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平生最愛納蘭詞:人生若只如初見 > 又 紅橋懷古和王阮亭韻1 >

又 紅橋懷古和王阮亭韻1

無恙年年汴水流2,一聲水調短亭秋3,舊時明月照揚州。

曾是長堤牽錦纜4,綠楊清瘦至今愁5,玉鉤斜路近迷樓6。

【箋注】

1紅橋:橋名,在江蘇省揚州市。明崇禎時建,為揚州遊覽勝地之一。王阮亭:王士禛,清代文學家,字貽上,號阮亭。王士禛於順治十七年(1660)至康熙二年(1663)任揚州推官。期間,王士禛曾撰寫《紅橋遊記》,文中記載:「遊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捨舟而陸徑,必出紅橋下。橋四面觸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間,菡萏作花,香聞數里,青簾白舫,絡繹如織,良謂勝游矣。予數往來北郭,必過紅橋,顧而樂之。登橋四望,忽復徘徊感歎。當哀樂之交乘於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謝冶城之語,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視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康熙元年,1662)之望,與籜庵、茶村、伯磯諸子偶然漾舟,酒闌興極,援筆成小詞二章,諸子倚而和之。」康熙二十三年(1684),詞人隨駕南巡之揚州,撰成此詞。

2汴水:即通濟渠,古運河名。隋大業元年開,分東西兩段:西段起自東都洛陽西苑引谷、洛水,貫洛陽城東出循陽渠故道至偃師入洛,由洛水入黃河;東段起自板渚引黃河水東行汴水故道,至今開封市別汴水而東南流。唐白居易《長相思》:「汴水流,泗水劉,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3水調:曲調名。明胡震亨《唐音癸簽·樂通二》:「《海錄碎事》云:『隋煬帝開汴河,自造《水調》。』按,《水調》及《新水調》,並商調曲也。唐曲凡十一疊,前五疊為歌,後六疊為入破。」唐杜牧《揚州》:「誰家歌水調,明月滿揚州。」

4長堤:隋堤。隋煬帝時沿通濟渠、邗溝河岸修築的御道,道旁植楊柳,後人謂之隋堤。錦纜:錦制的纜繩,精美的纜繩。唐杜牧《汴河懷古》:「錦纜龍舟隋煬帝。」

5綠楊:清曹貞吉《浣溪沙·步阮亭紅橋韻》之一:「綠楊深處見紅橋。」之二:「玉樹歌來猶有恨,錦帆牽去已無愁。」

6玉鉤斜:古代著名游宴地,相傳為隋煬帝葬宮人處。後泛指葬宮人處。迷樓:隋煬帝所建樓名,故址在今江蘇省揚州市西北。唐馮贄《南部煙花記·迷樓》:「迷樓凡役夫數萬,經歲而成。樓閣高下,軒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欄朱楯,互相連屬。帝大喜,顧左右曰:『使真仙遊其中,亦當自迷也。』故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