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流沙河講古詩十九首 > 第二十講:古詩十九首·十七 >

第二十講:古詩十九首·十七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這首詩一開始寫自己在寒冷天氣中的感受:「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古人把每一個季節分成「孟、仲、季」三段,「孟冬」、「仲冬」和「季冬」,分別是在陰曆的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孟冬雖然還是初冬,但華北平原和我們四川盆地的氣候差異是非常大的,西伯利亞的寒流來得比較早,這個時候就已經寒氣逼人了。「慘」是寒流給人的心理感受;「栗」是凍得打抖,渾身起雞皮疙瘩,這就是生理的反應,詩人只用了一個詞,就把兩方面的感受都寫出來了。

下面這樣的句子,沒有失眠體會的人是寫不出來的:「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這個思婦的丈夫不在家,她孤身一人,心中有憂愁放不下,在寒冬之夜更睡不安穩,只有在床上輾轉反側,更覺得寒夜漫長,愁悶難熬,乾脆起身走到庭院之中。這個時候夜已經深了,仰頭一看,滿天星斗。她能看到哪些星座呢?我告訴大家:這是冬季的深夜,她能夠看到小熊座、獵戶座、天狼星,還可能看見西邊天上的織女星,看到「參宿三星」,就是獵戶座那個「腰帶」位置排得很攏的三顆星。一個人失眠了,找不到人說話的時候,抬頭看到這滿天星斗,會感到一種溫暖:就是這些星星,從萬古以外的距離,臨照著我們,關懷著人間的疾苦。

「愁多知夜長」這樣的句子,在我們的詩歌史上,在這裡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美好的詩句,可以是千秋萬代的代言人,我們能夠理解它,但是我們想不出這麼好的句子,這是古代詩人給我們留下的遺產,也是我們民族的財富,後人會反覆使用它。比如蘇東坡的「孤村微雨逐秋涼,逆旅愁人怨夜長」,明代《今古奇觀》裡的「歡多愁夜短,愁重恨更長」等等,都是從這裡來的。

這位婦女仰觀滿天星斗,情不自禁地就開始計算日期:「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三五」是農曆的十五,那是中天月滿的日子;「四五」是二十號,已經是缺月將盡的時間了。「蟾兔」是月亮的代稱,這裡用一個代稱,就避免了詞彙貧乏,顯得單調。蟾是蟾蜍,就是我們成都人喊的「癩疙寶」;「兔」是玉兔,這些都來自我們中國的神話傳說。我們仔細看月亮,就能看到那上面有很多陰影,其中有一大一小兩片,在天文學上被稱為「靜海」、「夢湖」的,我們古人就把它想像成一隻「玉兔」、一隻「蟾蜍」,說它們在月宮裡陪伴著寂寞的嫦娥。同樣一個月亮,中國人看見,有中國人的神話;希臘人看見,有希臘人的神話。中國人的月宮仙女是嫦娥,在希臘人那裡就叫月神狄安娜,但是把她想像成美女,卻又是相通的。這兩句詩,也是在向讀者暗示:她失眠不寐,已非一日,「三五明月滿」也好,「四五蟾兔缺」也好,都是詩人以往的失眠之夜的觀察,而現在連下弦月都消失了,所以她才能夠「仰觀眾星列」。有的小娃娃不懂常識,寫什麼「一輪明月,滿天星斗」,其實月光很好的時候,能看到的星星就非常少。反之,像這樣能夠「仰觀眾星列」的時候,就一定沒有明亮的月光了。民歌都曉得「天上星多月不明」。所以,細心地閱讀可以讓我們考證出很多知識。

接下來的兩句,寫她收到信了:「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這裡「遺」還是讀「wei」,就是送來;「書札」是信。信為什麼叫「札」呢?因為在蔡倫發明造紙以前,寫信是使用木板,兩塊很小的薄木板合在一起,拿繩子捆好,就叫「札」。她沒有說信是誰寫的,也用不著說,因為這封信裡面「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這封信分兩段,前一段說的是長久的、無窮的思念,後一段寫的是他也在那邊計算別離的日子。既然說的都是這些話,那就肯定是她離家在外的丈夫了。那個時候交通不方便,如果隔了兩三千里,就像我們現在隔了火星那麼遠,收到一封遠方來信,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夜晚還有人送信來嗎?不是——「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原來,這封來信已經是三年前的事情了!在這三年裡面,這位思婦一直把信珍藏在身上,這裡的「懷」是動詞,「懷袖中」就是放在衣袖裡;「三歲」是三年;「滅」是「消失」。這兩句詩,明裡是說信,也在表白她對丈夫感情之深,不被時間沖淡,儘管已經分別三年多了,她的思念還是像當初一樣。而我們也就暗暗替她擔了一點心:她的丈夫,長達三年再沒給她寫信了,這是為什麼呢?

這位婦女也在擔心。她在上邊用自己對這封信的珍惜,表白了自己的感情,下面就是委婉的暗示:「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區區」是很小;「懼」是擔憂、唯恐。字面上,這兩句詩是她的謙辭,說我的這份感情是我自己放不下的小事,只是擔心你體諒不到。但誰都能明白,這也是對她丈夫的一種提醒:我對你的感情是非常深的,你不要小看了,不要以為我在家中一天到黑都在尋消遣,打麻將啊、看電視啊,不是那樣的,我思念你是非常難受的,一直就沒放下過,你一定要瞭解,要體察,千萬不要忘了!

「區區」為什麼有小的意思?我們可以從文字學上來考察一下。正體字的「區」,半包圍裡邊不是一個「品」字,而是代表不同的廚具或餐具,外面這個框框是表示碗櫃。我們每家的碗櫃裡面,不同用途、不同大小的餐具,都是分類陳放的,絕不會混在一起,大碗小碗酒杯湯缽……一定是各放各的,在一個整體中間,各自佔一部分,所以就叫「區」,「區別」「區分」就是這樣來的。「區」也就有了「小一等」的意思,「區區」就更小了。

如果這首詩確實是一位婦女寫的,那當然是很有才情;如果是一個男性詩人模擬的,那就更了不起,因為他不僅把婦女的心情體察入微,而且口吻、細節都非常女性化,把一個思婦的心思都活畫出來了。

我們還應該注意到,這首詩也是押的仄聲韻,「栗」、「列」、「缺」、「札」、「別」、「滅」、「察」(這裡「札」和「察」要讀「zhe」和「che」的入聲),都是仄聲。因為這位思婦,已經長達三年沒有丈夫的消息了,她有擔心,也有痛苦,但都沒有明說,只是一種隱隱的哀怨。短促、低沉的仄聲韻腳,更好地表達出了這種感情的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