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邏輯思維能力與素養 > 五、林肯是如何為烈士遺孀贏得訴訟的?訴諸情感 >

五、林肯是如何為烈士遺孀贏得訴訟的?訴諸情感

典型案例

1837年的一天,有一位在美國獨立戰爭中陣亡的士兵的妻子——老態龍鍾的婦人來到林肯的律師事務所,哭訴一位撫恤金分發者在她領取400元撫恤金時,竟苛刻地勒索200元的手續費。林肯聽後大怒,立即提起訴訟。但因該分發者是口頭勒索,且在訴訟中拒不承認,缺乏確鑿的證據顯然對老婦人不利。庭審中,林肯緩緩站起來,以真摯的感情述說獨立戰爭前美國人民所受的深重苦難,述說愛國志士如何揭竿而起,怎樣忍饑挨餓地在冰天雪地裡戰鬥,灑盡最後一滴血。講到這裡,突然間他的情緒激動起來,鋒芒直指那個分發者:

「現在事實已成陳跡。1776年的英雄,早已長眠地下,可是他們那老而可憐的遺孀,還站在我們面前,要求為她申冤。這位老婦人從前也是位美麗的少女,曾經有過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不過,她已犧牲了一切,變得貧窮無依,不得不向享受著革命先烈爭取來的自由的我們請求援助和保護,請問,我們能熟視無睹嗎?」

發言至此,戛然而止。在場的聽眾早已被感動了:有的眼圈泛紅、雙眼噙淚;有的捶胸頓足,撲過去要撕扯被告;還有的當場解囊捐款。在聽眾的一致要求下,法庭通過了保護烈士遺孀不受勒索的判決。

邏輯辨析

林肯為烈士遺孀所做的上述「論辯」,並沒有敘說或提供撫恤金分發者勒索老婦人的證據,而是用獨立戰爭之前美國人民所經歷的深重苦難和獨立戰爭中革命志士流血犧牲歷盡磨難的史實,叩開人們的感情心扉。最後,以強烈對比的手法描述了戰士的犧牲與遺孀的孤苦、美麗的少女與無助的老嫗的慘不忍睹的現狀,極大地震撼了聽眾的心靈。不僅博得了人們的同情,也贏得了訴訟的勝利——法庭通過了保護烈士遺孀不受勒索的判決。

這場贏得了訴訟的雄辯中,邏輯的力量如何呢?雖然林肯的言辭激起了聽眾的強烈支持並獲得了追求的效果,但林肯的言辭所激起的是人們對烈士遺孀的情感支持。贏得情感支持的「論證」雖然具有說服力,但僅僅激發情感而不借助證據的說服方法其實並不是論證,而是修辭地表達。這樣的表達雖然看起來像論證,但實際上並不是通過理性、邏輯的論證。不難看出,在本次訴訟中,林肯並沒有履行本該完成的舉證責任。

知識鏈接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語言不僅有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的認知功能,也有傳遞感情、激發情感、喚起行動的傳情功能。在論證中,不僅要追求合理,也要追求合情。用來表達論證的語言的意義既有認知方面的,也有情感方面的。論證的邏輯力量主要來自語言的認知方面;語言表達或引起感情的力量被稱為語言的情感意義或語言的心理力量。具有不同情感意義的語言對人們的信念、態度和行為有不同的影響。識別謬誤的任務之一,就是要識別語言表達中的邏輯力量與心理力量之間的不同。

正確的論證應該立足於論據與論題的邏輯相關,即通過論據可以合乎邏輯地推出論題,由論據真可以合乎邏輯地推出論題真。在本該為論題提供邏輯支持的地方,有些語言表達只考慮與所討論的問題的情感或心理上的聯繫。這些表達情感意義的語言中,有的似乎在提供論證,它們也有論據和論題,但「論據」與論題在心理上相關,而不是邏輯上相關,所以它們僅僅是貌似論證。它們並沒有為人們接受結論提供合理的證據。表達者利用語言表達感情的功能,以言辭激起人們心理上的恐懼、敵意、憐憫或熱情,從而引導人們接受其論題。這些貌似為論題提供的「支持」實際上不是理性的支持,不是針對我們認知方面的支持。

如果把只不過是與論題有情感或心理上的聯繫的表達當成論題的合理的支持,就會犯訴諸情感的謬誤。

擴展延伸

訴諸情感之所以被稱為謬誤並不是指「以情動人」是錯誤的,而是指以情感的支持來取代邏輯、理性的支持。這樣的訴諸情感實際上是操縱情感,被操縱的情感往往經不起實際的檢驗或者會引起過激的行動,因而是情感謬誤。

訴諸情感往往盛行於群情激烈的公共討論中。在這種情況下,誰能成功地操縱聽眾的感情,誰就擁有了立場被接受的最佳機會。除了上例中林肯「訴諸同情」外,訴諸積極感情的例子有:訴諸聽眾的安全感和誠實感。訴諸消極情感的例子有:聽眾的恐懼感、貪婪感或負疚感等。相應地,訴諸情感的謬誤中有一長串名單:訴諸憤怒、訴諸恐懼、訴諸同情、訴諸嫉妒、訴諸自負、使人負疚等。

訴諸憤怒的「論證」(這裡以及下文中用「論證」來指實際上不是論證的語言表達)由煽動性語言(或思想)加某種「結論」組成。它在考慮問題時用憤怒替代了理由和判斷。它是煽動者所偏愛的策略之一。

正如憤怒一樣,恐懼能輕易地迷惑我們。在恐懼的時候,我們也容易犯下憤怒時所易犯的錯誤。當我們為恐懼所迷惑時,我們也許不會注意,並沒有證據證明這種嚇人的景像是確實存在的。設想某人正在談論全球變暖:言談者可能會描繪如此令人擔憂的畫面,以至於我們都沒有注意到他並沒有提供全球的確變暖的證據。

對某件事情X的擔憂,還可能影響到對另一無關之事Y的評價。例如,你看中一座漂亮的房子,並考慮購買,繼之又聽到房產經紀人嚇唬你說賣房人已經得到了其他要約,很快就會出手。這時候,有些人可能會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而高估該房產的價格。

除了憤怒和恐懼,還有其他情感也會成為論證中錯誤的來源。同情就是其中一例。有同情心是好事。對某人懷有憐憫之心,這絕對無可非議。但是若因對某人所懷的憐憫之心使我們持有對無關之事的某種立場,這就是一種有名的謬誤:訴諸同情的「論證」。假設你需要在某門課程中拿到較高的分數,以便進入某專業學習等。如果你認為,由於需要較高的分數,你就應該得到或者已經得到了更高的分數;或者如果你想讓老師對你懷有憐憫之心,借此試圖讓他認為你應該得到更高的分數,那就是訴諸同情的「論證」。如果你認為由於某人(或他的父母)所經受的困難而應該得到一個更高的分數,這也是訴諸同情的「論證」。

妒忌也會擾亂我們的思維。同情會誘使我們強化某人的優點,妒忌則誘使我們誇大某人的缺點。當我們由於妒忌而對某人吹毛求疵時,我們就陷入一種謬誤:源自嫉妒的「論證」。「嗯,他或許很有錢,但斷然屬無禮之流」,如果僅因嫉妒激起了我們對他的如此批評,就是此類謬誤的實例。

自負一方面會使我們誇大自己的成就和能力,另一方面會令我們做出其他無關的判斷。自負感尤其讓我們易受阿諛奉承的影響。試圖利用別人的自負感去取代理性的判斷,就是阿諛奉承的謬誤。

負疚感也能起干擾思維的作用。「你怎麼能不邀請李楠來參加你的生日聚會呢?她絕不會這樣對你,你知道她肯定很傷心。」這樣的評論就是要引起你對李楠的歉意,更有甚者,是要喚起一種負疚感。引起某人的負疚感以促使他付諸某種行動或決定是否該做某事,這就是眾所周知的謬誤:使人負疚。家長們在不願(或無法)向孩子解釋清楚該不該做某事時,有時就會運用這種策略。當然,如果孩子故意做錯事,他應該有負疚感。但並不能為了讓孩子有負疚感,就說他做了錯事。

希望、渴望和厭惡也可能讓我們偏離邏輯。當我們僅僅因為若某判斷為真則令人愉悅(或不快)而接受(或拒斥)它時,就會犯一種謬誤:一廂情願的思維謬誤。比如,有的人僅僅根據一廂情願的想法或對來世的嚮往而信仰上帝。吸煙者可能會拒絕承認吸煙對健康有害。我們或許都遇到過這樣的學生,他們拒絕承認逃課的後果。許多被稱為「積極思考」的空洞修辭,如「心想事成」之類的口號,就包含著一廂情願的思維謬誤。一廂情願的思維具有強大的影響力,有時候它能讓我們不再努力去理性行事。

還有一種群體思維的謬誤,指人們用源自某群體成員的自豪感來替代其對某個問題所持立場的理由和慎思。該謬誤的一種顯而易見的形式就是民族自豪感或民族主義,一種能導致我們盲目認同一個國家的政策和做法的有力的、強烈的情感(「我的祖國是對、是錯」的思考顯然不激勵理性思維,而鼓勵盲目的愛國情緒)。民族主義也被用於拒絕、譴責或壓制對祖國的批評,視對祖國的批評為不愛國或對國家不忠。如果有人對國家政策提出批評,就會有人用如下「論證」來作為對該批評的回應:如果某某人不喜歡這兒,他應該移民到美國(或加拿大、日本等國)去。

勤思多練

指出下列表達中有無謬誤,如果有,請具體說明是哪一種。

(1)蘇格拉底在為自己辯護時斥責訴諸憐憫的人說:「朋友,我是一個人,不是出生於岩石和古老的橡樹。我有親戚,我的父母也是人;對了,還有兒子,三個,一個接近成年,其他兩個還小。但我不會把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帶到這裡來,以懇請你們判我無罪。」

(2)的確應該取消考試作弊的學生的學籍,你們希望有良好的考場紀律,不是嗎?

(3)學生甲對學生乙說:「你同意我的看法嗎?《哈利·波特》是最好看的電影,如果你不同意,就等著吃我表哥的拳頭吧。」

(4)李逵道:「叵耐這廝無禮,卻在這裡奪人的包裹行李,卻壞我的名目,學我使兩把板斧,且教他先吃我一斧!」劈手奪過一把斧來便砍。李鬼慌忙叫道:「爺爺!殺我一個,便是殺我兩個!」李逵聽得,住了手問道:「怎的殺你一個便是殺你兩個?」李鬼道:「小人本不敢剪徑。家中因有個九十歲的老母,無人養贍,因此小人單題爺爺大名唬嚇人奪些單身的包裹,養贍老母,其實並不曾敢害了一個人。如今爺爺殺了小人,家中老母必是餓殺。」李逵雖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君,聽的說了這話,自肚裡尋思道:「我特地歸家來取娘,卻倒殺了一個養娘的人,天地也不佑我。罷罷,我饒了你這廝性命!」(《水滸傳》第四十三回)