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蔣勳說唐詩 > 第七講 杜甫(下) >

第七講 杜甫(下)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自己也是難民,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在李白的詩裡看不到「爺娘妻子」,看不到「牽衣頓足」,可是杜甫的詩最動人的部分就是寫「爺娘妻子」跟「牽衣頓足」。這些是中國文化中隱藏在深層,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中國人對生活的要求並不高,其實就是很平凡、很卑微的生活,如果連這個要求都得不到滿足,就會有巨大的控訴產生。杜甫的詩,反映了這些中國文化中最深的東西,最重要的作品「三吏」、「三別」,都被稱為詩史,就是詩歌成為了歷史。從這些作品中,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杜甫對人的關心。

下面想跟大家分享一首詩,就是《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我常常選這首詩,是因為這樣才可以表達我對杜甫的一個懺悔。這是我讀大學時最煩的一首杜甫的詩。這首詩敘述的情節很簡單,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亂以後回到老家四川成都,蓋了幾間破茅草房,上面有茅草。八月時江邊的風很大,茅草被吹走了,吹走以後到處飄,旁邊的小孩們就跑來搶這個茅草,杜甫當時年紀很大了,就在那邊罵他們,追著打他們,要他們把茅草還給他。

那時候我覺得為了幾根茅草這樣吵,杜甫實在是很滑稽的一個樣子,口乾舌燥,一路去追這些小孩子,小孩子又跑得特別快,他也追不回那個茅草,就站在那裡,痛恨「群童欺我老無力」,可是後面一轉,好像很八股地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那個時候我就覺得杜甫有一種天真,他的人道主義最後天真地直接在詩裡寫出來了。

我很喜歡的日本導演黑澤明,年輕的時候拍過《七武士》、《羅生門》,對人性剖析很深。他到晚年的時候大家都很討厭他,覺得曾經的大師怎麼變得這麼簡單,在電影《夢》裡面講環保、反戰,讓人覺得簡直有點幼稚。其實一個人到了七八十歲,大概就覺得該講的話乾脆就直接講,不想再繞彎了。今天看來,杜甫的這首詩,貫穿其中的還是他一向堅持的那種精神,就是講民間最卑微的生活。我不會想像自己去跟幾個小孩子搶茅草,因為我沒有在那個處境當中。可是杜甫真的有這樣的經歷,他體會到了生存的卑微與生命的蒼涼。李白不會寫這樣的詩,李白的世界是長風幾萬里吹過去,他怎麼會去講那幾根茅草?他們兩個人看到的東西完全不同。杜甫讓我感動的地方剛好在這裡。他看到了像螞蟻一樣的生存,不高貴地、骯髒地、污穢地、邋遢地活著的生命狀態,他覺得那麼多人這樣活著,怎麼可以不去看這樣的生活?既然有老百姓這樣子過日子,他就去描述這樣的日子。

這首詩裡他用了很接近民歌的敘事方式,「八月秋高風怒號」,八月的風吹起來,裡面沒有用難字。「卷我屋上三重茅」,把他屋子上一層一層的茅草全部吹走了,「茅飛渡江灑江郊」,茅草就飛起來,有的飄到江水當中,有的停在江邊。「高者掛卷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有的是掛在樹上,有的飄到了池塘當中。寫詩的朋友很少會想到有一天要去寫茅草,寫屋子上的茅草被吹走,被吹到哪裡,這樣的題材簡直太不詩意了。我們沒有辦法想像這樣的題材可以寫到這麼動人。杜甫很耐心地告訴我們,茅草怎麼被吹走,掛在哪裡。如果不是一個真的有所關懷的人,不可能注意到這些細節。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南村跑來的一群頑童,欺負他年紀大沒有力氣。這裡又有他的主觀,你會覺得杜甫一定是一個小孩子很討厭的人。我記得我們小時候每一次去偷芭樂,一個纏小腳的老太太就拿一個棍子跑出來打我們,我們一看到她撒腿就跑。童年的時候有很多這種記憶。杜甫是從他自己的角度出發寫兒童,他覺得這些小孩子很壞,直接寫這些小孩子很壞,像紀錄片一樣真實地寫下來。「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我就在你們面前,風把我屋頂的茅草吹下來,你們竟然就敢搶我的茅草。你可以感覺到杜甫真的很生氣,簡直不能忍受了,覺得小孩子這麼壞,竟然當著面就要搶他的東西,抱起一堆茅草就躲到竹林當中去。這句詩勾畫出了非常生動的畫面,只是這個畫面與李白的畫面實在太不一樣,李白是又跟月亮喝酒,又跟影子喝酒,杜甫卻是最瑣碎、最卑微的生活細節。

「唇焦口燥呼不得」,你看他罵了很久了,口也干了,唇也焦了,用的都是非常民間的字。最後也沒有辦法,罵了半天,小孩子還是跑了,所以「歸來倚杖自歎息」。這是農村裡面被小孩子欺負的老先生最常見的下場,靠著竹子,自己哀歎自己。哀歎之後,他開始描述當時看到的風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秋天已經來了,天已經黑了。「布衾多年冷似鐵」,身上蓋的那床被子,因為太舊,再加上也沒有好好地洗,已經冷得像鐵一樣。「驕兒惡臥踏裡裂」,這裡又開始埋怨他的孩子,那些孩子不好好睡覺,亂蹬,所以裡子都裂了。他好像把生活裡所有不快樂的瑣碎小事全部想了起來。我記得小時候常常站在一個眷村門口,聽到一個太太在那邊罵小孩,會一下罵出好幾年間發生的事情。我覺得杜甫很有趣,他描述的悲哀是小市民才有的悲哀,一件衣服也要講一下。「床頭屋漏無干處」,又想到自己家裡面的屋子,都已經漏雨了,一下雨就會漏水,衣服也常常會被淋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喪亂」是講安史之亂,自那之後,睡覺一直不安穩,好像老是會被驚醒,這是一個逃過難的人的焦慮不安。「長夜沾濕何由徹」,沒有辦法一整夜睡得踏實,一覺到天明。

下面忽然講「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的人道主義就是在這裡發生。他從自己的悲哀、自己的卑微與自己的窮困走了出來,忽然瞭解到,剛才那些小孩搶我的茅草,不是跟我一樣,都是因為貧窮嗎?好像沒有人錯,他貧窮,小孩子也貧窮,如果不貧窮,怎麼會去搶人家的茅草?這個時候他的視野開始擴大,最後想到的是人能不能有一個富有的環境,誰能夠使老百姓過上比較安樂的日子?房子能不能多一點,讓大家都有屋子住?「風雨不動安如山」,有什麼樣的風雨來,都不會摧毀這樣的房子。「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你覺得杜甫似乎已經有一點瘋了,這個人在貧窮當中,好像忽然有幻象,眼前忽然就真的有了很多房子,窮人都可以進去住,好像一下變成在理想國裡面住一樣。

黑澤明一直拍黑白片,《羅生門》、《七武士》、《生之欲》、《天堂與地獄》,後來他自殺過一次,被救活以後,拍了第一部彩色片《電車狂》。講一個白癡的小孩子,每天幻想自己開火車,開到貧民窟。裡面一段一段地講貧民窟的故事,其中有一個窮乞丐後來瘋了,忽然發現他眼前出現一片巴洛克的皇宮。這與杜甫描述的感覺非常像,人在高度貧窮以及巨大絕望當中,會出現幻境。「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中的「嗚呼」是非常絕望的叫聲。「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那時候我的房子是破爛的,只能挨餓受凍死掉,都覺得沒有關係。這個時候我們明白了杜甫為什麼被稱為「聖」。杜甫的確有一個大的覺悟,他忽然覺得他罵的那些小孩子其實是無辜的。他希望如果這是因為貧窮,那麼就只讓他自己貧窮吧,不要這麼多人貧窮。「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個結尾轉得非常奇特。他一下覺得房子破不破沒有關係了,這是從大的人道關懷的角度開始對前面進行反省。如果沒有前面那種一個老翁罵小孩子的場景,後面不會這麼感人。

在詩歌的創作手法上,杜甫在這首詩中運用了對比。前面他就是一個讓人討厭的老頭子,在那邊罵來罵去。記得我在大學的時候不喜歡這首詩,就是因為覺得前面那個杜甫很討厭,沒有耐心仔細讀下去,也就沒有機會看到後面的杜甫。後面他忽然轉調,開始覺得自己剛才那種表現是因為不瞭解什麼叫貧窮,他開始意識到整個民間窮苦到了何種程度。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因為人道主義的角度,後來非常受中國文人的喜愛,很多書法家都寫過,最著名的是元朝一個大書法家鮮於樞寫的,以書法來講非常漂亮。鮮於樞不是漢人,他喜歡漢文化,他寫杜甫詩的時候,線條拉出去的感覺,可以看出有宋朝黃庭堅的書法基礎,又發展出很開闊的一種力量。台北故宮收藏了這件作品,裡面的筆法很類似魏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