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原生家庭(原書第4版) > 第6步 這就是我,無論你是否喜歡:自我分化 >

第6步 這就是我,無論你是否喜歡:自我分化

完成研究工作、弄清自己在家裡的位置之後,你就要開始著手改變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了。對於那些你想要改變的事情,可以按照輕重緩急或難易程度進行分類。首先從容易改變的地方下手;不要一上來就冒著失敗的風險,使自己感到挫敗和無助,從而打擊自己的積極性。

要記住的是,一切行動的關鍵在於改變自己,並且你要注意如何應付自我改變之後家人對你的反應。如果你的目標還包括改變他人,那你肯定會受挫。你還必須假定「家人現在什麼樣,以後也會什麼樣」,並且把這當作你行動的假設前提——雖然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如果你成功地改變了自己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有望改變整個家庭。如果你忠於自我,與家庭成員保持親密的關係(即使他們試圖讓你變回原樣,你也不要過分怨懟),那麼他們很有可能會逐漸適應你的新角色和新行為,而且家裡所有人之間的關係也都會隨之發生變化。

這就意味著你不能將目標設定為希望整個家庭更加親密、更加溫暖或是類似的目的,儘管這些目標都是我們所希望的。也許你探訪親屬的行為會使家庭關係變得更加親密和溫暖,但是如果你把這些當作目標,就很難實現。

對你而言,要成為一個分化成功,並且情感成熟的人,你需要站在「我」的角度,而非「你」或「我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擁有一個「我」的立場,意味著你必須:

·在不冒犯他人的前提下,清楚地表達自己的信仰、立場和理念;

·明確區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接受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差異,並能夠很好地應付這些差異導致的焦慮;

·接納自己的信仰、立場和感受,不要求他人為自己辯護;

·與親人保持親密聯繫,同時敞開胸懷,傾訴自己的想法;

·按照自己認為有意義的關係模式與方式去生活,而不是依從他人制訂的規矩;

·為自己追尋目標,而不是為改善與別人的關係而追尋目標;

·準確「檢驗」他人的想法,明確理解他們的希望和意圖;

·必要時與別人進行求同存異的協商,協商過程中必須考慮自己的目標和他人的想法;

·在與重要成員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中要保持自我;若與他們的關係疏遠,則要充盈自我;

·坦誠地接受自己錯誤造成的責任;

·學會清晰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學會欣賞與享受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不同;

·不要一概而論地將家人分為「聖人」或「惡人」,也不能有「非好即壞」的觀念;

·不要因為他人的威脅、欺凌或操縱,而替別人承擔責任;也不要威脅、欺凌或操縱別人,讓他們擔負本屬於你自己的責任;

·在幽默與嚴肅之間找到平衡點,避免出現冷嘲熱諷;

·學會應對自己的焦慮;

·不要因為人際關係中的壓力而流露出任何體征,也不要被他人因焦慮而產生的體征所操縱;

·當你無法接受他人的所作所為時,不要被無力感吞噬,而要關注自己擁有的選擇;

·不要將他人視為自己的問題的根源,而要承擔起自己的失落、悲痛、缺憾等情緒;

·不要為了自己高興,而對他人應該做或不該做什麼提過多的要求,也不能強求別人必須如何感受、行動或思考等;

·不要與家庭中的其他成員結成聯盟,不論這類聯盟有多大作用;

·與家庭中的每位重要成員都建立起公開、透明且一對一的聯繫;

·不要扮演迫害者、受害者或援助者的角色。

如果能在原生家庭中做到上述這一切,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分化」成功了。你會成為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這些都是我們希望達成的目標。

隨著你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位置發生改變,家庭內部情感機制也會出現失衡,其他人則會感到不適應,或無所適從,從而對你的變化感到非常擔憂。通常情況下,家庭中的一位或多位成員會對此做出三段式的反應。首先,他們會說:「你錯了、不好、自私、不負責任。」等等。然後,他們會說:「如果你回到原來的狀態,我們願意再次接納你。」最後,他們會說:「如果你還是這樣,我們將對你進行嚴厲懲罰。」

他們會將你的自我立場視為對他們的攻擊或批評。他們會試圖與其他家庭成員形成三角關係,或借助於外部權威(如一位「有見識的」朋友、一本書、一位醫生、一位心理治療師、上帝、牧師或神父等),讓你認為自己錯了。

他們還會對你提出各種威脅,有時會很極端,例如威脅對你採取暴力手段、威脅切斷你的經濟來源、剝奪你的繼承權、不再與你說話、不再與你相見、收回對你的情感投入(比如,「我再也不需要你了」);他們會真的生病、悶悶不樂,或者「因為你再也不會愛我了」而陷入悲傷和憂鬱之中。這些問題會接踵而至,試圖讓你回歸到原來的狀態。你應該能夠預料到可能會面對的各種情況和威脅。事先預料到的越多,就越能更好地應對。

至關重要的一點在於:只要你的努力開始見效,就一定不要放棄。如果你因此而變得過於自我保護,開始為自己的行動辯護,或者對別人的威脅和責難採取對立的手段,這些都會使你所取得的成果付諸東流。

此時,你的基本信念應該是:「我明白這會使你感到不快,你不喜歡這樣的情況出現,但這是我要做出的轉變,對於我來說意義重大。」如果你此時做出不恰當的反應,例如逃避等,只會讓對方持續不斷地攻擊你。你需要維護自己的立場,既要與親人保持親密關係,又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沉著冷靜地應付對方的反應。

│示例│

辛西亞在自己20歲的兒子面前是一個「功能過度」者,因為兒子一直都依賴著她。她可以為了兒子跟丈夫大打出手,還要在兒子陷於困境時將他解救出來。但現在,她決定不再這樣繼續下去了。她知道兒子肯定會非常憤怒,這也是她所擔心的,兒子還有可能威脅斷絕母子關係。果然不出所料,在一次交談中,當她表示不再幫兒子之後,兒子開始衝她大喊大叫。她努力保持冷靜與理解的態度,沒有選擇逃避(過去她往往會這麼做),而是堅定自己的立場。她的兒子一怒之下離開了,表示再也不會來看她,不再跟她說話,也不再把她當作母親,但辛西亞並未因此動搖。三天後,她的兒子打來電話,以全新的態度和她交流,語氣中充滿了尊敬。

如果你能一直保持這種立場(這其實往往很難做到),那麼家人最終會適應你的改變。他們會重新調整自己的位置。此外,在很久之後,他們也許會對你的改變感到欣慰,甚至感激。你也許會聽見家人說:「我可沒有勇氣去那麼做。」或者「幸虧你那樣做了,我真的不喜歡家裡以前那個樣子。只是你將來千萬不要再生出那樣的事端了,好嗎?」

正如之前多次提到的那樣,這項工作的目標之一是讓你與家庭的各位成員建立起一對一的個人關係。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和每個人成為朋友,而是指你能夠與家庭中的任何成員就任何問題展開交流,並與他們保持密切的關係——即使他們對你的立場做出負面回應。

在這個過程中,你自己千萬不能在家庭內部組成某種同盟或三角關係,也要杜絕你的家人這樣做。即使你跟另一位家庭成員交流自己要做出改變的想法,也意味著這將成為你們之間的秘密。這樣一來,你們二人就形成了一個同盟關係。例如,某位親屬得知了你所做的事情,想要支持你,或者想要跟你交流,「打聽一些消息」。那麼,你要告訴他:你這麼做都是為了自己,現在談論這些一點兒用處也沒有。

要做到不在家庭內部結成同盟或三角關係,也不能接收家庭內部的各種「秘密」。家庭中往往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秘密」,所謂家庭秘密指的就是只有少數家人瞭解的信息。這些「秘密」會對整個家庭系統造成巨大的影響。正如之前提到的,納西姆的父親一直隱瞞自己有位同性戀兄弟的事實,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童年時,他一直都以為父親的不滿是針對自己的,從來不知道父親其實是對自己的同性戀兄弟不滿。這就是家庭中的秘密。這些秘密造成了家庭信息的空白和缺失,人們只好用自己的胡思亂想來填補。而知道真相的人,卻想守住這個秘密,常常會選擇保持緘默。因此,他們不能向外人透露真相。家庭之中需要討論的重要話題往往因此被忽略、跳過,或強制中斷。知道事實真相的人無力做出任何改變。若子女成為父母一方分享秘密的「密友」,這種現象就會更加嚴重,因為這會極大地影響子女與父母另外一方的關係。

我們保守秘密,是因為我們認為這樣做能保護他人。但事實上,秘密會阻礙個人成長,還會給他人帶來很大的痛苦。因此,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同意保守秘密,就會使家庭陷入困境,只要秘密存在,狀況就不會改變。

要改變現狀,出現轉機,就要將別人告訴你的秘密公開出來。在家庭中,常常會有人把他自己對另一位親屬的想法悄悄告訴你——他也許會說:「不要告訴他我說了這些,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尤其需要你把這種所謂的「秘密」公佈出來。如果你對另一個人以客觀冷靜的方式說:「你知道她跟我說你什麼嗎?」或者「我不知道她為什麼要跟我說,而不是告訴你?」這樣一來,你往往會惹出一些事端!但這也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可以測試你是否被人際關係所左右。

這樣做可以減少家庭中的三角關係。從短期來看,告訴你秘密的人,會因你洩密而生氣;但從長遠來看,另一個人會更清楚一些事情,而且雙方最終都會對你產生感激之情。其他人知道你會公開家裡的秘密,可能會以最保險的方式告訴你一些事情,並依靠你將這些事情公佈出去,因為他們自己不敢這樣做。這就是為什麼那些被家人普遍認為很難保守秘密的人有時也會得知家裡的一些秘密。

是否與他人分享家庭秘密應該取決於你自己。因此,你不必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秘密全都告訴別人。是否分享秘密應該取決於你進行改變的努力,以及這樣做是否有助於你的改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因為自己的不安,或出於對別人的忠誠,或是想要保護他人的感受而不願公開秘密,那麼你就是在不健康的家庭體系內部做出了一個情緒化的決定,而這樣做會阻礙你從家庭體系中分化出來的過程。

「一對一」的親屬關係很難維繫,但是利用秘密將會有助建立這種「一對一」的關係。

│示例│

莫瑞·鮑文博士在自傳中對自己的原生家庭工作進行了描述。他記錄了自己努力與一位兄弟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每當鮑文回家探訪時,他的這位兄弟都會藉故離開。鮑文想盡辦法尋找與他單獨相處的機會,但都被這位兄弟躲過去了。最後,鮑文決定利用家裡的一些秘密。他給這位兄弟寫了封信。鮑文在信中透露了某些親屬告訴他的關於這位兄弟及其家庭的一些事情。在這封信中,鮑文還聲稱他也不知道其他親人為什麼要把這些話告訴自己,而不是直接告訴這位兄弟。他在下次回家探訪前一周將這封信寄給了兄弟。鮑文回到家鄉後,他的兄弟很生氣,急著要見他。兄弟問鮑文為什麼「說這些關於自己的事情」。在表達憤怒的過程中,他的兄弟不知不覺揭露出了家庭中一個重要的三角關係,這是鮑文以前所不知道的。他們之間過去的誤會就此一筆勾銷,這位兄弟不再一直躲著鮑文,他們二人建立起了更加親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