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在唐詩裡孤獨漫步 > 詩人無關生死 >

詩人無關生死

嗣聖元年(684年),武則天廢中宗,並清除唐室元老,打算自立為帝。這年九月,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駱賓王知道之後,馬上投奔徐敬業,成為他的僚屬。於是,在徐敬業的命令下,駱賓王寫了著名的《討武氏檄》。(即《代徐敬業傳檄天下文》)這篇文章傳到長安之後,據說武則天看到「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的句子時,只是微微一笑,這種揭人隱私的文字,在武則天看來無異於潑婦罵街,是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的。但是當讀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時,武則天改容詢問侍臣:「這是何人所作?」左右回答是駱賓王所作,武則天於是對宰相說:「你經常說現在野無遺賢,可是為什麼遺漏了這個人?」

這個故事頗有些類似於曹操賞識陳琳的故事。官渡之戰時,陳琳為袁紹起草罵曹操的檄文,語言犀利尖刻,讓曹阿瞞大為惱火。袁紹被擊敗之後,陳琳被曹操俘虜,曹操問:「你為什麼這樣辱罵我?」陳琳回答:「當時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曹操大笑,原諒了陳琳。

駱賓王的運氣顯然沒有陳琳那麼好,徐敬業起兵剛剛兩個月,十一月,義軍與朝廷軍隊在揚州城下阿溪決戰,全軍覆沒。當晚,徐敬業與部下準備連夜奔赴潤州,逃往高麗,部下王那相反叛,將徐敬業等二十五人殺死,將頭顱獻給朝廷,駱賓王也在其中。(《資治通鑒》)可是,《朝野僉載》卻說駱賓王是投江而死,《新唐書》本傳則乾脆說他「亡命不知所之」。《本事詩》更是有鼻子有眼地說:當時義軍失敗,徐敬業和駱賓王逃亡。官軍主帥害怕失去匪首不好向朝廷交差,於是抓了兩個長相和他們相似的人殺了,把首級獻給朝廷。後來雖然知道他們的下落,但害怕被追究欺君之罪,於是也不敢抓捕他們。徐敬業在衡山出家,九十多歲才去世。駱賓王也出家,遍游名山,後來去了靈隱寺。《本事詩》還記載了一個宋之問在靈隱寺得到駱賓王幫助寫出《靈隱寺》詩的故事。(參看《最要命的懲罰》)但是這個故事多半是虛構的,因為宋之問和駱賓王曾經是熟識的好友,駱賓王曾經寫過《在江南贈宋五之問》《在兗州餞宋五》贈給宋之問,因此,他們如果在靈隱寺相見,宋之問不可能不認識他。

也許,人們編造出這個故事,一來是出於對宋之問的鄙視,二來也是出於善良和同情,用這個虛構的故事聊以表達對駱賓王這個天才的隕落的遺憾。其實,這種故事並無存在的必要。因為詩人的生命與常人是不一樣的,他們將自己的情感和智慧融進了自己的作品裡,因此,他們的魂魄也就一直留在了這些美麗的詩句中。當後人翻開這些書頁,隨著這些詩句歡笑、喜悅、悲哀、哭泣的時候,詩人的影子就在詩句背後,注視著這些借助詩句的力量,與自己心靈相通的陌生人,詩人便在詩句中復活,在誦讀聲中復活。於是,詩人不死,或者說已經無關生死,因為,他們生存的那個世界有一個名字,叫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