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委婉說話的藝術:不得罪人的語言技巧 > 附錄一 >

附錄一

委婉語,你應用得好嗎

委婉語是說話者在考慮到社會文化、社會心理等因素,採用一種適當的語言表達方式來代替直接的、普通的說法,從而避免給對方造成傷害,或出現尷尬的局面。它在社會生活中使用的還是比較頻繁的。

在人們的交往中,為了對方,也為了自己,對於一些不宜明說或不願直說的事物,換一種說法,閃爍其辭,婉轉地用與本意相關或相似的話語來代替,就可以使語言交際變得文雅而富於禮貌。

在語言的運用中,委婉語包括委婉詞與委婉語氣的運用。下面就分別來介紹一下這兩個方面。

1.委婉詞

委婉詞就是人們在說話中所應用的較為委婉的詞語。這種詞語有以下四個特徵:

第一,避免忌諱,不傷人感情

中國人有許多忌諱,所以在和別人說話時,一定要盡量避免使用人們所忌諱的字眼,以免出現難堪的局面或傷人感情。

比如,人們都忌諱說「死」。從古至今,人們都不願意直接說出這個令人不愉快的字眼。為了避免直接說「死」,就有許多委婉的詞語,比如古代有「升天、西歸、入土、作古、圓寂」等,現在則有「逝世、長眠、犧牲、遇難、捐軀」等。

又如,忌諱說「錢」。從古至今,人們都不喜歡直接提「錢」,好像一提錢,就有了銅臭味,會被人看不起。所以,關於「錢」的委婉詞也有很多,如「孔方兄、老人頭、大團結」等,工資以外的「錢」稱為「紅包、外快、酬勞」等。

第二,避免粗俗不雅

在社會交往中,有些東西如果直說就會顯得不雅或不好意思,而委婉詞則可以起到掩蓋、迴避的作用。

比如,直接說大小便就會顯得非常不雅,古代有「解手、更衣、出恭」之說,現在則用「上衛生間、去洗手間、方便」等詞代替,甚至連「廁所」這個說法都覺得不雅了。

第三,美化缺陷,避免難堪

在生活中,面對別人的缺陷,人們往往都不會直截了當地一語道明,而是故意換用一些褒揚性的說法,這樣就不會讓對方感到難堪。

比如,把「太瘦」說成「苗條、骨感美」;把「太胖」說成「豐滿、富態」;把「小氣」說成「節約」;把「膽小」說成「謹慎」;用「健談」代替「囉嗦、饒舌」;用「老實」代替「愚笨、不聰明」等。這種以褒換貶的說法,自然更容易讓聽者接受,而且還會給聽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漢語中,除了上面提到的美化事實的委婉詞以外,還有許多有意淡化、弱化事實真相的委婉詞。

比如,用「多喝了幾杯」代替「喝醉了」,用「腿腳有點不方便」代替「拐腳、跛足」,用「失利」代替「戰敗」,把「有病」說成「身體不適、欠安」,現在還有了「亞健康」之說。很明顯,應用這些委婉詞是為了避免直露的表達,從而避免給聽者帶來難堪。

此外,還有許多職業名稱,也採用這種美化的方式,比如,把清潔工稱為「城市美容師」,把炊事員稱為「廚師、烹調師」等。

第四,採用敬詞、謙詞,以表示對人的尊重

古人所用的敬詞、謙詞是有等級區別的,比如,把君王稱為「萬歲、大王、陛下、皇上」,把一般大臣則稱為「公、卿、先生、閣下」等。現代人仍沿用了古人的一些尊稱,如「先生、閣下」等,同時也使用人稱代詞「您」,以表示對人的尊敬。

有尊稱相對就有謙稱,古代君主稱自己為「寡人、孤」,一般百姓則自稱為「小人、僕、鄙人」,自稱其名也是一種謙稱。

除了尊稱、謙稱外,還有一些表示尊敬的敬詞,比如「奉送、惠賜、光臨、惠顧」等。這些敬詞既是客套話,也表示對人的尊敬。

2.委婉語氣

除了常用委婉詞以外,還可以通過語氣來表達語言的委婉性。

現代漢語中最基本的語氣包括陳述、疑問、感歎和祈使。這四種語氣構成了四種不同類型的句子。相比較來說,陳述句、疑問句和感歎句本身不帶有對說話人面子的潛在威脅,它們的語氣比較和緩。只有祈使句,因為祈使句是要求對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主要用來表示命令、禁止、請求、勸阻,所以語氣往往要比較強硬一些。

那麼,在社交活動中,為了不至於讓聽者接受不了,怎樣才能使強硬的語氣變得更加委婉呢?具體可以通過下面三種途徑來加以改變。

第一種,增加語氣詞

祈使句的句末用不用語氣詞,直接影響著語氣的強弱。一般來說,用語氣詞「啊、吧」的祈使句,其語氣要比不用語氣詞的祈使句輕一些、弱一些,語調也顯得更加和緩、委婉一些。

比如,「你坐下!」這種語氣就顯得急促、帶命令;而「你坐下啊!」這種語氣就顯得要和緩一些。

又如,「說!」這種語氣表示命令,有不容商量的意思;「說呀!」表示命令,且有些不耐煩的語氣在裡邊;「說吧!」表示商請的意思,語氣要和緩委婉許多。

可見,如果祈使句不加語氣詞,就會顯得有點強硬,帶有命令口氣。在與人交往時,如果採用這種口氣,人們就不容易接受;若加上些語氣詞就會委婉和緩得多,特別是加上語氣詞「吧」,比如,「幫幫我吧!」「給我一杯水吧!」「都少說幾句吧!」

第二種,增加句子的主語

在祈使句中,句子有沒有主語,所表達的語氣的委婉強弱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沒有主語的祈使句語氣相對強些,有主語的祈使句語氣相對弱些。特別是使用表敬意的「您」,語氣會更加和緩委婉些。比如,「別管他」,語氣比較強硬;「你別管他」,語氣一般;「您別管他」,語氣就要和緩委婉得多。

要求別人做某件事時,應當先稱呼對方,然後再說要他做什麼事,這是尊重別人的禮貌表現。

一般情況下,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這時的主語是不能省略的。反之,如果對祈使對象並無尊敬之意,則可以不用稱呼,也可以不用主語,比如:「出去!」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說話的時候,要盡量不用「給我+動詞」的表達方式。這樣表示對對方的不尊敬,也含有瞧不起對方的意味,比如「給我站住!」

第三種,選擇句式

在日常交往中,我們可以選擇應用不同語氣的句子。前面已經說過,祈使句表示「下命令」「下指示」「提要求」,所以它的語氣較強硬。如果同樣內容的陳述句是一般敘述,那語氣就要和緩得多;而如果用疑問句,那語氣就會顯得更加委婉。

比如,「來點吃的!」表示祈使語氣;「我要來點吃的。」表示陳述語氣;「給我來點吃的好嗎?」表示疑問語氣。

上面三句話都表示「要吃的」的意思,第一個為祈使句,是在下命令,語氣比較生硬。一般來說,對比自己身份高的人不適合使用這種語氣,顯得不夠禮貌。第二句雖然也表達指令,可它是一般陳述句,語氣就比較和緩,也顯得客氣些。第三句多了「好嗎?」句子變成了疑問句,語調上升,語氣和緩,把指令變成了商請,這樣就顯得委婉、客氣得多,對人也顯得更加尊重。

句子不同,所表達的語氣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和說話對象的不同來選擇適當的句子。一般來說,委婉的疑問句是人們的首選,因為它帶有商請的語氣,對方更容易接受。這種說話方式用在批評人的時候也是適用的,比如,「你也不是小孩子了,怎麼這麼貪玩?」這句話要比「你都這麼大了,就知道貪玩!」這句話的嚴厲程度低得多,同樣是表達說話人的不滿,後者卻更容易讓人接受。

總之,在社交活動中,如果能熟練應用委婉語言,使語言更加得體、含蓄、婉轉,就能緩和人際交往中的矛盾與衝突,達成和平與諒解的積極效果,對於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