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委婉說話的藝術:不得罪人的語言技巧 > 第七章 敏感話題,委婉答覆:靈活應對刁鑽問題不頭疼 >

第七章 敏感話題,委婉答覆:靈活應對刁鑽問題不頭疼

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令自己不能直接回答的敏感問題。如果對此不予理睬,拒而不答,就是對對方的不尊重;如果回答,自己又確有難處。這時,只有採用迂迴的策略,用委婉的話語來回答。這樣,既不讓自己難堪得下不了台,又保持了自己的尊嚴,維持了自己的風度。

01 借別人的口說自己的事,進退自如

荀子說: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同理,我們在與人交流時,也可以借別人的口含蓄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進而順利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同樣,在說話時,我們有時也可以借助別人的嘴,來表達自己的意願或要求。當然,這首先要求說話者具有一定的說話技巧——「借他人之言,傳我腹中之事」,即借用一個並不在場的第三者的嘴,繞個彎子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不是直言不諱。特別是在求人辦事時,更要借別人的嘴,含蓄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樣就不會因直接請求而顯得沒有「面子」了,而且對方也不便直接拒絕。如果真能做到這樣,就能順利地表達自己的心願,達到自己的目的了。

在平時的社交活動中,我們有些不方便說的話,還有些話即使說出來了,說服力和影響力都不夠。在這些情況下,如果能借助別人的嘴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想法,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果運用得巧妙,在效果上也會好很多。

比方說,你的一個親戚或朋友的孩子高考結束了,正在糾結之中,不知道是該報國內的院校好還是直接去國外念大學好,也不知道該選擇什麼樣的專業。他找到你,想聽聽你的意見。這時,你可以這樣跟他說:「咱們國內有一個很有名的人生職業規劃專家,他在談到高中生的人生職業規劃時,是這麼說的……」

再比如,你的一個朋友正在考慮創業,他初步選擇了一個創業方向,想跟你探討一下這個行業的可行性。這時,你可以這樣跟他說:「你選擇的這個項目,讓我想起了《贏在中國》。那裡面有一個參賽選手,他所選的項目和你這個很相似,我跟你說說他的經歷吧……」

總之,當你覺得直接說出來不太妥當時,不妨借助他人的口來說出自己的想法。採用這種方法至少有以下幾點好處:第一,借別人的口比自己直接說出給人的感覺要委婉含蓄得多,拐了個彎說出來的話更能照顧到聽者的心理感受;第二,由於是通過別人的口來說的,所以無論說得輕重、對錯,都不會影響雙方的關係,有很大的迴旋餘地,即便對方對你轉述的話不滿或者有意見,你也可以說「剛才我說的是某某人的看法,其實我和你想的也差不多……」來及時圓場;第三,借別人的口,特別是借助專家、權威、名人或行家的口來轉述,能夠讓你的話和意見更具說服力、影響力,對方也更容易接受,更願意相信。

02 不好回答的問題,含糊其辭,巧妙迴避

當在社交場合中,碰到一些不好回答的問題時,可以採用含糊其辭的回答方法,巧妙地予以迴避,從而使自己免於陷入尷尬被動的局面。

在社交場合中,經常會碰到一些自己不能回答或不便回答的問題。對此,如果不予理睬、避而不答,就是一種不尊重。這時,你不妨採用含糊其辭的方法,巧妙地迴避一下,不失為一種上策。這樣的回答看上去好像沒有正面回應對方的問題,事實上也確實與此有關,卻能使對方不能對你進行指責,讓對方挑不出毛病來。

《世說新語》記載:一位客人帶來兩個籠子,一個籠子裡裝著一隻獐,另一個籠子裡裝著一隻鹿。客人笑著問王元澤:「哪一隻是獐,哪一隻是鹿?」王元澤年幼,這兩種動物又是第一次見到。他略一思索,回答說:「獐旁邊的那頭是鹿,鹿旁邊的那頭是獐。」客人聽到如此巧妙的回答,感到十分驚奇,不得不歎服他的聰明過人。

在不知道真實答案的情況下,王元澤給予了「含糊其辭」的回答,怎麼說都對,又沒有得罪人,著實妙答,令人拍案稱奇。

顧維鈞是我國一位享有盛譽的外交家。他在擔任駐美公使時期,有一次參加各國使者團的國際舞會,與他共舞的一位美國小姐突然問道:「請問您喜歡中國小姐還是美國小姐?」

這個問題很不好答,如果說喜歡中國小姐,就會得罪美國小姐;如果說喜歡美國小姐,又實屬違心之論。只見顧維鈞不慌不忙地回答道:「無論是中國小姐還是美國小姐,只要是喜歡我的人,我都喜歡她。」這樣的回答既得體又貼切,還顯得不卑不亢。

在一次招待會上,有記者問顧維鈞:「您是中華民國初年三大美男子之一,對此您有什麼感想?」顧維鈞幽默地回答道:「我不知道啊!在年輕的時候,沒人告訴我;現在我年老了,不能算是美男子了吧!」此話一出,滿堂都笑了。顧維鈞對年輕時的俊美形象假裝不知道,對年老時的長相又反問對方,這樣就巧妙地推掉了對方所提的要求,從而避免了自吹自擂,顯示了中國人被恭維時那種傳統的謙遜美德。

總之,在千變萬化的生活中,什麼樣的怪問題都可能碰到。而對付這些怪問題的最佳方案,就是做出迅速靈巧的變通,千萬不要因為對方的問題而陷於被動中。

03 巧妙生動的比喻,讓反擊有理有節

在社交場合中,當別人提出刁鑽問題,不好直接回答時,可以運用比喻的方法作答,不但顯得幽默生動,還能更具說服力。

在社交過程中,面對別人提出的刁鑽問題,如果無法直接回答,你就可以巧妙地運用比喻的論辯方法,以闡述自己的觀點。採用這種方法,不但能使抽像的事物具體化,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而且能增強說理論辯的形象性、邏輯性和說服力,同時啟發人們豐富的聯想。

一位英國貴夫人問一位中國官員:「聽說貴國的男女都是憑媒妁之言,雙方沒經過戀愛就結成夫妻的,那樣會造成很多悲劇吧?像我們,都是經過長期的戀愛,彼此有了深刻的瞭解後才結婚,這樣多美滿啊!」

這是一個很難論述清楚的問題,它涉及我國幾千年的婚姻文化、傳統習俗,並且時間上也不便於深入論辯。

於是,該官員笑著回答說:「這好比是兩壺水,我們的一壺是冷水,放在爐子上逐漸熱起來,到後來沸騰了。所以,中國夫妻間的感情起初很冷淡,可後來慢慢就會好起來,因此很少有離婚的事件。而你們就像一壺沸騰的開水,結婚後就逐漸冷卻下來了。聽說英國的離婚案件比較多,莫非就是這個原因吧?」

這是多麼生動精闢的比喻。只此一言,就把兩國的婚姻文化差異比較得清清楚楚。比喻手法的運用使深奧複雜的社會問題變得簡單明瞭。相信那位英國貴夫人很難再找到反駁的言辭。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或缺陷,這些都是人們心中的痛處。當有人針對你的這些痛處而談時,如果勃然大怒,只會痛上加痛,正中了那些不懷好意者的圈套。這時,可以運用比喻的方法進行有理有據地反擊,這樣不但會贏得大家的敬佩,還能使攻擊者無地自容。

園園平時說話總是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所以經常和同學發生爭吵,鬧得很不愉快。有一天,隔壁班的杉杉過來找園園的同桌。園園見杉杉的皮膚黑,就笑話她說:「哎喲,我還以為是鑽煙囪的人來到我們教室了呢,你可千萬別吃黑巧克力,免得咬到了手指。」說完自己就笑了起來。杉杉很生氣,但又不好發脾氣。她看到園園臉上有斑點,還長了幾顆小痘痘,便靈機一動說:「沒辦法,我太陽曬得太多。哪裡比得上你皮膚白似雪,臉上還天女散花啊!」同學們聽了都哈哈大笑。園園的臉上紅—陣白一陣,再也不吱聲了。

杉杉的反應非常敏捷。她首先坦然地承認自己皮膚黑,然後誇讚園園的優點,接著話鋒一轉將矛頭指向園園的缺點,反話正說地誇讚她的缺點,讓園園自討沒趣。由於杉杉運用了比喻的方法,含蓄幽默地點出了園園臉上的缺陷,回擊得比較委婉,一下子把園園弄得哭笑不得,只能自己生悶氣。

04 轉移話題,避免陷於被動

在與人交流時,如果碰到了一些不願回答的問題,你可以採取「轉移話題」的方法,從而巧妙地躲過別人的問題,使自己走出尷尬的境地。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令人尷尬的話題。此時,如果回答「不能告訴你」,就顯得自己粗俗無禮;如果套用外交用語,直接回答說「無可奉告」,又會讓提問者感到不快與憤慨。

那麼,怎樣才能巧妙地拒絕對方,又不會使自己陷入難堪的境地呢?這時,不妨採取「轉移話題」的方法,讓對方處於被動的位置,從而改變對方的意圖,最終達到拒絕的目的。

作家諶容在訪美期間,有一次應邀到某大學作演講。大學生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她都給予直率而坦誠的答覆。

當時,有一個大學生問道:「聽說您至今還不是中國共產黨黨員,請問您與中國共產黨的私人感情如何?」很顯然,提這樣的問題是別有用心的,回答不好會使人處於尷尬的境地。

諶容笑了笑,說道:「你的情報很準確,我確實還不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但是,我的丈夫是個老共產黨員,而我們共同生活了幾十年,尚未有離婚的跡象。可見,我同中國共產黨的感情有多深。」

諶容巧妙而又得體的回答,贏得了台下一片熱烈的掌聲。

如果對方提出的問題是你不能回答或不想回答的,也可以利用其他因素巧妙地轉移話題,以此來控制局面。

在一次小型的聯歡會上,觀眾席上有個女子突然問一位女明星:「聽說您的出場費很高,一場至少要1萬元,是嗎?」

女明星回答道:「你的問題提得有些突然,請問你是哪個單位的?」

女子回答道:「我是上海一個電器經銷公司的。」

女明星問:「那請問你們經營什麼產品呢?」

女子回答道:「有電視機、電冰箱、空調……」

「那一台電視機多少錢?」女明星又問。

「我們那兒的電視機都是4000元以上的。」女子回答。

「如果有人出400元,你賣嗎?」女明星再問。

「當然不能賣,每種商品的價格都是由它的價值決定的。」女子特別乾脆地回答道。

「那就對了,演員的價值是由觀眾決定的。」女明星微笑著從容地說出最終目的。

那個女子問的問題是:「出場費至少要1萬元是不是真的」,可對於那位女明星來說,這實在不便於直接回答,於是就岔開話題,談到電器經營,由電視機的價值最後引出「演員的價值是由觀眾決定的」。這樣就迴避了正面作答,又沒給對方留下答非所問的印象,並使交際氣氛變得輕鬆而和諧。假如這位女明星沒有轉移話題,而是拒而不答,很可能會把現場的氣氛弄得異常緊張,甚至不歡而散。

因此與別人交談時,在遇到一些自己不願意回答的問題,或一些尷尬的場面時,你可以顧左右而言他,巧妙地轉移話題。不過,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轉移要自然,就是轉換的話題要與原來的話題連得上、說得通;第二,轉移要及時,就是在對方話題尚未充分展開前,就以新的話題取而代之,偏離原來的話題,將注意中心轉移到新話題上。

05 「以迂為直」提建議,效果會更好

提建議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時可能是出於好心,但如果用語不當,反而辦了壞事。也許「以迂為直」地提建議,效果會更好些。

在職場中,給上司提建議時,太直的言語可能會招致上司的不快。這時,你不妨「以迂為直」,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將可能造成尷尬和難堪的話通過暗示的方法,讓上司自己去領會,看似輕描淡寫,實則含意深刻。這樣就可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尷尬和難堪。

聽說寇准當上了宰相,張詠對其部下說:「寇准奇才,惜學術不足爾。」這句話一語中的,因為寇準確實有治國的才能,可就是不願意學習。

張詠和寇準是多年的好朋友。他很想找個機會,勸寇准多讀些書。因為身為宰相,直接關係到天下的興衰,學問理應更多些。

恰巧沒過多長時間,寇准因事來到陝西,剛剛卸任的張詠也從成都來到這裡。老友相會,非常高興。臨分手的時候,寇准問張詠:「何以教准?」

張詠對此早就有所考慮,正想趁機勸他多讀些書。可是又一琢磨,寇准現在已經是堂堂的宰相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怎麼好直截了當地說他沒學問呢?張詠稍微沉吟了一下,慢條斯理地說了一句:「《霍光傳》不可不讀。」

當時,寇準沒明白張詠說這句話的意思,可是老友又不願意多說,也就不好強言相求了。

寇准回到相府,趕緊找出《漢書·霍光傳》,從頭到尾仔細地讀了起來。當讀到「光不學無術,謀於大理」時,他才恍然大悟,自言自語道:「這大概就是張詠要對我說的話吧!」

當年,霍光任大司馬、大將軍要職,其地位相當於宋朝的宰相。他輔佐漢朝立有大功,但是居功自傲,又不喜歡學習,以致不明事理,死後家族獲罪被誅。

寇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為人剛毅正直,思維敏捷。張詠讚許他為當世「奇才」,之所以說他「學術不足」,是因為寇准不大注重學習,知識面不寬,這就極大地限制了其才能的發揮。所以,張詠勸寇准多讀些書,加深自己的學問修養,客觀上是比較中肯的。然而,如果說得太直,對於剛剛當上宰相的寇准來說,面子上不太好看,而且傳揚出去還會影響到他的形象。張詠知道寇準是一個聰明人,就說了一句「《霍光傳》不可不讀」,讓其自行領悟。就這樣,張詠通過「以迂為直」的方式,使當朝宰相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議。

總之,向上司提建議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對於那些敢於向上司提建議的下屬,上司頭疼的不是其所提的意見多麼難以接受,而是其提意見的方式讓領導受不了。比如這樣的話:「經理,您剛才說的觀點完全錯誤,我覺得事情應該這樣處理……」或是「經理,您的做法,我不敢苟同。我認為應該……」這種把上司的想法或做法一棒子打死,不要說是領導,就是一般的同事、朋友都很難接受。這樣去提意見,上司臉上多掛不住呀,自然對你會心存芥蒂。而你的意見,被採納的可能性就更微乎其微了。

因此,在向上司提建議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要將建議巧妙、委婉地表達出來,這樣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06 運用類比推理,讓對方知難而退

當別人提出的錯誤難題令你難堪時,你可以故意說些與本意相關或相似的事物來進行反駁,這樣不但能烘托本來要直說的意思,還能讓對方知難而退。

在交際場合中,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可能會故意給我們難堪。這時,如果大發雷霆,反唇相譏,會顯得我們特沒有風度,而且還會讓場面陷入僵局,更加難以收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從容應對,巧妙地反駁。那樣,不僅能批駁對方,還可改變自己被動的局面。

從前,有一個財主聽到老鄉們都誇阿凡染布染得好,心裡很不高興,就想去刁難刁難阿凡。有一天,這個財主帶著一匹布來到阿凡的染坊,一進門就大聲嚷道:「來,阿凡,給我把這匹布好好染一染,讓我看看你的手藝。」阿凡問道:「你要什麼顏色呀?」財主說:「我要染的顏色普通極了。它不是紅的,不是綠的,不是白的,不是黑的,不是青的,不是藍的,也不是紫的。你明白了吧?」阿凡答道:「明白了,明白了!我一定照你的意思染就是了。」財主驚詫地問道:「什麼,你能染?那我哪一天來取呢?」阿凡說:「您就到那一天來取吧。」財主問:「哪天呢?」阿凡說:「那一天不是星期一,不是星期二,也不是星期三和星期四,也不是星期五和星期六,連星期天也不是。您到那一天來取就是了!」

顯然,財主所提的要求是很荒謬的,因為顏色總是具體的,如紅、橙、黃、綠、青、藍、紫等,不具備任何色彩特性的顏色是不存在的。如果以上述理由來反駁,一定會遭到財主的諷刺和訓斥。但是,阿凡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變換了個角度,按照財主說話的方式,答應染布並叫他到「那一天」來取布。這個日子是排除了一周七天以外的「那一天」,也是根本不存在的。簡言之,就是用根本不存在的「那一天」來反駁同樣不存在的「那種顏色」。從邏輯上來講,這就是類比推理。

有時候,面對一個錯誤的推理或結論,從正面反駁可能無濟於事,這時不妨用另外一個類似且明顯錯誤的推理來達到批駁的目的,沒準兒效果反倒會更好。這種錯誤的推理具有很強的荒誕性,會讓人們在笑聲中明確是非,迫使對方知難而退。推理越具有荒誕性,說出來的話就越具有幽默感。

一個吝嗇的老闆,讓他的夥計去買酒,卻不給夥計錢。夥計就問:「老闆,沒有錢怎麼買酒呀?」老闆告訴他說:「拿著錢去買酒,這是誰都能辦到的事情,如果不花錢也能買到酒,那才是有能耐的人。」

夥計沒辦法,只好走了出去。沒過一會兒,夥計就提著空瓶回來了。老闆非常惱火,罵道:「沒酒,你讓我喝什麼?」

夥計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從有酒的瓶子裡喝到酒,這是誰都能辦到的事情,如果能從空瓶子裡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

夥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不花錢買酒與空瓶裡喝酒進行類比,從而使老闆無言以對。

有一次,宮廷廚師煮的餛飩沒有煮熟。皇帝很生氣,就命人把那個廚師打入了大牢。沒過多久,在一次演員演節目時,兩個演員扮成讀書人的模樣,互相詢問對方的生日時辰。一個人說是「甲子生」,另一個人說是「丙子生」。這時又有一個演員馬上跑到皇帝面前,控告說:「皇上,這兩個人都應該下大獄。」皇帝覺得很蹊蹺,就問為什麼。於是,這個演員說:「餃子、餅子都是生的,不是與那個餛飩沒煮熟的人同罪嗎?」皇帝一聽大笑起來,明白了他們的用意,就赦免了那個廚師。演員們借用皇帝「餛飩生就該下大獄」這個前提,演繹出了一個錯誤的結論,即是「生」就該下大獄,所以「甲子生」「丙子生」也該下大獄。顯然,這是非常荒誕不經、引人發笑的。

小故事中,演員的類比推理語言委婉,表達含蓄,令人忍俊不禁,又富有啟發意義,引人深思。

07 遇到敏感問題,假裝糊塗,迷惑對方

在社交場合中,難免會碰到一些敏感性的問題,如果能採取裝糊塗的表達方法,就能巧妙地擺脫對方的糾纏,使自己免於陷入被動。

在社會交往中,我們常常會碰到一些敏感性的問題。提問者一般不直接就問題的本質提出質疑,而是從其他看上去平常的事物著手,旁敲側擊地進行誘導性詢問。這個時候,你不妨假裝不明白對方的用意,故意從特別膚淺的層次上曲解其問話,並把這種曲解強加給對方,讓對方知道你有意曲解事實上是在委婉地表達抗議和迴避,從而識趣地放棄追問和糾纏。事實上,曾有很多名人都擅於用這個辦法來回答對方的問題。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一位外國記者別有用心地問王蒙:「請問,20世紀50年代的你與20世紀80年代的你有何相同與不同?」對於這位記者的用意,王蒙心裡十分清楚。他不慌不忙地抬起頭,從容不迫地回答道:「20世紀50年代的我叫王蒙,20世紀80年代的我也叫王蒙,這是相同之處;不同的是,那時我20來歲,而現在我則有50多歲了。」

王蒙知道,外國記者是想藉機讓他談一談對中國國內形勢的改變有何看法,可這些一時半會也講不清楚,所以他就故意假裝糊塗,曲解對方的本意,從自己的姓名和年齡上做出回答,讓對方啼笑皆非,自動退卻。這樣的回答,雖然算不上錯,可實際上跟沒回答沒有任何區別。

有一次,乾隆皇帝突然問了大臣劉墉一個怪問題:「京城一共有多少人?」劉墉雖猝不及防卻十分冷靜,立即回了一句:「只有兩人。」乾隆問:「此話何意?」劉墉答道:「人再多,其實只有男女兩種,豈不是只有兩人?」乾隆又問:「今年京城裡有幾人出生,幾人去世?」劉墉回答:「只有一人出生,卻有十二人去世。」乾隆問:「此話怎講?」劉墉妙答:「今年出生的人再多,也都是一個屬相,豈不是只出生一人?今年去世的人則是十二種屬相皆有,豈不是死去十二人?」乾隆聽了大笑,深以為然。的確,劉墉的回答非常巧妙。皇上發問,不回答不行;可要是真回答,心中沒數,又不能亂說。這才急中生智,趣對皇上。這也叫作「所答非所問」。

世界上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不願意公開自己的體重。於是,當有人問他現在的體重是多少時,他總是說:「比過去輕。」如果再去追問他過去有多重時,他卻說:「比現在重。」他用的就是和對方繞圈子的技巧,繞來繞去,對方最後還是什麼信息也沒得到。

在千變萬化的生活中,可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怪問題。而對付這些怪問題的最佳方案,就是裝糊塗,利用語言的多義性做出迅速靈巧的變通,千萬不要被這些怪問題糾纏而陷入被動。而這種靈活的變通,自然也將有助於使你走出困境,擺脫別人的糾纏。

08 面試談缺點時,你要學會揚長避短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有缺點。在求職面試中談到自己的缺點時,要注意揚長避短,充分肯定自己,這樣才能給考官們留下一個堅定、自信的良好印象。

俗話說「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缺點,在面試的時候,如果想刻意掩蓋自己的缺點,特別是那些顯而易見的缺點,恐怕會招致他人的反感。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坦然承認。但是,承認缺點也是要講究方法的,最好在談缺點的時候模糊重點,甚至對自身優點含蓄地誇讚一番。

比如,你的簡歷上有明顯的留級記載,建議你可以這樣談及此事:「我也覺得留級一年很不應該。當時我擔任社團負責人,全身心投入社團活動,反而忽略了自己當學生的本分,等我察覺到這個錯誤時,已經留級了。雖然我花在社團的心血也帶給了我很多收穫,可是每當想起自己因此而留級,就會感覺很羞愧。我一直都對此事耿耿於懷,更不願意重蹈覆轍。」

從你的話語中,主考官可能會關心起你社團負責人的工作經歷來,他會猜測你在社交方面的能力會非同一般。這樣的回答,雖然明著是在說缺點,暗中卻在展現自己的能力,所以這樣的坦白十分高明。

我們都不是完人,所以在面試時,學會揚長避短是非常重要的。

問:「你不認為自己做這項工作年輕了些嗎?」

答:「我已經25週歲了,事實上,下個月我就26歲了。雖然我沒有相關的工作經歷,可是我有整整兩年的領導學生會的工作經驗。2009年年初,我被推選為該年度的學生會主席,之後又連任了一年。您可以想像,管理二千多名學生並非易事,沒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和領導才能是無法勝任的。所以,我認為,年齡固然能說明一定的問題,可是個人素質和能力更為重要,因為這正是一個部門經理所不可或缺的。」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揚長避短式的回答。回答者極力宣揚個人長處,並把自己的長處同應聘的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變不利為有利。

從辯證的角度看,缺點與優點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有些「缺點」對某些工作來說恰恰是優點。有缺點的人如果能坦然承認,並懂得採用迂迴之術,揚長避短,就會使消極評價轉化為積極評價。

09 女性面試時,敏感難題巧解答

越來越多的女性和男性一樣走上了求職競爭之路,如何應對招聘單位提出的家庭與工作之間矛盾的問題,直接關係到求職的成功與否。

現在,很多女性在工作之外,還要結婚生子、照料家庭等,所以招聘單位常擔心其家庭事務會影響到工作。因此,女性在求職面試時,常會被提出許多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或尖銳敏感,或刁鑽古怪,總讓人覺得不管怎樣回答都不妥當,很難讓自己和別人都滿意。可是,能否回答好這些問題,又直接關係到求職能否獲得成功。

那麼,究竟該如何應對這些讓人感到尷尬的問題呢?就讓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例子吧!

1.如果讓你在家庭和事業之間做出選擇,你認為哪一個更重要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一個難題。招聘單位自然非常希望你以事業為重,但也希望你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後院不起火」,才會使人無後顧之憂,集中精力幹工作,才能發揮出你的聰明才幹。顯然,直接回答事業與家庭之間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或根本不存在矛盾,都是不合適的。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你不妨換個角度,既不和題目正面衝突,又給出招聘單位想要的答案。

建議你可以這樣回答:「我認為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在家庭中,女性的最大目標都是要使自己活得有價值。雖然我是一個很想通過工作來實現自己的能力、體現人生意義的人,但對於我來說家庭的意義也是不容小覷的。我相信,不只是我,可能每個人都是這麼認為的。家庭和工作是互相影響的兩方面,可是我相信,它們並不是對立的,處理得當的話是完全有可能兩全其美的。事實上,有很多女性都是這樣做的,而且她們也做得很不錯。我認為我也可以做到。」

這樣的回答,既表明了你對待工作的態度,又表達了你對於家庭的熱愛。而這兩點,正是一個心理健康、成熟的女性所應該具備的。

2.你喜歡出差嗎

面試單位提出這個問題,並不是真的想知道你喜不喜歡出差;工作需要時,你不喜歡出差也得出。考官的目的,是想通過這個問題瞭解你的家人或者你的戀人對你的工作持何種態度。

很多剛工作的年輕女性,面對這一問題可能會馬上回答:「我現在年輕,在家裡坐不住,非常喜歡出差。一方面為公司辦事,另一方面又可以領略到美妙的自然風光。」而有一位女士是這樣回答的:「只要公司需要出差,我會義無反顧。這兩年因忙於求學和謀職,幾乎沒出過遠門,儘管家人不反對,男友也想陪我出去轉轉,可是終未成行。出差很可能會成為我今後工作的一部分,這一點在我來應聘之前,家人早就告訴我了。」兩種回答都體現了不錯的口才,但是第一種回答在表達效果上要差一些,出差順便逛逛風景本在情理之中,可是這樣一表白,難免會讓人對你產生將出差與遊覽主次顛倒的感覺;第二種回答妙在那位女士深知面試考官提問的目的,回答切中了要害。

3.面對上司的非分之想,你會怎麼辦

招聘女秘書,往往會問及這類話題。回答此類問題,最好委婉一些:「你們提出這個問題,我非常感激,這說明貴單位的高層領導都是光明磊落的人。不瞞諸位說,我曾在一家公司幹過一段時間,就是因為老闆起了非分之念,我才憤而辭職的,而在當初他們招聘時恰恰沒問到這個問題。兩相比較,假若我能應聘進貴單位,就沒有理由不去為單位殫精竭慮。」這位女士的應答堪稱精妙,妙就妙在沒有直接回答「該怎麼辦」,因為那是建立在上司「有」非分之想的基礎之上的。而是通過一個事例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又沒讓問話者感到難堪。即使新老闆確有投石問路之意,日後也不會輕舉妄動了。

10 向領導傳遞壞消息,委婉表達很重要

沒有人喜歡壞消息,無論是聽話者還是說話者。但作為下屬,有時我們必須得傳遞壞消息,這時,我們需要採取委婉的表達方式,才不會讓上司「遷怒」到自己。

任何企業的成長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一定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壞消息。身為下屬,總有一些時候需要硬著頭皮把這些壞消息告訴給領導。可是,很多人由於不會說話、不會傳遞壞消息,最後被領導「遷怒」了。

俗話說得好:「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作為下屬,當面對壞消息時該如何得體地向領導匯報,才不至於讓壞消息蔓延,並殃及自身,或是如何說得更有人情味些,以減少對領導的衝擊,這是很關鍵的。一句話或許就能改變你的職場生涯。所以,在向領導傳遞壞消息時一定要慎言,如果你能用一種相對委婉的表達方式將它傳遞出去,這對雙方都是有利而無害的。

1.場合、時機很關鍵

「經理,不好了,上次來的那個客戶剛打來電話說,他們今年不想和我們繼續合作了,想找一家新的供應商合作,這可怎麼辦啊?真要是這樣,我們會損失四分之一的份額的!」如果你是那位經理,當時正在與一位重要客戶談事情,突然一位員工衝進來,氣喘吁吁地告訴你這樣一個消息,你會怎麼想,又將如何應對呢?

也許,在你還沒被這個壞消息震驚前,就先被這位員工的舉止惹惱了。你不得不承認,不是你修養不夠,實在是這位員工行事太沒眼色、太不會說話辦事了。可見,在向領導傳遞壞消息時,掌握好時機和場合是很重要的。

因此,當收到壞消息時,首先要對事情的緊急和嚴重程度做一個初步判斷。若不是很緊急的話,最好找一個合適的場合和時機向領導匯報,比如選擇領導單獨一人的時候,盡量避開其他人,特別是不要在有客戶來訪的時候向領導匯報。

當然,如果領導心情不好的話,也要注意不要去火上澆油。因為這個時候人很容易被激怒,如果因為你帶來的消息而讓領導做出不理智的決策,甚至讓公司因此蒙受損失,那就太不值當了。但是,若事情很緊急,就必須第一時間匯報,以便老闆能夠盡快做出決策,避免因拖延而導致公司利益受損。

2.弱化負面消息帶來的刺激

在傳達壞消息時,應盡可能利用語言的技巧來弱化負面消息帶來的刺激。比如,上面那個消息,如果這樣說也許會好些:「經理,上次來的那個客戶那邊剛剛出了點狀況,客戶打電話過來說……」這裡的措辭用的是「狀況」,而不是「問題、麻煩」這類刺激性言辭。這樣就弱化了負面消息的刺激,給了上司一個緩衝的時間。

此外,在匯報的時候,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因自己的情緒而給領導的情緒帶來衝擊,這對領導的正確決策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如能保持鎮定的語調,泰山壓頂而氣色不變,領導肯定會更高看你一眼。

3.解決方案不可少

有人說:好的上司最痛恨兩種人,一種是整天只會討好,但說不到上司心裡去的馬屁精,另一種就是只會將問題丟給上司的下屬。所以,如果你總想著把問題扔給上司,那你的日子估計不會太好過。

相反,如果在向領導匯報之前,能以自己的能力,考慮好解決問題的策略,以你對公司的瞭解及對目前情況的分析,制定出相應的處理方案,然後在向領導匯報壞消息的同時,拿出相應的處理建議。如果該建議可行,或有利於問題的解決,那領導一定會對你更加信任、更加器重,並對你刮目相看。

4.真誠溝通最重要

人無完人,領導雖然身處高位,但在壞消息面前指望他保持冷靜,想必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個時候,你的真誠往往是讓領導做出正確決定的一件法寶。在闡述問題的時候,首先要基於事實,不要添油加醋,也不要兜圈子,說了半天還沒讓領導搞清怎麼回事。當然,這並不等於你要直截了當地拿壞消息去刺激他,最佳的溝通方法應該是清晰、委婉地表述。

你要做到把領導當成你的朋友、家人一樣,真心地為他著想。設想領導聽到此消息後,會有什麼表情、心態和狀態。在匯報時,就一定要把設想的那種感覺表達出來。當領導看到你的反應時,為了不失風度,他反而會表現出大氣、靜氣的樣子。

另外,在表達中應該多用一些諸如「我們」一類的字眼,這樣表明你和領導是站在同一立場上的,急領導之所急,想領導之所想,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讓領導在心理上感到慰藉。

5.巧妙地表達崇拜感

當把壞消息匯報給領導時,你也可以向其表達崇拜感,讓他覺得壞消息也不過如此。比如你可以對領導這樣說:「領導,您知道我最崇拜您什麼嗎?無論面對什麼困難,您總是能臨危不懼、寵辱不驚,總是有辦法解決,真不知道有沒有問題可以難得住您?」如此巧妙的溝通和激勵,一定會讓領導充滿自信和鬥志。

總之,對於職場人士來說,不可能總是給領導帶去好消息。如何把壞消息告訴領導,也是職場人士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只要掌握好以上方法,就一定能得到領導進一步的信任。

11 向下屬傳達壞消息,盡量不用傷感情的字眼

向下屬傳達壞消息,相信沒有人愛聽。身為上司,不得不說的時候,就要注意掌握一些傳達技巧,那樣下屬才更容易接受。

領導人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做一個有效的溝通者。而溝通上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溝通負面訊息。比如,告訴下屬被降職或解雇了;下屬辛辛苦苦擬好的計劃書,被你否決了;下屬向你提出的建議,被你因為疏忽大意或工作繁忙而忘記審閱了,這些壞消息如何表達才更合適呢?

當向下屬傳達壞消息時,下屬的心裡一定會非常不痛快。這時,如果用語不當,甚至惡語傷人,那就等於是給下屬火上澆油。因此,在發佈壞消息時,一定要委婉一些,盡量不用傷感情的字眼,以減輕對下屬的打擊。那麼,針對各種壞消息又該如何對下屬去說呢?

1.變更計劃

當已經通過的計劃需要更改時,該如何向下屬傳達呢?這時,千萬不要這樣對下屬說:「不關我的事,都是經理一人說了算,我也沒有辦法!」因為這樣做,雖然把責任推給了上級,自己暫時沒有問題了,可是部下會對經理產生怨氣。並且,一旦下屬知道是你在推卸責任,肯定會對你產生極大的反感,而你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威信也就掃地了。

另外,你也不能為了防止下屬反對而採用高壓的手段,那樣只會引起下級的不滿。正確的方法是應該情理兼顧,讓下屬真正地心服口服,這樣他們才不會喪失工作的積極性。

2.提案尚未審閱

如果接受了下屬的提案,並答應會「看一看」,可是由於工作太忙,過了一段時間還是沒有看。當被下屬問起時,你應該先表示歉意,然後說明回復的時間。比如,你可以這樣說:「真是抱歉,這個星期太忙了,所以還沒時間看呢。不過,一星期內肯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

如果提案需要遞交給上級領導,而上級領導的態度又不明確,以至於沒有確定的結論時,最好能說明立場,表示自己已經遞交給上級領導了,卻遲遲不見回音。相信下屬一定會諒解的。如果萬不得已,必須催促上級領導時,而所得到的答覆卻是否定的,這時就更要詳細說明原委,千萬不要敷衍。

3.開除或降級

經理們最不希望說的壞消息,就是告訴員工從明天起他就不用上班了。實際上,不管對下屬還是對上級,解除僱用關係都會給他們帶來精神上的不安。很多管理人員都想延緩這種衝突和矛盾,希望有奇跡出現,或者情況有所改變,甚至希望員工能主動提出辭職。

對於經理們來說,不得不解雇某個人確實是加在肩膀上的重擔,可有時候又必須這樣做,因為公司必須考慮到它的費用以及每個員工對公司的價值。

當員工碰到這種情況時,心情一定不會太好。所以此時,作為上級,千萬不要嘲諷或痛罵對方,如果能溫和地安慰對方,誠懇地給出建議,甚至主動提供相關的後續福利,比如像遣散費、其他工作機會等,就可以讓他們的情緒得到某種程度的緩解。

有時候,公司需要人事調動,下級被降職或者被調到別的分店,或是被調去幹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總之,不再受到上級的重視。這時,下屬的心裡肯定會非常不高興,而作為上級則有責任通知他,而且還要耐心地安撫,千萬不要使用傷感情的字眼,要盡量讓他保持積極愉快的心情前往新的崗位。

總之,有些話雖然難說,但仍然要說,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誠懇、溫和、婉轉的原則,以減少員工的不滿情緒。與人為善,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