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流沙河講古詩十九首 > 第三講:秦嘉《贈婦詩》(其一) >

第三講:秦嘉《贈婦詩》(其一)

這首詩的作者,是生活在東漢桓帝年間的秦嘉。這時的東漢王朝已經非常衰弱了,政治腐敗,邊患不斷,衰世亂象,此起彼伏。秦嘉這樣的小官吏,生活都很困窘、痛苦,他流傳後世的一組《贈婦詩》,就充滿了感慨和哀傷。我們今天講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秦嘉寫這首詩的時候,大概三十歲左右,剛從上郡的「郡上計掾」調到洛陽做「黃門侍郎」。南北朝時候編選《玉台新詠》的徐陵,曾經提到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其妻徐淑,寢疾還家,不獲面別,贈詩云爾。」「寢疾」就是臥病在床。上郡位於今天的山西北部和陝西北部一帶,郡治在膚施,就是後來的延安,秦嘉就在那裡做「掾吏」,還算不上是「官」,只是「吏」,就是一個公務員。秦嘉的老家是隴西,就是現在的甘肅西北一帶,他的太太也是家鄉人,本來隨他一起到了膚施,不久就得了病,他又公務繁忙,只好把妻子送回老家調養。我們根據徐陵的簡述,再結合秦嘉在這首詩中的描寫,可以大致設想是他到了洛陽後,本想回家鄉去接他的太太,但上級不允許,他就安排了一輛車去接,沒想到他太太已經病重,無法上路了。秦嘉沒有辦法,就寫了這首詩送給他的太太。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憂艱常早至,歡會常苦晚。

念當奉時役,去爾日遙遠。

遣車迎子還,空往復空返。

省書情淒愴,臨食不能飯。

獨坐空房中,誰與相勸勉。

長夜不能眠,伏枕獨展轉。

憂來如循環,匪席不可卷。

這首詩一開始就是很深沉的感歎:「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朝露」是早上的露珠;「譬」是比如;「居世」就是活在這個世界上。什麼叫「多屯蹇」?就是不順利、艱難多。大家看這個「屯」字的篆文,就像地表下面的一棵小草,正在拚命掙扎要衝出地面,身子都掙彎了,才剛剛冒出一點芽芽。這就是「屯」字的本義。

篆文 屯

再看這個「蹇」字,上面是阻塞的「塞」省去了下面的「土」(在文字學上就叫「從塞省」),下面是一個「足」,這是個像意字(也叫「會意」),就是行走不方便,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跛腳,走路都是一拐一拐的,艱難得很。秦嘉選這兩個字,可見他對人生在世的體會,是阻塞很多、行走艱難。而且,人生又是這麼短暫,就像早晨沾在草上的露水珠,太陽一出來就干了。這個比喻,後來被人反覆借用,比如古詩十九首中第十三首,就有「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曹操的《短歌行》也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說明這種比喻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在希臘神話裡,也說有一個美麗的仙女達芙涅,太陽神阿波羅看到她躺在一片草葉上,五彩閃光,被她的美麗迷住了,就跑去追她,結果他剛一走近,女神就消失了,變成了月桂樹。「達芙涅」就是拉丁文的「露珠」。可見,認為美是很脆弱的,人生是很短暫的,這樣的感受,無論東方人、西方人,心理都是相通的。

〔晉〕顧愷之 《洛神賦圖》

「憂艱常早至,歡會常苦晚。」這是思念太太心切的秦嘉,對人生艱難更深切的體會。「憂艱」就是憂患和艱難,「歡會」是指他們夫妻那些美好的日子,「歡」是夫妻相愛,「會」是夫妻團圓。秦嘉說,這種歡會的日子也有,但是太少,而且來得太晚了,憂患和艱難卻總是早早就到來。秦嘉和他太太還是一對年輕夫妻,感情又很好,卻在短暫的團聚後不得不分居兩地,面都見不到。這種分離來得這麼早,現在他太太又臥病故鄉,不曉得下一步還會怎麼樣?這些都讓他牽腸掛肚,非常擔憂,當然是很艱難、很痛苦的事情。

「念當奉時役,去爾日遙遠。」「念」是考慮到,「奉」是接受任務,「役」就是出差,「時役」是突然發生的臨時差遣,「爾」是指他太太。這兩句是說,我受官家差遣,身不由己,又請不准假,無法回來看你,離你是越來越遠了。這個「日」的古音要讀「yu」,就是我們現在用的「愈來愈」的意思,屈原在《哀郢》中說「望故都之日遠兮」,就是離開我的故鄉一天比一天更遙遠了。

秦嘉請不到假,就趕緊雇了一輛車,到老家去接他的太太,結果是空車去、空車回。為什麼沒有人?病重了,已經經不起旅途顛簸了。這就是「遣車迎子還,空往復空返」。我們講《詩經》的時候說過,在古代,「子」也可以用來指女子,這裡就是指他太太。大家想想,本來是滿懷希望地等著車載人歸,結果等回來一輛空車,而且還有更壞的消息,說是他太太病重,無法上路,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呢?

甲古文 省

接下來這四句,就把秦嘉那種失落、難受的心情,寫得淒涼無比:「省書情淒愴,臨食不能飯。獨坐空房中,誰與相勸勉。」這個「省」字要讀「xǐng」,是動詞,「省書」就是讀信。秦嘉的太太是有文化的,給他寫了一封信,秦嘉見不到人,就仔仔細細地讀她太太的信。大家看這個省字的甲骨文:下面是一隻眼睛,上面是翻起來的眼睫毛,它的本義就是瞪大了眼睛仔細看,我們說的「省悟」、「反省」、「省視」,都是用的這個意思。這個「飯」要讀「fǎn」,也是動詞,就是指吃飯。「勸」是勸解、勸慰;「勉」是勉勵、開導;「淒愴」是淒慘、憂傷。秦嘉讀信以後,得知太太病重,生死難料,非常難過,感到淒涼和憂傷,飯菜擺在旁邊,他一口都吃不下去;孤身一人,獨坐空房,又沒有人來勸慰、開導,人生之孤獨無助,莫此為甚啊!

秦嘉不僅整天都在憂傷,到了晚上也睡不著:「長夜不能眠,伏枕獨展轉。」華北平原的冬夜,一個人本來就很難入睡,現在又掛念病重的太太,秦嘉就更是輾轉難眠。「展轉」就是輾轉,也是一個連綿詞,指一個人翻來覆去睡不著,不得安寧。為什麼還「伏枕」(就是趴在枕頭上)呢?我們一想就能明白:這是在伏枕掩泣——因為怕哭出聲來被人家聽見,只能這樣哭!

最後這兩句,是從詩經的《邶風·柏舟》借用來的,但是比原詩寫得更好:「憂來如循環,匪席不可卷。」「柏舟」裡面那個詩人說的是「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秦嘉是說巨大的憂愁擺脫不了,沒有盡頭,大家看過那種念珠嗎——數來數去永遠都數不完,那就是「循環」;而且,這個憂愁又不像一床蓆子那樣,我不可能把它捲一捲就擱到一邊了。什麼意思?——悲傷無窮無盡,無法收拾,無法排遣。

這樣的詩,寫的是最普通的夫婦之情,最帶個人色彩的東西,而且這種事情是旁人無法為他消解的。秦嘉寫得這麼好!如果我是一個女子,哪個男子能夠這樣寫封信給我,我都不枉自活了!

最後要請大家注意這首詩的腳韻。「蹇」、「晚」、「遠」、「返」、「飯」、「勉」、「轉」、「卷」,都是仄聲。因為仄聲發音比較短促,詩歌押仄聲韻的不多。但是仄聲有一種很微妙的音樂效果,更能夠表現出感情的痛苦。比如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慼慼。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日相識……」全部押的是仄聲韻(按古讀音,「息」、「急」、「識」都是入聲,也屬仄聲,我們四川的樂山—宜賓—瀘州一帶,至今還保留著這種讀音)。這樣的韻律,把失去丈夫又孤身飄零於戰亂之世的李清照,在那個春寒料峭的夜晚中的種種愁緒和哀傷,表達得特別到位。

中國古詩有特殊的音樂成分,它是融匯在詩的情感和意境之中的。雖然這種音樂成分不是詩的主體,但必須要有它,詩歌才能「入耳」,才能以音樂的形式進入讀者的聽覺。詩歌的形式,包括它的節奏、韻律、格律,都不能隨意拋棄。離開這些形式,詩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