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詩經: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 思文 >

思文

【題解】

這是祭祀周族祖先後稷以配天的樂歌。《毛詩序》說:「《思文》,後稷配天也。」姚際恆《詩經通論》說:「此郊祀後稷以配天之樂歌,周公作也。按《孝經》云『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指此也。《國語》云『周文公之為《頌》曰「思文後稷,克配彼天」』,故知周公作也。郊祀有二:一冬至之郊,一祈谷之郊,此祈谷之郊也。」據此,此頌歌為周公所作。周自後稷發明播種百谷,公劉和古公亶父都是以農建國,其後人祭祀後稷是很自然的事。這首詩主在歌頌後稷養民之功,但語言極其簡練,和《大雅·生民》對後稷的描述比較一下,《生民》述事詞詳而文直,《思文》頌德語簡而旨深。《雅》、《頌》的不同在此。

思文後稷[1], 克配彼天[2]。 立我烝民[3], 莫匪爾極[4]。 貽我來牟[5], 帝命率育[6]。 無此疆爾界[7], 陳常於時夏[8]。

【譯文】

文德無比後稷王, 功德可以配上蒼。 安定天下眾百姓, 無人不受你恩賞。 你把麥種賜我們, 帝命用它來供養。 不分彼此和疆界, 遍及中國都推廣。

【註釋】

[1]思文:「思」為語助詞,一說為「思念」。文,指文德。後稷:周人的始祖,發明播種百谷。

[2]克:能。

[3]立:「粒」之省字,養育。《鄭箋》:「當作粒。昔堯遭洪水,黎民阻饑,後稷播殖百谷,烝民乃粒,萬邦作乂。」烝民:眾民。

[4]極:最。一說:極,至也。

[5]貽:遺留。來牟:亦作「麳麰」,小麥。一說「來」是小麥,「牟」是大麥。

[6]率育:普遍養育。

[7]疆、界:都是指疆域。

[8]陳:布陳。常:常法,常規。指種植農作物的方法。時夏:此夏。夏,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