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蔣勳說唐詩 > 願逐月華流照君 >

願逐月華流照君

我特別希望大家能夠把三十六句詩分成九個不同的結構,體會其中的呼應關係。前面十六句,是在描述人跟大自然的對話關係,後面的部分與情感有關,它的重要主題是:「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從女性角度來看,在這一刻,努力地踮起腳尖去看,也是望不見的,所以她說「此時相望不相聞」。人在現實的絕望當中,會產生一些願望,這才產生了「願逐月華流照君」這樣的句子。但願化成一片小小的月光,流照到你的身上。相隔千里萬里,中間唯一可以連貫的東西就是月光,張若虛用到了月亮的主題。現在的年輕人互相送照片時,還可以寫這個句子。詩人抓到了宇宙當中非常本質的某些東西,他想替人做生命的定位,又不能是庸俗性的定位,所以就要找到一個很深情的東西。我覺得他的定位不是在倫理範疇裡,而是說在茫茫的宇宙當中,有什麼東西是你真牽掛的,讓你放不下的。這與倫理無關,只是你生命的一個真實狀態。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開始把現實當中的絕望,轉成巨大的願望。在《春江花月夜》中,現實有阻隔人的力量,只有大自然會將其連接在一起;月光原本是無情的,可是在這一刻,剛好變成將兩個隔絕的生命聯繫在一起的力量。

下面這兩句不容易懂,不同的註解版本,給出的解釋也完全不同。我們在文學史上,一直強調一個好的文學作品,不能有固定答案。作品裡有很多象徵,甚至閱讀者自己的生命經驗也會跟文本產生對話關係,我希望自己所做的詮釋可以為詩句多保留一點彈性。

一個非常深情的句子之後,張若虛會帶我們回到現實。「鴻雁長飛光不度」,鴻雁是一種候鳥,在秋天的時候會往南飛,尋找比較溫暖的地方;春天來臨的時候,再往北飛。大概張若虛當時在長江邊,看到有大雁飛過。這剛好與前面的「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形成相對的呼應關係。

鴻雁已經飛過去了,可是它的光影留在河流當中沒有走。很難懂,對不對?徐志摩的詩作《偶然》當中有一句:「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講的也是這種意境,就是有一種東西經過了,好像不存在,可是其實又存在。鴻雁飛走了,不記得自己留下了什麼,可是河流記住了,記住了光,記住了影。我覺得張若虛非常巧妙地做了結構的安排,前面是存在的東西好像沒有讓人感覺到,也就相當於不存在;而不存在的東西,如果你對它有感覺、有深情,就跟存在一樣。

河流是無情的,可是當鴻雁飛過,影子會被記下來。有時我們在公共汽車上偶然碰到一個人,那個人下車走了,卻可能在你的生命裡變成一首詩,可是那個人不會知道。不存在,卻變成了永恆的存在,這其實是哲學上的對仗關係。我希望大家注意「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與「鴻雁長飛光不度」的不同意蘊。

宇宙之間存在的東西常常因為我們看不見,變成不存在;可是看似不存在的東西,如果你在意,也會變成存在。「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文」就是紋章。張若虛在河邊,看到河水上有很多波浪,有很多水紋,是因為底下有魚和龍在翻躍,所以他看到了紋,可是魚跟龍並不知道這個紋的存在。

胡適之寫過一個故事,是說有一個人在土牆背後彈著三弦。一個詩人走過,聽到那個三弦,感覺到了彈奏者情緒上的哀傷,就寫了一首很有名的詩,可是這個詩人並沒有看到彈三弦的人,彈弦的人也不知道他影響了一個詩人。宇宙之間有很多因果,我們常常覺得某個東西微不足道,可其實它力量很大。我們每一個存在的個體,對別的生命都是有影響的;我們自己的生命狀態,都會讓別的生命發生改變。張若虛從「扁舟子」開始,帶出一個虛擬的相思明月樓,然後是一個虛擬的女性,虛擬的「願逐月華流照君」。現在他說,如果你對生命有深情,一切看起來不存在的東西,都會變成你在意和珍惜的部分。這時候「願逐月華流照君」就有了一個比較具體、實在的意義。這兩句詩不容易懂,是因為涉及哲學層面的思辯。

在這個世界上,當你對許多事物懷抱著很大的深情,一切看起來無情的東西,都會變得有情。在自然當中,一切事物都是無情的狀態,人的生死,或者花的開放,都是無情的。可是就情感部分而言,人們會覺得,一朵花落了,雖然是一種凋零,可「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又變成對無情事物的有情解釋。

鴻雁長飛,可是光影會被記憶、被留住。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對於其他的生命可能不重要,可是對這天晚上的張若虛而言,所有的事物都有意義,他看到了鴻雁,看到了魚在翻騰,水面上出現了花紋,然後他留下了一首詩。一千多年以後,我們在一個好像跟詩人毫無關係的環境裡面,讀這首詩,我們感受到了張若虛當時感覺到的生命狀況。

這首長詩非常像交響曲,讓春天、江水、月亮、夜晚去對話,組成好幾個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