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 > 第21章6.12個月:迅速發展 >

第21章6.12個月:迅速發展

在嬰兒生命的頭6個月,父母是他生活的中心。雖然在以後的階段中這一點仍然保持著,但從6~12個月起,寶寶會開始探索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擴大他的世界。在父母懷裡的時間少了,在地上爬的時間多了。

在這個階段,寶寶的成長加速,體重增加1/3,開始牙牙學語,會用拇指和食指撿東西,第一次爬行,第一次走路。

寶寶掌握的這些技能要求父母成為他的安全監督員。運動能力的發展使寶寶身體越來越多的部分可以脫離地面。6個月時,寶寶已經會坐了,12個月時,他已經能站,你要開始追在他後面跑了。

6-9個月:探索大發現

在這個階段,有兩項重要技能使嬰兒的發展上了一個台階:從會坐到會爬,以及能用拇指和食指撿東西。在每個階段,寶寶都會掌握一項主要技能,繼而引發一系列的發展。在這個階段,主要技能是無須支撐地坐好。這給寶寶打開了…個值得探索的新世界。現在他可以面對面地看著世界,完全不同於先前躺著時的視角。六七個月大時,大部分寶寶能無須支撐地坐著,他們的胳膊不用再支撐身體,因而可以自由地玩耍或與人互動。

爬行順序

讓10位剛學會爬的寶寶排成一排,看他們如何在各自的跑道上爬行。每個寶寶都能爬到終點,但速度和方式都各不相同。每個寶寶都是正常的。雖然沒有哪兩個寶寶爬行方式相同,但大部分寶寶都會經歷類似的發展過程。

身體往前探

強烈的好奇心,加上軀幹、手臂和腿部肌肉力量的增強,似乎讓寶寶產生了這樣一個念頭:「我能夠玩玩具,現在我該怎麼把它拿到手?」這就是一種技能引導出另一種技能的例子。能夠無須支撐地坐好,使寶寶能試著探出身體去取自己心儀的玩具。

寶寶把一項靜止的技能(坐)發展到運動的技能(身體向前探),這就是寶寶學會爬的前奏。把玩具放在一個他夠不著的地方,你會看到他身子使勁地往前探,胳膊往前伸,最終拿到玩具。他學會將雙腿彎曲朝裡,安全提示讓寶寶練習身體往前探的動作時,要選擇一個柔軟的玩具,以防頭部碰到玩具上。如果是木頭、金屬、塑料製成的玩具,碰到頭是很不舒服的。這種向內的姿勢使他能夠以腳為基點向前傾。當身體往前探時,力量在積聚,最終使得身體前探的力量逐漸戰勝小屁股的重量,於是身體往前撲倒,通常是肚子撐在地上,這樣就縮短了與目標的距離。

第一次施

寶寶最初爬的時候常常遇到挫折。跟發展其他很多技能一樣,起先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就像一隻動彈不得的烏龜,手腳亂舞,但重重的肚子還是貼著地面。

寶寶爬的姿勢各種各樣。有些寶寶先是整個身體貼在地上,然後像匍匐前進-.樣撐著肘部往前扭動,頭部橫著轉來轉去,尋找目標。有些寶寶開始的時候是用一種類似榜蟹爬行的方式,胳膊推而不是拉,因此更多地是向後移動而不是向前移動。還有的喜歡用腳的撐力往前移,在腳用力撐地時,伸直腿和胳膊,身體拱成橋狀,然後用類似蛙跳的姿勢往前衝。

六七個月時.寶寶能夠無須支撐地坐好.接下來他學會身子往前探和爬行.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造橋

寶寶的屁股和肚子都脫離地面時,爬行才有效率。一旦他能把身體拱成一座橋,就可以開始爬了。他會先用手和膝蓋使「橋」前後移動,然後4個「輪子」發力,讓身體往前爬。

雙腳交替爬行

爬行的一個關鍵點是學會手腳交替移動,即一側的手往前伸的同時,另一側的那條腿也往前伸。這叫做雙腳交替爬行。這種姿勢可以讓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還能用貼著地面的手和膝蓋保持身體平衡。這是最有效率、速度最快的爬行方式,而且能讓寶寶保持直線前進。雙腳爬行教寶寶用身體一側來平衡另一側。

想領略一下雙腳交替爬行的樂趣嗎?找幾個朋友一起在地上爬。你

雙腳交替爬行:一側的胳膊和另一側的腿同時移動。

會看到大部分成年人「錯誤」的爬行姿勢。他們用身體同一側的手和腳一起移動,類似走路時的「順拐」,這是不利於身體平衡的。這下知道9個月的寶寶發明出雙腳交替爬行有多聰明了吧!

爬行的精神方面

想像一下寶寶在學習爬行的過程中開發出的學習能力。他會實驗各種不同的姿勢,找到一種最好用的。他在這個過程中學會解決問題和因果聯繫一「我的腳如果這樣動的話,我會爬得更快。」寶寶也學會了自我激勵:他爬得越多,越有可能拿到玩具,也越有動力發展自己的運動技能。

觀察寶寶在不同材質地面上爬行,你能明白他的小腦袋裡確實在考慮最佳爬行方式。把寶寶放在一塊厚地毯上,你會看到他用腳和腳趾頂著地毯,像只青蛙似的往前衝。現在把他放到平滑的地板上,看他如何身體貼地,在光滑的地面上滑行。一些寶寶在瓷磚地面上喜歡像熊一樣手腳著地爬行,因為這種姿勢下手掌和腳掌能粘住地面,不至於打滑。注意觀察寶寶在不同「地面」上採用的不同爬行動作。

在這個階段,寶寶如何去夠玩具並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在於,他意識到自己能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而且會實驗多種移動方法。有時候他會用腳往後頂,然後突然往前衝i也有時候他會扭動身體,滾到玩具邊上,有時候他又會爬過去。在下一個發展階段,這些動作會得到進一步改善,他會選擇-.種最有效率的方式。

高級動作

學會爬之後,寶寶喜歡翻越障礙物。你可以在寶寶和玩具之間放一個圓柱形的靠枕,也可以把自己作為障礙物,躺在寶寶和玩具中間,體驗一下寶寶從你身上爬過去的感覺。

從爬到坐

除了發展新的運動技能外,寶苤還喜歡把幾種技能結合在一起。在7個月左右,寶寶能從坐進步到向前探身,再進步到爬。下一步他將學會相反順序的動作,從爬的姿勢恢復到坐姿。這個動作的關鍵是要把腳彎進來。看寶寶在爬行當中突然停住,他會把一隻腳收到身子下面,人往旁邊旋轉,撐著收起的15只腳,同時用另一隻腳和手頂著地面,就這樣坐直了!寶寶能自己恢復坐姿對父母來說又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解脫。之前他沒法自己回到坐的姿勢,只有哭鬧,或需要.-個幫手。現在他不需要了。

鼓勵小能手

我記得每次馬修展示一個新技能時,如果有了哥哥姐姐的鼓勵,他似乎就能做得更好。比如說,當寶寶爬過台階、翻身或從爬行當中回到坐姿後,注意看他高興的樣子。當你意識到他是在為自己感到高興時,要表揚他。通過認可他的成就來分享他的樂趣,他沒準會再給你表演一次。

攀著東西站起,到處移動

學會坐和爬後,寶寶想從水平姿勢轉到豎直姿勢的願望就增強了,他會抓住傢俱、父母的衣服,讓自己站起來。注意看寶寶站起來時臉上那高興的表情。

站好

當寶寶掌握了技能,也有了力氣讓自己站起來時,他就想保持站立姿勢,享受看到的風景。在這個階段,寶寶能抓著你的手短時間地站一會兒,這只是為了保持平衡,而不是為了支撐。8個月時,他能倚靠著沙發站5~10分鐘。很多這個階段的寶寶還不會用整只腳著地,而是腳尖著地,兩腳內八字。這種姿勢會嚴重影響寶寶的平衡。

幫助寶寶站好。如果他靠在沙發上,兩腳內八字或重疊在一起,就輕輕地幫他把腳往外扳,放平,教寶寶用腳作支撐。如果他很容易倒,就用手放在他膝蓋後方給他一個支撐。通過多次嘗試,經歷一些失敗,你能幫助寶寶享受這個新技能,增強他的能力。

扶著東西到處走

八九個月時,寶寶倚著傢俱站著,只是為了平衡,不是為了獲得支撐。接下來寶寶會用沙發或茶几當平衡點,繞著傢俱轉。最後,他會放開雙手,甚至短時間地站一會兒。

少用嬰兒學步車

從安全和嬰兒成長方面考慮,我們強烈建議你不要讓嬰兒用學步車。學步車能讓寶寶做練習,讓學步期前的寶寶有事可做,還可以讓他開心,但這些理由都不足以抵消學步車給嬰兒帶來的安全和成長方面的不良影響。

現在每年由學步車引發的事故都在增加,以至於美國兒科學會提議出台禁止銷售和使用學步車的法律。研究表明,約有40%的嬰兒在使用學步車時受傷,例如顱骨骨折、頸部受傷、牙齒受傷、燙傷等。最常見的是摔倒受的傷,例如當寶寶開足馬力衝出安全門,然後從樓梯上掉下來,或滾過地毯或門口時翻倒,或彎腰撿地上的玩具時翻倒。可折疊的學步車會夾住寶寶的手指,尤其是彈簧和繩子暴露在外面的老式學步車。學步車使寶寶處於危險中。

第二個反對用學步車的原因是,它們顛倒了正常的運動技能發展順序。寶寶的發展是從頭到腳趾,上半身的技能要早於下半身的技能。從~1歲,寶寶的身體越來越多地脫離地面,正常的運動技能發展趨勢是先抬頭,然後是胸、肚子、屁股,用手和膝蓋把自己身子撐起來,然後是無須支撐地站,接下來是在大人的攙扶下走路,到最後能獨自走路。用了學步車,寶寶就失去了練習爬和走路技巧的機會。研究表明,嬰兒在學步車上待著的時間越多,學走路反倒越慢。還有,用學步車練習走路的寶寶,姿勢會比較僵硬。

如果你必須要有這麼一個玩意兒來逗樂寶寶,那可千萬要看好,寸步不離才行。

然後寶寶會再次抓住沙發或茶几,或者因為失去平衡而跌坐在地上。

撿東西玩:手的技能

寶寶會像把小掃帚,地上再小的東西也能被他撿起來。

縮在手掌裡。很快,拇指也跟上食指的步伐,寶寶就能用拇指和食指夾到東西。隨著夾取能力的成熟,寶寶很快就可以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合作來夾東西,你會看到寶寶用手掌抓東西的動作減少了,直接用手指夾取的動作變多了。

安全提示

這個階段,嬰兒對小東西的興趣和撿東西的能力使得微小異物哽塞成為最大的安全隱患。要警惕你不在寶寶身邊時可能的安全問題。任何直徑小於4厘米的物體都有可能被寶寶放進嘴裡,阻塞氣管。

學會放手

手抓能力還包括一個重要部分,就是放手的能力。寶寶很喜歡用手抓東西,然後鬆手,讓東西掉到地上。學會扔掉手裡的玩具,寶寶又多了一個遊戲可玩,就是「我扔你撿」。他會很快將自己的扔玩具和你的檢玩具聯繫起來。就這樣,他也學會了理解因果關係。

銀形抓法

兩種技能同時發展並相互促進,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就是嬰兒對小東西的興趣以及用手指檢取這些東西的能力兩者並行發展。

看寶寶如何抓一堆形麥圈。他先用手把麥圈往自己身邊耙,然後試圖用手指和手掌抓住它們。可是胖胖的小手就像戴了連指手套一樣,根本抓不住。單獨用食指指點,是寶寶將要掌握用手指抓取物體的最早信號。他用食指觸碰到物體,其他手指換手放手讓寶寶學會換手拿東西。給寶寶一個圓環,看他如何玩。他先是用手拉圓環。如果一隻手鬆開了,另—隻手就拿著,寶寶的視線就從空著的手移到拿著圓環的手。他能把玩具從這隻手傳到那隻手,起先是偶然的,很快就會有意識地去做。換手的能力延長了寶寶的遊戲時間。現在他能自己坐著玩10~20分鐘,把玩具從這隻手傳到那隻手。

抓得更牢

到6個月左右,寶寶接觸並抓取物體時更多地用單手,更有目的性,也更有力度。現在寶寶能很快地抓住遞給他的玩具。寶寶坐著時,放一個玩具在他面前,他能穩當而準確地接觸到目標。現在你試著把玩具拿走,這時寶寶會抗議,會牢牢地抓住玩具不放。你好不容易把玩具從他手裡抽出來,重新放在他面前,這時你會看到他立即撲過去,把玩具抓在手裡。

你可以用攝像機錄下寶寶抓取玩具的情彔。在寶寶面前放一塊積木。在上一個階段,他會用整隻手掌抓住積木,而且在觸摸到積木後才調整手的形狀。現在,寶寶在實際抓到積木前就能預先調整好手的形狀。他對積木有了視覺上的「觸摸」。手在接近目標的過程中就進行了姿勢的調整。

父母們,如果你們對我如此事無E細地描述嬰兒發展的各個方面感到好奇,那麼請允許我解釋:這是因為我想讓你欣賞你的小寶貝的大能力。另外要記住,你們在一起成長。當寶寶的技能越來越進步時,你對他的觀察也在進步,這是學習瞭解寶寶的很有價值的練習。.給小手玩的遊戲玩積木。讓寶寶坐在高腳椅電,在他面前放兩塊積木。當他-.手抓住一塊積木後,給他第3塊積木。注意看他在思考如何拿到這塊積木時臉上的表情。

接下來把這些積木擺在一張墊子上,放在一個他夠不著的地方。他會先探出身子去夠,發現拿不到後,他會去拉墊子,把它拉到近前。積木到手了!這可能是寶寶第一次學會如何用一個物體得到另一個物體。

接下來仍舊把積木擺在墊子上,放在他面前,然後慢慢地拉墊子,遠離寶寶。你會看到寶寶張開雙手,隨時準備抓住任何他能抓住的東西。

大概從5個月大時.寶寶開始窖歡玩積木。

玩身體的其他部分。接觸並抓取

物體的能力刺激寶寶去探索身體的其他部分。他伸長脖子,雙腿朝前彎,伸手指撥弄腳趾。和對待很多別的東西一樣,一旦寶寶能抓住腳趾,下一步就是往嘴裡送。你經常會看到他把大腳趾朝上舉,這樣手才更容易抓住。

寶寶不僅喜歡抓住、吮吸自己身體各部分,他還經常在自己的觸摸範圍內抓你的身體,比如你的鼻子、頭髮或眼鏡。不要對寶寶的這種行為冒火,它是成長的一部分。

.瑪莎筆記:

馬修吃飯的時候喜歡伸一隻手去抓。餵他吃奶時,他會揮舞著胳牌,拍自己的頭,拍我的臉或胸脯,拉我的衣服,大部分時候我覺得這很好玩,但有時也會覺得煩。

拔草。大自然給好奇的小手指提供了最有趣的練習目標。讓寶寶坐在草叢中。起先他用整隻手抓一叢草,然後開始對往上長的葉片感興趣,試著用拇指和其他指頭去抓。很快他就能嫻熟地用拇指和食指一次捏住一根草。

玩掏口袋。利用寶寶對小東西的興趣(尤其是夾在襯衫口袋上的筆),爸爸可以穿上胸口有口袋的襯衫,在裡面放一支筆,然後抱著寶寶。寶寶會很準確地抓到筆,緊緊地握在手裡,你很難把它取回來。在這個階段,他還不可能把筆放回你的衣兜。寶寶喜歡這種掏口袋的遊戲,也會把爸爸穿著「有口袋和筆的襯衫」和「可以抓」聯繫起來。有一天我下班回家,把馬修抱起來。他朝我的口袋探過身來,但口袋是空的,他看起來很驚訝,也很失望。他已經記住筆屬於襯衫口袋,屬於爸爸。寶寶看到預期的事情沒有實現,很容易變得迷惑。

玩意大利面。拿一盤煮好並放涼的意大利麵條(別加醬)放在寶寶面前,看寶寶的小手怎麼把面拿起來。

左撇子還是右撇子.

在前幾個月,你還看不出來寶寶哪只手是慣用手,在6~9個月時,你大體可以看出這一點。放一個玩具在寶寶正前方,看哪只手先伸出來。現在把玩具移至左邊,如果寶寶是右撇子,他會伸出右手去抓玩具,左手待在一邊準備協助右手。現在把玩具移至右邊,做同樣的測試,看哪只手抓到玩具。接下來3個月,大部分寶寶會顯示出哪只手是慣用手。

語言發展

哪裡有賣寶寶手銬.

當寶寶掌握了某種技能後,他會不厭其煩地重複使用這種技能。這很有趣,但有時也挺煩人的。寶寶特別容易對繩子、紐扣和領結感興趣。紐扣比較危險,因為能被他拔下來往嘴裡塞。寶寶抓取的興趣非常濃厚,因此明智的做法是不要讓他看到任何不宜接觸的東西。

比如在餐桌上,所有能抓的東西都會激起寶寶的興趣,比如盤子、報紙、餐具、紙巾,在寶寶大手一揮之下,全變成他的戰利品。你可以邊整理邊安慰自己,這個階段很快就會過去。如果坐在你大腿上的寶寶實在太不安分,你可以把他放在地上,給他幾個塑料盒,讓他抓個痛快。

伸手抓人。任何能用手抓到的東西都能吸引6個月的寶寶。

除了爬和用手指抓之外,寶寶開口說話也是這個階段的一大亮點。寶寶哭得少了,說得多了,開始能結合聲音和身體語言來讓別人理解自己的意思。

語言技能的一大突破是在5個月,那時寶寶學會通過改變口型來改變聲音。6個月時,寶寶開始牙牙學語,能發出一長串重複的音節,還能把聲母和韻母結合起來發音。6~9個月,寶寶學會把嘴唇發出的「巴巴」變為舌頭發出的「答答」。通過練習各種各樣的組合——「啊——巴——滴——嘎——嗎一」——寶寶開始組合出第一個「詞」,還會因為長牙流出口水而為這聲音加點水聲配樂。到9個月時,大部分寶寶會說「媽媽」和「爸爸」,但還不能把這些詞與特定的人聯繫起來。

手勢和指揮

手勢是寶寶學講話的前奏,不同於以前哭著想讓你抱,現在他會舉著胳膊,朝你睜大眼睛,表示「請你抱抱我」。還有,因為動手能力和運動能力的提高,這個階段的寶寶對抱的興趣減少了,反而會經常做出「請你放我下來」的姿勢,朝感興趣的玩具揮手,扭動身體。對寶寶手勢的回應應該與對他哭鬧的回應一樣,這樣能促使他利用身體語言而不是哭鬧來作為交流手段。

除了會用自己的手表達需要之外,寶寶還會指揮你的手和他的手一起動。他會抓著你的手指,讓你的手和胳膊朝他想要的那個方向移動。這種手指揮手的情形在吃飯時最為明顯。

i'A瑪莎筆記:

馬修煩躁不安和想玩的時候,用來表示「抱抱我」的信號是有區別的。當他想玩耍時,他會張開雙啃,完全地伸展開來,做擁抱狀。當他煩躁時,雙臂不會往前伸,而是肘部緊緊地貼著身體,只抬起小臂,手和手指是張開的,這種姿勢既表達了「請幫幫我」,又表達了他的不舒服。

讀懂寶寶的語言

9個月大時,大部分寶寶都形成了一門真實的語言(聲音加手勢),父母能懂,但陌生人還是摸不著頭腦。你之前的積累現在有了回報,就是能懂得寶寶的語言。特定的聲音表示特定的需要。馬修想要人抱時,就會發出「嗯嗯嗯」的聲音。下面是一些常見的手勢和聲音。

指指點點。寶寶開始指點和接觸東西的方式,與媽媽第.-次接觸寶寶的方式相似,先是用手指,然後用張開的整隻手。寶寶也會開始懂得你的指指點點。

IS瑪莎筆記:

大概在6個月左右,馬修開始會觸摸家裡的貓。他第一次摸貓時,是把手和手指都張開。他先用食指的指尖接觸到貓的頭。等到所有指尖都碰過貓了,他才把整隻手都放到描身上,並抓貓身上的毛。

打招呼。注意寶寶用什麼手勢和聲音主動要求一起玩。例如,當爸爸進人房間時,寶寶一下子興奮起來。他滿臉是笑,揮起胳膊,整個身體對著爸爸,似乎在說:「讓我們玩吧!」

心情的聲音。注意聽和觀察寶寶在開心和不開心的時候發出的聲音。寶寶萵興時,臉上神采飛揚:眼睛發亮,臉部肌肉上揚,嘴角和臉頰有笑容。他會咯咯笑,會大叫,整個身體都像要跳起來,而嘴裡會發出愉快的聲音,如「巴巴巴巴」等。

不高興時,寶寶會發出表示抱怨的咕噥聲。在這個階段,「n」這個音的出現,一般都表示一種負面情緒。寶寶在不想吃藥時會發出一連串的「那那那那」。寶寶的表情也是不開心的:嘴巴扭曲,臉部肌肉下垂。還有,如果你沒有很快地理解寶寶的意思,這些聲音和身體語言會升級為哭鬧。

幫助寶寶發展語言

語言和幽默感一樣,是領會到的,不是教會的。你不必教你的寶寶說話。你說給寶寶聽的是好聽的語言,寶寶自然就會覺得語言有趣。這樣學說話是最自然的方式。下面幾個方法可以促進寶寶語言的發展。

玩文字遊戲。文字遊戲讓寶寶知道語言充滿樂趣,刺激寶寶記憶力的發展。下面是我們的孩子最喜歡的文字遊戲:花園裡泰迪熊繞呀繞(用你的手指在寶寶肚子上畫一個圓),一步,兩步(你的手指在寶寶的肚子上走,從肚臍走到脖子),撓癢癢(在寶寶下巴上搔癢)!給提示。提示詞是寶寶聽過、能引起反應的詞語。我們很喜歡玩一種「撞腦袋」的遊戲。當馬修處在這個發展階段時,只要我說:「撞腦袋!」馬修和我就輕輕地碰一下前額。重複多次之後,馬修懂得了這個暗示,當我說出「撞」這個詞時,他頭點得比我還快。馬修的小腦袋裡在想什麼呢?我相信他腦袋裡有儲存了這個遊戲的「唱片」。一旦他聽到提示詞「撞」時,指針被放到了合適的凹槽,唱片就開始播放。玩文字遊戲,觀察寶寶對特定詞語的反應,你就知道他的記憶力是如何發展的。

詞語與事物的聯想。在此階段,

寶寶開始把詞語與他周圍的事物聯繫起來。給寶寶讀書時,你可以把書裡講到的人和物與他周圍的對應物聯繫起來,例如,當你在書裡讀到「貓」時,你可以指著書中的貓說:「看,貓。」餐桌談話。讓寶寶也坐上餐桌,加入大人們的談話。注意看寶寶如何聽大家的討論,頭從這個人轉到那個人,學習傾聽。

6~9個月時的遊戲

在這個階段,既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又能促使他掌握爬和用手指檢拾這兩種能力的遊戲才是最好的5玩球。球僅次於積木,是這個階段寶寶最好的玩具。不要期望這時的寶寶會給你傳球,但他們能抓住球,拿住球。用那種大小可以用兩手握住的球,最好是用軟海綿或布做成的,寶寶可以用一隻手的手指拿住。和寶寶面對面坐在地板上,伸開雙腿,把球朝寶寶滾過去。這種熱身為幾個月以後真正開始玩球奠定基礎。

鏡子遊戲。讓寶寶坐在鏡子前(落地鏡最好>。看他如何比較鏡子裡自己的手和臉。現在你也站在他邊上,寶寶看到鏡子裡你的形象就在他邊上,會非常興奮。

這個階段的寶寶對鏡子裡的形象感興趣。

翻身。上個階段開始玩的靠墊遊戲,到了這個階段就更好玩了,因為寶寶能在靠塾上爬上爬下自己玩。把寶寶的身體搭在靠塾上,在他前方夠不著的地方放一個玩具。注意看他如何用腳向後頂,讓自己在靠墊上往前滾,去取遠處的玩具。

新的恐懼和擔心

你的一個朋友來看你和寶寶,你很高興,向她張開雙臂表示歡迎,但寶寶沒有跟你一樣熱情,他害怕地抓緊你,肌在你的肩膀上,不時回頭偷看一下這個陌生的人侵者。你越是努力地給他介紹,他越是抓得緊。

你的寶寶正在經歷我們所說的陌生人焦慮。這種心理以及它的近親——分離焦慮,在6~12個月的寶寶當中很常見。當運動技能要將他們從媽媽身邊拉走時,這種保護行為能讓寶寶不要跑太遠。

陌生人焦慮

陌生人焦慮通常出現在6~12個月的寶寶身上,這時先前並不怕生的嬰兒開始變得怕生。之前,他喜歡被很多大人抱,現在他只肯讓你抱。他甚至會拒絕前段時間非常親密的人。這是一個暫時的正常階段,既不能說明你育兒方式有問題,也不能說明寶寶沒有安全感。事實上,一些非常有安全感的寶寶也要經過幾次陌生人焦慮後,才會願意擁抱不熟悉的人。

你的寶寶把你作為衡量他人的標準,他通過你的反應去評估別人,通過你的眼睛看待陌生人。你可以用—些辦法來幫他適應陌生人。

輕鬆應對陌生人。對進門的朋友笑臉相迎,開始開心的對話,但依然保持著距離。要給寶寶時間和空間來適應陌生人,並觀察你臉上快樂的表情。寶寶會根據你對陌生人的反應來決定自己的態度。如果你覺得這個人不錯,寶寶也會覺得這個人不錯,接下來由你主動,幫寶寶介紹:「這是南希阿姨,她是個很好的人。」這時南希阿姨先不要有進一步動作。當南希阿姨接近寶寶時,你拉著寶寶的手去輕輕拍拍阿姨的臉,同時看寶寶的樣子來決定何時進一步接近,何時撤退。預先告訴南希阿姨你的策略,讓她不要太急著親近寶寶。爺爺奶奶尤其要理解讓寶寶接近他們的重要性,免得傷感情,或責備你慣壞孩子。這個辦法也可以幫寶寶接近「陌生的醫生叔叔」。

更嚴重的情況。如果寶寶面對陌生人時非常緊張,那麼介紹時要更委婉。先告訴你的朋友這是嬰兒發展的一個階段,不用事後道歉(「但他真的是個乖寶寶」),試圖彌補糟糕的第一印象。建議你的朋友先跟寶寶最喜歡的玩具認識一下,如泰迪熊,或拿出一個特殊的玩具,讓寶寶想玩玩具從而跟陌生人接近。如果所有這些辦法都不起作用,那麼在與朋友聊天時,讓寶寶坐在你大腿上,讓他在自己的世界裡玩耍。

ij瑪莎筆記:

當熟悉的人靠近時,馬修會用笑容和手勢表殺歡迎。而當一個陌生人靠近時,馬修臉上就會出現一種擔憂的神情,好像他在估量這個人,也估量自己回應的能力。有時候他會回應這個陌生人,露出笑容,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手舞足蹈。有時候他會等著,直到確認這遊戲是玩什麼,再做回應。當他看到親近的人,如媽媽、爸爸或哥哥、姐姐時,他會自動地表現得很活躍。遇到陌生人時的緊張表現在他睜大的眼睛和表情剎那的停頓上,似乎他在繼續玩之前要檢查一下。

有時候他要從我這裡獲得鼓勵,才能進一步參與陌生人的遊戲。我會注意觀察寶寶在陌生人懷抱裡的忍對極限。只要我在把他交給朋友時用手勢和笑容告訴他沒問題,而且這位朋友跟他在一起很放鬆,很舒服,寶寶也就能安靜地待在這位朋友懷裡。如果他感到跟那個人在一起不安全,他就會哭鬧。

幾個月前,他會向陌生人展示天使般的可愛笑容,但現在他的笑容卻是依情況而定。這是在告訴我,他在思考為什麼應該笑。他變得更有思考能力。見到陌生人時,他笑容來得很慢。他會看看陌生人,再看看我,然後再看看陌生人,好像是在問我他是否應該對他笑。有時候他會對陌生人有試探性的笑,然後轉過頭來,把臉藏在我肩膀裡。只有我支持他,鼓勵他,他才會繼續跟那個人相處。

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通常開始於寶寶6個月開始學爬的階段,在12~18個月的學步期變得更強烈。聰明的父母會尊重寶寶的這種發展階段,如果有可能的話,避免在這兩個敏感階段跟寶寶分離。這種現象是父母們非常關心的,因此讓我們來好好討論一下。

是寶寶太有依賴性嗎

我們的女兒8個月大,每次我把她放下,走到隔壁房間.她就開始哭。好像只要把她單獨留下.她就不高興。我們很親密,可是不是我讓她太依賴我了.不!你是讓她有安全感,而不是寶寶產生了依賴。你的寶寶正在經歷分離焦慮,這是一種正常而健康的行為,並不是過於依賴造成的。

有一天,當我們看8個月的馬修玩耍時,突然恍然大悟,知道寶寶為什麼會產生分離焦慮,為什麼這是健康的。當馬修在屋子裡到處爬時,他每隔幾分鐘就要回過頭來看我們是否在看著他。如果他發現我們要離開房間,或者不能盯著我們看時,他就會焦慮不安。

這種古怪的行為是因為什麼?當我們對此積累了經驗之後,意識到寶寶這麼做是有理由的。寶寶發展運動技能時恰好也是分離焦慮的高峰期,也許我們可以認為,他的身體能離開父母,然而精神上還沒做好分離的準備,於是表現出焦慮。寶寶的身體說走,但他的心裡卻不願意。否則的話,他會勇往直前不回頭。

告訴寶寶沒問題」。不要覺得你讓寶寶太有依賴性,以後很難獨立。相反,分離焦慮經常是讓寶寶變得獨立的安全手段。為什麼呢?假設寶寶在一個有很多陌生玩具和陌生寶寶的房間裡玩耍。他開始黏著你,這時你給他「沒問題」的信號,寶寶就會放心地離開你,去熟悉陌生的環境,並定期回到大本營檢查一下是否仍舊沒問題,然後繼續探索新環境。一個跟寶寶感情深厚的人——通常是父母一扮演教練的角色,讓寶寶有勇氣繼續他的探索。.每遇到一個陌生的情形,父母都告訴寶寶沒問題,這樣寶寶才能繼續探索。當寶寶熟悉了一個層次後,就會繼續邁向另一個層次。當他開始攀爬獨立的階梯時,他要確認是否有人在旁邊扶著梯子。

輕鬆應對分離。如果寶寶看不到你,他還不能瞭解你就在附近,而且很快就會回來。有時候通過聲音能夠讓寶寶放心,有助於讓他學會將聲音與你的形象聯繫起來,避免分離焦慮發作。到了第二年,大部分寶寶才能學會在看不到某個人的時候在記憶裡留雜的鱗。這種能力雛他更輕鬆地適應陌生環境,緩解分離焦慮。(見第524頁更多有關記憶留存的內容。)親密關係使寶寶更獨立我們之前曾提到,如果我們把嬰兒意識的發展比做製作唱片,理解嬰兒精神的發展過程就會容易很多。這就是深溝理論。父母與嬰兒的關係越親密,唱片的溝紋就越深,寶寶在需要時就能越找到這條溝紋。早期的理論認為,強烈依戀母親的嬰兒將永遠走不出這道溝紋,會變得有依賴性。我們的實驗和其他人的實驗都證明事實剛好與此相反。有一個經典的研究,叫「陌生情境實驗」,研究者研究了兩組嬰兒(「受到安全疼愛」的和「沒有受到安全疼愛」的)在陌生環境中玩耍的表現。大部分得到安全疼愛的寶寶,也就是溝紋較深的寶寶,在離開媽媽探索新玩具時表現出的焦慮較少。他們會不時地回頭看媽媽,然後繼續玩耍。媽媽似乎成了寶寶的加油站。由於寶寶無須花精力去擔心媽媽是否在場,他就能專心地玩。

當和媽媽分離時,得到安全疼愛的寶寶能在想去玩和安全感之間取得平衡。當平衡被新玩具或陌生人打擾,或媽媽離開從而減少了安全感時,寶寶會努力重建這平衡。一個信任的大人在場,給了寶寶必需的信心,使他更獨立、更自信,這樣到一歲時就能到達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獨自玩耍的能力。

9~12個月:大動作

從爬行、攀站、扶走,到最後會走,是嬰兒成長中最激動人心的過程之一。拿起你的錄像機,記下寶寶在攀爬進步階梯時的一些珍貴的鏡頭。

運動能力的發展

到9個月時,大部分寶寶都掌握了最高效、最舒服和最迅速的爬行方式。一般來說,就是雙腳交替爬行。這種爬行方式使寶寶協調運用兩側肢體,為他發展其他技能奠定基礎。

一旦寶寶掌握一門技能後,他就想實驗各種方式。比如說爬,寶寶可能對自己搖頭擺臂,全身投人的爬行方式感到很得意。

爬行給寶寶打開了一扇大門。現在他能主動來到你身邊,而不必等著你去抱他。這時的寶寶會像歡迎主人的小狗一樣直接爬到你腳下,拳著你站起來,告訴你「讓我們玩吧」。

繞過爬行階段

有些嬰兒發展專家認為,一個沒經歷過爬行階段的嬰兒以後會有動作不協調的危險,因為爬行是學習平衡的準備。某些嬰兒確實是這樣,但也有很多很快繞過爬行階段的嬰兒發育得完全正常,協調感也很好。我們有一個孩子就是用膝蓋「走」代替了爬。還有的寶寶會一腳縮在屁股下面,一腳向外伸地『決速前移。很多寶寶覺得快速移動的方式太好用了,所以很快就對爬行失去了興趣。而在一旁拍手叫好的父母也給了寶寶更多鼓勵。

從爬到攀

觀察寶寶如何爬上床或沙發。他抓住床單或沙發墊,盡可能地把自己往上拉,這種技能就叫攀。攀是向上爬,而不是向前爬,這又是一個寶寶擴展技能的例子。從神經學上來講,嬰兒的發展是從頭到腳,因此胳膊要比腿腳有力、協調。寶寶先用兩隻手拉,那時較弱的腿還沒法伸直,腳還是向內彎曲。最後,他學會了在拉手的同時用腳撐起來。當寶寶攀著沙發或高腳椅站起後,他會驚喜地四處張望,好好享受這個新視野。他會保持這個站立姿勢,直到他的腿累了,然後很快就會倒在地上。

現在好玩的事情開始了。寶寶掌握了爬行和攀站之後,他就開始喜歡在一堆靠墊中爬來爬去,如果爸爸能躺在地上讓他爬就更好玩了。最剌激的_登當然是爬樓梯了。你可以看到寶寶從樓梯往上看,一直看到天花板。到一歲末,寶寶差不多能爬一整段樓梯,尤其是在有家人鼓勵的情況下。但上到樓梯頂端時,你會看到他困惑的樣子,他可能不知道最安全的下樓方式是倒著下。他可能會到處轉,不知該怎麼辦。這時就需要你幫忙了。教寶寶一隻腳放在台階邊緣,去接觸下面的台階。接著他就會用自己的腳去感覺下一級台階(或沙發)的距離,慢慢地倒著往下爬。當你看到寶寶知道在樓梯頂端轉身,用腳去碰下一級台階,你就知道他能應彳寸了。

關於安全門

在樓梯上面裝一個安全門,對寶寶來說就像在公牛面前搖動紅旗一樣。衝動的小探險家會攀著門站起來,把門前後搖動,有時甚至會連人帶門從樓梯上滾下去。到底是要裝門,還是教寶寶如何安全地爬下樓梯,都取決於寶寶的性格和爬行能力。觀察你的寶寶如何爬到最上層的台階。10~11個月時,大部分嬰兒都會對高度產生戒備(見第526頁)。有些寶寶爬到邊緣時會停下來,看一看,摸一摸。這樣的寶寶,就可以訓練學習安全地爬下樓梯。然而,性格衝動的寶寶,不會減慢速度和用手觸摸邊緣,他們下台階時很可能會摔下來。這些寶寶和那挫運動能力,爬行技巧進步神速的寶寶都需要大人小心監督,裝一扇穩固的安全門。

有支撐地站

—旦寶寶學會攀著傢俱站起,他就會喜歡上這項新技能,享受新視野,於是發展了在有支撐的情況下站著的能力。然而當他試圖把搖搖晃晃的腳放平時,他會一下子失去平衡。要等到寶寶學會像芭莆舞女那樣站著,腳放平朝外時,他的平衡才會好一點。

隨著運動能力的提高,寶寶會用胳膊把自己拉起來.從而從爬進步到攀。

到一歲時.寶寶可以爬樓梯了,讓寶寶攀著你的腿站起來,你會感覺到寶寶在學習站立方面的進步。最初他為了平衡和支撐抓著你的褲子時,你會感覺很沉。漸漸地,你會覺得越來越輕,因為他只需要借助你保持平衡。

扶著東西走路

一旦寶寶學會靠著沙發或矮桌站著,就別指望他會安安靜靜地待著。寶寶第一次扶著沙發走路時,他可能是橫著走的,不過他很快就知道橫著走並不舒服。注意看寶寶是如何協調的。他轉過腿來,然後是腳,這樣他就能往前走而不是橫著走,接著他轉過上半身來配合下半身。現在他可以—腳前一腳後地圍著桌子轉,先是兩隻手抓著桌子,後來變成一隻手。

安全提示

扶著走在給寶寶帶來享受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麻煩。現在寶寶喜歡玩桌上的玩具,他會抓住任何能抓到的東西,並且重重地擊打。任何尖銳、易碎或可以放人嘴裡的東西都不能出現在寶寶「遊行」的路線上。寶寶喜歡圍著桌子轉,喜歡抓電話線和任何能抓到的東西。

既然寶寶現在能站著,能扶著走,接下來他就會想站著玩耍。放一些玩具在矮桌上,他能自己玩5~10分鐘。從扶著東西走到自由地站,再到邁出第一步扶著傢俱走時,寶寶會時不時地放開手,顯示自己的勇敢,並希望能看到歡呼的觀眾。他的腿很快就會支撐不住,倒在地板上。有個練習可以增強他放手的能力。把傢俱(組合沙發最好)圍成一個圓,讓寶寶在圓內轉,他會用一隻手作為支撐。然後漸漸地擴大傢俱之間的距離,這促使寶寶想邁開步走過中間的空隙。這個練習也許會讓寶寶學會第一次無支撐的站立,邁出第一步。

為了讓寶寶更喜歡站.放些好玩的玩具在桌上.讓寶寶站著玩。

寶寶一旦能站起來就會扶著到處走.所有能碰到的傢俱都是他的支撐物#無支撐地站。在寶寶圍著傢俱轉的過程中,有時候會放開手讓自己安全提示有尖角的茶几對這個階段的寶寶來說很不安全,他們在到處亂走時很容易受傷。要麼把茶几收起來,要麼用東西包好尖角。

站著。這時他會很驚訝,也很迷惑,他面臨兩個問題:如何返回,如何前進。他會一屁股坐下,爬到沙發邊,重新回到站姿,再試,這次就能站得久一些了。

邁出第一步。一旦寶寶開始圍著傢俱轉,他就能在你的幫助下走給你看。讓寶寶站在你兩腿之間,抓著他的兩隻手,和他一起走。等寶寶不用支撐也能站得久一點後,他就準備好自己邁出第一步了。你可以看到,他從站到邁步時的平衡動作,其實只是一隻腳在前面拖,後面的腳保持平衡。(注意這時寶寶的腳踝是向內彎的,誇大了膝蓋彎曲和扁平足的感覺。支撐腳踩的帶還要幾年才能強化,因此在幾年之內寶寶的腳是平的。)—開始,寶寶的兩腳距離很大,雙臂往兩側伸,頭向前,這些都是為了更好的平衡。他的第一步很快,不連貫,僵硬,就像木頭玩具兵一樣。他的表情既興奮,又小心翼翼,但幾天之後,他就會顯示出一副「我能」的自信表情。

幫助剛會走的寶寶。為了強化寶

寶的走路能力,讓他在你的兩腿之間或你的一側走,雙手牽著他,然後慢慢地鬆開一隻手,最後兩隻手都鬆開。當寶寶練習自己走路時,你可以站在離他幾步遠的地方張開雙臂,鼓勵他往前走。

會圍著傢俱轉的寶寶能在你的幫助下試著走路。

從爬到蹲,再從蹲到站

雖然寶寶已經能走幾步路了,但

如果他看見房間裡有個他心儀的玩具時,還是會撲通一下肌下來,採取比較快速的爬行方式靠近玩具,而且多半是用雙腳交替爬行或猛衝的方式。對寶寶來說,接下來是決定如何回到走路的姿勢。最初他需要一個支撐,他會靠著牆或傢俱站起來,放開手,邁出幾步,跌倒,然後再重來一遍。

早會走好,還是晚會走好

大約50%的嬰兒是在一歲左右學會走路的。其實在10~15個月期間學會走路都屬於正常。走路需要協調3個方面:肌肉力量、平衡感和性格,而性格似乎是影響嬰兒走路早晚的最大因素。性格溫和的寶寶在取得階段性進步時經常會更加小心謹慎。在早期,爬怎麼都比走路來得快,堅定的爬行主義者就會滿足於在地面活動,而對高處的世界不感興趣。這些寶寶會走路比較晚,他們更喜歡用視覺和手指的樂趣來滿足自己,而不是運動的樂趣。這樣的寶寶會緩慢而小心地經歷一個從爬一扶著站一走的過程,計算好每一步,釆用對他來說很舒服的速度。當他決定要走路時,就能走得很好。

而走路較早的寶寶則剛好相反,他們比較衝動,好動,往往父母還沒來得及拿相機,他已經迫不及待地越過了各個成長里程牌。走路早的寶寶大多是那種早早地就要從嬰兒椅和大人腿上掙扎出來的高需求寶寶。嬰兒的體型也能影響走路的早晚。瘦寶寶一般走路較早。這樣的寶寶一般要比慢悠悠的同伴更容易發生事故。

經常有父母問我:「我一天到晚抱著他,會不會影響他學走路?」答案是不會。事實上,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以及他人的研究,接受親密育兒法(如經常用背巾背著寶寶)的寶寶,運動技能的發展通常也更快。不管寶寶何時學會走路,這個時間與寶寶的智力和運動技能都毫無關係。不管是時間早晚,還是走路方式,寶寶的走路都跟個性一樣,是獨一無二的。

「如果我能不靠沙發,直接站起來就好了。」寶寶可能會這麼想。而這正是下個階段能夠做到的(見第533頁)。

手的技巧

在上一個階段,當你在寶寶面前放幾塊o型麥圈時,寶寶會用手往身邊耙,最後用拇指和食指撿起來。在這個階段,經過多次練習之後,寶寶抓取物體的能力增強了。放幾塊型麥圈在他面前,你會看到他能準確地抓到,撿起來的時候也很乾淨利落,無須用手耙,也不用把手放在桌子上。寶寶會用食指指尖接觸麥圈,然後食指往拇指方向收,再輕輕一抓,就拿起來了。

學會在接觸物體前調整手型在桌上放一支新鉛筆(未削過筆尖的),觀察寶寶如何抓。現在把鉛筆轉個角度,寶寶會先調整手的姿勢,與鉛筆平行,然後抓住。

以前,寶寶會用整隻手衝動地抓住物體,而不會考慮如何抓最好。現在寶寶在出手之前就會考慮如何最有效地拿到物體。

容器遊戲

這個階段的寶寶,對玩具之間的關係有強烈的好奇心:大玩具跟小玩具有什麼關係,小玩具如何放在大玩具裡面,等等。這個階段,寶寶能夠將玩的對象加以組合——拿玩具互相敲,堆玩具,還有永遠玩不厭的「填滿再倒空」遊戲。寶寶好奇的小手,在能同時抓兩個玩具後,就有了無窮無盡的可能。到一歲左右,寶寶發現了容器和空的概念。下面介紹一些能讓寶寶享受這一新技能的活動。

*給寶寶一個大塑料杯或鞋盒,觀察他如何好奇地在容器內部用手戳來戳去。現在給他一塊積木,看他如何把積木放到容器裡。寶寶會一邊動手一邊動腦,想著該如何放進去,如何倒出來。學會放進去、倒出來的方法後,寶寶會搖晃這個容器,聽積木在裡面滾動的聲音。觀察他在做這些動作時臉上思考的表情。

.把耳朵用棉花塞好,然後把家裡的大鍋小鍋全拿出來!寶寶很喜歡把小鍋放到大鍋裡,當然也喜歡敲擊和扔它們時發出的聲音。

*浴缸和水槽的遊戲(大人始終要在旁監督)。教寶寶練習把水倒進去再倒出來。用杯子舀一杯水,然後往外倒,看四濺的水花,這一直是寶寶們很喜歡的遊戲。

*把寶寶放在半滿的洗衣籃裡,裡面最好都是他的小衣服和小襪子。寶寶會把衣服一件件從籃子裡拿出來,這時把寶寶從籃子裡抱到外面,教他如何把衣服和襪子一件件撿起來,放回籃子。

讀慊寶寶的想法

真希望能進入寶寶的小腦袋,弄明白他在想什麼。在某種程度上,你能夠做到這一點。你可以通過觀察他如何玩,從而知道他在想什麼。你也可以給他一個提示,看他如何反應,從而推斷出他的思考過程。沒錯,你只能猜,但在寶寶還不能開口說話時,這是最好的辦法。雖然寶寶還不會講話,但他可以用身體語言告訴你他的想法。

記憶發展的信號

精神圖像。有一天,我給9個月的馬修讀繪本,我指著一幅貓的圖片,說:「貓。」這時他的臉上似乎出現了一種「認得」的表情。他看著門,因為家裡的貓就待在門外。然後他開始撫摸插圖裡的貓。貓的圖像引發了馬修的聯想。馬修已經把貓的形象儲存在記憶裡,記得他經常撫摸這隻貓。而且我還觀察到,他現在能夠認出現實的貓和圖畫裡的貓的相似之處。

記住曲調。這個階段的嬰兒能記住最近發生的事情。有一天我們帶9個月大的馬修去迪斯尼樂園的「小小世界」玩,主題曲以及裡面的景象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第二天,當我們哼起「小小世界」的主題曲時,馬修兩眼放光,笑容滿面,說明他記得前一天聽到和見到的東西。

瑪莎筆記:

馬修對想做什麼,想待在哪裡,有了自己的看法,也開始記得一些事情。他對地點也瞭解得多了起來。如果他想去這個方向,而你帶著他往相反方向走,他就會發出強烈的抗議。

提示詞。我們相信嬰兒的頭腦裡儲存了很多信息,一旦聽到某個提示詞,就會像按下自動點唱機的按鈕一樣,一張記憶唱片就會開始播放。例如,馬修和我喜歡去海邊散步。他9個月大時,只要我說「走'馬修就會往門口爬,因為「走」這個詞讓他想起了室外活動。不管我除了「走」之外還說了什麼,他的反應都是-樣的。然而到一歲左右,他的記憶更完整了。現在當我說「走,去海邊」,他想到的不僅是被我帶出門,而且還會想到在海邊散步。如果我往相反方向走,他就會抗議。他能將某個特定的詞和特定的活動聯繫起來。要是與他預想的不一樣,他就會鬧。這也說明了跟寶寶交談、耐心講解的重要性,這樣他才不會嚇一跳或毫無必要地失望,憤怒。

門後面是什麼?嬰兒活躍的記憶力現在能記得門背後的東西。11個月大時,馬修有一次坐在打開的櫥櫃門前,發現了他感興趣的罐子和鍋,他把這些東西拿出來,敲得叮噹響。(幸好寶寶遊戲的時間不長,否則人們的耳朵要受苦了。)馬修玩夠了之後,我們拿走罐子和鍋,關上門。從那以後,馬修記住了門背後的玩具,每天都會爬到櫃子前面來,試圖打開門。

好玩的遊戲

找到消失的玩具。在這個階段,

寶寶有一項能力開始成熟,就是懂得物體存在的概念,記得玩具藏在哪裡。以前,看不見也就想不到,如果你把—個玩具藏在毯子下,寶寶根本沒興趣去找。

試試這個實驗。你當著寶寶的面把一個玩具藏在兩塊尿布中的一塊下面,你會發現寶寶開始研究這兩塊尿布,通過他臉上思索的表情,你感覺到他在努力回憶到底玩具在哪裡。他做了決定,拉開蓋著玩具的尿布,顯得非常高興。多試幾次。

剛開始把玩具放在第一塊尿布下,後來放到第二塊下面。如果你之前一直把玩具放在第一塊尿布下,突然放到第二塊下面,即使他看到了,大多數情況下,他還是會選擇掀開第一塊尿布,因為第一個場景已經留在他腦海裡了.

到了12~18個月,寶寶的推理能力提高了,他會記得你換了一塊尿布,或者看到第二塊尿布下面有凸起,就能意識到玩具一定是在它的下面。

快到一歲時.寶寶會對尋找你藏在尿布下面的玩具感興趣。

捉迷藏。讓寶寶圍著沙發追你,當他看不到你時,你就把頭探出來偷看,叫他的名字。寶寶會爬向他看到你剛才探出頭的地方。最後他會模仿你把自己藏起來,還會偷看。

接下來增加聽的部分。不要讓寶寶看到你藏身的地方,只是藏起來叫他的名字。寶寶會到處爬來爬去(之後是東倒西歪地走),滿屋子找你。試著不斷發出聲音,吸引寶寶尋找的興趣。

自我保護意識

在這個階段,嬰兒的判斷力增強了,開始能對有害的東西或處境有所察覺。但這是一種非常因人而異的技能,因此不要依賴它。

高度意識。通常到一歲時,寶寶就能意識到高度的存在。曾有這樣一個著名的實驗:在一張長玻璃桌一半桌面下貼上棋盤圖案,另一半桌面下也放同樣的圖案,但是要放在距離桌面約1.2米的地上。把嬰兒放在直接貼著棋盤圖案的那一半桌面上,對面站著他的媽媽,鼓勵他朝媽媽爬過去。當嬰兒爬到第一個棋盤圖案末端時,手雖然還能摸到桌面,但眼睛告訴他,那地形下降了,所以這時嬰兒停止了爬行。這個實驗說明,這個階段的嬰兒有能力判斷邊界和高度,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但是不要因此就讓寶寶自己在桌子上玩!有些性格特別衝動的寶寶,儘管他們也會意識到危險,但還是會義無反顧地往前爬。

媽媽的鼓勵。視覺懸崖實驗還有一個有趣的補充:當寶寶朝媽媽爬過去時,如果媽媽採取一種很高興、不害怕的態度,大部分寶寶還是會爬過「懸崖」。當媽媽表現出害怕的表情時,寶寶就會待著不動。結論是:媽媽扮演了嬰兒情緒調節者的角色,嬰兒能讀懂媽媽的表情,能根據媽媽的反應做出反應。

進入語言的世界

當寶寶進人神奇的語言世界後,你才終於覺得能跟寶寶溝通了。寶寶能理解,雖然他並不總是遵從你的意思。簡單、熟悉的問題,寶寶的回應通常很容易理解:「你想吃奶嗎?」「你想出去嗎?」寶寶雖然還不會說「好」還是「不」,但他的身體語言表達得很清楚。當然,除非他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不!不!不」

快到一歲時,大部分寶寶明白了「不」意味著「停止」。寶寶會多快地聽從,取決於你說「不」時伴隨的手勢和語調。當寶寶要去拉電線時,輕輕地抓住他的手,看著他的眼睛,指著電線說:「不,不要碰,會傷到寶寶!」然後把他的好奇心轉向一個更安全、但同樣有趣的活動中去。在這個階段,寶寶甚至會模仿你的動作,也跟著搖搖頭,好像這能有助於他理解。不要用粗暴的、懲罰性的方式說「不」。跟他說話時要對他表示尊重。你的目標是教育,而不是嚇唬。當然,寶寶也會學會對你說「不」。除了「不」你也可以說「停下」、「熱」、「關上」、「髒」、「會疼」、「下來」等。想出一個能代表「不」,並能立即引起寶寶注意的聲音。我們表示「停止」的聲音是一個很突然很大聲的「啊」,這會讓史蒂芬立即停止動作。

快到一歲時,寶寶能說的話很少,懂得卻很多,身體語言很強大。寶寶接受語言(理解能力)總是比他表達語言早幾個月。寶寶不說話,並不說明他不懂你的意思。事實上,在任何年齡段,只要把你心目中寶寶的理解力乘以2,就差不多是寶寶真正的理解力了。

嬰兒的詞彙

除了能理解你的口頭和身體語言外,寶寶自己的詞彙量也提高了。雖然大部分還是含混不清,但現在他會不時地出現意想不到的抑揚頓挫,讓你覺得他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即使你不知道。

在這裡「詞彙」指的是一種指代某種行動或物體的聲音,即使這聲音並沒有特定含義。嬰兒的詞彙大多是這樣的,一般只有父母才能理解。

在這個階段,大部分寶寶會說幾個熟悉的詞(如「爸爸」、「媽媽」、「貓」)。他們喜歡模仿你的聲音,包括咳嗽聲。

在這個階段,寶寶不僅有了更多詞彙,而且聲音也更響亮。大喊大叫的階段開始了,緊接著是尖叫的階段。摀住你的耳朵,這個階段很快會過去。寶寶只是在做聲音實驗,對自己能發出的聲音強度和人們的反應感到驚訝而已。如果你想教寶寶安靜地說話,就對他輕聲細語,讓他熟悉這種方式。這種「說秘密的聲音」能吸引他的注意力,讓他有新的模仿對象。

手勢和身體語言

這個階段,除了詞彙掌握得更多之外,寶寶的身體語言,尤其是面部表情和手勢,也能讓你更好地理解他。寶寶會拉你的褲腳,抬起胳搏讓你抱。在你懷裡時他會扭動身子,表示要下去。如果寶寶特別強烈地想引起你的注意,他可能會抓住你的鼻子、下巴,讓你把臉對著他。這種身體語言的表達能力會比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更早成熟。也許這個階段的寶寶覺得:「如果你不懂我說的話,那看我的身體表現吧。」

詞彙和聲音的聯繫

到這個階段,寶寶能夠將聲音、名字與人聯繫起來。

誰在打電話?現在寶寶已經能把電話裡的聲音和說話的人聯繫在一起。有一天,11個月大的馬修在電話裡聽到我的聲音時,轉過臉朝門外看。我的聲音讓他想到了爸爸從門外走進來的情形。

我叫什麼名字?除了知道自已

的名字外,現在寶寶能把名字與人聯繫起來。馬修10個月大時,有一次—家人一起吃飯,我問他:「鮑勃在哪裡?」他就看著他哥哥鮑勃。

用寶寶學會的新詞和手勢玩遊戲

下面這些遊戲很受寶寶們喜歡,可以讓你知道你的寶定究竟懂得多少身體和口頭語言。

模仿手勢。現在寶寶最喜歡的是那種要協調手、胳膊、面部表情和簡單詞彙的手勢遊戲,例如古老而廣受歡迎的兒童拍手遊戲。

揮手再見。在之前的階段,寶寶大概能模仿你揮手說再見的樣子。現在他甚至能主動揮手說再見,寶寶能夠明白「再見」的聲音和離開的聯繫。你肯定經常要說「再見」,而寶寶這時已經能夠模仿你揮手了。現在你試試只說「再見」,但不要揮手,或者只揮手而不說「再見」。一旦寶寶學會了聲音與手勢的聯繫,他在聽到聲音時或許會揮手,在看到你揮手時或許會發出類似「再見」的聲音。

捉迷藏。這個階段的寶寶非常喜歡玩捉迷藏的遊戲。用卡片遮住臉或者用手帕蓋住頭,同時問寶寶:「媽媽在哪裡?」當你拿開卡片,或寶寶掀掉手帕時,你會看到寶寶非常地開心。反過來玩也很有趣。用一塊手帕遮住寶寶的頭和臉,然後說:「寶寶在哪裡?」當他掀掉手帕,重新餚見你時,你驚喜地說:「寶寶在這裡!」捉迷藏遊戲能刺激寶寶發展記憶力。寶寶會記住消失的父母的臉,當臉重現時,他很開心,因為他看到的正是他腦海中記得的形象。

更多球類遊戲。寶寶喜歡扔球和撿球的遊戲。這個階段,當你發出單一動作的指令:「把球給爸爸!」他不-.定會照著做。幾個月後,他就會乖乖照做,還能做兩個動作的指令,如:「去檢球球,把它傳給爸爸。」

安全提示寶寶喜歡小而輕的塑料球。乒乓球最受歡迎,因為扔在地上時能發出好聽的聲音,而且能夠用手抓住。他們也喜歡大的海綿球,或軟而輕的橡膠球,能夠用兩隻手拿著,可以扔,可以滾。有些處於這個階段的寶寶會開始把球扔過頭頂。

照顧寶寶的腳

細心呵護寶寶全身,當然少不了照顧寶寶的小腳。下面列出幾個父母最為關心的有關腳和鞋的問題,以及我們的解答。

應該什麼時候給寶寶買鞋.

9.12個月時,寶寶開始會扶著東西站起來,這時父母就應該開始考慮給寶寶買鞋了。

為什麼寶寶需要穿鞋.

鞋能保護寶寶稚嫩的小腳,隔開堅硬的路面,避開尖銳的物體。當寶寶學會走路後,他是看著前方,而不是腳下,因此不注意保護是不行的。

讓遊戲繼續

在玩揮手再見或拍手遊戲時,你可以先給出一半的信息,比如沒有聲音的手勢,或沒有手勢的聲音,讓寶寶來完成另一半。例如你說「拍拍手」,而不接觸寶寶的手,讓你的聲音激發他的記憶力使寶寶知道要拍手。然後你用拍手來做響應,以鞏固他的記憶。盡可能玩得久一點,但你要記得,這個階段的大部分寶寶集中注意力的吋間不到一分鐘。當你覺得寶寶理解了你的意思時,要繼續保持他的興趣。例如,當你指著天上的一隻鳥說「鳥」時,你會注意到寶寶也會看著天空,發出像「鳥」的聲音,這時你要笑著說:「對,是鳥。」讓寶寶知道他說對了。這種對他的承認是某種精神技能發展的開始,這種技能在下個階段會發展得更好。這種技能就是自我表達,而且覺得自己說的話別人能聽懂。當你和寶寶玩文字遊戲時,有時候他會停頓一下,好像在想現在該輪到誰了。現在,語言對寶寶來說已逐漸成為一項心智技能,他理解你的意思,也會思考自己的回應。

寶剛開始能走幾步路時,最好是赤鞋會有助於寶寶走路嗎.腳,等寶寶走得好了,就該給他買第一雙鞋,當然,也有一些寶寶穿上合平坦的鞋底能給稚嫩的雙腳提腳、有彈性的鞋子之後走得更好,跌供更多穩定性。得更少了。

通常我都會建議父母們說,寶

怎樣挑選嬰兒鞋

鞋底。一般來說,寶寶剛學會走路時,鞋底越薄,越有彈性,就越好。幫寶寶選購鞋子時,先用手折一折,看看柔韌性。然後觀察寶寶走路。當寶寶邁步時,鞋應該在足部的球形部位彎曲。不管是橡膠明不夠柔軟,寶寶走路時腳不能自然彎曲。

構造。要用自然的材質,如皮革或帆布,能透氣。不要用人造材質,例如塑料,這樣的材質不透氣。幫寶寶試鞋的人也很重要,有經驗鞋底還是皮革鞋底,關鍵是柔韌性的問題。橡膠鞋底要比皮革鞋底厚、硬。還有,橡膠鞋底比較圓,而皮革鞋底比較平。不要給寶寶穿很硬的鞋。如果你用手很難把鞋底折彎,就不要考慮買。硬鞋底容易讓寶寶跌倒。

後幫。為了合腳,鞋的後幫要堅固。可以這樣測試,用你的拇指和食指擠壓後幫,如果感覺太軟,就不適合,容易滑腳。

鞋跟。從寶寶第一雙鞋開始,就選擇有一點跟的那種,能防止寶寶往後摔倒。

鞋面和側面。鞋面和側面在寶寶走路時應該容易起皺,否則就說的人會測量寶寶站著時兩腳的尺寸,注意寶寶走路時腳的球狀部位的彈性,檢查腳趾的空間和腳跟的滑動。還有不要忘了咨詢寶寶本人。讓寶寶在店裡試穿一下新鞋,走幾步路感覺一下。

擠壓鞋後幫.可以知道是否堅固.是否柔韌,怎麼判斷寶寶該換大一點的鞋了.定期檢查寶寶的腳。如果發現腳趾摟屈,有水抱,有壓痕或腳底有類似灼傷的紅色斑塊(摩擦導致),說明鞋不合腳。大部分學步期幼兒的鞋子在報廢之前就已經不合腳了。平均每3個月就該換雙大一點的鞋。鞋子太小,可以從以下兒個方面看出來:腳趾沒有空間。寶寶站著的時候,你能感覺到他的小腳趾緊緊地擠著鞋面。寶寶最突出的腳趾跟鞋頭應該保持1.5厘米左右的距離。

鞋面緊。鞋面看起來很緊,一點也捏不起來。一雙合腳的鞋,鞋面至少能捏起一點點。

後幫。後幫的內側或外側被太大的腳撐得突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