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猶憶前塵立少時:俞平伯點評唐宋詞 > 賀鑄(四首) >

賀鑄(四首)

賀鑄(1052—1125),字方回,衛州(今屬河南)人。在其詩集中自序稱「越人」,又號「慶湖遺老」。自言是唐賀知章之後,「慶湖」即「鏡湖」也。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蘇州。有《東山詞》。

鷓鴣天

重過閶門[1]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2]。梧桐半死[3]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4]。舊棲[5]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1]「閶門」,蘇州西北的城門。

[2]「何事」,為什麼。作者北人,旅居蘇州,故有「不同歸」之說。

[3]枚乘《七發》:「龍門之桐,……其根半死半生。」庾信《枯樹賦》:「桐何為而半死。」用來比喻喪失配偶,唐人詩中已然。白居易《為薛台悼亡》:「半死梧桐老病身。」

[4]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古薤露歌》:「薤上露,何易晞。」「晞」,干。喻人命短促,如朝露易干。

[3]「舊棲」,舊居,昔年同住的地方。

踏莎行[1]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2],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3],紅衣[4]脫盡芳心苦[5]。返照迎潮,行雲帶雨[6],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7]。

[1]當是詠荷花。《白雨齋詞話》卷一評為「騷情雅意,哀怨無端」。

[2]「回塘」,曲折的池沼,張衡《南都賦》:「分背回塘。」水有小口別通曰浦,稱「別浦」。李賀《七夕》:「別浦今朝暗。」

[3]唐人詩:「蜂蝶無情極,殘香更不尋。」詳後周邦彥《六丑》注[7]。這裡卻云「幽香」,不指「殘香」,更用「斷無」,以加重語氣,形容荷花的高潔。

[4]「紅衣」,紅蓮花瓣。趙嘏《長安晚秋》:「紅衣落盡渚蓮愁」,許渾《秋望雲陽驛西亭蓮池》:「水泛紅衣白露秋」,李商隱《如有》:「菡萏薦紅衣」,皆在趙前,惟趙詩與本句尤為接近耳。《楚辭.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帶」,故下片云「騷人語」。

[5]言蓮瓣凋零,只剩得蓮子了。現在口語蓮子也叫蓮心。「苦」指「薏」,在最裡面,綠色,味苦。「芳心」云云,亦是比喻。

[6]這裡帶寫夏秋間雨晴光景,宕開說。

[7]李賀《南園》十三首之一:「嫁與東風不用媒。」韓偓《寄恨》:「蓮花不肯嫁春風。」本詞蓋用此句。「無端卻被秋風誤」,至秋時零落,亦指蓮花而言。

浣溪沙

閒把琵琶舊譜尋,四弦聲怨卻沉吟,燕飛人靜畫堂深[1]。欹枕有時成雨夢,隔簾無處說春心[2],一從燈夜到如今[3]。

[1]首兩句借事言情,淡淡說起。白居易《代琵琶弟子謝女師曹供奉》:「一紙展開非舊譜,四弦翻出是新聲。」下句「燕飛」,現在光景,亦只略點。

[2]「欹枕」句宕開,「有時」言非一時。「隔簾」句關合上文燕子,言燕雖細語,還隔簾櫳,縱知人意,亦無處可說。

[3]本事蓋與燈節有關,結尾一語將全篇點醒。

秋水斜陽演漾金[1],遠山隱隱隔平林,幾家村落幾聲砧[2]。記得西樓凝醉眼,昔年風物似如今,只無人與共登臨[3]。

[1]「演漾金」,狀斜陽照水。「演漾」猶蕩漾。

[2]上片只平平出之。

[3]《浣溪沙》第二段開首每用對句。這裡三句聯下,不對偶,純用白描。陳廷焯以為「只用數虛字盤旋唱歎,而情事畢現」(《白雨齋詞話》卷一),說是。詩詞於空裡傳神處,吟誦有時比解釋更為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