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原生家庭(原書第4版) > 做真正的自我:保持真我,並且知道自己是誰 >

做真正的自我:保持真我,並且知道自己是誰

在喬爾·錢德勒·哈里斯(美國小說家和記者)的「老南方故事」中,兔子老弟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一邊走還一邊興高采烈地吹著口哨。後來,他遇到了一個「柏油小人」,站在路邊對他惡言相向。兔子老弟勃然大怒,開始攻擊那個「柏油小人」,結果他的手反而被柏油粘住了。於是,他開始更加猛烈地拳打腳踢。最後,他整個人都被黏糊糊的柏油纏住了。他曾經認為:不讓別人說自己的壞話,就是保持「真正的自我」。但最後的結果是他忽略了最初的人生目標。他過分關注別人的評價,最終讓自己陷入了困境。

這個道理對大多數人來說也都是適用的。對於別人的所作所為,我們做出的反應越大,就越遠離自己本來的目標,也就越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一個情感上成熟的人,不僅應該能夠在感情上跟別人接近,而且要做到不被別人的意見、需求和評價所左右。心理治療師把這種現象叫作「分化」,就像是一個細胞與另外一個細胞分離開來,但是仍然保持著一定的關係。

原生家庭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幫助我們發現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鼓勵我們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也就是說「做自己」),並且同時與別人保持親密關係。我們之中的大多數人在同一個時期只能做到上述內容的一個方面。我們要麼順從他人,以維持自己與他人的親密關係;要麼切斷自己與他人的聯繫,以求「做真正的自我」。

如果你與一個志趣相投的人共同生活,那麼你希望「做自己」的願望就很容易實現。如果伴侶或者親友在生活中與你追求的東西不同,分歧和困難就會出現。每個家庭和夫妻都會因為求同存異的問題發生爭執,而「求同」的需求是與家庭成員發揮自身個性相悖的。正如上一章所述,如果一方在婚姻關係中要求另外一方與自己保持一致,並且侵犯了另外一方的主體個性,那麼另外一方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

我們在第1章裡講過蘇的故事。她年幼時是個順從的小女孩;十幾歲的時候開始變得叛逆,後來和父母發生了一場「家庭權力爭奪戰」,最後與父母斷絕了關係。

無論後來採取什麼策略,蘇都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人。她與原生家庭切斷聯繫之後,又把原生家庭中沒有解決的問題帶到了她和史蒂夫的婚姻關係之中。而史蒂夫也把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沒有解決的問題帶到了新的家庭中。於是他們又按照各自原生家庭的模式,開始了新的家庭鬥爭。

只有那些「分化」成功的人才可以真正地「做自己」。他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自由地思考問題和感受事物,而不用過度考慮別人的喜好或批評,也不用過分批評或奉承別人。這樣的人是開放的,他們願意接受自身與別人的差異。當別人要求他們做出轉變時,他們也不會做出過分的反應。他們也願意做出改變,樂於接受新信息,善於對自己重新定位。他們並不認為需要「改變」就意味著自己有不足和缺陷。

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變得充實和快樂起來。我們跟父母、子女生活在一起時,更應該如此。如果我們不能這樣去做,那麼將一直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和控制。

實際上,沒有任何人是完全「分化」成功的,完美的人根本不存在。在經歷的各種關係中,我們或多或少地會進行「分化」。但是我們「分化」得越頻繁,這個過程也會變得越容易。下面,我們將會討論一下那些「分化」良好的人的特徵。

◎具有目標指向性

具有「目標指向性」說的是一個人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並且能確定什麼東西對自己來說是重要的。這樣的生活方式讓人無論是在人際關係、工作,還是其他方面,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例如表達自己的需要、信仰和價值。也許你與周圍的親友之間存在很多差異,但是你可以自由地表達出來。這並不意味著你一定要攻擊別人,或者用自己的價值觀壓倒別人的價值觀。這也不意味著你可以在任何時候都不顧別人的感受,想怎麼說就怎麼說。這只意味著你可以自己選擇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受別人否定或讚許的影響。

做一個具有「目標指向性」的人,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忽視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人際關係。相反,當你在別人面前自由地表現「真我」時,你會發現人際關係將變得更加愉悅。那些具有「目標指向性」的人可以擁有深刻、良好,並且親密的人際關係,並且在維持人際關係時遇到的麻煩更少。

與「目標指向性」相反的是「關係導向性」。具有「關係導向性」的人在情感上不太成熟,他們的自尊和滿足感完全依賴於別人。他們把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全都花在人際關係中,以求獲得別人的認可和尊重,而不是專注於確立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

對於「關係導向性」的人來說,別人對他們的喜愛和關懷才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別人不再喜愛和關懷他們,他們就會感到大難臨頭。他們癡迷於爭取別人的認可和讚揚。他們喜歡別人,也希望自己能被別人喜歡。他們往往過分敏感,能從自己與愛人之間最細微的差異中看到關係破裂的徵兆。

│示例│

吉娜對丈夫說:「這些樹實在是太美了!不是嗎?」她的丈夫回答道:「還可以吧。」這讓吉娜以為丈夫根本不愛她,因為丈夫不喜歡她所喜歡的東西。於是她開始批評丈夫,說他過於消極,破壞了他們婚姻的幸福感。後來,吉娜的丈夫花了很長時間來做某項房屋修整工作。這也是吉娜讓他去做的。他以為吉娜會對他的工作感到滿意,並且會感謝他。吉娜卻責問他為什麼沒有把裝修的部位向右移幾厘米。丈夫聽了之後立即火冒三丈。他指責吉娜從不欣賞他所做的任何事,還說從此以後再也不會為她做任何事了!

問題

1.你是否善於在「做自己」的同時也能夠跟其他人保持密切的關係?你是否會在別人面前隱藏自己性格的某些方面,並且認為別人會因你的某種性格而討厭你?別人的反應對你的行為有多大影響?

2.在你的家庭中,誰和你的差異最大?在他面前,你還能很好地保持自我和「做自己」嗎?

3.你屬於「目標指向性」還是「關係導向性」類型的人?你家裡的其他人呢?

◎能夠區分思考與感受

面對人生路上的很多抉擇,「分化」成功的人會細緻地分析各種選項的好處與壞處。他們往往能夠做出理智的判斷,這是因為他們可以很好地區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他們並不強求別人接受自己的信條,也不會因為別人的信條與自己不同而攻擊別人,或對別人懷有戒心。

「分化」並不等於讓人們失去自己的感受。「分化」成功的人從來不會失去自己的感覺,因為在需要的時候,他們可以自由地體驗和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們會把自己的感受當作生活信息來源之一。只要願意,他們也可以激情澎湃。對一個「分化」成功的人來說,關鍵的因素是「選擇」。他們可以恰當地選擇是否根據自己的感覺行事。

因此,「分化」成功並不意味著沒有感情。只要願意,「分化」成功的人也可以深陷感情之中不可自拔。這樣的一個例子就是做愛。人們在做愛時都會沉浸在感官的世界中,拋棄了一切理性的界限。

因為「分化」成功的人往往從自身位置出發考慮問題,所以他們能夠有自己的立場,並且有自己的底線,同時也會聽取別人的意見。他們既不任性,也不死板教條。他們願意接受新信息,但不會被感情上的訛詐或威脅所左右。同時,他們不會指責那些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相反,他們會尊重別人,並且向別人學習。實際上,他們會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感到愉悅,而不是恐懼。最為重要的是,他們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最親密的人,如配偶、父母和子女等。

那些沒有「分化」成功的人往往分不清自己的思維和感受。他們也許在日常工作中表現良好。他們也可能很善於處理那些「事務導向性」的任務,而不是「人際關係導向性」的工作。但是一旦涉及比較親密的人際關係時,他們就會陷入迷茫,變得非常敏感和脆弱。為了維持密切的人際關係,他們甚至願意做出一些不合理的妥協。如果他們對自身有足夠信心的話,是不會做出不合理妥協的。

正是因為「分化」不太成功的人分不清想法和感受,所以他們常常會把自己的主觀感情當作事實情況的真實反映。例如有人也許會這樣說:「我覺得你會拒絕我。」但是這句話不是要表達自己的一種感受,而是對別人行為的一種解讀。當人們說自己「覺得如何如何」的時候,他們常常是在表達一種想法,而不是在抒發一種感情或感覺。「感覺」是關於自己的,而不是關於別人的。關於自己感覺的表達方式應該是這樣的:「當你不同意我的意見時,我感到自己被人狠狠地拒絕了。」

我們的感受都是由對周圍環境的思考,或者對正在發生事件的解讀產生的。除非別人與我們進行了身體上的接觸,否則他們無法讓我們產生任何具有確定意義的感受。除此之外,我們所有的感受都是從自己內心產生的。例如,如果喬狠狠地打了比爾的肩膀一下,那麼比爾就會產生肉體上疼痛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喬讓比爾產生了一種意義確定的感受。但是如果喬只是說「我很生氣,真想打你」,卻沒有付諸行動,那麼比爾對喬的話產生的感受則完全取決於比爾自己,或者說取決於比爾如何理解喬所說的話。如果比爾認為喬真的非常生氣,會把他狠狠打一頓,甚至打斷他的幾根骨頭,那麼比爾也許會感到恐懼,甚至想逃跑。如果比爾想:「喬現在很生氣,這說明他不喜歡我,真是太糟糕了。」那麼他也許會感到自己的感情受到了傷害,或者感到沮喪。如果比爾認為:「誰對我發火,我就饒不了他!喬可嚇不住我。」那麼他也許會發怒,甚至首先動手打喬。如果比爾想:「到底什麼事讓喬生這麼大的氣?」那麼他也許會感到很好奇,甚至會說:「快告訴我你為什麼生氣,也許我可以幫你解除煩惱。」

從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在同一個情景下,對同一個事物有多種可能的解讀。一個「分化」不太成功的人會認為僅僅是喬的話語讓他產生了某個特定的感受。他完全不考慮自己解讀的作用,認為完全是喬讓他感到恐懼、受傷或者憤怒等情緒。

一個「分化」成功的人則不同。他明白喬的憤怒有多重解釋的可能。如果他要對喬的話語做出反應,就會表現得很好奇,並且希望能和喬好好談一談。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在不斷地樹立並修正對他人和自我的態度與信念。原生家庭中的生活經歷會決定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各種人際關係中能做什麼樣的人,或者必須做什麼樣的人。這些信念會逐漸成為我們對外部世界做出反應和感受的情感基礎。無論家庭成員如何影響我們,家庭並不能讓我們形成特定的信念和感受。我們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獨特認識,而這個形成過程會受到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我們作為子女的長幼順序(或稱為「手足位置」,具體內容請參見第7章)、我們的父母在其各自原生家庭中的經歷、某些特定的生物學前提基礎,以及許多不可預見、不可界定的品質等。

如上所述,我們的個性與情感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這就意味著我們同樣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和感受。我們不必等待他人做出改變,而要首先改變自己。

請做下面的練習,區分一下哪些句子是表述思想的,哪些句子是表達感受的。

思考和感受

請回憶一下,你每天要說多少次「我感到……」之類的話。這些話其實是在表述某個思想,而不是你自己的感受。當你下次再說「我感到……」的時候,請注意留心,把它換成「我認為……」你會感到有什麼不一樣嗎?

請注意一下,你自己和身邊的人是否常常喜歡說:「那讓我感到很糟糕」「你真讓我生氣」,或者「你讓我感到噁心」等。有沒有什麼更準確的方式來表達這些主觀體驗?請採用更準確的方式來表達,看看周圍人們的反應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