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蔣勳說唐詩 > 《琵琶行》深情 >

《琵琶行》深情

下面是這個女子對她自己的一些回憶敘述,「沈吟放撥插弦中」,彈完琴了,把撥放回到琵琶當中,「整頓衣裳起斂容」,然後把衣服整理好。唐朝人彈琵琶是一個腳翹起來的,跟我們今天彈吉他一樣,我想上過中國美術史的人應該記得那個畫面,是很野的感覺,不像我們今天彈琵琶一定像貴婦人一樣端坐——因為琵琶是馬上彈的,是很野的一種胡人的樂器。她把衣服整頓好,「自言本是京城女」,原來也是大戶人家的女孩子,「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十三歲學會了琵琶,列名在皇宮的教坊第一部當中,等於是當時的名妓。「曲罷曾教善才服」,每一次彈完音樂以後,都會讓教她的那些老師佩服她;「妝成每被秋娘妒」,每次要出去演奏的時候,盛妝起來就會讓旁邊這些美麗的女子都嫉妒她。這是回憶,回憶當年她曾經這麼紅過。然後她說「五陵年少爭纏頭」,就是長安城最有錢人家的男孩子,聽完歌以後,習慣把一個紅的東西纏起來插在她頭上,叫「纏頭」,因為她用這個東西來算錢。纏頭無數就是最紅的人。「一曲紅綃不知數」,一曲彈完,頭上那個紅色的緞帶就不知道有多少。「鈿頭雲篦擊節碎」,在彈唱的時候,拿來打拍子的銀篦都打碎了。「血色羅裙翻酒污」,紅色的裙子因為陪客人喝酒,上面都是酒污。這兩句非常感人,你會感覺到在這個行業當中,她要賠笑,要演奏,同時要陪客人玩。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一年一年這樣過去。「弟走從軍阿姨死」,弟弟去當兵了,阿姨也死掉了。「暮去朝來顏色故」,然後慢慢講到她老了,「門前冷落車馬稀」,慢慢門前沒有人了,沒有車馬來找她了,然後「老大嫁作商人婦」。她大概到覺得自己已經不太能夠從事這個行業了,就找了一個商人結婚了。可是「商人重利輕別離」,商人常常要做生意,大概也很少陪她,常常都不在身邊。「前月浮梁買茶去」,上個月去買茶,一個月她都沒有見到。「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這裡面有一種感傷,對自己生命老大以後,繁華盡去的哀傷,忽然變成非常憂鬱的感覺。

她感染到了白居易,白居易忽然感覺到人生從繁華到最後幻滅,其實是一件重要的事。他說:「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原來聽了琵琶已經非常感傷,又聽了這樣的故事,他有些難過。最重要的句子出來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一個做官的人竟然跟一個老年的歌妓說我們都是落魄於人世間的人,見面何必一定要是舊識。到今天我們還覺得一千年前的句子這麼美,這個句子之所以美,是因為它變成了人生中最感人的東西,在很多旅途當中,碰到第一次見面的人,然後談到生命裡面最深情的部分時,你都會想到這個句子。你會感覺到陌生會變成熟悉,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有共同的生命的默契。

他開始講到他自己被貶謫的經歷:「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被貶官又生病,其實心情是寥落的。「潯陽地僻無音樂」,這個地方很偏遠,沒有什麼音樂可以聽,「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這裡講到環境上的哀苦。「其間旦暮聞何物」,哪裡能夠聽到什麼聲音?「杜鵑啼血猿哀鳴」,不過是大自然裡面杜鵑的啼血與猿的哀鳴,都是悲哀的聲音。「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即使喝酒也常常是一個人在喝,偶然有一個朋友都會很珍惜,所以這個朋友要走,會很難過。白居易特別提到「豈無山歌與村笛」,其實也有民間的山歌村笛,可是「嘔啞啁哳難為聽」——好像很粗糙。「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白居易就拜託她說再彈一曲給我聽,我要寫一首《琵琶行》,好像是即席就寫詩了。她在第二次彈琵琶的時候,他即席就寫詩。「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這個女子也被他感動了,開始重新轉那個弦,弦越轉越急。「淒淒不似向前聲」,那種淒涼是與剛才的音樂不同的,因為兩個人都把身世放進去了。「滿座重聞皆掩泣」,旁邊所有聽到音樂的人全都哭了。「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如果你要看一看誰哭得最多,大概就是白居易了。一個做官的人有這樣的性情,這真正構成了大概整個文學傳統裡最美的部分。

一個會去哀傷賣炭翁的詩人,會去哀傷折臂翁的詩人,也是一個可以感覺到人的深情可貴的詩人。我想用這樣的閱讀方法,大家可以把今天我們看起來矛盾的一些文學傳統的創作者,重新統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