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定本育兒百科 > 第二章1~2個月的寶寶 (29~59天) >

第二章1~2個月的寶寶 (29~59天)

寶寶到了第2個月,微笑是他送給爸爸媽媽的最好禮物。如果家長跟他親密地聊上幾句,他可能還會擺擺自己的小胳膊小腿來回應爸爸媽媽,並且還會時不時地發出「咯咯、咕咕」的聲音。總而言之,寶寶的一切成長都在慢慢地發生和發展著,在他的世界裡充滿了笑聲、快樂和安詳。

身心發育

身體發育特點

寶寶滿月後,進入到一個快速生長的階段,與新生兒的身體狀況相比,基本沒有太大的差異,爸爸媽媽不要擔心。身體各項發育特點如下:

1.體重 增加約1千克,男寶寶平均為6.1千克,女寶寶約為5.7千克。生長順利的寶寶每天的體重增加量超過30克,但是這只是一個平均值,不同寶寶有各自的發育特徵。

2.身長 增加約2厘米,男寶寶平均為60.4厘米,女寶寶約為59.2厘米。

3.頭圍 方面,男寶寶約為39.6厘米,女寶寶約為38.6厘米。

4.胸圍 方面,男寶寶約為39.8厘米,女寶寶約為38.7厘米。

5.牙齒發育 2個月的寶寶還沒有長出牙齒。

6.前囟 出生時前囟約1.5~2.0厘米,一般不超過2.5厘米。隨著年齡的增長,1~2個月時有的已經閉合。

7.皮下脂肪的厚度 1~2個月的寶寶皮下脂肪的厚度較新生兒更為豐滿,通常會超過1厘米。

寶寶感知覺發育狀況

寶寶到了出生後的第2個月,較出生後的第1個月來說,寶寶的感知覺發育更全面了,具體會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視覺發育特徵 這個時期的孩子會盯著30厘米以內的任何東西注視半天,眼睛會一直盯著那個東西,目不轉睛,好像要用眼神把它抓住,但仍然不能看清楚30厘米以外的物體。如果家長在他面前快速晃動1個小球或是玩具,他似乎會凝視,當來回搖頭時,他會失去聚在眼睛上的焦點。此時的寶寶更喜歡注視人,會朝著聲音的方面和移動的人臉看。相對於平面圖形,更喜歡立體、彩色的人物圖像。

2.感覺發育特徵 1個多月的寶寶,皮膚感覺能力比家長要敏感很多,有的時候一絲頭髮落到寶寶的皮膚上都會引起全身皮膚的刺激反應,使寶寶感到非常不舒服,寶寶一般會哭鬧。用其他東西稍微刺激一下寶寶的皮膚,他會不停地亂動或是用哭鬧表示身體的不舒服。對過冷、過熱也都非常敏感,而哭鬧是寶寶向家長表示不舒服感覺的常用提示。對亮光與黑暗環境有了反應,但是兩隻眼睛的運動還不夠協調。

3.聽覺發育特徵 經過1個多月的哺育,寶寶對媽媽的聲音變得非常熟悉了,若是突然闖入了陌生的聲音,寶寶會有所反應,比如說寶寶會注視,或是會表現出煩躁的情緒,如果聲音很大,他會感到害怕而哭鬧。這說明孩子已經對聲音有了分辨能力,能夠對媽媽和媽媽之外的聲音作出不同的反應。家人也要給寶寶聽一些輕柔的音樂和歌曲,與孩子說話、唱歌的聲音也都要悅耳。給寶寶選擇玩具時,要注意玩具聲響不要超過50分貝,且保證寶寶居室安靜,噪聲不要超過40分貝。

4.嗅覺發育特徵 1~2個月的寶寶在嗅覺方面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了。他已經能很好地分辨出母乳的氣味,從而能順利地找到母親的乳頭,而且當他聞到什麼難聞的氣味時就會把頭轉開,或對有誘人氣味的地方流連忘返,甚至這種氣味連爸爸媽媽都可能還沒聞到。

5.味覺發育特徵 寶寶出生後味覺發育得已經很完善了,1~2個月的寶寶此時微喜歡甜味,媽媽可以適時地給寶寶喝點甜甜的橘子汁,給寶寶適當的味覺刺激,以此來訓練寶寶的味覺,從而為寶寶後期的飲食做好準備。另外1個多月的寶寶不太喜歡苦味和酸味的食物,如果給他吃,他會很快拒絕。

寶寶的心理發育狀況

一個活潑、聰明的寶寶,不僅要有健壯的體魄,而且還要有健康的心靈。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做父母的對寶寶體魄的健康都非常重視,但是,對寶寶心理的健康發育,往往卻不夠注意,甚至有的爸爸媽媽在教育寶寶時,常常違背了心理健康發育的規律,致使寶寶心理不健康。

當寶寶看到周圍人笑的時候,他也會感到很舒心,好像寶寶天生就知道自己有微笑的本領,咧嘴笑或是沖周圍人做鬼臉就是最貼切的表達。當寶寶情緒不好或是肚子餓的時候,他會顯得非常急躁、叛逆,表現為大聲哭鬧。

其實,寶寶之所以有這些反應是與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真誠友愛的微笑、溫柔貼心的愛撫是分不開的。如果家長在這方面表現得恰當的情況下,寶寶就會得到很多正面的心理刺激,他會作出反應表示他現在是愉悅的、幸福的。這些細小的地方對寶寶身心發育有重要影響,可以為日後自信、堅毅、開朗、有責任心和同情心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爸爸媽媽每天要多花費點時間觀察和照料自己的寶寶,這樣他們才會健康、舒適、愉悅地成長。

飲食營養

本月焦點營養素——DHA、ARA

何為DHA、ARA?有何作用?從哪些食物中可以獲取呢?DHA為二十二碳六烯酸,是腦部皮質層及眼睛視網膜的主要成分。DHA可以刺激腦神經細胞纖維的延伸,增加腦容量,對寶寶腦部發育極為重要。ARA為花生四烯酸,是構成腦部的重要脂肪酸,對腦部發展可以說是十分重要。

對於1~2個月的寶寶,堅持母乳餵養一般可以保證這些營養素的供給,因為母乳中含有均衡且豐富的DHA和ARA,對提高寶寶的智力和視覺敏感度都是大有裨益的。

如母乳不足或是因為特殊原因而不能堅持母乳餵養時,為寶寶選擇嬰兒配方奶粉哺喂,最好選擇含有DHA、ARA成分的奶粉,現在許多奶粉都添加了DHA和ARA,只是添加的量不同。家長購買奶粉時,可看奶粉罐上成分標示量,一方面要比較接近母乳成分,另一方面適當的比例有助於寶寶生理代謝的運轉。也有些奶粉罐上沒有標明DHA和ARA的含量,而是以亞麻油酸和次亞麻油酸為主,此為DHA和ARA的前趨物質,寶寶進食後會在體內轉化成DHA、ARA。

保證寶寶攝入充足的熱量

出生第2個月的寶寶,每日所需的熱量仍然是每千克體重100~110千卡,如果每日攝取的熱量超過120千卡,就有可能造成肥胖。

在這個月可以完全靠母乳攝取所需的營養,不需要添加輔助食品。如果母乳不足,可添加牛乳,不需要補充任何營養品。

另外,判斷寶寶攝入熱量是否充足的方法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可每週用體重計測量寶寶的體重,如果每週寶寶的體重增長都超過250克,就有可能是攝入熱量過多,如果每週寶寶的體重增長低於100克,就有可能是攝入熱量不足。

建立正常的哺乳規律

第1個月的寶寶哺喂時只吃空媽媽一邊奶就夠了,而寶寶到了第2個月每頓要吃空兩邊的奶才能滿足,奶量大約有300~400毫升。此時餵養寶寶,一定要遵循正常的哺乳規律。

正常生長的寶寶此時進食量開始增大,進食時間也日趨固定,每天要吃6~7次奶,每次應間隔3~4小時,夜裡間隔5~6小時。

對於哺乳的時間長短,媽媽也要靈活掌握。如果起初乳汁排出不暢通,可以把哺乳時間延長到15分鐘,但是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食量驚人的寶寶在最初的5分鐘內會吃下需要量的一半左右,其後的5~10分鐘將吃下需要量的大部分。但是如果孩子持續吮奶30分鐘以上或是吃完奶不到1小時肚子就餓了,體重也不增加,可能就是母乳不足。這種情況非常常見,應對方法就是最好用人工餵養或是混合餵養的方法來繼續哺喂寶寶。

母乳餵養的要點

經過1個月的「磨合」,媽媽和寶寶已達成了一定程度的默契,母乳很充足的媽媽餵養1~2個月的寶寶會很順利,餵奶次數要根據寶寶的個性逐漸確定。比如說寶寶食量小的話,即使白天過3小時也不餓,晚上不餵奶也可以,這樣的孩子晚上排便的次數也少。相反,寶寶把兩個滿滿的乳房都吃淨的情況下,排便的次數就多,而且多數都是「腹瀉便」,就是說寶寶經常把喝多了的奶吐出來,這種現象在母乳餵養的情況下也經常出現。不過只要寶寶很好地吃奶且常微笑,家長就不用擔心。

為了幫助寶寶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這個月起,媽媽應逐漸固定餵奶時間,並將哺乳次數逐漸減少為每天6~7次。同時,1個多月的寶寶吸奶力量變得很大,經常會弄傷乳頭,如果細菌從傷口侵入乳頭就容易引起乳腺炎,因此餵養時一定不要讓每側乳頭被持續吸吮15分鐘以上。餵奶前媽媽也要把手洗乾淨,用潔淨的小毛巾洗淨乳房,保持乳房的清潔,不要弄髒乳頭。另外,由於配方奶中的營養不如母乳均衡,寶寶容易上火,人工餵養和混合餵養時,媽媽要注意在兩餐之間給寶寶適當補充水分。

出生後第2個月人工餵養的要點

進入第2個月的寶寶,如果母乳不足或是不能餵母乳,要考慮實行人工餵養。不過要提醒媽媽的是,一定不要輕易認為自己的母乳不足,有時可能是休息或是飯量不足而引起暫時的奶量不足。人工餵養寶寶時,最重要的是不要喂得過量,以免增加寶寶消化器官的負擔。那麼,如何判斷人工餵養的寶寶每次能否吃飽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吃不飽常有這樣兩種表現:一是每週體重增加低於100克,就是奶量不足,應該加牛奶了;二是寶寶晚上醒來的次數增多,而且要求吃奶的時間間隔縮短,吃奶時一臉不滿的表情,這都表明寶寶吃不飽,要為寶寶加牛奶。可是,看著寶寶「絲、絲」地吸空奶瓶,不再發牢騷時,家長可能會把寶寶在不知不覺中喂多了。這裡有個標準大家不妨參考,出生時體重在3~3.5千克的寶寶,滿月時每天喝奶應分7次喂,每次喂120毫升;分6次喂的話,每次大概喂140毫升就可以了。不過,這只是一個大致情況,因為愛哭鬧的寶寶一般吃得更多,而安靜睡覺的寶寶卻吃得較少。對於食量大的寶寶每次可以喂150~180毫升,但是最好不要超過180毫升。如果寶寶喝了奶還是哭鬧,就要給他喂些溫開水了。

也可以適當給寶寶喝點果汁。適合寶寶的果汁有很多,每個季節都有最盛產的水果,春天蘋果、草莓;夏天的番茄、西瓜、桃;秋天的葡萄、梨;冬天的蘋果、檸檬。把新鮮的水果製作成果汁,一定要注意清潔衛生,要把搾汁器用沸水或消毒櫃進行殺菌。

同時,還可以給寶寶加服濃縮魚肝油(通常,每毫升濃縮魚肝油含50000單位的維生素A、5000單位的維生素D),開始哺喂時,可每日喂3次。

混合餵養要注意什麼

當母乳量不足時可以採用混合餵養的方式哺喂寶寶,但一定要堅持母乳餵養優先,因為母乳具有營養豐富、全面、比例適合、利於消化吸收等優點,尤其是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糖類三大營養素的比例適當。

混合餵養時,還要繼續想辦法增加母乳量,因為這時寶寶對乳房的吸吮刺激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乳汁分泌。媽媽要多吃營養食物,飲食要多樣化,並盡量保證營養均衡,或是吃些有催乳功效的中藥加以調理,但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能隨便亂用中藥催奶。

如何給寶寶餵食配方乳

儘管母乳是寶寶天然營養的食品,但是對於母乳缺乏或是沒有母乳的嬰幼兒來說,嬰幼兒配方奶粉可謂是專為這類寶寶設計的健康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根據不同時期嬰幼兒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特點而設計,以新鮮牛乳為主要原料,以大豆、乳精粉等為輔料,加工過程強化了人體生長發育所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調整了脂肪、蛋白質、糖類的比例,可以滿足0~36個月不同年齡段的嬰幼兒食用。哺喂時,注意好以下兩點就可以放心了:

1.認真選擇 前面已經介紹了多種配方奶的選購方法,請家長們參考前面的相關內容。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配方奶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家人一定要留心。表中一般要標明熱量、蛋白質、脂肪、糖類等基本營養成分。

2.要選對奶粉 一般來說,0~6個月的寶寶可選Ⅰ段嬰兒配方奶粉。6~12個月的寶寶可選Ⅰ或Ⅱ段嬰兒配方奶粉。12~36個月的幼兒可選用Ⅲ段嬰幼兒配方乳粉等產品。清楚了這些問題,在選擇時,就要選擇最恰當的,即適合2個月寶寶的Ⅰ段嬰兒配方奶粉。

給寶寶哺喂配方乳時,要牢記4個問題:

1.沖奶粉一定要在潔淨、已消過毒的容器中,而且奶瓶和奶嘴也要消毒。

2.沖奶粉的水一定要用燒開後再涼涼的水,而不要用沸水。因為水溫過高會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產生凝塊,影響消化吸收,並且某些對熱不穩定的維生素也會被破壞。

3.寶寶食用奶粉時最好配有其他輔助食品一起食用。

4.餵奶時家人的手一定要清洗乾淨,不能帶有細菌,以免感染寶寶。總之,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哺喂方法,寶寶就能健健康康地成長。

1~2個月的寶寶不必添加輔食,可適量喂些蔬菜汁

給寶寶添加輔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1~2個月的寶寶雖然不是特別強調要添加輔食,但是為了減少日後寶寶加輔食可能會遇到的困難,也可以讓他嘗試一些其他味道,適量添加些蔬菜汁或是水果汁是有益處的。

新手爸媽該如何製作蔬菜汁且哺餵給寶寶呢?專家的建議是:開始給寶寶喂蔬菜汁時,可用溫開水稀釋一倍,第一天只喂一次,第二天每天喂兩次,以後每日漸加量,待寶寶習慣後就可以不用稀釋了。

蔬菜汁

·材料

首先備好寶寶能吃的胡蘿蔔、白蘿蔔、青菜及圓白菜等蔬菜,澀味很強的蔬菜就要拒而遠之了。把這些蔬菜徹底地清洗乾淨,切成比較薄、比較小的形狀。

做法

把這些蔬菜與適量清水(菜與水的比例為1︰2為宜)一併放入鍋內,熬煮15分鐘左右後,熄火;熬煮時要邊煮邊撈掉菜汁上的浮沫;之後用網勺過篩,濾去蔬菜渣。等蔬菜汁不燙嘴稍微溫熱的時候,餵給寶寶就可以了。蔬菜汁本身就帶有甜味,食用時就不需要加任何調味料了。

2個月的寶寶可以適量喝果汁

寶寶從哪個月起喝果汁一般沒有明確的規定。如果母乳充足,可以滿足寶寶對維生素等營養素的需要,即使不加果汁,寶寶也不會缺乏營養。如果是混合餵養或是純人工餵養,只要購買市售的復合維生素液來服用,也不出現缺乏維生素的現象。所以,服用復合維生素的寶寶沒有必要再加果汁了。

儘管如此,還是要在寶寶2個月左右一點一點地添加果汁比較好。

增加果蔬汁,一是為了滿足營養的需要,另外主要是為以後添加輔食作準備。2個月大的寶寶喜歡通過味覺來感受外界的事物,用果汁代水添加給寶寶喝,他會覺得甜甜的,喝完還會吮吸空瓶。而且給2個月左右大便比較乾燥的寶寶加了果汁後,硬硬的便便就會輕鬆地排出來。總之,在寶寶2個月大時,適量地添加些果蔬汁對寶寶來說,是件一舉多得的好事。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給寶寶添加果蔬汁最好不要買超市現成的家長喝的果汁,裡面含防腐劑,並非純天然的。要購買應季最新鮮、最好吃的水果,這樣搾出的汁水寶寶喝起來才健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製作果汁的過程中,衛生很重要,一定要做好消毒處理工作,避免飲食不潔引起小寶寶患病。製作前,要先用沸水把水果刀燙一下,搾汁機及要用到的容器也要消好毒。這裡的搾汁機最好選用市面上能將果肉與果汁相剝離的搾汁機,而且其搾得比較徹底,不會浪費,也免去了過濾等工作。再把水果用專用水果清洗劑洗好,當然水果皮也要削掉,因為現在的水果都噴灑農藥,食用前一定要削皮。然後將水果切成大小均等的塊或丁,放入搾汁機中,幾分鐘後果汁就做成功了。

給寶寶飲用原汁還是稀釋果汁家長也要靈活處理。滿月後的寶寶可加1倍的涼白開水,喝時最好不放糖。如果寶寶不太願意喝,可以少加點糖,每次喂20~30毫升就可以。如果寶寶有便秘的問題,用稀釋果汁效果不是很明顯時,可以給他喂些水果原汁,也可增加飲量。如果寶寶喝得非常高興,大便也不受影響,每日可加2次。

上班族媽媽該如何餵養寶寶

許多上班族媽媽產後沒過幾個月就要上班了,按時哺乳就成了一個大難題,如何才能做到既堅持母乳餵養,又不耽誤工作呢?上班族媽媽如何科學、合理地餵養寶寶呢?

媽媽在上班前1~2周要根據自己上班後的作息時間,調整、安排好寶寶的哺乳時間,給寶寶一個適應過程。工作地點離家比較近,可以在上班前餵飽,午休時回家再喂一次,下班後再喂,晚上回來再喂幾次奶,這樣就能基本上滿足寶寶的需要。

如果工作地點離家遠,可以事先把母乳擠出來儲存好,讓家人代喂1~2次,晚上回家再餵奶。並且注意要將擠出的母乳裝在容器內冷凍或是冷藏保存。

對於積蓄母乳的用具,最好使用宜冷凍、密封良好的塑料製品,如母乳保鮮袋,其次可以選擇玻璃製品,而不要用金屬製品,因為母乳中的活性因子會附著在金屬上,降低母乳養分。除了準備好儲奶容器外,還要備好吸奶器,並在儲存母乳的容器外貼上擠奶日期及時間,這樣能清楚地知道母乳的保存期限,以免由於過期而滋生細菌,引起寶寶消化道疾病。

給未成熟兒補充鐵劑

足月寶寶體內儲存的鐵是媽媽在孕中、末期通過胎盤輸送給他的,尤其在孕末期更多一些,這些鐵可以維持寶寶出生後前4個月生長發育之所需。但未成熟兒提前來到人世,失去了媽媽給他多儲備些鐵元素的機會,他體內儲蓄的鐵只夠出生後2個月生長之所需,一般超過6周就經常會出現貧血情況。

貧血會影響寶寶體格生長和智力發育,尤其對腦細胞發育的影響是不可逆的。早產兒由於出生時先天就有些不足,如果再貧血,將會給寶寶帶來不可估量的後果。因此未成熟兒要提早補充鐵劑,爸爸媽媽一定要重視起來。

未成熟兒從生後1月就要開始補充鐵劑,最理想的補鐵方式就是媽媽的乳汁。因為未成熟兒媽媽所分泌的母乳在營養成分上與足月兒媽媽所分泌的母乳有所不同,它更適合未成熟兒生長之所需。

母乳餵養的話,媽媽也要注意補鐵,這樣才能保證乳汁中鐵的含量。如果是用奶粉餵養寶寶的話,要選擇早產兒特製奶粉,一般這種奶粉中已經加入了鐵,對相關的可能缺乏的營養都做了強化。但由於早產兒情況差異比較大,未必就能滿足寶寶的需求,爸爸媽媽最好帶寶寶到醫院做個血液檢查,來確定給寶寶補鐵的確切量。為了安全起見,早產兒最好在1年之內都要補鐵。

1~2個月寶寶適合的玩具

1~2個月的寶寶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他每天可能偶爾只睜一下眼睛,大部分時間是睡著的。1~2個月寶寶對20~30厘米距離內看得比較清楚,這個時候小寶寶逐漸視聽協調起來了,聽到聲音也逐漸能夠用眼睛尋找,還會低聲發一些音,會微笑。所以這個時候給寶寶買的玩具是比較簡單的,主要以下幾種:

●家長可以自己做一些黑白分明的棋盤圖、條圖、同心圓的靶圈圖給新生寶寶。剛出生的寶寶色彩發育不完全,最喜歡看的就是一些黑白分明的圖案。再過一段時間可以做一些黑白對比鮮明的人臉圖,跟人的臉差不多大小就可以了,過上兩三周、四五周逐漸換成彩色臉譜,和人臉一樣大,這些都是寶寶比較喜歡看的,一般靠近孩子20~30厘米就可以了。

●另外,可懸掛顏色鮮艷一點的玩具,比如大的氣球、大的吹塑玩具,或者裡面有鈴鐺外面有色彩的彩色塑料球。還可以在孩子的床頭懸掛一些音樂旋轉玩具,但距離不要太近,也不要超過3米以外,而且每隔三四天要把懸掛的位置輪換一下,免得孩子經常盯著一個方向看,容易形成對眼或者斜視。寶寶的視覺發育還不是很完善,如果要給他掛綵色的東西最好是顏色鮮明一點的,而且顏色要純,比如大紅氣球,過幾天換成藍色氣球或者綠色氣球,造型簡單,顏色鮮明,讓寶寶一下子能注意到它,這對1~2個月的寶寶來說是最好的。

●家長要給1~2個月的寶寶買一些搖鈴、花鈴棒類的玩具。搖鈴、花鈴棒會發出一些柔和的聲音,如果聲音很刺耳的話最好不要選購。在寶寶清醒的時候,可以用這些搖鈴在寶寶眼前30厘米左右的地方,左右上下或者做弧形的轉圈,練習寶寶的追視能力,讓寶寶的眼睛追著玩具走。另外,還可在寶寶看不見的耳朵邊上大概距耳朵15~20厘米的地方輕輕搖這些鈴,練習寶寶的聽力和轉頭能力。練習追視、追聽能力對於寶寶來說是很好的早期訓練。很多寶寶出生後是對眼,其實很多並不是真正的對眼,而是內眥墜皮。因為此時寶寶的鼻樑沒有發育起來,等大了鼻樑發育起來,把中間的皮膚往上挑之後,對眼就會大大改善,所以不一定是真正的對眼,但是要注意玩具不要離孩子太近。

寶寶運動能力的激發

根據這個階段寶寶的發育特點,爸爸媽媽應激發1~2個月寶寶運動能力的發育:

1.訓練抬頭 鍛煉頸部和背部肌力,擴大視覺範圍。俯臥抬頭,將寶寶取俯臥位平放在床上,訓練時家長可配合鈴聲,鼓勵寶寶跟著鈴聲抬頭,此時寶寶不僅能抬起面部觀察帶響的棒鈴,而且下頜也能短時間離開床面,雙肩也隨著抬了起來。

2.訓練轉頭 訓練頸部活動力量,並開闊眼界。將寶寶豎抱在懷裡,面向前方,有人在其背後忽而向左,忽而向右伸頭,變換著或搖動鈴鐺,或呼喚寶寶名字,或與他說話,以此挑逗寶寶,促其左右轉頭。

3.練習「爬行」 促進寶寶大腦感覺統合的健康發展。俯臥練習抬頭時可用手抵住寶寶的足底。此時的頭和四肢還不能離開床面,但寶寶會用全身的力量向頭方躥行,做出類似爬行動作。

日常護理

訓練2個月的寶寶安睡

到了第2個月,每天的睡眠雖然不像新生兒時間那樣長,但依然是寶寶的主要任務。在這個時期,寶寶的睡眠逐漸減少,並開始懂得分辨晝夜了,剛開始會因為肚子餓而醒過來,等喂完奶後又甜甜地睡著了,等他睡足後,又會慢慢地醒來。晚上睡眠時間會相對延長一些,大約要睡10小時。因此,家人應當使寶寶養成白天清醒、夜間睡覺的生活習慣。

為了保證寶寶的睡眠質量,不僅要瞭解這些睡眠時間的規律性,還要保持寶寶臥室安靜、空氣新鮮和溫度、光線的適合,室溫以20℃左右為宜。同時,家長還應注意防止寶寶含著乳頭睡覺。有的媽媽餵養寶寶不定時,寶寶什麼時間哭就什麼時間喂。遇到夜裡媽媽躺著餵奶時,可能自己睡著了,寶寶還在吸乳汁,即使小傢伙已入睡,嘴裡也還含著奶頭。

其實這種餵奶方式非常不可取,若是寶寶處於深睡狀態時,吞嚥反應差,進入咽喉的乳汁就會引起嗆咳,嚴重時還會吸入氣管,發生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甚至還會因窒息而死亡。而且媽媽入睡過深,乳房也會壓住寶寶的口鼻,容易發生窒息,特別是那些體弱的寶寶。

此外,還要合理解決寶寶睡覺時隨時可能出現的問題。有的寶寶白天睡得還好,一到晚上就哭哭啼啼不好好睡覺。寶寶睡不好,不僅鬧得全家和鄰居不得安寧,還會影響寶寶的成長髮育。對於這種情況,爸爸媽媽要仔細觀察,找出寶寶睡眠不好的主要原因。

一般來說,影響寶寶睡眠質量的原因大致有以下5種:

所以,當再次遇到類似問題,爸爸媽媽不要一味地把寶寶抱起來又哄又搖,即使暫時奏效,長此以往反而會養成寶寶依賴抱在爸爸媽媽懷裡,並搖晃著才能入睡的壞習慣,這樣做不僅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還會讓家長感到疲憊不堪。

注意寶寶的排便

寶寶從2個月開始就應該訓練按時排便了,最好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這樣可以促進寶寶消化排泄功能的規律性。當然,排便時間也不要拘泥於某個時間,要視寶寶的個人情況和家庭條件。有些寶寶會排出綠色的糞便,這是膽汁中的膽紅素造成的,膽紅素一旦氧化就會呈綠色;此外,吃富含鐵的奶粉或添加鐵劑也可能會造成綠便。一般寶寶拉綠便不會影響健康發育,但是持續時間較長,用助消化藥後,症狀還不見改善,則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給寶寶洗手、洗臉要注意什麼

此時寶寶新陳代謝逐漸旺盛,容易出汗,有時還把手放到嘴裡。因此,每日為寶寶洗臉、洗手成為日常護理的頭等要事。

1.寶寶洗手、洗臉的準備工作 給寶寶洗手、洗臉之前,一定要備好寶寶專用的毛巾、臉盆,而且使用前要用沸水燙一下。給寶寶洗臉、洗手的水,溫度不要過高,只要和寶寶的體溫相近就行了可以。家長可以用自己的肘部去試水,以不燙、跟肘部皮膚溫度相適宜即可。

2.寶寶洗臉再洗手 給寶寶洗臉,洗手,一般是先洗臉,再洗手。爸爸媽媽可用左臂把寶寶抱在懷裡,或直接讓寶寶平臥在床上,右手用洗臉毛巾蘸點清水輕輕擦洗。也可以兩個人協助,一個人抱寶寶,另一個人給寶寶洗。注意不要把水弄到寶寶耳朵裡,洗完後要用毛巾輕輕沾去臉上的水珠,一定不要用力擦。

3.給寶寶洗手、洗臉的要領 給寶寶洗手時,因為年幼的小寶寶總喜歡握緊拳頭,洗之前要把寶寶的手輕輕扒開,手心手背都要洗到,洗乾淨後再用毛巾擦乾。有的家長會問,這個月要不要用香皂呢?洗手時可以適當用嬰兒香皂,洗臉則不需要用香皂了。

4.寶寶毛巾要消毒 給寶寶洗完臉、手之後,洗臉毛巾要搓洗乾淨,放到太陽下曬乾,借陽光中的紫外線消毒殺菌。此外,這個月的寶寶皮下血管豐富,而且皮膚細嫩,家長給寶寶洗臉、洗手時,動作一定要輕柔,否則容易使寶寶的皮膚受到損傷,甚至出現發炎的現象。

如何給寶寶修剪指甲

剛出生的寶寶指甲長得非常快,平均每星期以0.1毫米左右的速度生長。長指甲容易藏污納垢,滋生細菌,成為疾病的傳染源。再加上寶寶的兩隻小手總喜歡到處亂抓,很容易把自己的小臉兒抓破,而指甲裡的細菌也會趁機而入,易引起皮膚潰爛。而且寶寶的指甲又薄又軟,指甲一長就容易在活動中被翻起並折斷,有時會引起甲下皮膚潰爛。還有的寶寶喜歡握緊小拳頭,長指甲就會在他們的手掌心上掐出深深的傷痕。因此,家長一定要認認真真地給寶寶修剪指甲。可是,對於沒有經驗的新媽媽而言,在什麼情形下給寶寶剪指甲才安全呢?多長時間剪一次指甲才合適呢?

給寶寶修剪指甲時,要先剪中間再修兩頭,這樣會比較容易掌握修剪長度,避免把邊角剪得過深。修剪過後還要摸摸指甲邊緣有沒有突出的尖角,如果有,一定要把這些尖角修剪圓滑,避免尖角成為寶寶抓傷自己或家長的「凶器」。對於一些藏在指甲裡的污垢,最好在修剪後用清洗的方式來清理,而不要用堅硬的東西去挑。

寶寶手指甲的生長速度較快,建議每星期修剪1~2次;而腳趾甲生長速度則慢得多,一般1個月修剪1~2次就可以了。

清楚了給寶寶修剪指甲的方方面面,還得懂點兒給寶寶選擇專業指甲鉗的要點。建議選用專用嬰兒指甲剪。嬰兒指甲鉗是專門針對嬰兒的小指甲而設計的。這種工具靈活度高、刀面鋒利,能一次順利地修剪成型,而且頂部是鈍頭設計,即使寶寶突然發出動作,也不用擔心會戳傷寶寶的皮膚,安全實用,而且修剪後有自然弧度,尤其適合3個月內的寶寶。

如何給2個月寶寶理發

剛出生1~2個月的寶寶,頭髮一般長得比較慢,腦袋後面的頭髮有點光禿禿的,但有的寶寶頭髮長得很快,亂蓬蓬的,家長要把長得過長的部分剪掉。不過此時的寶寶還很年幼,皮膚也非常嬌嫩,還不能用剃刀,弄不好會傷到皮膚,造成細菌感染,所以用剪刀剪短就行,免得積聚灰塵、汗垢和溢脂。理發時間控制在3~5分鐘,不要超過10分鐘。

要為寶寶打理出一個漂亮的髮型,理發工具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週歲以內的寶寶須使用迷你型的理發工具,所有的理發工具必須徹底消毒,以免寶寶亂動時剃破皮膚,發炎感染。同時,此時寶寶的囟門尚未完全長合,剃髮最好在寶寶熟睡時進行。剃髮後要用粉撲掃淨碎頭髮,不必立刻洗頭,等孩子睡醒後再洗也不晚。

最後要說的是,對於沒有經驗的新媽媽來說,在家裡為太小的寶寶理發時,一定要認真小心,如果技藝不是很嫻熟,最好找一家乾淨、正規的嬰幼兒專業理髮店來解決。如果誤傷寶寶頭皮的話,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寶寶頭髮的好壞與以下兩方面因素有關:一是受遺傳因素影響。一般來講,爸爸媽媽頭髮好,則寶寶的頭髮也較好,爸爸媽媽頭髮差,寶寶頭髮也差。二是受寶寶後天身體健康狀況的影響。當寶寶體質較差、營養不良或病後體質虛弱時,頭髮就可能變得稀疏而沒有光澤。假如寶寶經過加強營養、增強體質或病後恢復很好,頭髮也就自然會長好。所以,給寶寶理發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寶寶的清潔衛生。

如何清除寶寶頭上乳痂

乳痂是頭皮脂腺分泌物積聚而形成的一層黃褐色物質,不僅不衛生,也不好看,而且還會有一股酸臭味。出現這種現象與家長的護理方法不當有關。如果在寶寶沒結乳痂前經常洗頭,就可以不產生乳痂。有的家長認為囟門這個地方不能摸碰,因此不敢給孩子洗頭。其實囟門處並非一點不能碰,只要動作輕柔,是可以洗的,只要經常洗頭也就不會結痂了。

要想清除這層厚痂可用嬰兒潤膚露、植物油塗在結痂處。敷半天,用細齒的小梳子輕輕一梳痂皮就掉了,然後用中性洗髮液和溫水洗淨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梳子硬刮,也不要用手摳,以免弄破頭皮引起感染。對於較厚的結痂,一次洗不掉,要用油多敷、多洗幾次。而且洗頭後要注意防止寶寶著涼,最好盡量用毛巾把寶寶頭髮上的水抹乾,或是帶上吸水的嬰兒干發帽,或用手絹遮蓋一下,這樣可以避免濕頭髮引起寶寶感冒等病症。

養成抱的習慣

大多數的時候,寶寶哭鬧了,有些家長著急去抱、去逗、去哄。於是有些老人或者一些「過來人」媽媽,會告誡新媽媽:「別一哭就抱,否則的話,寶寶會養成要抱的習慣,那就放不下了。」於是,父母便任由寶寶哭鬧而不管。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寶寶哭了,要認真對待。

首先,對於那些剛剛餵過奶沒多久就哭鬧的寶寶來說,家長就要檢查一下是不是尿布濕了。如果尿布沒有濕,可能是孩子哪兒不舒服了,認真找找原因,對症處理。也有的時候寶寶哭了,是躺累了,或者無聊了,想找人抱了,家長抱起寶寶,寶寶的情緒才會慢慢變好,再放下時,心情也會愉快,不再跟媽媽哭鬧了。

其實,經常抱寶寶有很多好的影響,因為當家長抱著寶寶時,寶寶腸腔中的氣體位置會發生變化,他的感覺會好些。而且被抱著,寶寶的身體會自由許多,這也屬於這一時期寶寶的一種運動。並且經常抱寶寶,寶寶的臉、眼睛、肢體等最大程度地與家長親近,可以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因此,家人要多抱寶寶,即使在寶寶不哭鬧的時候,也要每天抱他幾次,養成抱寶寶的習慣,這對寶寶的身心發育是很有好處的。有些家長偏執地認為除了餵奶之外,絕對不能抱寶寶的想法是非常不正確的。要讓寶寶感到溫暖、安全。

早期教育

和寶寶說話

2個月的寶寶會發出可愛的「咿咿呀呀」的聲音,家長千萬不要無視寶寶的這些表現,這可是小傢伙最初的語言基礎,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激活寶寶的語言能力,多和寶寶「咿咿呀呀」地說話。當寶寶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時,家長應把它當做寶寶的語言來看待,認真傾聽,並對寶寶說:「哦!寶寶是想說話呀!寶寶,是想出去玩嗎?」等等。即便在寶寶哭鬧不停時,也是激活寶寶「說話」的好機會。家長可以邊抱起寶寶,邊用手指輕輕拍拍他的嘴巴,讓寶寶發出「哇、哇、哇」的聲音。給寶寶洗澡或換尿布時,也可以邊給寶寶撓癢癢,邊說:「咯吱咯吱。」這些細心的做法都能幫助寶寶做發音練習。

提前幫助寶寶練習翻身

很多媽媽都知道「三翻六坐八爬」的說法,看著肢體語言比第一個月明顯豐富的寶寶,忍不住想提前訓練一下寶寶的肢體,如何幫寶寶做翻身練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家長可以讓寶寶側臥在床上,把寶寶的左腿放在右腿上,稍微用力推一下寶寶的身體,家長會驚奇地發現小傢伙真的能夠順勢翻身了。也可以讓寶寶處於仰臥位,在他面前放一個色彩鮮艷的玩具,當然要擱在寶寶伸手夠不著的地方,當用手撥弄玩具,寶寶伸手使勁也夠不著時,就會把身體慢慢地由仰臥位轉成俯臥位了。幫助寶寶練習翻身,可以促進寶寶肌肉關節的活動力量,促進寶寶左右腦的發育。而且翻身練習還能讓寶寶更積極地拓展自己的興趣範圍,有利於寶寶各個方面能力的發育與發展。

練習俯臥抬頭的動作

如果寶寶從出生開始就練習抬頭,2個月時便可以抬頭45度甚至到90度。這個時期還要繼續練習抬頭的動作,不同的是,家長要開始幫寶寶練習俯臥抬頭。

這種俯臥抬頭的練習不僅可以鍛煉寶寶頸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還能增加寶寶的肺活量。一般在寶寶喝奶前1小時,即空腹時進行,家長把一個可以自由移動的玩具放在寶寶眼前,邊移動玩具邊逗引寶寶,反反覆覆做這樣的動作,就會激發寶寶抬頭的慾望。

這種訓練開始保持在30秒左右,以後逐步延長時間,每日可練習數次。

訓練寶寶雙腿自由活動

2個月的寶寶雙腿活動開始活躍起來,家長可以拉住寶寶的雙腿,做屈伸運動。經常堅持這種練習,可以使寶寶的肌肉、骨骼、關節得到良好的鍛煉。讓寶寶仰臥在床上,家長站在寶寶的體側,用兩隻手握住寶寶的兩隻腳踝把腿舉起,然後再輕輕放下,再握住寶寶的小腿,屈膝,把膝蓋往寶寶胸前輕輕推。這套動作,每次做三五遍,每日兩次即可,待寶寶適應了再慢慢延長時間,而且力度一定不能太大,不要扭傷寶寶。為了讓寶寶雙腿自由活動,可以給寶寶穿開襠褲。

訓練寶寶的抓握能力

2個月大的寶寶手還不能完全張開,經常是攥緊拳頭呈握拳狀。細心的家長會發現當把手伸給寶寶時,他的小手會緊緊地攥著,這可是寶寶天生就有的抓握能力,不過爸爸媽媽若是不加以訓練,這種先天的反射就會逐漸消失。為此,家長要有意識地訓練寶寶的抓握能力,經常給寶寶做手部訓練,這還能培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家長可以在寶寶手中放一些玩具,如撥浪鼓、塑料捏響玩具。剛開始可用這些玩具去觸碰孩子的手,讓他感覺到不同的物體的刺激。等孩子的小手完全展開後,再把玩具柄放入他的手中,讓他握緊再慢慢抽出。

用孩子的手去觸碰某些物體,如吃奶時把小手放在媽媽乳房或是臉上,讓他觸摸;抱著時,在他前方放一些玩具,讓他觸碰,這些練習都能幫助寶寶進行早期的感知活動。訓練一段時間後,寶寶就會主動抓握玩具了。不過寶寶的玩具一定要結實,以防脫落後被孩子誤食而引起窒息。除了安全的玩具之外,還可以將一些小物品,如海綿、小布娃娃等,塞到寶寶手中,讓他抓握。

給寶寶做觸覺刺激

寶寶出生後,觸覺發展會逐漸擴展。對2個月的寶寶通過各種各樣的遊戲進行觸覺訓練可以提高他們的觸覺能力,讓寶寶很好地感知新世界。適合2個月寶寶觸覺訓練的方法如下:

●寶寶清醒或洗澡時,要溫柔地撫摸寶寶的皮膚,可以是頭髮、四肢、腳、腹部、背部、手背、足背等部位。

●寶寶洗完澡後,用乾毛巾輕輕撫摸他的全身,讓他的皮膚感受不同的刺激。

●在寶寶輕鬆的狀態下,讓他裸體仰臥,用一塊布料觸摸右半身,從頭部到腳部,然後觸摸左半身。換一塊布料進行同樣的練習。

2個月寶寶的親子遊戲

1.輪流逗引 寶寶仰臥時,全家人可以輪流逗引他愉快地發音。先讓媽媽對寶寶說幾句話,做怪臉,再換爸爸對寶寶說幾句話,做怪臉,或是在寶寶面前搖動一個玩具。這樣寶寶會開心地發出笑聲,手腳也會動起來。

2.唱歌給寶寶聽 媽媽拿一個布娃娃,邊唱著「布娃娃」的歌(歌詞是:布娃娃,布娃娃,大大的眼睛黑頭髮,從來不說話,又乾淨又美麗,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朋友吧),邊搖動布娃娃,當唱到「我來抱抱你」時,將布娃娃放到寶寶胸前,讓他用雙手抱住布娃娃。

3.聽音樂 寶寶睡前給他聽一點舒緩、優美的音樂。不過,寶寶畢竟還小,對不同分貝的聲音辨別能力還很差,要隨時注意寶寶對音樂的反應。放5分鐘左右的音樂即可,不要時間太長,以免使寶寶感到疲勞。

4.彈響指 讓寶寶仰臥在床上,家長先逗寶寶玩一下,然後用拇指和中指在他的面前彈出幾個響指,這種清脆響亮的彈指聲會吸引寶寶的注意。當寶寶注意後,可以站在他的身側,用同樣的方法吸引他,讓寶寶的視線隨著家長轉移。

5.蟲蟲,蟲蟲飛 抱著寶寶,看著他的眼睛,慢慢晃動食指,放在他眼前以引起他的注意。當吸引住他的注意力時,搖動著手指向左邊移動,並觀察他的眼睛是否也跟著移動,再移到右邊,觀察他的眼睛是否也跟著動。一邊搖動手指,一邊說:「蟲蟲,蟲蟲飛。」剛開始,寶寶能跟著家長的手指持續很短的時間,但若每天堅持練習,就會發現他在不斷地進步。

6.逗寶寶笑 抱著寶寶輕輕地前後搖擺,用食指輕輕地撫摸他嘴邊的皮膚,當寶寶微笑時,表揚他。不斷重複這一遊戲。當撫摸寶寶的臉時,可以說「一,二,三,笑一笑」。

異常情況

積痰

寶寶到2個月時,嗓子有時會發出「絲絲」的聲音,這是喉嚨裡有痰的緣故。有時在半夜或是黎明,寶寶會「咳咳」地咳嗽,如果在喝了很多母乳和牛奶後,還會把奶全部吐出來。可是寶寶卻很健康,喝奶也很好,體溫也不高,除了喉嚨裡有痰之外,什麼異常也沒有。

其實,寶寶喉嚨裡有痰的現象屬於一種支氣管分泌稍旺盛的情況。支氣管的分泌如同汗或是口水的分泌一樣,也有個體差異。如果這個月齡的寶寶不會因為咳嗽而睡不著,而只是發出「絲絲」的聲音,就不要把他當做病人看待。

急性細支氣管炎好發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尤其是6個月大的寶寶最多。寶寶積痰的感染原因:

1.呼吸道細胞融合病毒 急性細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寶寶的細支氣管炎幾乎均為病毒感染引起,最著名的就是呼吸道細胞融合病毒,大約有一半以上為此病毒。

2.其他病原 有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霉漿菌、人類偏肺病毒或其他病毒等,也有細菌感染肺炎而致細支氣管炎者。

通常,寶寶容易積痰的體質持續的時間會比較長,如果不採取治療,最好通過鍛煉來逐漸好轉。護理這種支氣管分泌旺盛體質的寶寶,就需要鍛煉皮膚和黏膜,接觸外界新鮮的空氣就是一種最好的鍛煉方法。

此外,爸爸媽媽吸煙對寶寶這種情況的出現影響也很大,最好戒煙,即使不能戒煙,也應該在房間外吸煙。

吐奶

有的寶寶2個月後,仍會出現習慣性吐奶的現象,這基本上與出生後半個月養成的習慣性吐奶有關,特別是男孩子比較多。吐奶的量有多有少,很多的話不到3小時寶寶就會因肚子餓而哭鬧,媽媽要盡快給寶寶餵奶。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的寶寶都會有這種現象,不過用母乳餵養的寶寶發生吐奶的現象會多些。

母乳餵養的寶寶,吐奶多出現在母乳分泌旺盛期,這些寶寶每次吃奶不把兩側乳房都吃乾淨就不甘心。如果寶寶體重和上個月相比,突然變明顯了,而且大便次數也增加,媽媽便需要控制一下餵母乳的量。對於人工餵養的寶寶,可以考慮是不是牛奶喂得過多,如果寶寶在增加牛奶量後經常吐奶,就要試著減少牛奶的量。不過有的家長還是擔心,自己的寶寶無論怎樣改變母乳餵養方法和調節牛奶的哺喂量,都不能控制吐奶,可是寶寶一直很健康,經常笑,大便也沒有異常變化。對於這種情況一般可以不去處理。一般,3個月內寶寶的習慣性吐奶便會自然消失,最遲5個月後就會自愈。需要注意的是,吐奶的寶寶有時吐出的奶會流入耳朵裡,必須用消毒棉吸出,否則會引起中耳炎。同時,為了不使吐出的奶流入氣管,對於經常吐奶的寶寶,餵奶後最好讓他的身體保持側臥的姿勢。

厭食

厭食症可由多種因素引起,一些消化道疾病可直接影響消化功能,其次長期感染或慢性疾病也可引起厭食。這兩種情況均應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再調整消化功能。有些出生後哺餵牛奶的寶寶,1~2個月後可能會出現短時間吃奶減少,甚至會拒奶,但小傢伙身體發育很健康,精神狀態也不錯,大小便都正常。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呢?最大的可能是寶寶牛奶吃多了,這是由牛奶中高含量蛋白質引起的。此時的小寶寶消化系統功能逐漸發育完善,從牛奶中吸收蛋白質的量增多,這樣就會增加肝臟、腎臟的壓力,時間長了會「疲勞」,需要休息,於是就表現出食慾下降、厭食牛奶的現象。

打嗝

寶寶出生後1~2個月內動不動就會「嗝嗝」兩聲,雖然不是什麼大礙,但是看孩子那樣子,家人也會覺得很難受。其實,打嗝是嬰兒期一種常見的症狀。不停地打嗝是因膈肌痙攣,橫膈膜連續收縮而引起,而此時的小寶寶由於調節橫膈膜的植物神經發育尚未完善,一旦受到輕微刺激,如吸入冷空氣、喝奶太快,膈肌就會突然收縮,引起快速吸氣,發出「嗝嗝」的聲音。不過打嗝本身對孩子的健康並無任何不良影響,父母不必擔心。待寶寶3個月後,調節橫膈膜的神經發育趨於完好後,打嗝現象會自然好轉。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寶寶停止打嗝呢?解除寶寶打嗝的巧妙方法有以下幾種:

1.寶寶打嗝時,先把他抱起來,輕輕拍下他的後背,再喂點溫開水。

2.抱起寶寶,用一隻手的食指尖在他的嘴邊或耳邊輕輕撓癢,待小寶寶發出哭聲,打嗝現象自然會消失。

3.抱起寶寶,刺激他的足底,讓他啼哭,也能終止膈肌的突然收縮。

消化不良

有的寶寶在1~2個月時,便中會混有白色粒狀物,有時帶有綠色或透明的黏液。媽媽帶寶寶到醫院檢查時會說寶寶「消化不良」了,不過經過仔細檢查,並沒有發現寶寶任何異常情況。其實,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排這樣的便就不屬於疾病,一般是因母乳分泌旺盛而引起的。只要寶寶在這個月每5天體重增加達150~200克,而上個月每5天體重增加還沒有達到150克,就肯定是喝母乳的量增加了。總之,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只要寶寶情緒很好,體重也在持續增加,就不要把排便次數的增多、排便的顏色等情況放在心上。

想要緩解寶寶消化不良,平時可以從飲食著手:

早上起來就喝溫開水,30分鐘後再喝奶,喝奶後再喝幾口水。喝奶和吃輔食時間要有規律,有間隔,每3~4小時1次,晚上可以4~6小時。這是因為寶寶的腸胃嬌嫩,發育不完全,需要充分排空和休息,保證消化、吸收功能正常運作。中間以喝溫開水、自製的新鮮果汁為主,不要吃其他東西,補充充足水分和維生素,促進消化、吸收功能的完善,排除體內廢物和毒素。

對於不同餵養的寶寶,要區別對待。

1.母乳餵養的寶寶 媽媽要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海鮮,不要吃過冷和過熱的食物,水果也要有選擇,以平性為主,也要多喝溫開水。媽媽注意乳頭衛生,一旦乳腺發炎,要停止餵母乳。

2.人工餵養的寶寶 由於營養不全,會造成消化系統功能虛弱,要隨時觀察寶寶,調整飲食的量。另外,寶寶喜不喜歡喝水是習慣問題,開始就要注意養成好習慣,不要在沸水裡加糖或者蜂蜜。如果寶寶確實不愛喝水,可用白蘿蔔或胡蘿蔔煮水喝;也有可能是奶嘴的問題或姿勢不正確,要注意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