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蔣勳說唐詩 >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談到杜甫晚年的詩歌,我想大家看一下《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這首詩裡面談唐朝舞劍的一個女子,「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公孫大娘是當時有名的一個舞蹈家,舞劍最有名。杜甫看到公孫大娘舞劍時七歲,是他爸爸帶著他去看的。

杜甫回憶當時看到的舞劍過程,並做了一些形容。這其中有藝術性的描述,「觀者如山色沮喪」,就是大家在看她舞劍的時候,都被劍氣逼到好像抬不起頭來一樣。「天地為之久低昂」,好像天地都發生了變化。「如羿射九日落」,「」是講光線,就是公孫大娘在舞劍的時候發出的亮光,好像神話裡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這裡杜甫用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神話典故,把光線的感覺描述出來。接下來說舞劍的線條很美。「矯如群帝驂龍翔」,好像天上的諸神駕著龍拉的馬車在飛翔,是在講線條的飛揚感覺。

看舞蹈的時候也有聲音方面的感受,「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這兩個句子是非常明顯的對仗,力量來的時候好像雷霆,可是她舞完了,「罷」,停下來的時候,好像「江海凝清光」,好像江與海上一點風,只剩下一道光。僅僅看這四句:「耀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已經是對於抽像行為的非常精緻的描述,用來形容貝多芬的音樂,也很恰當。杜甫在這裡講的是感覺上的動與靜、大與小、明亮與黑暗之間的對比。這裡可以看到杜甫詩中很強烈的意象感。

唐詩的好處就在意象的處理,在敘事空間中,意象會一直交錯出現。比如說,接下來杜甫開始講公孫大娘「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從公孫大娘轉到了對她弟子的描繪,「臨穎美人在白帝」,就是在四川這個地方,「妙舞此曲神揚揚,與余問答既有以」,似乎與杜甫有一種對話的感覺,「感時撫事增惋傷」。講到當年先帝時代,很豪華,是盛世,安史之亂後,大唐帝國開始沒落。「先帝侍女八千人」,那個時候陪侍皇帝的宮女有八千人之多,「公孫劍器數第一」,公孫大娘是因為劍舞得好,在所有宮女中排名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洞昏王室。梨園弟子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梨園」就是唐玄宗的國家歌舞團,有上千人,因為安史之亂,皇室沒落,梨園崩潰,所以「梨園子弟散如煙」,到民間自己想辦法求生活。這是講帝國由繁華到沒落的過程。「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杜甫比李白小十一歲,對於安史之亂以後的敗落有更多感受,自然就寫到這種樂極哀來的感覺。「老夫不知其所往」,自己年紀也大了,不知道應該要到哪裡去,「足繭荒山轉愁疾」,好像在荒山裡走來走去,走到腳都生繭了,還在發愁。

杜甫的愁與李白的愁很不一樣,李白的愁是生命本質上的哀傷,杜甫的愁是因為他感覺到繁華盛世已經過去了,民間的疾苦時時在擾動他的心靈。我們自己也可以感受到可能是兩種不同的憂愁:有一種是覺得心情煩亂,生命有一種茫然;有一種憂愁可能是到了醫院,看到有人生病,或者看到路邊有人窮困。對於李白來說,憂愁是在人生現象裡不可解的一種本質的憂愁;對於杜甫來講,是在人世間跑來跑去,怎麼奔忙都覺得無法解決的憂愁。「仙」的愁與「聖」的愁是兩種不同的愁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