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詩經: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 汝墳 >

汝墳

【題解】

這是一首夫妻傷別的詩。從夫妻未見時,妻子的憂慮和如饑似渴的思念,寫到既見後的歡欣和不再分離的美好願望,還寫到與父母團聚的無限欣慰。這種父母、夫妻分離的局面是怎樣造成的呢?是王室的暴政使年輕男子長期在外服役,無有歸期。詩中明確地表達了對王室暴政的不滿。《毛詩序》說:「《汝墳》,道化行也。文王之化行乎汝墳之國,婦人能閔其君子,猶勉之以正也。」朱熹《詩集傳》說:「汝旁之國,亦先被文王之化者,故婦人喜其君子行役而歸。」二說都和文王之化聯繫起來。方玉潤《詩經原始》駁斥說:「夫婦人喜其夫歸,與文王之化何與?婦人被文王之化而後思其夫,豈不被化即不思其夫耶?如此說詩,能無令人疑議?」方氏認為這首詩是說商君無道,天下民眾聞西伯(即後來的周文王)施行仁政,欲歸依西伯,詩人不敢明言,故托為婦人喜見其夫之詞。可備一說。

遵彼汝墳[1], 伐其條枚[2]。 未見君子[3], 惄如調饑[4]。

【譯文】

沿著汝河岸邊走, 砍取木枝作柴燒。 長久不見丈夫面, 如同早晨飢餓受煎熬。

【註釋】

[1]遵:沿著。汝:汝水,源出河南天息山,東南流入淮河。墳:「濆」的假借字,堤防,或以為河岸。

[2]伐:砍伐。條枚:指樹的枝條。

[3]君子:這裡是妻子對丈夫的敬稱。

[4]惄(ni)如:憂思之極,心情難受之貌。調饑:即「朝饑」。調,《鄭箋》:「朝也。」


遵彼汝墳, 伐其條肄[5]。 既見君子, 不我遐棄[6]。

【譯文】

沿著汝河岸邊走, 伐取樹木新枝條。 終於盼得丈夫歸, 從此再不遠走把我拋。

【註釋】

[5]條肄(yi):砍後又生出的新枝。

[6]遐(xia)棄:遠離拋棄。


魴魚赬尾[7], 王室如燬[8]。 雖則如燬, 父母孔邇[9]!

【譯文】

魴魚勞累尾變紅, 王室暴政如火燒。 雖然暴政如火燒, 幸與父母團聚相依靠。

【註釋】

[7]魴(fang)魚:赤尾鳊魚。赬(chēng)尾:紅尾。舊說魴魚的尾巴不紅,勞累則會變紅。此也暗指服役者的勞累。

[8]王室:周王室。燬(huǐ):烈火。形象王政暴虐。

[9]孔:很,甚。邇(ěr):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