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詩經: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 >

【題解】

此詩和《板》內容相近,都是指斥周厲王的。不同的是,《板》是直接指斥,諄諄告戒;而《蕩》則是借古諷今,假托文王斥責紂王,以指責厲王。《毛詩序》說:「《蕩》,召穆公傷周室大壞也。厲王無道,天下蕩蕩然無綱紀文章,故作是詩也。」認為是召公所作。此詩自二章以下皆託言商紂來指斥厲王。方玉潤《詩經原始》說:「此詩自二章以下,皆託言文王歎商以刺厲王。蓋臣子奉君,不敢直斥其惡,而目擊時事日非,紀綱大壞,又難自忍,故假托往事以警時王。雖敗壞已極,而猶冀其感悟,庶幾一改厥圖,以臻於治。」概括了此詩主旨。

蕩蕩上帝[1], 下民之辟[2]。 疾威上帝[3], 其命多辟[4]。 天生烝民[5], 其命匪諶[6]。 靡不有初, 鮮克有終[7]。

【譯文】

驕縱放蕩的上帝, 他是下民的主宰。 暴虐無常的上帝, 政令偏邪多更改。 上天生下眾百姓, 命運多變難確定。 其初都以善開始, 很少能夠有善終。

【註釋】

[1]蕩蕩:本指大水奔流的樣子,此指法度廢弛。《鄭箋》:「蕩蕩,法度廢壞之貌。「

[2]辟(bi):君主。

[3]疾威:暴虐。《鄭箋》:「疾,重賦斂也。威,峻刑法也。」

[4]命:本性。一說「政令」。辟:邪僻。

[5]烝民:眾人。

[6]匪諶(chen):指命運無常不可信。諶,誠。一說信。

[7]鮮:少。


文王曰咨[8], 咨女殷商[9]! 曾是強禦[10], 曾是掊克[11]。 曾是在位[12], 曾是在服[13]。 天降滔德[14], 女興是力[15]。

【譯文】

文王曾有此歎息: 「唉,你這殷商的紂王! 竟然凶暴又強橫, 聚斂錢財害百姓。 竟能登上君王位, 竟能專橫發號令。 天降傲慢惡德人, 群臣助長他橫行。」

【註釋】

[8]咨:嗟歎聲。此下數章都是借文王之言指責殷商以諷喻厲王。

[9]女:汝,你。

[10]曾:乃,竟然。強禦:為強盛威武之意。又作「強圉」。

[11]掊克:聚斂之臣。

[12]在位:指處於統治地位。

[13]在服:指從事。服,事。

[14]滔德:傲慢驕橫。滔,通「慆」,倨慢。

[15]女興是力:《鄭箋》:「女群臣又相與而力為之。言競於惡。」女,你,指群臣。興,助長。


文王曰咨, 咨女殷商! 而秉義類[16], 強禦多懟[17]。 流言以對[18], 寇攘式內[19]。 侯作侯祝[20], 靡屆靡究[21]。

【譯文】

文王曾有此歎息: 「唉,你這殷商的紂王! 你應任用善良人, 卻用貪暴引眾怨。 誹謗賢者用謠言, 強盜竊賊收身邊。 祈求鬼神害忠良, 干的壞事說不完。」

【註釋】

[16]而:爾,你。秉:操持,任用。義類:善類。

[17]懟(dui):怨恨。

[18]流言:謠言。對:遂。《毛傳》:「對,遂也。」《鄭箋》:「皆流言謗毀賢者,王若問之,則又以對。」

[19]寇攘:盜竊國家資財。式:以,因此。內:入。

[20]侯:有。作、祝:《毛傳》:「作、祝,詛也。」《鄭箋》:「王與群臣乖爭而相疑,日祝詛求其凶咎無極已。」指祈求鬼神加禍於別人。

[21]屆:盡。究:窮。


文王曰咨, 咨女殷商! 女炰烋於中國[22], 斂怨以為德[23]。 不明爾德[24], 時無背無側[25]。 爾德不明, 以無陪無卿[26]。

【譯文】

文王曾有此歎息: 「唉,你這殷商的紂王! 橫行天下太猖狂, 竟把惡人當忠良。 善惡不分德行昏, 你的身旁無賢人。 不分好壞心不明, 沒有陪臣和公卿。」

【註釋】

[22]炰烋(pao xiāo):即「咆哮」。《鄭箋》:「炰烋,自矜氣健之貌。」《文選·魏都賦》注引此詩作「咆哮於中國」。中國:即「國中」。

[23]斂:聚。怨:指凶暴怨怒者。《鄭箋》:「斂聚群不逞作怨之人,謂之有德而任用之。」

[24]不明:無知人之明。

[25]時:是。《韓詩》作「以」,亦通。無背無側:《毛傳》:「背無臣,側無人也。」

[26]無陪無卿:《毛傳》:「無陪貳,無卿士也。」《鄭箋》:「無臣無人,謂賢者不用。」


文王曰咨, 咨女殷商! 天不湎爾以酒[27], 不義從式[28]。 既愆而止[29], 靡明靡晦[30]。 式號式呼[31], 俾晝作夜。

【譯文】

文王曾有此歎息: 「唉,你這殷商的紂王! 上天不讓你酗酒, 不應幹那不義事。 行為儀態已大錯, 不分晝夜沒節制。 醉後狂呼又亂叫, 直把黑夜當白晝。」

【註釋】

[27]湎:沉溺於酒。

[28]不義從式:不應該跟著去做。《毛傳》:「有沉湎於酒者,是乃過也,不宜從而法行之。」義,宜,應該。從,跟從。式,用。

[29]愆:過失,犯錯誤。而:爾,你。止:儀態舉止。

[30]靡明靡晦:言不分白天黑夜。明,白天。晦,晚上。

[31]號、呼:指酒後狂呼亂叫。


文王曰咨, 咨女殷商! 如蜩如螗[32], 如沸如羹[33]。 小大近喪[34], 人尚乎由行[35]。 內奰於中國[36], 覃及鬼方[37]。

【譯文】

文王曾有此歎息: 「唉,你這殷商的紂王! 政局混亂如蟬唱, 又如沸水如滾湯。 大事小事全敗壞, 一意孤行你崇尚。 國內百姓怒氣生, 怒火延伸到四方。」

【註釋】

[32]螗:蟬之大而黑色者。蜩螗鳴聲嘈雜,此形容時勢的混亂。

[33]沸:開水。羹:菜湯。此是說政局混亂,如水沸,如羹爛。

[34]喪:失敗。

[35]由行:由此而行。此是說百事盡敗,卻仍一意孤行。

[36]奰(bi):盛怒。《毛傳》:「奰,怒也。不醉而怒曰奰。」《說文》:「奰,壯大也。」奰有怒和壯大之意,可釋為盛怒。

[37]覃(tan):延及。鬼方:遠方。


文王曰咨, 咨女殷商! 匪上帝不時[38], 殷不用舊[39]。 雖無老成人[40], 尚有典刑[41]。 曾是莫聽, 大命以傾[42]。

【譯文】

文王曾有此歎息: 「唉,你這殷商的紂王! 並非上帝不善良, 是你廢棄舊典章。 雖已沒有元老臣, 還有祖先舊規章。 這些道理你不聽, 國家命運將淪喪。」

【註釋】

[38]時:是,善。

[39]舊:指舊的典章法制。

[40]老成人:舊臣。

[41]典刑:法規。刑,通「型」。

[42]大命:國家的命運。傾:倒塌。


文王曰咨, 咨女殷商! 人亦有言[43]: 顛沛之揭[44], 枝葉未有害, 本實先撥[45]。 殷鑒不遠[46], 在夏後之世[47]。

【譯文】

文王曾有此歎息: 「唉,你這殷商的紂王! 人們常說這樣話: 『倒伏大樹根離地, 枝葉雖未受損傷, 它的根基已拔光。 殷商教訓並不遠, 夏桀下場在眼前。』」

【註釋】

[43]亦:語助詞。

[44]顛沛:跌倒。揭:高舉,指樹木倒地後,根部翹起。

[45]撥:當從《魯詩》作「敗」,即毀壞。

[46]鑒:鏡子。

[47]夏後:夏王。夏代一般稱國君為「後」不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