願望,壞情緒已經跑到了九霄雲外,看起來開心得不得了。

這時,媽媽對他說:「雖然媽媽今天輸了,但不代表永遠會輸給你哦,你還是要繼續努力的。」

「放心吧,媽媽,我不會驕傲的,下次一定還贏你。」文森特信誓旦旦地說。

最後,文森特提出了這樣一個建議:希望爸爸媽媽以後多和他做這樣的遊戲,這會讓他很開心。媽媽當然很願意聽取這個建議了。

從此之後,只要文森特的壞情緒來了,父母就會和他玩會兒小遊戲,時間長了,他的壞情緒漸漸地少了很多,也不會輕易地生氣、發脾氣了。

面對上述情況,相信大多數中國媽媽都壓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情緒可能會比孩子更激動,激烈的言語也會不經過大腦,脫口而出:「我是你媽,怎麼就不能接你了?」「那好,如果你這麼不喜歡媽媽,以後媽媽再也不來接你了。」如果這樣說的話,就會使孩子的壞情緒升級,使事情越弄越糟,甚至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由一個人的壞情緒演變為兩個人的壞情緒,這樣對父母和孩子都沒有好處。

這位英國媽媽就很聰明,她首先接納了孩子的壞情緒,看到孩子的壞情緒始終沒有好轉的時候,想出了做遊戲的方式分散他的注意力。因為孩子對爸爸比較依戀,媽媽便找了爸爸平時的一個愛好,讓文森特去嘗試,他自然就樂此不疲地投入其中了。

這個遊戲滿足了文森特的需求和願望,讓他充分享受到成功帶來的樂趣和滿足感,從而產生了積極情緒,也由此增加了自信。

作為大人,情緒不好的時候,我們也常常會表現得不愛說話,或想找一個發洩口。而孩子年紀還小,一旦壞情緒來了,就會如同「洪水猛獸」一般不可控制。這時,英國父母大多不會採取「圍追堵截」的方式,而是像文森特的媽媽一樣,選用合適的方式進行疏導。

英國人認為,兒童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應該在這個時期盡量培養孩子養成樂觀向上的性格。

這樣說並不是要父母事事都順著孩子、縱容孩子任意發洩,而是教會孩子怎樣面對和調節這些壞情緒。因為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更不會凡事都順自己的心意,壞情緒也會時常伴隨孩子的左右,所以,父母就應該在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先給予接納,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尊重,然後再用巧妙的方法引導他學會如何化解壞情緒。

像英國父母這樣,當孩子的壞情緒來臨的時候,自己先要保持冷靜,然後選擇合適的遊戲和孩子互動一下,相信很快就可以將其從壞情緒中拉出來。這樣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更能教會孩子如何處理情緒問題。

親愛的父母們,為了你們的寶貝以後不被壞情緒所困擾,從現在就開始嘗試「遊戲治療」吧!

智慧錦囊

如今,「遊戲治療」日益被英國父母所推崇,因為他們從中體會到了它的良好效果。發展心理學家指出,孩子通過適當的途徑,將不良的情緒和感受發洩出來是十分必要的,而這種適當的途徑就是遊戲。

遊戲能使孩子找到表達情緒的自由,避免因壓抑情緒或不當發洩情緒而導致的潛在惡果。因為這兩種情況都意味著孩子被困在了無力和孤寂的漩渦中。而好的遊戲不僅能夠讓孩子的壞情緒得到直接釋放,而且能夠使其在遊戲中產生歡快、自信、滿足等積極情緒。

由此可見,孩子在遊戲中發洩自己的不良情緒,如同成年人通過交談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恐懼一樣。遊戲就是孩子的語言,健康的遊戲可以對孩子的身心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