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唐詩宋詞十五講 > 四 韓孟詩派 >

四 韓孟詩派

與元白詩派雙峰對峙,二水分流,同時體現中唐詩歌「大變」實績的是韓孟詩派,這一詩派以奇險為主要特徵。

韓孟詩派是怎樣形成的呢?主要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思想基礎:初盛唐以來,像六朝那樣由世襲的高門士族掌握高層政權的現象逐漸減少。由於科舉制的穩固,寒族地主階層已經登上歷史舞台。但新的士庶差別尚未消除,唐代的門蔭制還在不斷滋生新的士族,高官的子弟仍然比庶民子弟享有更多的入仕的特權。因而與科舉制之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在這種歷史條件下,韓愈以孔孟之道為思想武器,從政治、哲學、文學等各方面對門閥士族發起了攻擊。他反對封建地主階級內部以貴役賤、士庶有別的現象,要求恢復「以智役愚、台隸參差用成等級」的周漢之道,實現對整個地主階級的博愛和一視同仁,提出劃分君子小人的標準不是門閥等第,而是仁義禮智信的道德觀念,應當由科舉出身的德才兼備者來擔任治國平天下的重任。這種理論反映了廣大中小地主要求憑道德修養和學問才能擠進卿相行列的政治願望。而他自己的詩文也大多是為許多落魄的寒士們大發不平之鳴。當時圍繞在韓愈周圍的主要是一大群科場失意的寒族文人。韓愈之所以能成為他們政治和文學上的領袖,正因為他的儒道反映了這批人的政治要求。

韓愈的理論在中國儒學從偏重訓詁辨義轉向性理之說的重大轉變之中,起了關鍵的作用。他從消除士庶界限並擴大封建階級統治基礎的目的出發,給了儒道以新的解釋,反映了廣大中小地主的世界觀和政治利益,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這是他的古文運動能夠取得勝利的前提,也是他變革詩風的思想基礎。

韓孟詩派的藝術特點非常鮮明。這一詩派以韓愈為首,代表人物有孟郊、賈島、盧全、李賀等。他們的詩歌雖然也有一部分反映社會現實和民生疾苦,但更多的是為自己窮愁潦倒的遭遇大聲疾呼,鳴其不平,憤慨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由於生活圈子狹小,生活趣味貧乏,他們失去了盛唐詩人的浪漫幻想和開朗心情。憤世嫉俗、褊狹狷介成為這些人的共性。激烈的科場競爭又造成了當時「輕尋常」的「時俗」和「力行險怪取貴仕」的風尚。因此追求新奇的表現手法,崇尚奇峭險怪、生澀奧衍的審美趣味,善於馳騁想像,在構思、命意上痛下功夫,在遣字造句上好難爭險,就成為他們在藝術上的共同特點。當然由於每人個性不同,他們又各有自己鮮明的風格特徵。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貞元八年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後因上書論時事被貶廣東陽山。憲宗時隨宰相裴度平定淮西,遷刑部侍郎。因諫阻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召為國子監祭酒,官至吏部侍郎。他主張尊儒排佛,維護國家統一,反對藩鎮割據,並倡導古文運動,也是中唐奇險詩派的領袖。他博學多才,氣魄較大。詩歌的主要特徵是奇而豪,同時具有原道宗經、以才學為詩的傾向。他的詩雖也富於氣勢充沛、想像奇特等浪漫色彩,但與盛唐詩的浪漫精神大不相同。盛唐詩人充滿幻想和熱情,心胸寬廣,富於自信。而韓愈對自己的估價非常實際,他的努力目標只能是「以學問才力跨越李杜之上」,以長篇鋪敘、隨物賦形爭勝,把經史百家都變成詩料,以奧博出新。這就使他形成了「以古文渾灝溢而為詩」的特點。本來,以文為詩是中唐詩歌普遍存在的傾向,白居易也有以文為詩的作品。韓愈在這方面尤其下功夫,而且與他原道宗經的目的和學問淵博的特點聯繫在一起,涵詠經史、烹割子集,開出奧衍典雅一派。如《石鼓歌》取材於考古,《謝自然詩》和《原道》一樣說話,《贈崔立之》把《莊子·大宗師》「子輿與子桑友」段翻譯成了詩歌,《南山詩》連用五十多個「或」字,鋪張南山形勢險峻,是一首極其堆砌冗長的頌體詩。這些詩大多思想冬烘,佶屈聱牙。但韓愈以文為詩也有成功之作,如《山石》寫得很像一篇平鋪直敘、文筆簡妙的遊記: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升堂坐階新雨足,

芭蕉葉大支子肥〔7〕。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夜深靜臥百蟲絕,

清月出嶺光入扉。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當流赤足蹋澗石,

水聲激激風吹衣。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8〕?

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此詩一句一景,移步換形,層層展開黃昏、入夜、黎明等各個時分的不同畫面,貫注著從中領悟的人生樂趣。一座荒山古寺,經詩人用濃淡相間的色彩點染之後,不但處處呈現出幽美的境界,而且傳神地表現了詩人的個性。詩雖以遊記的記敘方法為綱,但以詩歌直尋興會的傳統表現方式為本,於平鋪直敘中見辭奇意幽之致,深得韓愈散文結實處無不空靈的妙詣,又是一篇真正的詩歌。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是一首怪詩,立意俗,意境奇,文字生。但能在極其世俗之處顯示出詼諧豁達的神情,傾瀉出一腔剛直不阿的正氣。詩中摻雜鬼物神妖,意境雄怪典實,採用情景交替、夾敘夾議的章法,力圖使全詩像遊記文一樣具體詳盡、有頭有尾地反映出謁衡岳廟的全過程,以及游者曲折微妙的心理變化,使詩的表現力達到能像文一樣自由揮灑的境地。其中寫詩人來到衡岳後因虔誠默禱而忽見衡岳露出真容的一段,最見韓愈寫景的特色和功力:「噴雲洩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一徑趨靈宮。粉牆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紅。」由於前面烘托衡岳難見晴天,已經筆飽墨濃,待祈禱靈驗,雲霧一掃而空之後,筆力必須更加強勁。詩人選擇衡岳七十二峰中紫蓋、天柱、石廩、祝融四座最大的山峰排成一聯,一齊推出,令人頓覺眼前眾峰插天,突兀森聳,仰觀周覽,驚心動魄。接著寫岳廟由外到內的環境特徵,以橫斜的一條小徑勾破畫面上高峰聳立的排列態勢,使構圖錯落有致。岳廟的白牆紅柱在陽光輝映下流光溢彩,這兩種亮色與群峰重深的墨色形成鮮明的對比,使畫面上大山壓頂的沉重氣氛得到緩解。這一段詩借用歌行鋪敘的特長,描寫了通常以散文表現的複雜的遊歷經過和詩人微妙的心理活動,是以文為詩的成功實踐。全詩雙聲疊韻字連篇累牘,句句三平正調,平聲一韻到底,利用「東韻」宏亮的音響效果和鏗鏘的節奏感創出險調奇格,造成蒼硬雄壯的聲勢,體現了韓愈專從生硬險奧處自辟詩徑的獨特風格。雖然詩人有意反傳統詩法而行之,但此詩卻以奇創自成正調。原因就在詩中的「橫空盤硬語」正與衡岳突兀森聳的山勢、詩人骨相崚嶒的個性相得益彰,因而能從奇特中產生和諧的美感,由斧鑿而臻於自然之妙境。

韓愈詩在以文為詩之外,還好創奇格、用險韻。詩的傳統表現方式發展到盛唐逐漸完備也逐漸陳熟。韓愈有意出奇,想另辟新路。但他的創格無非是:或用寬韻,波瀾橫溢,如《此日足可惜》;或用窄韻,愈難愈巧,如《病中贈張十八》,《譴瘧鬼》歷數醫師、灸師、詛師、符師,《月蝕詩》鋪敘東西南北四方之神。有的連用重複句子,有的連用重疊虛詞。《答張澈》五律一首,從頭到尾對偶,又全用拗體。總之,凡傳統舊法所避忌者,他都要試一試。但這種創格往往失敗者居多,成功者少。

構思刻意求奇也是韓詩的重要特點。韓愈的好奇不是李白那種變化無窮、神奇飛動的幻想,也不是像岑參那樣用樸素平易的形式表現出生活本身的瑰奇。而是往往用過火的誇張和排奡的語言把平淡無奇的生活寫得千奇百怪。如愛竹簟清涼,想要久臥其上,便說「卻願天日恆炎曦」(《鄭君贈簟》)。形容鳥雀受凍難堪竟想到「不如彈射死,卻得親包燖」(《苦寒行》)。吃個木耳也說成「煩君身入華陽洞,直割乖龍左耳來」(《答道士寄樹雞》),誇張到違反常情的地步,便難免蹶張之病了。

韓愈的詩與他的散文一樣,要求務去陳言,但往往以丑為美。盛唐人開朗豁達,進退裕如,熱愛生活,因而具有健康的審美趣味。韓愈「進則不能容於朝,退又不肯獨善於野」,這就使他在生活中多看醜惡而少見美好。半世窮經的生活也容易造成審美的變態心理,於是大量臭腐醜怪的比喻充斥了他的詩篇。另一方面,他之所以善寫醜怪形象,也因為前人很少以此為詩料,特別有利於他出奇創新。例如《送文暢》詩說「照壁喜見蠍」,因為「昨來得京官」,所以見蠍亦喜。這樣顛倒美醜,一則與他重新陞遷的功利之心有關,二則也正好翻用陳舊之語以求新奇。但當他以正常的審美觀處理生活中的醜惡面時,他也確實寫出了較有新意的佳作。如《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對嶺南「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濕蟄熏腥臊」的可怖生活只是稍加點染,用以烘托被貶遠荒的愁苦心情,同時與「纖雲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聲影絕」的明淨意境形成反襯,倒為全詩增添了略帶神秘的悲劇氣氛。

韓愈雖有意創奇,但他於盛唐舊法作詩其實有很深的造詣。特別是後期創作更多抒寫閒情逸致的小詩和近體詩。《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郎》: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能真切地捕捉住細雨滋潤後初泛的一層似有若無的草色及其給人的新鮮感受,傳達出早春的神韻。《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

荊山已去華山來,日照潼關四扇開。刺史莫辭迎候遠,相公新破蔡州回。

這首詩採用犒軍通知的方式,歌頌淮西大捷後裴度率軍凱旋歸來抵達潼關的壯麗圖景。節奏平穩,氣度從容,而能在短小篇幅中見出壯闊的波瀾和雄偉的氣勢。《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是一首著名的七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

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抒寫自己忠而獲罪、無辜遠謫的憤慨,筆勢縱橫、開合動盪、境界雄闊,能以文章大起大落之法運用於嚴謹的格律,淒楚激憤而大氣磅礡。這些雖是歷代選本不漏的名篇,但他早年那些力大思雄、古奧險怪的長篇才代表韓詩的基本精神和主要風格。韓愈從「少陵奇險處」「辟山開道,自成一家」,糾正了大歷以來的平庸詩風,避免了詩歌往淺易油滑一途發展的不良趨勢,為中國古典詩歌的表現藝術開出了一種新的境界,但也為後世向書本討生活的文人學者提供了一種作詩的模式,帶來了矜才炫博的不良風氣。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武康縣)人。是韓愈的詩友。他一生窮困,耽於選舉,50歲才做到溧陽尉這一任小官。性格孤僻耿介,詩歌調子苦澀矯激。他有一部分詩歌如《寒地百姓吟》、《織婦詞》、《征婦》等,流露出作者對勞動人民困苦生活和悲慘境況的深切理解和同情。此外他對當時內戰不斷的形勢也有較多的反映。如《感懷》寫藩鎮謀亂,《傷春》寫人民在戰爭中遭受的災難。有些詩還表現了他為國除難的壯志。由於詩人境遇的潦倒,他更多的詩篇是悲歎自己飢寒交迫的生活,抒發懷才不遇的精神苦悶。他只覺得天地狹窄,人間到處是不平。他一邊大聲抗議天地的不公:「太行聳巍峨,是天產不平。黃河奔濁浪,是天生不清!」(《自歎》)一邊又陶醉在生澀的詩篇中,咀嚼著人生的苦味:「酸寒孟夫子,苦愛老叉詩。生澀有百篇,謂是瓊瑤辭」(劉叉《答孟東野》)所以元好問評孟郊是:「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詩囚」(《論詩三十首》其十八),十分形象。

孟詩的奇,主要在構思和藝術表現上。他作詩「斀目心」、「掐擢胃腎」,往往有出人意料而又新穎形象的奇思。如「春芳役雙眼,春色柔四肢。楊柳織別愁,千條萬條絲」(《古離別》)。寫春色之美,別愁之深,卻怪春花讓人雙眼服勞役,春色把人四肢都醉軟了。而千萬根楊柳絲卻織成了讓人鑽不出的愁網。「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古怨》)。用蓮花是否給淚水泡死的辦法來測定誰相思最深,想得奇特。「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席上印病文」(《秋懷》)寫夢比紙薄,冷露一滴就破,寒風梳骨,那說明人瘦得肋骨就像一把梳子,臥床日久,席上印出了人形,成了病畫的花紋圖案。「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游終南山》),驚人奇想,硬語盤空。《楚怨》:「秋入楚江水,獨照汨羅魂。手把綠荷泣,意愁珠淚翻。」想像秋光透過清澈的汨羅江水,照見了水底扶荷哭泣的屈子幽靈。這種奇麗的境界已接近後來李商隱的某些詩歌了。〔9〕總之,孟郊的主要特點是通過挖空心思的構思,用平常的語言在平常的生活中寫出精神上奇苦的境況。但他也善於用傳統的表現手法寫出佳作。如《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從慈母為遊子縫衣這一最常見的生活細節中提煉出人人都體驗過的母愛。寸草心難報三春暉的比喻既新鮮,又是古樂府的傳統思路。《洛橋晚望》:

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直見嵩山雪。

寫冬初在洛橋所見景致,透過黃葉落盡的榆柳疏枝見出閑靜的樓閣,以及明月下嵩山的積雪,有如一幅線條疏落分明的圖畫。令人從冷峻的筆意中感知冬夜的清冷明淨和月下蕭疏的意趣。可見孟郊和韓愈一樣,雖刻意出奇創新,但有傳統創作的深厚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