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詩經: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 苕之華 >

苕之華

【題解】

這是饑民自傷生而不幸的詩。《毛詩序》說:「《苕之華》,大夫閔時也。幽王之時,西戎、東夷交侵中國,師旅並起,因之以饑饉。君子閔周室之將亡,傷己逢之,故作是詩也。」《序》說「大夫閔時」,可為一說。全詩情調淒愴悲憤,造語奇特警辟。如「牂羊墳首,三星在罶」二句,寫出因野無青草,而羊餓得頭大體小;因水無魚鱉,而水沉靜可映星光。真是「舉一羊而陸物之蕭索可知,舉一魚而水物之凋耗可想」(王照圓《詩說》)。

苕之華[1], 芸其黃矣[2]。 心之憂矣, 維其傷矣!

【譯文】

凌霄開了花, 花兒黃又黃。 內心真憂愁, 痛苦又悲傷!

【註釋】

[1]苕(tiao):又稱凌霄、紫薇,花赤黃色。

[2]芸:極黃之貌。


苕之華, 其葉青青。 知我如此, 不如無生!

【譯文】

凌霄開了花, 葉子青又青。 知我這樣苦, 不如不出生!


牂羊墳首[3], 三星在罶[4]。 人可以食, 鮮可以飽[5]!

【譯文】

雌羊頭很大, 魚蔞映星光。 人有食可吃, 豈望飽肚腸!

【註釋】

[3]牂(zāng)羊:母羊。墳首:頭大。這裡指因飢餓所致,體小頭大。墳,大。

[4]三星:一說指參宿、心宿、河鼓三星。一說泛指星光,即三三兩兩的星光。罶(liǔ):魚簍。此指罶中無魚而水靜,映出星光點點。

[5]人可以食,鮮可以飽:朱熹《詩集傳》解作:「苟且得食足矣,豈可望其飽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