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此生喜讀納蘭文:我是人間惆悵客 > 春秋皇綱論序 >

春秋皇綱論序

《宋·藝文志》:《春秋》之書凡二百四十部、二千七百九十九卷。余所見者,僅三十餘部,為卷數百。王晰《皇綱論》其一也。晰不知何如人,自稱為太原王晰,陳直齋《書錄解題》亦但言其官太常博士1,至和間人而已2,不能詳其生平也。直齋《解題》於著書之人,往往舉其立身大概,使後世讀其書者,雖不獲親見其人,猶稍稍得其本末,以為論世知人之據。乃於晰獨否,豈其人在直齋當時已不可得而論定邪?然直齋所錄,《皇綱論》外尚有《明例隱括圖》,又云:館閣目有《通義》十二卷3。而王伯厚又雲4:《通義》之外,別有《異義》十二卷。《通義》據《三傳》《注》《疏》及啖、趙之學5,其說通者附經文之下,缺者以己意釋之。則晰所著二義者,正其解經之本書,茲論則總括立言大旨以成編者也。論特弘偉卓犖6,則二義亦必有足觀,惜乎不得而見也。嗟乎!古人辛勤著書將以求知於後世,而世顧不得而知之,即其書幸而傳矣,又不能盡傳也,豈不重可歎也歟!論凡五卷,二十有三篇。

【箋注】

1陳直齋《書錄解題》:陳直齋,宋代藏書家陳振孫,字伯玉,號直齋,浙江吉安人。積書至五萬一千餘卷,仿晁公式《郡齋讀書志》編成《直齋書錄解題》一書,為宋代著名的提要目錄。原本已佚,清人自《永樂大典》輯為二十二卷。

2至和:宋仁宗年號(1054—1055)。

3館閣:北宋有昭文館、史館、集賢院三館和秘閣、龍圖閣等掌圖書經籍和編修國史等事務,通稱「館閣」。明代將其職掌移歸翰林院,故翰林院亦稱「館閣」。清代沿之。

4王伯厚:南宋學者王應麟,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在經史領域長於考證,撰有《困學紀聞》《玉海》《詩考》《深寧集》等。

5啖、趙:啖助、趙匡。啖助,唐經學家。長於《春秋》學,考核「三傳」,以為《左傳》敘事雖多,而解釋「大義」則多有誤。趙匡,唐代經學家。字伯循。師從啖助,補啖助所撰《春秋集傳》和《春秋統例》。以為《春秋》文字隱晦,不易明瞭,乃舉例闡釋,發揮「微言」;又懷疑《春秋》經文有缺誤,開宋代學者懷疑經傳的風氣。

6卓犖(luo):超絕出眾。《後漢書·班固傳》:「卓犖乎方州,羨溢乎要荒。」李賢註:「卓犖,殊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