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蔣勳說唐詩 >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為什麼長久以來,沒有人發現「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為什麼是陳子昂說出這兩句詩?唐代在歷史上就是一個「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時代。「前不見古人」,是好大的驕傲,覺得歷史上沒有看得上的東西,後世大概也沒有比我更好的了。其實這裡面又有好大的哀傷與孤獨。立於歷史的高峰之上,陳子昂立刻就把時代的聲音傳達出來,我甚至覺得他已經不是專業領域裡的文學。我曾經好幾次在戲台上看到一個老生出場,袖子一擺,口中念道:「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陳子昂是在講蒼涼,講歷史上的蒼涼時刻,裡面充滿了自負、驕傲,同時又充滿孤獨感。

李白也是如此。李白驕傲到極點,是喝酒都只跟月亮喝的那種人,「舉杯邀明月」,可是同時又有好大的自憐與孤單。「對影成三人」說的是跟自己影子相對的孤單感覺。唐朝所有的詩人都有這種特徵,就是巨大的自負與巨大的孤獨,這當然是時代的特徵。陶淵明曾經寫到「鬥酒聚比鄰」,有一鬥酒就把鄰居都叫來一起喝酒,可是初唐的時候你看不到這種情景。當時的詩人有一種自負到不是在人間喝酒的感覺,他們不斷地往大山的高峰上走,把自己放在一個最孤獨的巔峰上。那個時候詩人感到荒涼與孤單,因為這是他們跟宇宙之間的對話。宗白華的《美學散步》裡面有一篇文章,叫《唐初的宇宙意識》,聞一多也寫過《唐詩的宇宙意識》,分析了初唐的詩人有一個把自己放在宇宙裡面去討論的格局。

這種格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還沒有形成。魏晉南北朝後期,「宮體詩」盛行。這是在宮廷中形成的一種文體,非常華麗,講究詞藻的堆砌。可到了唐朝,格局變大了。詩人總是在跟月亮、太陽、山川對話,整個生命都被放大了,放大到巨大的空間中之後,就會感覺到驕傲、悲壯。生命意識放大後,就會有宇宙意識,同時又感覺到如此遼闊的生命並不多,所以就出現了巨大的蒼涼感。「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就是把自己置放在時間的洪流當中,看不到前面的人,也看不到後面的人。但前面不可能看不見古人——陳子昂前面有很多詩人,可是他為什麼會說「前不見古人」?比陳子昂小一點的李白與杜甫也快要誕生了,那他怎麼可以說「後無來者」?可是彼時彼地,他講的不是人,而是自己視覺上的遼闊。只有在遼闊當中,才會感覺到自己的生命狀態跟平常不同。如果在城市當中,在人群擁擠的環境裡,你會碰到很多是非,會糾纏在那個是非當中。如果你把自己放到一個荒漠當中,又會怎麼樣?我們平常很少有這種經驗。我曾經去過戈壁——從烏蘭巴托往南走到戈壁,前後大概有四天時間,在荒漠當中完全看不到人為的建築,所有的風景幾乎是一種停滯的狀態,那個時候就會感覺到唐詩裡的蒼茫跟遼闊。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唐代能產生這樣的詩句,是因為當時的詩人們到了戈壁。初唐時有一類詩,現在被叫做「邊塞詩」,也就是「邊疆塞外詩」。因為唐代在開國的時候很大一部分是在北方用兵,而唐代又是從山西這個地方發展起來的,按照黃仁宇的「大歷史觀」,這裡剛好是農業區與遊牧區的分界線。大唐帝國會不斷讓知識分子跟著開疆擴土的軍隊到塞外,所以有很多詩都是描寫塞上、出塞。文人跟軍隊一起出去,是因為要負責很多書記的工作,比如王維的《使至塞上》寫的就是他作為一個使節跟著軍隊到了塞外。初唐時候詩人的視覺與生命經驗來自遼闊的土地。南朝的時候,中國文人的夢想是回到田園,比如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回到田園也就是回到農業社區,農業社區有溫暖、有人情;可同時這種人情溫暖就讓詩人缺乏了面對宇宙時的孤獨感。唐代文學不是與南朝文學一脈相承,而是來自北方。當時的詩人把真正的生命經驗帶到了荒漠當中,荒漠當中的生命是用另外一種宇宙觀去看待生命的狀態的。所以我們今天絕對寫不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因為我們根本沒有這樣的視覺經驗。「大漠孤煙」是描述在遼闊的地平線上看到一縷煙升起來,是烽火的狼煙燒起來的感覺。唐詩給我們最大的感覺就是空間的擴大跟時間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