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 > 第23章惱人但正常的幼兒行為 >

第23章惱人但正常的幼兒行為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到目前為止,我們很少提「教育」這個詞。事實上,整本書都是有關教育的,就像我們在第1章裡講到的,真正的教育來自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信任8親密育兒法的一個好處是能讓你真正地瞭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能幫助孩子把行為引向理想的方向。

教育的真正含義

在給18個月的寶寶做健康檢查時,經常有媽媽問我:「我現在應該開始教育孩子了嗎?」這些媽媽不瞭解,她們和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教育。我們相信,教育從寶寶一出生就開始了,從第一聲哭到第一次說「不」,都是你和寶寶之間的互動。在不同的階段,「教育」這個詞有不同的含義。

教育從出生就開始了

教育一開始是作為一種關係,而不是一連串的方法。教育的第一個階段——親密接觸的階段——在出生時就開始了,並且隨著你和寶寶的成長而發展。親密育兒法的三大要領(母乳餵養,經常抱著寶寶,以及積極回應寶寶發出的信號)事實上就是你最早的施教行為。接受親密育兒法的寶寶會感覺良好,而感覺良好才更有可能表現出好的行為。接受親密育兒法的寶寶會更聽話,因為他信任父母。這樣的寶寶在生命的最初幾個月裡就知道,這個世界能回應他的需求,是個值得信任的地方。

實行這種育兒法的父母對孩子在每個階段的喜好和能力都非常敏感。他們能夠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懂得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這樣的父母和孩子,自然就能形成一種良好的教育關係。隨著這種關係的成熟,父母能更好地傳達出他們所期望的孩子的行為,而孩子也能更好地理解父母的期望。父母教得好,孩子也比較能接受。每一次互動,父母都對自己的方法更有自信,而不會因為失敗而絕望地從書本上或所謂的教育專家那裡取經。因為對寶寶反應積極,敞開心扉,所以這些父母不會讓自己拘泥於某一套方法。他們知道,教育要隨著家庭條件和兒童的發展階段而做出調整和變化。

第一階段的教育是父母、寶寶相互依賴的養育過程,是雙方行為互相塑造的過程,有助於他們互相瞭解和信任。在這個基礎上,父母和寶寶才能更順利地進入下一個教育階段——設限。

倔強的固定思維

幼兒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不會輕易接受改變。用大人的話說就是「主見」。兩歲的幼兒在這方面尤其突出,當涉及到人、地、事時都有很強烈的固定思維,甚至可以用「頑固」來形容。這些寶寶喜歡有規律,不願接受任何變動。

高明的談判大師推薦一條重要原則..如果你想說服別人接受你的想法,你必須先找到他的立足點,然後漸漸把他向你希望的方向引導。父母可以利用這一談判原則來對付一些常見的麻煩,比如說帶孩子去超市。形成一種固定地逛超市的習慣,堅持下去。史蒂芬非常喜歡一種水果棒棒糖,他小小的腦袋裡早就知道,當他來回地穿行於超市的貨架之間後,最終總會在某個貨架上拿到一塊棒棒糖,這點他已經牢記在心,並且早就期待著了。在逛超市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時地向他保證「我們待會兒去拿棒棒糖」,可以讓你從容地完成一周的釆購計劃,而且省了小傢伙發怒、鬧彆扭的時間。

「我的」和「我」是這個階段的副產品。兩歲的寶寶喜歡劃定疆域,經常拒絕和他的哥哥姐姐分享空間。事實上,幼兒還沒有形成「分享」的概念。因此在這個階段吵鬧和生氣是常有的事。

設限

在我們家,我們相信「限制」的作用,這不僅是為了孩子的教育,也是為了讓父母的頭腦保持清醒。在這個階段,教育指的是向孩子傳達你的想法,比如說什麼行為是你所希望的,好的行為能帶來什麼好處,什麼行為是你不能容忍的,不良行為的後果,等等。當然教育也指充滿智慧地將你的想法付諸實施。教育不是你單方面地對孩子做了什麼,而是你和孩子一起做什麼。你跟孩子的關係越親密,就越能夠設定「限制」。孩子會從這些限制中感覺到安全感。

瞭解正常的幼兒行為發展。在第22章中,我們已經介紹過幼兒的正常行為。通過瞭解一般幼兒的發展,以及你家寶寶的特點,你對寶寶的期望才能不高不低、恰到好處。如果你的周圍有經驗豐富的媽媽,對你會有不少幫助。(到你的寶寶4歲時,你對於教育孩子的認識,已經差不多能獲得學士學位了。)寶寶在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一些專門針對他能力的「限制」。12個月大的寶寶和兩歲的寶寶,所需要的限制是不一樣的。寶寶到了9個月左右,開始有個人意見,並不總是與你的意見相符。記住,強烈的意志是健康的表現。寶寶需要強烈的意志,才能到達接下來幾個月乃至幾年的成長里程碑。如果他毫無意志,怎麼能夠在無數次的跌倒之後再爬起來?

「我已經無數次告訴我那兩歲的孩子不要去揪貓尾巴,可他就是不聽!」這話聽著耳熟嗎?你的很多指示看起來沒有被他聽進去,不是因為你的寶寶目中無人,而是因為不到兩歲的寶寶還沒有能力完全理解你的指示。當你對兩歲的寶寶說「不要在街上跑」,他表現得就像沒聽見一樣。然而到了3歲,他就能給你一個眼神,表示「哦,好的,我記住了」。理解的能力是3歲寶寶比2歲寶寶好教的原因所在。

學會聰明地說「不'當你的孩

子從懷裡抱著的小寶寶變成能在地上到處跑的小探險家時,你的角色也將擴大為一個限制設定者。孩子有了清楚的限制,才能安全地成長,而不用浪費精力去處理一些不確定的狀況。作為父母,我們得管教孩子,但不是像控制木偶一樣把他們管得死死的。在這個階段,聰明的父母不會因為孩子的獨立而覺得受到威脅,而是會找出辦法引導孩子的行為。

讓寶寶知道誰說了算。教育要持之以恆,另外要記住,持之以恆的教育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如果你的孩子伸手去拿一個不該拿的東西,你不要只是坐在椅子上朝他吼「不許拿」,而是應該走到他身邊,拉著他的手,直視他的眼睛,引起他的注意,告訴他為什麼這種行為是不允許的。語氣要堅定,同時也要給他替代的東西玩。記住教育的黃金法則,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就要怎麼對待你的孩子。寶寶再頑固,也很難抗拒親切的態度和好玩的東西。

指示要簡單。對話能提高寶寶的社會交往能力,但多餘的話太多,會讓寶寶不知道你要他做什麼。瑪莎筆記:早餐桌上,史蒂芬吃完了他的麥片,開始對我的咖啡感興趣。我一遍又一遍地跟他講,這是媽媽的杯子,不是他的,他不能碰。最後,當他失望得淚眼江汪地看著我時,我想起來我沒有用他理解得最好的一個字:「燙」。當我最後告訴他「燙」時,他帶著敬意重複了一下這個詞,終於停止了想拿到杯子的努力。

教育要平衡。要給孩子適度的空間,這樣他才能安全地嘗試未知的事情。給他失敗的機會。如果你一向都把他管得緊緊的,他就永遠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也永遠不知道失敗的滋味。有父母支持,他才能從失敗中學習。比如說,與其限制孩子爬上爬下,不如給他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到處爬。

創造一個適合寶寶的環境。父母

必須扮演的角色之一是安全巡邏員,要比寶寶閃電一樣快的小手更快一步。把家裡不該碰的東西暫時放高一點,比不斷地喊「不行」來得容易。不要老是喊「不行」,這要用在大事上。(關於「不行」的替代性做法,參見第526頁。)這些方法只是帶你入門。我們建議你自己「研究」,向你覺得會帶孩子的父母請教,請他們介紹一些有關教育的書籍(沒錯,書可以補充你的知識,但不要被書牽著鼻子走)。成為一個聰明的教育者,不僅能讓你自己的生活簡單很多,對孩子的未來也有莫大的影響。

為玩具而爭吵

「我們的孩子兩歲了,玩的時候很有進攻性,總是會把其他孩子推開,搶他們的玩具。」這聽起來也很耳熟,是吧?把幾個孩子(或只有兩個)和很多玩具放在一間屋子裡,你就能看到衝突的畫面了。不過首先你得知道進攻別人領地和保護自己領土的區別。這兩者之間有時候是很難清楚地劃清界限的。

叢林法則

一個方法是把你的孩子扔在一堆孩子當中,讓他自己學會抗爭。推得最用力、搶得最起勁的寶寶就能拿到玩具,這樣的場景是小霸王的天堂。性格比較溫和的寶寶可能會從這場弱肉強食的遊戲當中退出,因為他對付不了這種進攻,也可能會應付自如,予以回擊。換句話說,弱的變強,強的變更強。有侵略性的孩子意識到了進攻要付出的代價,而性格溫和的孩子則學到了太溫和就會吃虧。緩和一下這種場面吧。

堅持進行危險教育

剛開始為人父母時,我覺得打屁股是一個很有用的辦法,可以讓孩子知道很多危險的事情絕對不可以做,比如說一個兩歲的孩子自己跑進馬路。我相信,在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都留下印記,他才能記住永遠不要做這些。心理上的創傷遠不如安全重要。後來,隨著經驗的增加,我們越來越懂得自我節制。現在我意識到,要限制孩子的行為,有比打屁股更好的辦法。下面就是一個例子。

瑪莎筆記

當我們兩歲大的孩子在院子裡玩時,我就像一隻虞一樣盯著他。如果他離馬路太近,我就會放開哚門大聲喊:「不要上馬路!」然後一把把他抓回來,大聲告訴他靠近馬路的危險。我不是朝他嗓嗓或是生氣,我只是不由自主地表達我的恐懼,當孩子面臨危險時每個媽媽都會有的那種發自內心的恐懼。我毫無保留地表達出我的恐懼,不讓他有一絲懷疑。這個起作用了!他開始對馬路有了一種很深的敬畏感,要過馬路時會徵求我的允許,知道我會拉著他的手和他一起過馬路。有幾次,我不得不大聲地警告他來強化這種健康的恐懼。只有在需要立即回應以確保孩子安全時,我才會用這種警告聲。這種聲音很難形容,是一種艮尖銳、#有力的「啊!」我從來不隨便用它,也不經常用。平常的日子需要平常地對待。

管理孩子的遊戲環境

想控制孩子的玩耍是不明智的,但你可以監督。對「我的」玩具的佔有慾是幼兒正常的表現,會隨時間自然改善。你可以想辦法減少惱人的遊戲衝突。

玩伴的組合。把兩個進攻型的寶寶放在一起,打架是免不了的。碰到這種情況,你可以坐在他倆中間,讓他們看到和平相處比打架更好玩。

當裁判。有時候你不得不當裁判,給每個孩子一個玩具,設定一個時間,等時間到了就宣佈:「現在開始交換玩具。」

做示範。做示範非常重要。如果其中一個孩子正要往地上扔一個可能發生危險的玩具,如金屬玩具車,你可以說:「車是在地上跑的。」然後向他示範該怎麼玩車。

分享。如果孩子不肯讓別人玩他的玩具,那麼在朋友們帶孩子來家裡玩時,順便讓他們帶些自己的玩具來。別人碗裡的飯香,寶寶總是喜歡玩別人的玩具。當你的寶寶玩同伴的玩具時,他的同伴就會拿寶寶的玩具玩。寶寶很快就能學到,拿出一個玩具給別人,自己也能得到一個玩具。在這個階段,孩子的佔有慾很強,分享對他來說並不是一件很自然的事,除非他知道放棄一個玩具能得到另一個玩具。

不要硬搶。在給玩具和拿玩具時,教寶寶不要用硬搶的方式。(當他還很小的時候,示範如何「把它給媽媽」,而不是很快、用力地從他手裡把東西拿走。)很多孩子並不介意和他人分享玩具,但他們不喜歡手裡的玩具被奪走。當他們看到奪走玩具的小朋友勝利的眼神時,會覺得自己的玩具好像永遠都拿不回來了。

如果為玩具的爭吵還在繼續,就把孩子們分開。

發脾氣

還記得你最近一次大發脾氣是在什麼時候嗎?成年人會發脾氣,但我們會找借口來發洩。當我們的願望沒有達成,或因為做了錯誤的決定而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東西而生氣時,我們會踩腳、摔門、扔東西、捶桌子和憤怒地大喊大叫,以此來發洩情緒。之後,你通常會感覺好一點,繼續做該做的事。聽上去很幼稚?但確實是成年人的表現。這種情緒中人的正常行為,加上幼兒搖擺不定的感覺,就是孩子發脾氣的「原材料」了。

大多數發脾氣的行為是由兩種基本的感覺引發的。孩子有很強烈的好奇心,很想做某件事,但往往力不從心。這給他帶來強烈的挫敗感,然後用一種健康的發脾氣的方式釋放出來。第二,新的能力和想要當「大人」的願望結合,會促使他想做成某件具體的事,這時候突然某人從一特別是他喜歡的大人在他的上空對他喊「停」。接受一個違反本意的外在力童是非常難的。他想變成大人,變得有力量,但現實卻告訴他,他只是個孩子,他很憤怒,但又沒法用語言表達這種憤怒,因此只能用行動來表達。因為他還不能理智地處理情緒,所以就會將內在的情緒表現出來,就是所謂的發脾氣。

發脾氣如何處理

發脾氣對父母和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問題。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呢?首先,你要意識到你不能「處理」脾氣,你只能尊重它。它反映了孩子的情緒,這是他必須學會處理的。你沒有必要為發脾氣的原因或解決辦法負責。你的角色是支持你的孩子。介人太多會妨礙他釋放情緒,而關心得不夠則讓他疲於應付。這對孩子和父母來說都可能是一個又累人又煩人的體驗。下面是幾種可以緩和局面的方法。

找出導火線

記下寶寶發脾氣的經過,找出導火線..他是餓了,累了?有什麼他處理不了的情形?是什麼引發了這些不好的行為?舉個例子,如果孩子去超市的時候總是鬧,你就選擇晚上或週末,人少的時候去超市,把孩子交給愛人帶。注意觀察脾氣發作之前的徵兆,發作前的幾分鐘寶寶是不是已經表現出不耐煩,對什麼都不感興趣,開始抱怨,垂頭喪氣,或吵著要他沒有的某種東西。在你發現這些徵兆時就要趕快介入,趕在小火山爆發之前幫忙降溫。

保持冷靜

要做一個溫和平靜的好榜樣,寶寶看到什麼就會照著做。如果寶寶看到你發脾氣,他也會模仿你。大一些的孩子沒準能應付父母或兄弟姐妹的脾氣爆發,因為他們能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你最後也可以以道歉和笑容來結束。而幼兒看到太多發脾氣的場景會覺得迷惑不解,以為這是家裡正常的行為模式。

如何引導衝動的行為

寶寶們通過做事情來學習。他們不斷充實的小腦袋瓜會驅使他們去探索和試驗新的行為,看這些行為如何影響大人和他們自己。沒有好奇心的寶寶才需要注意。

當寶寶想試驗某種行為時,試著把他的行為往你能容忍的方向引導,這樣對寶寶有學習價值。轉移即將要爆發怒氣的寶寶的注意力,能夠免掉很多麻煩。

見過這種景象吧?寶寶在房間裡玩球,很快就要把東西砸壞了,你朝他喊道:「不許扔!」然後從他手裡把球奪過來。他立刻就會發作起來,又是踢,又是跺,躺在地上哭鬧著不肯起來。

其實可以避免這種情形。如果你自然地從他手裡把球拿走,並給他另一個較軟、較安全的球,並告訴他「這個球更好玩」,怒氣就不會爆發了。如果寶寶還是想要自己的球,那就把他帶到一個更合適的地方:「我們出去一起玩。」這就是雙贏:你達到了目的,而寶寶也玩了球。

誰在發脾氣?「他就是知道怎麼才能惹我生氣。」一位媽媽向我們咨詢如何處理幼兒怒氣時這樣說。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個火藥桶,孩子要惹你生氣就太容易了,結果變成大人小孩嚷成一片。他已經失控了,你可不能失控。

首先.瞭解自己。如果孩子哭鬧

或發脾氣讓你很生氣或煩躁不安,你就必須想一想在過去什麼能引起你這樣的反應。有時候僅僅知道這其中的聯繫就能幫助父母用成熟的方式應對孩子惱人的行為。有些問題會牽涉到很深的原因,例如父母自己小時候就有受虐的經歷,這時就必須尋求專業咨詢。孩子的情緒健康意義重大,咨詢或治療會無你有所幫助。

不要自責。假如寶寶發脾氣很容易讓你煩躁,記住,寶寶發脾氣不是你的責任,你也沒有義務去阻止。寶寶乖不乖不代表父母稱職不稱職。發脾氣是正常的行為,就像寶寶在走向獨立的過程中經常跌倒一樣。

隱蔽場所。孩子在公共場所發脾氣是一件讓大人很尷尬的事,在那種情形下,你很難把孩子的感覺擺在第一位。你的第一個念頭更有可能是:「別人會怎麼看待我這個媽媽?」如果你覺得尷尬,比如說在超市排認付款的時候,不要生拉硬拽,要平靜地把孩子帶到一個私密些的場所,例如衛生間或車甩,這樣兩個人都能盡情發洩,而不必擔心他人的目光。

保持冷靜。幼兒往往會在最不適宜的時候發起脾氣來,比如說你急著準備一個派對,或者寶寶覺得父母不注意他的時候,這讓你在朋友們面前很沒面子。特別是我們對寶寶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時,寶寶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行為。指望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寶寶在面對超市琳琅滿目的商品時還乖乖聽話,可能要求是高了一點。選一個你倆都休息好了,也吃飽了的時候去超市,邊逛邊聊一聊要買什麼,讓他安靜地坐在購物車裡,當媽媽的小幫手。記住,他也是一個人。要把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說看醫生一安排在一天裡他行為表現最好的時候。到了一天快結束,他又累又餓(你也一樣)的時候,期待他有好的行為表現,確實要求高了點。

聰明地選擇戰場。為了更輕鬆地度過愛發脾氣的階段,我們將寶寶的願望分成「大事」和「小事」兩種。乖乖待在汽車安全座椅上就是大事,沒得商量,而穿紅襯衫還是藍襯衫就是小事了。服裝顏色搭配與否不值得爭吵。給寶寶選擇的空間,或許能給父母和孩子兩方都保留面子。「你想穿紅襯衫還是藍襯衫?」(其實他想穿黃襯衫)這樣或許能解決爭端。在我們家,我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爭論這些小事。如果孩子認為花生醬應該抹在果醬上面,不這樣的話就拒吃,我們是不會跟他計較的。如果爺爺奶奶覺得奇怪,我就告訴他們,這不是溺愛。

何時讓步

如果你覺得孩子動不動就用無理取鬧的行為達到自己的目的,那麼要對他理直氣壯地說「不」,而不是有氣無力地說「好」(除非你覺得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否則只會助長寶寶的消極行為。在兩歲到兩歲半之間,寶寶已經能理解你對他說「不」背後的原因,如果你還是動不動就改變想法,會反過來助長他的不良行為。

輪鳥策略

孩子發脾氣時,你是否應該置之不理?大多數時候,這種倣法是不明智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幫助和支持,父母也需要處理孩子生氣的機會。孩子發脾氣時,你的關心給了他必要的支持,這時父母最好的一面能被激發出來。如果你的孩子情緒失控,需要幫助,通常你只要用幾句撫慰的話或一點小小的幫助(「我會解開這個結的,你把鞋穿上」)就能讓他緩和下來。如果他選擇了一項不可能的任務,那麼轉移他的注意力,或讓他去做別的輕鬆的事。要敞開胸懷,保持開放態度。偶爾,脾氣倔、意志堅定的寶寶會在發作時失控,你只要緊緊地抱著他,跟他說:「別生氣,媽媽抱著你啊,媽媽愛你。」你會發現,他掙扎了一兩分鐘後,就會乖乖偎依在你懷裡,好像是謝謝你把他從痛苦中解救出來。

跟成年人喜歡向他人傾訴不幸的事情一樣,幼兒也很少會獨自發脾氣。我相信,大部分孩子在發脾氣時,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寶寶喜歡在熟悉和信賴的人面前發脾氣,不是他想控制你,而是你讓他覺得安全,有足夠的信任。孩子發脾氣經常是因為他表達不出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他通過發脾氣來引起你的注意。在這種情形下,你幫他說出他想說的,瞭解他的感覺,通常會有效果。

動不動就發脾氣的小孩

有些孩子就像火山,動不動就要爆發一次,把他們的情緒發洩給周圍的每一個人,然後就會安靜下來,等人來收拾混亂局面。高需求寶寶尤其容易發作,當他們的需要被忽視時,就容易發脾氣。性格溫順的寶寶比較容易從不良行為中走出來,而意志強烈的寶寶則沒那麼容易轉移注意力。試著從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他想自信、獨立,但又不理解為什麼他就不能拿水晶花瓶。在他想要的和他能做的事情之間有衝突。他明白自己要什麼,但不明白為什麼不能要。當你告訴他什麼行為不能接受,他也明白自己能做什麼時,哭鬧就減少了。但意志強烈的寶寶在這段宣佈獨立的階段,衝突是少不了的。

大部分孩子情緒發作時,只要你面對面地緊緊抱著他,他就會安靜下來。有些動不動就發脾氣的孩子可能會在你懷裡扭個不停,抗議你的限制。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覺得孩子需要抱著緩和情緒,那就抱著他坐在你大腿上,臉朝外。這種姿勢少了些限制,卻同樣能給他安全感。而且這種姿勢恰好能讓你從孩子的視角看問題:為什麼一個意志頑強的孩子因為分不開兩塊積木,或拿不出卡在沙發下面的玩具而感到挫敗。和孩子坐在一起,成為他的夥伴,說出他的感覺:「哦,你生氣是因為……」分享孩子的情緒是對有挫敗感的孩子最好的安慰,讓他感到你真的替他著想,同情他。你不能跟一個1#緒失控的孩子(或任何人)講道理,要等他情緒安定下來才行。擁抱是很好的藥方。

幸運的是,幼兒情緒恢復的能力很強,他們發脾氣的時間一般不會太久,大人稍微幫助一下,就能讓脾氣消失,雖然這會讓父母很累。發脾氣是因為自我限制,一旦孩子能用語言表達情緒,你就會發現這種煩人的行為就減少了。

停止呼吸

這種發作的嚴重程度是五星級的,把孩子累得夠戧,父母也嚇得夠戧。這種情形通常發生在身體受傷之後,例如撞到頭或跌倒。憤怒到極點時,孩子會下巴顫抖,開始屏住呼吸,一開始因為生氣變紅的臉也開始發青。這個時候,你也嚇得不敢喘氣。正當你恐慌至極時,孩子深深地吸了—口氣(你也是),沒事了。雖然大部分寶寶會在暈倒前恢復正常呼吸,但有些寶寶真的會暈倒。這種嚇人的場面跟疼攣一樣。但暈倒過後,寶寶的呼吸很快就正常了,看起來也沒有大礙。這種發作其實很少傷害到寶寶,但對父母可是一次不小的打擊。在發作愈演愈烈之前,用語言和動作安撫寶寶,做些分散注意力的事。這種情形通常在寶寶兩歲到兩歲半的時候就消失了,因為那時孩子已經能夠用語言表達感受。

咬和打

大多數玩笑性質的咬人和打人,雖然看起來有些討厭,但這只是寶寶正常的交流方式,不是什麼生氣或攻擊性的行為。寶寶的很多行為都集中在嘴和手進行,把這兩者作為社交工具也是很自然的。寶寶喜歡咬和打不同的東西,看看會有什麼不同的感覺和結果。在發脾氣時,幼兒往往會咬或者打父母,以及其他熟悉的看護人,而不是不相干的陌生人。不要認為這是針對你們的,也不要認為寶寶忘恩負義。

除了作為社交工具外,咬和打也有可能是不良的攻擊性行為,可能會讓被咬被打的人受到傷害。不要為此讓寶寶戴口罩和手銬。下面有更簡單的辦法馴服這些小傢伙。

教寶寶其他選擇。教寶寶能表達感覺的語言和動作。幫他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而不是在你皮膚上留下永久印記:「不要咬……會弄疼媽媽!」教他其他的方法:「抱抱爸爸……來,拍拍手。」

找出導火索。記下是什麼樣的情形導致了寶寶攻擊性的行為,例如擁擠的空間、周圍其他孩子太多,或是一天結束時太疲憊。用孩子的角度看是什麼事讓他想要咬人和打人;他是不是累了,餓了,覺得無聊,還是環境讓他發脾氣?

玩溫和的遊戲。如果你察覺到孩子身上有暴力傾向,可以教他玩較為溫和的遊戲,比如抱抱玩具熊,撫摸小貓,玩玩洋娃娃,等等。如果你的孩子動不動就摔玩具,扔車,撕壞洋娃娃,說明他身上有一點暴力傾向。雖然這些行為也是正常的,但重要的是要用溫和的遊戲來平衡暴力的遊戲。另外,要讓寶寶明白用力擁抱(適用於父母)和溫和擁抱(適用於小夥伴)的區別。

積極監督。在孩子玩遊戲時要看牢他,並讓別的媽媽有所警惕。如果你的孩子咬了或打了別的孩子,立即把他們分開,讓咬人的小傢伙單獨待—會兒。獨處時要適當地對他有所窨告:「咬人會疼,把別人弄疼是不對的,我們就坐在這個椅子上,想一想為什麼你不應該咬人。」如果寶寶有足夠的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鼓勵他說「對不起」。你的孩子應該意識到咬人會讓他被帶離遊戲場所。這可能是他的第一課,知道不好的行為會導致不好的結果。

移走聚光燈。咬人或打人的小傢伙經常會成為被關注的中心:「看哪,他咬人!」如果你發現寶寶咬人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就引導他養成其他容易被人接受的習慣。對他好的行為予以表揚,告訴他咬人的行為是不對的。

以身作則。在侵犯性的環境中生活的寶寶可能會變得有侵犯性。有一次,我目睹一個幼兒打了他媽媽,而她立即大喊「不要打我」,然後重重地打了他的手。很明顯,這就是孩子學會打人的開始。你的孩子打了你,你不能還手。以不成熟的行為回應同樣不成熟的行為,會讓問題變得更嚴重。

邊講邊示範。如果他聽不進去,用下面這個方法可以讓他明白。讓孩子把手臂緊緊貼著上牙,好像他要咬自己似的,但不要用那種懲罰性、憤怒的方式。讓他看看自己手臂上的印記,告訴他:「看,咬疼了!」這種方法要在孩子咬人後立即使用,讓他意識到咬人會疼。

小心關係受影響。小傢伙如果咬人,可能會讓你失去最好的朋友。寶寶咬人,父母會覺得尷尬,而寶寶被咬,父母自然會因為自己的孩子受傷害而不高興。甚至你們雙方有可能會吵起來。如果你的孩子會咬人或打人,要事先告訴孩子玩伴的父母,並向他們求教如何改善孩子的行為。幸運的話,他們也剛剛經歷過這段侵犯性的階段,會感謝你的坦白,給你好的建議。事先警告,也表示你關心他們的孩子會不會受傷。

在此提醒擔心孩子被咬的父母,不要讓咬人寶寶的父母覺得他們的孩子真是不乖(他們心裡已經夠難受了),多體諒他們的處境,主動提供幫助。這樣不僅能維護你們之間的友誼,也能減輕對方的罪惡感,不會覺得自己是失敗的父母。

一旦孩子的語言能力進步了,他就能管住自己的嘴和手,這些不好的行為也會減少。

寶寶不聽話

想一想什麼叫「聽話」。寶寶不聽話,他不聽誰的話?真正讓你覺得麻煩的是他和你的想法不一致。你讓他往西,他偏要往東,他是在聽話,但他聽的是自己的話,不是你的。他是在挑戰你嗎?不盡然。孩子並沒有說「我不要」,而是說「我不想」。意志越強的孩子,抗拒得越厲害。性格比較順從的孩子容易聽你的話,而意志強烈的孩子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想法。當他表現出「我不想」時,你要麼讓他變得「想」,要麼用點輔助手段(如把他抱起來),心平氣和地暫停爭議,休息一下。

下午3點,你要去拜訪.一個朋友,而你兩歲的孩子正玩得不亦樂乎。你的理智提醒你該去赴約了,於是你和藹但堅定地要孩子收好玩具出發。寶寶要麼充耳不聞,要麼用口頭或身體語言告訴你:「不要!」你開始加大音量,但寶寶還是不為所動。然後,大喊大叫與拉拉扯扯的場面開始了,結局就是你把掙扎著的孩子「拎」出門外。參考第535頁的「結束遊戲」,瞭解一種可以讓父母和孩子都少折騰的方法。

尖叫和哭哭啼啼

有一天,我對一位媽媽解釋學

步期幼兒的正常行為時,她的孩子開始尖叫,她也立即本能地大叫起來:「不要叫了!」話音剛落,我倆都笑了,因為這種尖叫式的對話實在可笑。這個階段是寶寶大叫和尖叫的高峰期,寶寶不是故意要惹你生氣,只是在試驗自己的聲音,一是看自己的分貝能有多高,二是看看對別人有什麼影響。而且似乎越是在安靜的地方,他們越喜歡高聲尖叫。

我們的辦法是這樣的。告訴孩子你能接受的是什麼聲音:「讓爸爸聽聽你好聽的聲音……」或者對他輕聲細語,讓他學會另一種遊戲。馬修第一次尖叫時,我們把他帶到院子裡,跟他跳啊叫啊,把這當成一個遊戲。下一次他又開始在家裡尖叫時,我們又把他帶到院子裡,重複這個過程。從那之後,一旦他開始尖叫,我們就立刻輕聲對他說:「只能在草地上尖叫。」我們在他的小腦瓜裡植人這樣一個觀念:尖叫只能在草地上進行,其他的地方一律不允許。在這個階段,寶寶容易把某種活動與某個特定的地點聯繫起來。當馬修忘了尖叫和草地時,這個吵鬧的階段很快就過去了。

寶寶早期的大叫和尖叫會有一種震懾的效果,讓周圍的人不得不停下來關注起這個發出巨大、刺耳聲音的小傢伙。同樣,幼兒哭哭啼啼地抱怨,也是因為能起作用,如果寶寶只有通過這樣才能讓你明白他的意思,這種表現恐怕還會繼續。

孩子需要知道,愉'決的聲音會得到愉快的回應。當你的孩子用正常、愉快的聲音跟你說話時,立即給他一個回應,讓他知道這是最好的、最有效的聲音。有時候他需要大人提醒,什麼樣的聲音能得到最好的回應。孩子一開始哭哭啼啼,你就要立刻引導他轉變方式,「XX(寶寶的名字),你說話的時候聲音很好聽,用你好聽的聲音。」這樣重複多次以後,父母很快就能把哭哭啼啼的習慣消滅於萌芽之中。除了知道抱怨哭鬧不起作用外,隨著寶寶話說得越來越流利,這個哭哭啼啼的階段也會過去。

暫停活動

大部分兩歲的孩子並不會聽從你的建議,這時沒有必要懲罰他或是生氣,否則會妨礙「暫停活動」的教育功能。孩子必須知道,做了被禁止的事,就要暫停活動。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性格,讓他有1~5分鐘的時間暫停活動,乖乖在椅子上坐著。如果孩子不合作,你可以和他一起坐下來。也許你們倆都需要一點安靜的時間共處。你可能需要按住他,他才會乖乖不動。讓他說出他的想法,或者你來幫他說出感受。

吮拇指

有些寶寶生下來拇指上就有繭,因為在子宮裡他就時常吮它。寶寶對吮吸的需求永不滿足,總想坑拇指也是正常的。除了父母的安慰以外,自我安慰的能力也是成長的一部分。吮拇指和安撫奶嘴一樣,與其說對寶寶有傷害,還不如說困擾了大人,因為你會擔心:「我的孩子喜歡吮指頭,是因為缺乏愛和安全感嗎?」這種擔心完全沒必要,很多健康寶寶在頭幾年裡也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總是把拇指含在嘴裡。

在最初兩年,吮拇指一般不會引起牙齒畸形的問題。過了兩三歲之後,習慣性的晚搏指會引起上排牙齒突出。根據我們的經驗,給寶寶的手指上抹上味道不好的東西,限制他,或戴手套,作用都不大。到了繼續吮拇指會影響牙齒的年齡時,寶寶基本也會懂這件事。整夜整夜吮拇指的小傢伙才是需要擔心的。作為對拇指的—個替代,給你的孩子一個可以摟抱的大玩具(如一個超大的泰迪熊,他睡覺時抱在懷裡,就沒機會碰到手指了)。一晚上檢查幾次,把拇指從睡著的寶寶嘴裡拿出來。白天,讓寶寶的兩隻手都有得忙,一旦他要把手指往嘴裡伸,就引導他玩需要兩手並用的遊戲。在我們診所,每當我想讓孩子把手從嘴裡拿出來,我就引導他先用一隻手跟我拍手,然後用兩隻手。不要對孩子嘮叨,不斷地嘮叨沒準會有反作用。

對於希望矯正孩子吮拇指習慣的父母,考慮一下下面的預防措施:我們找到了唯一一項關於寶寶吮拇指習慣的研究,比較了50個習慣吮拇指的孩子和50個沒有這種習慣的孩子。喜歡吮拇指的孩子有什麼特徵呢?研究顯示,喜歡吮拇指的孩子一般是吃奶瓶的,而不是吃母乳,而且一般是根據時間表餵奶,而不是根據需要餵奶。96%的吮拇指孩子獨自睡覺。不吮拇指的孩子就不同了。孩子斷奶越晚,他吮拇指的可能性就越小。不晚梅指的孩子一般吮著媽媽的乳頭入睡,而不是獨自睡.這項研究表明,睡眠時寶寶容易回到類似在子宮裡的狀態,做出一些更原始的行為,如吮拇指,把手放在嘴巴裡,等等。他們相信,如果嬰兒能吃著母乳人睡,吮吸的衝動就得到了滿足,睡覺時吮拇指的行為就不會發生。這跟我們自己的觀察完全吻合:一種需要若在早期嬰兒階段得到了滿足,就能逐漸消失;若早期得不到滿足,以後還會再出現,有時候甚至成為一種不良習慣。在我們診所,我們發現,吃母乳人睡,晚上不限制餵奶,不提前斷奶的孩子,極少會習慣性地吮拇指。你不希望寶寶以後戴牙套吧?這真是一個天然、便宜又省事的辦法。

避免輕視

孩子之間並不總是態度友好,大人對小孩有時候態度也不好。雖然父母不必處處保護自己的孩子,但有些孩子對涉及自尊的問題會超級敏感,或者正處在一個非常敏感的階段。在我家,如果大孩子對弟弟妹妹說:「你真笨!」我們就會立刻說:「不許說這樣的話!」對貶低、輕視喊停,這是父母的直覺在起作用。

有時候,在心理脆弱的孩子眼中,一個看起來無傷大雅的要求也是對他的不重視和貶低。有一天,在我們診所,我給湯米寶寶做完了健康檢查後,他顯得很無聊,對我和他媽媽的談話不感興趣,於是去拉嬰兒體重枰的托盤。我用尊敬的口氣請他不要拉,甚至還用了「請」這個字。湯米服從了,不過正當他因為感到自己不受重視將要失控時,湯米的媽媽補救了一下:「因為你力氣太大了!」湯米重新高興起來,我由衷地佩服他媽媽的洞察力。

我想,即使我按心理學中最合適的方式處理了這個局面,我有的也只是書本上的知識,最懂得孩子的是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