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原生家庭(原書第4版) > 融合:陷入泥潭之中 >

融合:陷入泥潭之中

「融合」恰好與「分化」相反。所謂「融合」就是陷入一種共生或寄生關係的泥潭中。也就是說,你總是對別人的行為做出這樣或者那樣的反應。我們在第4章中提到過的那四種基本反應策略(順從、反叛、攻擊和斷絕關係)都是「融合」的不同體現。

│示例│

瑪格麗特和保羅陷入了一場家庭戰爭。無論討論的話題是什麼(政治、宗教、孩子、家庭雜務),夫妻之間都會產生很大分歧。他們都指責對方在所有問題上犯了錯誤,還把他們的差異看作是很大的問題。但是他們二人在本質上很相像。雖然在思想和行為上看起來十分獨立,但其實二人都有很大的依賴性。當保羅不同意瑪格麗特的意見時,瑪格麗特就會感到害怕,因為她內心需要保羅的支持。同樣,如果瑪格麗特不按照保羅期望的方式行動,保羅就會感到自己被拒絕和否定了。他們都想獲得更多的親密感,卻都以自我為中心。當被問到「親密感」的含義時,保羅立即答道,他認為「親密感」就像「母親和嬰兒的關係」(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融合關係」)——「母親對嬰兒的需求十分敏感,會無條件地滿足嬰兒的任何要求。如果夫妻二人關係親密的話,一方就會本能地知道另外一方的需要,然後立即予以滿足。」這就是保羅想要瑪格麗特為他做的,而這也正是瑪格麗特想要保羅為她做的。他們之間的紛爭說到底就是為了讓對方進入這個理想中的「哺育者」角色。

保羅對「親密感」的定義非常符合我們很多人對「愛情」的看法,但這恰恰是一種「融合」關係的體現。母親和嬰兒之間的關係從一開始就是一種「融合」的關係,而我們每個人成長的過程卻是要讓自己成為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可以滿足自己需求的成熟個體。

即使對成年人來說,也很難放棄追求「融合」的慾望。我們夢想著找到一個「特殊的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希望他能帶來想要的「融合」式愛情。當我們墜入愛河的時候,自以為找到了這樣一個「特殊的人」。當我們發現自己錯了的時候,就開始抱怨自己與愛人之間缺乏交流和溝通,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這時所說的「交流」往往指的是「一致性」。當人們認為自己在和愛人「交流」的時候,其實是他們和愛人想法一致的時候。當瑪格麗特抱怨保羅沒有跟她「交流」時,其實往往是保羅沒有跟瑪格麗特「交流」她想要「交流」的東西而已。因此,他們雖然一直在「交流」,卻總是「交流」失敗。這樣一來,當保羅想要的東西跟瑪格麗特不一樣時,他也許會跟瑪格麗特保持疏遠,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時他也希望瑪格麗特能夠更加理解他,期望瑪格麗特變得跟他更加相似)。瑪格麗特則拚命地向保羅靠近,希望獲得更多的「親密感」(其實這裡的「親密感」指的是「一致性」),希望保羅能夠與她更好地「交流」。夫妻二人實際上都是被原生家庭中未解決的「感情依戀」所困,他們都希望從婚姻中獲得那種「合二為一」的奇妙感覺。

「融合」是夫妻關係中一個強大的因素。處於「融合關係」中的夫妻像瞭解自己一樣熟悉對方。即使對方不說一句話,丈夫或者妻子也能明白對方的需求、願望、想法和感受。

那些具有「情感本能」的人往往熟悉這個過程。這樣的人大多出身於具有「融合」氛圍的家庭,特別善於觀察家庭其他成員的情緒變化,因為這對他們的生活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但具有這種本能的人也常常是被動的,只能對別人的行為做出反應。他們總是時時關注著自己與別人的距離,揣測著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並且根據別人的需要、想法和感受,隨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他們也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更不要說表達自己的願望了。

在高度「融合」的家庭中,成員之間的差異往往是被忽視和否認的。我們在第2章中討論過的各種不能言說的「潛規則」制約著家庭成員的行為。要測試一個家庭的「融合」程度,有一個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嘗試對家裡的其他人說:「我們家好像有這麼一個現象……」(也就是說破家裡的一條「潛規則」。)一個家庭的「融合」程度越高,家庭成員就越不願意承認這個規則的存在,更不願討論它的內容。這樣一來,很多家庭就一直保持這種狀態,而不會發生任何改變。但是當家庭中的某個成員有了足夠的自信,不再與其他人保持一致,並且敢於面對自己行為帶來的後果時,這樣的家庭就不得不發生改變。還有另外一些家庭,當子女到達青春期之後,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改變,或者至少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

當一個家庭的子女到達青春期時,家裡的各種「潛規則」和「顯規則」都會受到挑戰和質疑。在「融合」型的家庭中,一切秩序都要開始崩潰了。子女要求「分離」的願望超過了「融合」的需要。於是,很多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曾經非常聽話,在學校裡表現很好,但是到了13~16歲就不再是這樣了。這些父母的意思是:子女曾經非常願意按照父母的期望行事,但是到了青春期,子女開始特立獨行,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不再與父母保持一致。這樣一來,父母就變得焦慮起來。在通常情況下,至少父母中的一方會以頻繁懲罰和控制子女的方式來應對這種情況。這種方式有時會見效,但最多只能推遲分離的時間(正如有些子女會說:「我要等著離家的那一天」),而且會讓子女更加徹底地與父母斷絕關係。子女們會這樣想:「在家裡,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所以我最好別回去。」

一個家庭的「融合」程度越高,該家庭中的子女感到的「威脅」就越大,他們就越希望打破這種「融合」的狀態,並且在感情上與自己的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距離。在這個階段,父母對子女施加的控制越強,雙方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就會越激烈。最後,為了表明自己不願受父母壓力的控制,處於青春期的子女往往會做出一些令父母勃然大怒的出格之事,來展示自己的「特立獨行」和與眾不同。

│示例│

理查德是一家之主。在他的家庭中,有一條不能說破的「潛規則」,即家中任何人都不能挑戰他的權威。每個家庭成員都默默地服從著這條規則,直到家裡最小的女兒安妮長到了13歲。出於多方面的原因,安妮開始拒絕遵守這條規則,並且變得越來越叛逆,公然反抗父親的權威。於是,理查德抱怨說:「她想奪取我一家之主的地位。」安妮拒絕服從父親的權威,這讓理查德感到備受打擊,也震動了整個家庭。因此,全家把她當作頭號麻煩,還把她送去接受心理治療,希望醫生能把她「治好」,讓她重新變得「聽話」起來。她的「叛逆」行為在父親和其他家庭成員的內心中激起了巨大的焦慮和恐慌,所以他們把安妮當作一個「不正常」的人。最後,全家終於能夠開誠佈公地談論這個問題。理查德還談到自己權威受到威脅後感到的不安,以及這對夫妻關係產生的影響。實際上,安妮對父親權威的挑戰也反映了其母親內心深處對父親的憎惡,而這種憎惡被母親深藏於內心,不願說出來。最後,安妮的「問題」以家庭秩序發生良性的改變而收場。但是,類似的問題並非總能得到圓滿的解決。

然而,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表現出來的叛逆行為並不代表真正的獨立。即使有些人表面上看起來十分桀驁不馴,但其內心仍然是十分自卑的,而且他們家庭的「融合」程度往往很高,還受到父母的控制。他們的所作所為只不過是故意與父母的期望相反罷了。因此,那些處於青春期的叛逆少年並沒有學會獨立思考,也沒有為自己的人生設置特定的目標。這樣的「叛逆」只能是自我毀滅罷了。

在一個高度「融合」的家庭中,處於青春期的子女發生叛逆時,往往會與同齡人建立起一種同樣高度「融合」的關係。他們希望與父母不同,卻變得跟一些同齡人非常相似。在這種同齡人的夥伴群體之中,青少年們又開始追求「一致」和「統一」。因此,他們在這種新的群體中也很難實現「分化」成功。這種青少年群體的基本目的是反抗父母和其他的權威。在反抗的過程中,他們相互支持,互相鼓勵。但他們這樣做也只是「為了反抗而反抗」,而不是為了讓自己實現「分化」和成熟起來。

│示例│

莎維塔是一名15歲的女孩,出生在一個高度「融合」的家庭中。在7年級以前,她一直是個「乖小孩」。但是,7年級以後,她開始反抗父母的權威,並且跟一群年齡稍大的青少年混在一起,加入了同樣高度「融合」的叛逆少年群體。她開始做各種各樣出格的事情,以獲得同伴們的接納。但是她的行為並沒有帶來什麼好處,還搞壞了自己的名聲。於是,她只好換到另外一所學校就讀。在新的學校裡,她又開始跟一個同樣沒有「分化」成功的貧困男孩交往。她試圖用自己的愛和過分的關心來「拯救」這個男孩,卻反而毀了自己。到18歲時,她感到自己的一生已經完了,甚至想要自殺。在接受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她認識到自己的自尊很脆弱,還有很強烈的「融合」傾向。於是她開始從父母和同齡人中「分化」出來,根據自身利益做出自己的決定。

問題

1.你的家庭有沒有成功解決過成員之間的分歧和差異?請列舉兩個成功事例。在解決成員分歧和差異的問題上,你的家庭有沒有失敗的經歷?請列舉兩個失敗的案例。為了解決這些分歧和差異,所有家庭成員(包括你自己在內)經歷了哪些過程?

2.請回憶一下,在你的家庭中有沒有人曾經發現、指出、討論,甚至改變過什麼規則?這種經歷對於整個家庭造成了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